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策略探究

2021-01-18陶汝贵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1年41期
关键词:计算能力培养小学数学

陶汝贵

摘要: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推进,小学生数学能力也越来越受社会各界关注。而当今时代的要求是不仅要培养小学生丰富的文化知识,还要培养其强大的逻辑思维能力。而数学一门课程中的计算能力,即与这一能力密切相关,这就要求小学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进行创新教学方式,以此发展学生的计算能力,培养拥有强大逻辑思维能力的新世纪人才。

关键词:小学数学;计算能力;培养

前言

计算能力是数学最基础的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课题。计算能力体现出个人思维的敏捷度、灵活度以及反应能力,这些都是数学基本的品质能力。

一、小学老师教学方式与小学生计算能力的问题

小学儿童是国家的未来。若是学生在数学、计算等方面具有突出的优势,对于我国未来的经济技术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数学课程严谨性、抽象性强,而部分小学数学教师不重视学生的计算能力,他们选择直接对学生进行灌输,盲目地按教材内容进行教学,学生年龄较小,自我控制能力相对较差,这让学生们在课堂上更容易走神、开小差、打瞌睡等,种种因素综合下严重导致学生思维与逻辑性下降。

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我国部分小学教师习惯于采用陈旧的教学方式,家长过分重视儿童的表现,学生一般会上各种各样的兴趣课程,比如钢琴,小提琴,拉丁舞,他们过于关注孩子们的特殊技能,而忽略了人文性的学习。这也造成了小学生思维缺乏、数学素养低下、创新能力不足的缺陷。为此,小学教师应该把重点放在对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上。

二、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

面对种种不利因素,教师应改进其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从生活经验出发,而非让学生背诵知识点,以学生为本,探索出适合于学生的教学模式。在给学生讲解这些问题时,老师可让他们找出不同的答案,这就教会了学生多角度去看问题,让他们更加全面地思考问题,从而提高其计算能力,增强其逻辑思维能力。

小学阶段是学生接触知识的开始,学生需要循序渐进地接受知识。由于学生年龄较小,兴趣爱好较为模糊,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数学其本质是有趣的,对于学生而言,老师和父母的鼓励与赞扬是他们学习的动力,他们能够专注于数学学习,大部分小学学生喜欢玩耍,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特点,制定适合小学生的教学方法。

比如,小学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把数学公式进行划分,把常用计算方法进行归类,把计算公式编撰成一些朗朗上口的顺口溜,或者根据计算公式制作一些趣味小游戏,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趣味性。小学教师要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未来取得好成绩的重要因素。

对于校学生来说计算是困难的。尽管计算方式稍有差异,但是只有一个标准答案。所以,教师要训练学生认真阅读问题,进行校算,避免粗心大意,不要出错。在回答数学问题的时候,教育学生要不断地调整自己的思路,使自己有一个清晰的思路。要想提高计算能力,就得多做些计算和练习,但目前在小学里,数学计算的题材相当简单,计算公式种类很少,如此训练学生会觉得很无聊。教师可组织一种“比一比谁算得快”的游戏,给算得快的学生合理的奖励,并适当鼓励算得迟缓的学生,通过这种竞赛,学生能熟练掌握数学公式,提高其计算能力。

1.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生要想学好数学,首先要有好的学习习惯,一些问题的题目非常长,部分学生在读题目时会马虎大意,从而导致一开始就计算错误。因此,老师就必须帮助学生形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童年龄较小,可塑性强,教师可以让学生习惯于仔细审题,让他们从幼年开始就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细枝末节决定成败,老师要让学生关注细节,培养好的学习态度,认真负责地学习,以防计算失误,这也是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的重要途径。所以,对于计算,除了要从练习入手外,还应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为此,小学数学教师应教会学生认真检查问题,从看、想、算、写四步入手,让学生清楚知道哪一步先用、哪一步后用,在写完作文之后,再仔细核对。教师应指导学生保持考卷清洁,便于检验计算,也便于教师批改。让学生养成卷面清洁、整齐的习惯,有利于生活,也是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保障。老师可鼓励学生用一整个作业本作计算的草稿,不允许学生用散页作草稿。这样当草稿用完之后,学生就可以用新的作业本代替以前的草稿,同时也能在草稿中系统地检查,以改正自己的错误,这样就能减少学习中的错误。

2.培养小学生的计算兴趣

师生关系融洽,是小学生数学学习的开端,也是提升学生数学兴趣的开端。如果学生们喜欢一位老师,那他们便会愿意在这些课程上多花些时间和精力。因此,数学教师要耐心引导学生,让学生感受老师的关注,教师理解学生在学习、生活上遇到的困难,及时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这也有助于教师在课堂上创设轻松的教学环境,如此一来,学生既享受到了乐趣,又提高了自主学习能力,而教师也相应地提高了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也为今后的数学教学奠定了良好基础。

小学数学教师在描述数学时,要注意教法,要通过提问来吸引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对学习成绩好的学生给予适当的奖励,以提高其自信心。兴趣是学习所有事物的原动力,引导和发展学生的兴趣至关重要,为使学生慢慢地了解数学的奥秘,小学数学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加入更多有趣的活动,可把数学和一些小游戏结合起来,实现了劳逸结合,让学生在玩的时候能自然地学习,从知识点的角度来看,这能够减少学生理解的困难,提高学习能力。

3.家校合作促进学生计算自信

教师固然重要,但是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所以家庭对学生的影响很大。很多父母都非常关心小学生的卷面成绩,当他们看到孩子成绩不好时,会进行严厉的指责。一些父母甚至打骂孩子。这样不但会影响学生的成绩,也会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变得叛逆,甚至导致厌学、恐学。所以,小学老师应该经常与家长交流,共同解决问题,更了解学生,让父母更多地鼓励他们,以维护学生的自尊和自信,从而慢慢引导他们自主能动地学习数学。

另外,学生在和数学老师沟通时,教师就是权威,导致学生不敢对其提出质疑,这种交流会导致学生被禁锢在教师所画下的圈子里,不利于小学生培养自己的思维拓展能力,因此,教师应与小学生建立起平等的教学关系,让学生勇于提问,让学生在质疑中追寻答案,从而得到答案。

结语

总之,伴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技术变革的不断深入,教师和学生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变化,所以,教师的教学方式也要适应时代的变化。小学教育中,数学计算与发展儿童智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等有密切关系。为此,小学老师要对每个小学生负责,引导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国家培养更多的数学人才。

参考文献:

[1]王玉萍.核心素养背景下提高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策略分析[J].学周刊,2021(5):33-34.

[2]李輝.聚焦能力培养,彰显学生主体——论小学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J].华夏教师,2021(14):17-18.

[3]王月琴.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与提高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2021(77):79-81.

猜你喜欢

计算能力培养小学数学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
厘清算理,提高学生计算能力
提升学生计算能力的研究
中学生化学计算能力的进阶式培养策略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