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耳菜乙醇提取物的生物活性
2021-01-18沙金陈烽李超汤薇魏逸超陈盛芳
沙金,陈烽,李超,汤薇,魏逸超,陈盛芳
徐州工程学院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徐州 221018)
地耳菜(Nostoc sphaeroids)又名葛仙米,为我国常见的传统食用藻类之一。地耳菜的活性成分主要为多糖、蛋白质及多酚等[1],在提高免疫力[2]、抗氧化[3]及抗炎[4]等方面具有较好的效果。试验从地耳菜乙醇提取物的成分分析、抗氧化活性、抑制胰脂肪酶、乙酰胆碱酯酶及HepG2细胞增殖活性等多个方面进行研究,为地耳菜的开发利用提供论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原料与试剂
地耳菜(宁夏香草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没食子酸标准品(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芦丁标准品(上海如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对二甲氨基肉桂醛(p-DMACA,上海源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Ferrozine、L-抗坏血酸、4-硝基苯棕榈酸酯(pNPP)、胰脂肪酶和乙酰胆碱酯酶(合肥博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Orlistat(北京泛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二硫代硝基苯甲酸(DTNB,上海伊卡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碘化硫代乙酰胆碱(AChI,合肥巴斯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胰酶细胞消化液(上海碧云天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四甲基噻唑蓝(MTT)、2, 2-联苯基-1-苦基肼基(DPPH)(美国Sigma-Aldrich公司);人肝癌细胞HepG2(中国科学院典型培养物保藏委员会细胞库);胎牛血清(FBS)、RPMI-1640培养基、DMEM培养基、青链霉素混合液(美国Thermo Fisher Scientific公司);其他试剂为分析纯。
1.2 设备与仪器
LGJ-10型真空冷冻干燥机(北京四环科学仪器厂);JHBE-50T型闪式提取仪(成都宜邦科析仪器有限公司);723C型可见分光光度计(上海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CO2培养箱(美国Thermo Fisher Scientific公司);Synergy H1型全功能酶标仪(美国Bio-Tek公司)。
1.3 试验方法
1.3.1 乙醇提取物的制备
原料→烘干(60 ℃)→粉碎→过筛(0.150 mm)→浸泡(70%乙醇,液料比10∶1 mL/g,12 h)→闪式提取(电压80 V,每次60 s,3次)→离心(4 000 r/min,15 min)→抽滤→减压浓缩→冷冻干燥→乙醇提取物
1.3.2 成分含量的测定
1.3.2.1 多酚含量测定
采用福林酚法[5]。
1.3.2.2 黄酮含量测定
采用NaNO2-Al3+-NaOH法[6]。
1.3.3 抗氧化活性测定
1.3.3.1 总还原力
