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钢琴作品在高校钢琴普修课中的教学运用

2021-01-18朱玉姝许凤

音乐生活 2021年12期
关键词:浏阳河旋律钢琴

朱玉姝 许凤

钢琴普修课作为音乐学院和艺术学院的必修课程,对学生的身心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优秀的钢琴作品更能够从能力上和心智上带给学生们积极向上的能量。恰逢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本文主要针对优秀中国钢琴作品在钢琴普修课中,对于不同程度的学生如何展开教学运用作出自己的阐述与整理。

随着越来越多的学生进入音乐院校学习,钢琴普修课也发挥着它重要的作用。首先,钢琴不仅有“乐器之王”的美称,更是几乎囊括了音乐体系中的全部乐音,是除了管风琴以外音域最广的乐器。其次,随着素质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人们对美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现在的中考中都要加入音乐和美术的考试,而钢琴普遍用于独奏、重奏、伴奏等演出,正因为钢琴运用的场合如此之多,所以在以后培养音乐教师过程中,对于钢琴的运用就显得尤为重要,这就引导我们在音乐类高校的教学中,应当更好地发挥起钢琴普修课的作用,实现教学程度的最大化,提供更高质量的教师团队[1]。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多年源远流长的文明历史,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中国的作曲家也谱写了许许多多优秀的钢琴作品。所以,在高校钢琴普修课的曲目选择上,我们可以多尝试中国作品,既可以提高钢琴的演奏技法,更能树立学生们的爱国精神,以此来激励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的信念。学习和研究这种优秀的钢琴作品,无论是精神上、思想上还是爱国意识上都是一种升华、一种提炼、一种熏陶。

但不同的学生,学习经历不同,程度不同,我们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在曲目的选择上与教学过程中应当运用不同的方法,让他们不仅在钢琴技法上有所提高,在曲目欣赏与作品分析上也可以进步,更重要的是有利于新青年精神上的升华、思想上的提炼和爱国主义的熏陶。

在高校音乐专业的学习中,零基础的学生面临钢琴普修课的学习,在选曲上应当选择一些难度較小的曲子,比如钢琴基础教程一(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版)上面的沂蒙山小调。这种小曲不仅旋律好听,更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

沂蒙山小调是一首山东经典民歌,它源于沂蒙山区的花鼓调,之前歌词本是抗日主题,现在改成了歌颂家乡的主题,后面又加了两段歌词,形成了沂蒙山小调的正式版本。同时,它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中国最具代表性的两首民歌之一,积极向人们宣传“沂蒙山区好风光”的主题形象。

(一)在这首曲子的学习中,右手食指的指法转位很重要,在曲子的第四小节和第七小节中,都是食指跨过大拇指的指法,我们要做到弹奏准确、清楚。

(二)左手声部出现了很多休止符,我们要注意节奏的均匀准确。弹奏均匀包括速度与力度两个方面,除了休止符要休满外,每个音的时值我们也要尽力地弹满,因为很多初学者,容易把音弹成断奏,并不能够很好地把音符弹连贯。除此之外,我们还要将旋律的歌唱性演奏出来。

还有一部分学生有一定的钢琴基础,我们应当选择一些有一定难度且旋律性较高的曲子让他们进行练习,比如贺绿汀的《牧童短笛》。这一作品不仅有着较高的传唱度,更是在节奏性和技法上多变,可以更好地提高演奏者的能力。

《牧童短笛》是一首具有鲜明、成熟的中国风的钢琴曲,将西方的复调写法和中国的民族风格相结合,呈现出了一种独一无二的中国作品风格,为中国钢琴作品的创作翻开了新的一页,也是我国钢琴创作上的成功范例。

《牧童短笛》以流畅的旋律线条和呼应对答式的二声部复调旋律,向人们展示了牧童放牧、吹笛子、嬉戏和回家的场景。似乎把一个坐在牛背上吹笛子、无忧无虑的牧童画在了人们眼前,同时也运用了我国传统乐器笛子的加花变奏的手法,给人一种回味无穷的感觉。

