“三全育人”视角下中职思政课程教育教学活动的探析
2021-01-18徐芳敏
徐芳敏
关键词:中职思政课程;三全育人;教学活动
一、“三全育人”理念的内涵分析
现阶段,中职思政课程教育教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中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于思政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不是很高,只能依照传统的教学模式开展教学任务,他们将书本中内容通过口头表达传授给学生,学生在学习中并不能充分理解,从而导致中职思政课程教育教学工作进度停滞不前,想要保证在“三全育人”视角下中职思政课程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实施,便要对“三全育人”理论的内涵进行分析。
首先,“三全育人”即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由相互联系的诸多要素组成。从全员育人上来看,主要是指在主体要素氛围内开展教学任务,保证全体教师员工都要具备育人的责任。中职教师在教学中,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将课堂主体交给学生,保证思政教学可以实现全员参与,从而提高学生对思政学习的积极性。
其次,在中职思政教育教学上,中职思政教师要充分发挥育人作用,在课堂教学中全过程强调育人的时间属性,以学生成长为时间主线,保证学生在思想政治学习里可以将学习、生活以及成长贯穿始终,从而突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连贯性,实现中职思政教育教学在“三全育人”下的全过程育人。
最后,全方位育人主要是指充分利用不同教学方法,以第二课堂为活动载体,从多方面对中职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总之,“三全育人”理念就是要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构建全方位联动的育人格局。
二、“三全育人”视角下中职思政课程教育教学活动的措施
(一)增强中职学生的家国情怀教育
随着信息技术的完全普及,各类社会思想在中职学校聚集,对中职学生的思维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中职教师对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重视程度不高,导致学生的国家意识薄弱。在这样新时代的大背景下,落实家国情怀教育尤为重要。中职思政教育课程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讲,它可以更好的发挥课堂教学主体作用,充分了解家国情怀教育的重点,有利于教师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比如,中职教师在讲授经济政治与社会课程的政治制度内容时,不仅仅要求学生了解我国的政治制度,更需要在学习思政知识时党的历史知识,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进行分析,强化学生的政治认同。由此可见,在“三全育人”视角下中职思政课程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家国情怀的培养对中职思政教学有着重要作用。
(二)引导中职学生践行核心价值观
经济政治与社会课程中讲到“核心价值体系”内容时,注意强调其重要意义,它是我们社会意识心态的本质体现,也就是我们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价值观,我们尊重多元文化,但是我们价值导向只能是一个,也就是意识形态一元化。在当代中国,作为价值导向的只能是核心价值体系,最大限度地凝聚社会共识,进而引导青年学生努力践行核心价值观。
在中职思政课程教育教学中,不仅仅需要强化教育引导,更要强调实践养成的重要性。在中职思政教学中,将核心价值观与现实生活相结合,提高学生行为规范。比如,教师在开展思政教学时,将核心价值观与实践活动结合起来,采用保护环境、学雷锋志愿服务等实践活动,保证学生可以通过实践活动激发社会热情,从而引领社会风气的建设,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把高度凝练的核心价值观具体化、生活化,变得更加贴近生活、丰富立体,引导同学们规范言行举止,自觉践行核心价值观。
(三)培养中职学生的劳动精神和意识
在中职思政教育教学中,将劳动教育与人才培养相结合,可以实现学生全方面发展,不仅仅可以增强学生的荣誉感,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在中職思政教育教学中,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将现代信息技术运用到教学工作来,教师在开展劳动实践时,可以结合网络将劳动对学生自身发展的相关内容整理并制成短视频,在课堂教学时播放,保证学生可以初步了解到劳动对自身发展的重要作用,从而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中职思政教师应当将专业教学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统筹设置课堂教学与劳动实践。比如思政教学中开设的“职业生涯规划”等课程涉及劳动教育的内容,教师可以通过介绍全国劳模先进事迹,播放相关视频在中职学生中树立劳动意识。同时,在“三全育人理念”下,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设立了“劳动实践课堂”,在全校范围内积极营造热爱劳动的舆论和行为氛围,切实增强学生劳动意识。
三、结语
基于“三全育人”理念下的中职思政课程教育教学是顺应时代新形势、新变化的必然选择,也是进一步有效提升中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而开展的教育教学改革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罗秋花.中职政治课堂实施思政育人的途径探索[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1(09):221-222.
[2]刘芳.“三全育人”理念下中职思政课程教育教学的探析[J].华东纸业,2021,51(04):147-149.
[3]陈文涛.“三全育人”视域下中职课程思政模式构建探析——以嘉兴市建筑工业学校为例[J].职业教育(下旬刊),2021,20(01):68-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