按参考文献[7]方法稍有修改。将0.5 mL不同质量浓度的地耳菜乙醇提取物溶液、1.25 mL 0.2 mol/L的PBS缓冲液(pH 6.6)和1.25 mL 1%铁氰化钾溶液混合,晃匀,50 ℃避光反应20 min后,加入1.25 mL 10%三氯乙酸终止反应进行,并对溶液进行离心;将4.25 mL纯净水和0.85 mL 0.1% FeCl3溶液加入离心后的上清液,摇匀,测定700 nm处溶液的吸光度,记作As;同时设不含试样的空白组,测定吸光度,记作At。
1.3.3.2 DPPH自由基清除
按参考文献[8]方法稍有修改。在3 mL 2.05×10-4mol/L DPPH溶液中加入1 mL不同质量浓度的地耳菜乙醇提取物溶液,晃匀,37 ℃避光反应1 h。测定溶液517 nm处吸光度,记作Am;采用纯净水替代试样溶液,重复上述过程,测定吸光度,记作An;同时设不含DPPH的空白组,重复上述过程,测定吸光度,记作Ak。
1.3.3.3 亚铁离子螯合
按参考文献[9]方法稍有修改。将1.0 mL不同质量浓度的地耳菜乙醇提取物溶液、2.73 mL纯净水和70 μL 2 mmol/L硫酸亚铁溶液依次加入到试管,晃匀,加入200 μL 5 mmol/L Ferrozine溶液促使螯合反应开始,37 ℃避光保温20 min,测定562 nm处溶液吸光度,记作Ao;测定不含试样时溶液的吸光度,记作Ap;采用纯净水代替硫酸亚铁溶液和Ferrozine溶液,测定吸光度,记作Aq。
1.3.4 抑制胰脂肪酶活性测定
按参考文献[10]方法稍有修改。在96孔板中依次添加50 μL不同质量浓度的地耳菜乙醇提取物溶液与50 μL 1.2 U/mL胰脂肪酶溶液,37 ℃避光保温10 min;加入100 μL 0.2 mmol/LpNPP溶液,晃匀后于37 ℃避光反应20 min,测定溶液在405 nm处吸光度,记作Ai;采用PBS代替试样溶液,测定吸光度,记作Ac;采用PBS代替胰脂肪酶溶液,测定吸光度,记作Aj;采用PBS代替试样和胰脂肪酶溶液,测定吸光度,记作Ad。
1.3.5 抑制乙酰胆碱酯酶活性测定
按参考文献[11]方法稍有修改。在4 mL离心管中依次添加500 μL不同质量浓度的地耳菜乙醇提取物溶液与50 μL 0.16 U/mL乙酰胆碱酯酶(AChE)溶液;混匀,37 ℃避光反应15 min;加入200 μL 1 mmol/L DTNB溶液和200 μL 1.875 mmol/L碘化硫代乙酰胆碱溶液;混匀,37 ℃避光反应20 min;405 nm处测定吸光度,记作Ai;采用PBS代替试样溶液,重复上述过程,测定吸光度,记作Ac;分别用PBS代替乙酰胆碱酯酶溶液、试样溶液、试样和乙酰胆碱酯酶溶液,并测定其吸光度。抑制率计算参考1.3.4。
1.3.6 抑制HepG2肝癌细胞增殖活性测定
按参考文献[12]方法稍有修改。取经过消化处理的对数期细胞,并用培养基配制细胞悬液(1×105个/mL),转移100 μL至96孔板中37 ℃培养1 d,除去每孔中原有培养基,将配制好的不同质量浓度梯度的地耳菜乙醇提取物溶液加入每孔中,继续37 ℃培养1 d后,加入MTT,37 ℃培养4 h结束培养周期,加入DMSO使每孔中的沉淀物质充分溶解后,490 nm处酶标仪测定吸光度,并测定只含RPMI-1640培养基的空白组和不含地耳菜乙醇提取物溶液的对照组的吸光度。
1.3.7 数据分析
所有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IC50值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标准曲线及多酚黄酮测定结果
2.1.1 标准曲线
多酚回归方程为y=0.082 4x-0.002 2(R2=0.996 8),结果表明多酚测定在0~9 μg/mL之间线性良好;黄酮回归方程为y=0.010 9x-0.009 2(R2=0.999 0),结果表明,黄酮测定在0~72 μg/mL之间线性良好。
2.1.2 测定结果
地耳菜乙醇提取物中多酚含量10.22±0.06 mg GAE/g FDW,黄酮含量41.37±0.30 mg RE/g FDW。
2.2 抗氧化活性分析
2.2.1 总还原力