(一)在这部作品中,旋律声部小乐句单声部演奏具有歌唱性、抒情性,同时,左手的低声部对高声部起衬托背景作用,低声部也应当弹得连贯流畅。乐句应当体现欢乐自在的特点,不能弹得过于刻板僵硬,要体现牧童怡然自得的情景。同时要注意手腕应当尽可能放松,这样旋律才会有歌唱性与连贯性。

(二)有些乐句出现了半连音,半连音是一种介于钢琴跳音与连音奏法之间的弹法,在演奏的过程中,手指要紧贴琴键,不能出现短促跳音,手腕要放松,不能紧张,使旋律奏出优美、流畅的感情。“情切切、意绵绵、藕断丝连”的感情心理效应是控制好半连音弹奏的听觉基础,既不要像断音那样敏捷反弹,也不要像连音那样紧密连贯,要追求“连中有断、断中有连”的细腻动听的音乐效果。

(三)这部作品中也运用了装饰音来烘托音乐氛围,所以,装饰音一定要演奏得准确清晰。要突出主音,时值要平均。将轻巧、短促、俏皮的装饰音演奏出来,要模仿出笛子吹奏时欢乐自在的旋律特点。

作品中有很多波音的演奏,波音是一种装饰音,在主音向上或向下与相邻的音(一般为二度)之间快速波动。波音又分为单顺波音与复顺波音,本首曲子主要出现的是单顺波音,它的弹法是由主要音开始,很快进入上方邻音,立即又回到主音。在弹奏时我们要注意手指触键要轻巧,波音要清晰,指法要准确。

这首作品中表情术语丰富,在提高阶段,演奏者应该注重曲子中句子的处理,如何更细致地演奏每一乐句是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这种旋律性极强、流传度极高的作品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演奏乐趣,也可以提高他们对作品的欣赏能力。

对于有良好钢琴基础的学生,我们可以选择一些难度更大,更能锻炼技法的钢琴曲。比如《山丹丹花开红艳艳》和《浏阳河》。虽然这两部作品都是根据民歌改编的,但都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山丹丹花开红艳艳》是一首以陕北民歌作为载体,歌颂中央红军的伟大壮举与红军精神的钢琴作品。作者王建中结合陕北民歌的音乐特色,形成A-B-A’-尾声的曲式结构,凸显出我国陕北民歌豪迈、粗犷、不拘小节的艺术特点。《浏阳河》则是一首湖南民歌,在湖南有着很高的艺术成就。在这首作品中,作者充分了解和融入当地人民的日常生活,所以我们在听到这首作品时感觉特别贴切,得到了很高的传唱度。浏阳河的旋律也有着很强的起伏性、丰富的层次感。这两部优秀的钢琴作品在旋律、节奏、踏板和情感的运用上明显有了难度和提升。

(一)山丹丹花开红艳艳

1.在《山丹丹花开红艳艳》中,作者运用大量的颤音、倚音等,所以,在演奏过程中要注意把旋律声部凸显出来,将“渐强渐弱”的特点体现出来。还要注意根据歌曲的歌唱性,调整演奏过程中的力度。

2.这部作品的引子部分运用的是散拍节奏,在演奏过程中,虽没有明确的规定,可以暂且以四分音符为一个单位,做到前后节奏的统一。不要因为情感的因素做得节奏拖沓,自由散漫。

3.在节奏的把握中,《山丹丹花开红艳艳》里有对“安塞腰鼓”的模仿,我们要利用十六分音符的音乐织体,展现出陕北人民击打腰鼓的震撼场景。在弹奏十六分音符时,我们要手指贴键轻巧灵活地演奏。左手弹奏时要做到干净利落,及时准确地调整手指的位置,快速移动,每个音符必须做到清晰突出,而且具有歌唱性的旋律线条。

(二)浏阳河

《浏阳河》的演奏过程中,要把其丰富的层次感体现出来,将听众代入作者描写的氛围里,让听众感受到湖南人民的爽朗、热情的特点。在每个乐段,都有着不同的演奏技巧,我们应该认真地把握它的节奏,凸显出独特的民族特色。

1.引子部分

引子部分是《浏阳河》曲目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为整部作品奠定了感情与速度基调,在演奏引子时,我们要以稳定的节奏進行弹奏,右手紧贴琴键,掌关节作为支撑,这样可以更好地控制我们手指发力的力度。在演奏和弦时,要通过腕部发力,指尖快速移动,这样才能弹得更加清晰动听。

2.主体部分

在演奏主体部分时,我们需要更多地突出旋律声部,应当尽可能地把旋律声部演奏得清晰明了。因为《浏阳河》是一首民族性特色较强的钢琴作品,所以旋律上也充分体现着湖南民间小调的特点。在旋律上有一定的起伏性,所以我们要注意体现丰富的层次感,带给听众高低起伏的感觉。这部作品中有一部分的旋律也比较奔放,更加体现了湖南人民性格直爽豪放的特点,有着较强的旋律性。

3.间奏部分

因为曲子结构多变,间奏也起着承上启下、连接整首曲目的功能。正因为有了间奏,才使得整首钢琴曲不会有空落感,饱满紧凑。演奏时应当注意用肩部发力,大臂带动小臂,弹出来的音色才能协调统一。

当进行到高阶段的学习中,踏板也作为钢琴演奏过程中重要的一部分,在演奏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在指导程度较高的学生演奏时,踏板应该作为重要的一部分。在这两首作品的演奏过程中,我们会大量运用踏板,以帮助我们更清晰地表达出旋律的线条。

最后,就是演奏过程中的情感表达。在演奏中国作品时,对民族元素的把握和运用是尤其重要的,也是中国作品的独特之处。所以,学生除了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去进行练习,更要多听、多唱、多模仿,去感受这部作品中动听的旋律与作者想抒发的民族精神,去感受祖国的壮丽河山,去传播更多优秀的中国作品[2]。

由此看来,我们祖国有着很多优秀的钢琴作品,然而面对不同程度的学生,在曲目的选择上与教学过程中应当运用不同的方法。我们应当把手指能力的提升与对音乐的理解相结合,这样才能在能力上有更大的进步。同时,也要注意在钢琴普修课中的教学运用,要加强对学生们的基础训练,充实我们的教学内容,注意提高学生们的鉴赏能力与艺术史的学习能力。

钢琴是一个实用性很强的乐器,掌握好钢琴这门乐器,不仅对以后的工作有很大的帮助,也可以提高自己音乐鉴赏能力。总之,钢琴普修课对所有学习音乐与艺术的人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对自己的专业也起着很强的辅助作用。面对众多曲目上的选择,我们可以更多地去关注优秀的中国钢琴作品,不仅可以提升演奏者的能力,更可以积极地传播中国文化。

本文系2020年项目基金安徽省高等学校质量工程项目——“省级教学示范课‘钢琴普修’”(2020SJJXS

FK1235)的研究成果。

注释:

[1]刘进:《高校钢琴教学中即兴伴奏的应用探讨》,《音乐生活》2021年第5期,第57-59页。

[2]张玎苑、白学海:《跨学科视野下钢琴教育实践与理论的探索》,《人民音乐》2018年第6期,第59-64页。

朱玉姝 安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

许 凤 安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副教授

猜你喜欢

浏阳河旋律钢琴
Jay—A Revolutionary Musician
给你的信
纸钢琴
中国民族音乐元素的音韵表达
7月,盛夏的旋律
钢琴
浏阳河穷途末路 停产或为借壳上市
半夜敲门
漂亮的钢琴
大地的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