以VC为代表的部分抗氧化剂,可以通过其自有还原性与氧化剂反应,从而避免其他物质被氧化,故总还原力是常用的评价试样抗氧化活性的方法之一。由图1可知,地耳菜乙醇提取物有较好的还原力,其在质量浓度15~150 μg/mL范围内,Arp的变化为0.045~0.641,且与地耳菜乙醇提取物的质量浓度呈正相关。Arp相同时,VC质量浓度远低于地耳菜乙醇提取物的质量浓度,说明VC的还原力更好。
图1 总还原力
2.2.2 DPPH自由基清除
抗氧化剂可以与DPPH分子中的1个自由基上的自由电子配对,从而减少自由基的数量,常用于评估试样的抗氧化能力。由图2可知,在质量浓度50~500 μg/mL范围,地耳菜乙醇提取物对DPPH清除率为1.68%~88.25%,且清除率与试样质量浓度呈正比,IC50值为217.25 μg/mL,而VC的IC50值为2.41 μg/mL,说明VC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更强。
2.2.3 亚铁离子螯合
金属离子不仅具有氧化性,而且是氧自由基产生过程中必需物质,而螯合剂能与金属离子结合生成稳定的化合物,降低其对氧化过程的作用,故螯合性常用于评价试样抗氧化能力。由图3可知,在质量浓度90~900 μg/mL范围内,地耳菜乙醇提取物质量浓度逐渐增加时,其对亚铁离子的螯合能力也同步升高,且最大螯合率为88.45%。地耳菜乙醇提取物对亚铁离子螯合的IC50值为320.31 μg/mL,EDTA-2Na的IC50值为4.63 μg/mL,说明EDTA-2Na的抗氧化能力强于地耳菜乙醇提取物。
图2 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
图3 亚铁离子螯合活性
2.3 抑制胰脂肪酶活性分析
胰脂肪酶活性过高时,会使血液中的脂质含量升高,从而导致血脂异常;抑制胰脂肪酶的活性,可以减少脂质的分解,从而降低人体对脂质的吸收。由图4可知,质量浓度12.5~100 μg/mL内,地耳菜乙醇提取物对胰脂肪酶活性的抑制率为10.7%~62.89%,且抑制率与地耳菜乙醇提取物的质量浓度呈正相关。地耳菜乙醇提取物的IC50值为74.81 μg/mL,阳性对照Orlistat的IC50值为0.16 mg/mL,说明Orlistat对降血脂的效果更好。
图4 抑制胰脂肪酶活性
2.4 抑制乙酰胆碱酯酶活性分析
乙酰胆碱酯酶能迅速水解作用于突触后膜的神经递质,保证神经信号的正常传递;其活性过高使得突触间的神经递质过早被水解,被认为是导致阿尔茨海默病的原因之一。由图5可知,在质量浓度0.5~4.0 mg/mL范围内,地耳菜乙醇提取物对乙酰胆碱酯酶活性的抑制率为19.69%~67.76%,且抑制率与地耳菜乙醇提取物的质量浓度呈正相关。地耳菜乙醇提取物的IC50值为2.47 mg/mL,阳性对照Galantamine的IC50值为0.016 μg/mL,说明Galantamine对改善阿尔茨海默病的效果更好。
图5 抑制乙酰胆碱酯酶活性分析
2.5 抑制HepG2细胞增殖活性分析
HepG2是一种常见且稳定的人肝癌细胞,国内外学者常用其进行肝癌发病机理的探究和治疗肝癌药物的筛选。由图6可知,在质量浓度450和900 μg/mL范围内,地耳菜乙醇提取物对HepG2肝癌细胞增殖的抑制效果远低于75 μg/mL的阳性对照5-FU对应的抑制率,说明其抑制HepG2肝癌细胞增殖的活性较差。
图6 抑制HepG2细胞增殖
3 结论
试验测定地耳菜乙醇提取物中多酚和黄酮含量,并评价其抗氧化、降低血脂及抑制乙酰胆碱酯酶活性的效果,同时探究其作为抗肿瘤药物的可能性,为地耳菜生物活性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地耳菜乙醇提取物具有较好的还原力,能有效清除DPPH自由基并较好地螯合亚铁离子;在活性抑制方面,地耳菜乙醇提取物能有效地抑制胰脂肪酶活性,但其对乙酰胆碱酯酶及HepG2细胞增殖活性的抑制效果并不明显。因此,地耳菜乙醇提取物可作为制备天然抗氧化剂及降血脂药物的原料,具有广阔的开发利用空间和巨大市场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