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化促进审计整改全周期管理机制

2021-01-17石永

现代审计与经济 2021年1期
关键词:专家组对象部门

石永

信息化在审计发现问题整改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一)审计整改全周期管理流程机制。全周期管理一般指产品生命周期管理(PLM),从需求、规划、设计、生产、经销、运行、使用、维修保养、直到回收再用处置的全生命周期中的信息与过程,属于现代企业运营中技术和管理并存的理念,被广泛应用在城市现代化治理、风险管理等领域。全周期管理具有整体性和统筹性,要求把每个环节的工作都做扎实、做到位,真正做到指令清晰、系统有序、条块畅达、执行有力。为了整体性和统筹性管理审计整改机制的事前(计划)、事中、事后的全周期,引入了信息化理念即建设审计发现问题整改管理系统。审计发现问题整改管理系统大致流程图(图1 )中,将单位主要负责人、专家组、审计对象、审计部门组成统一的审计整改平台,平台上内容是审计发现问题整改的全流程。审计发现问题整改管理平台促进整改工作高效高质完成,完善了审计发现问题整改机制。

(二)信息化在审计整改机制中的主要价值

1.增强审计整改机制时效性。审计项目结束点由审计发现问题延长至审计整改完成,第一时间将审计发现问题(审计项目全信息录入,为审计成果运用打下基础)录入系统,系统启动整改程序,审计对象整改过程中涉及的整改信息和佐证材料将录入系统中记录,保证整改过程全周期处于跟踪监督的状态。系统中上级单位可以实时监督指导下级单位的整改工作,关注较大问题以及普遍性问题的整改,促进整改工作上下联动,形成较大的推动力和威慑力。

2.增强审计整改机制客观性。审计整改的结果经审计部门认同,由专家组对整改结果进行全面评估,为了保证整改结果客观公正,专家组由审计部门、纪检、人事、部门业务骨干组成,必要时可聘请外部专家。单位负责人作为整改第一责任人,指导专家组工作,同时建立了专家组定期汇报机制。上级单位对下级单位的整改过程进行监督指导,确保下级单位审计发现问题整改结果得到认可。

3.增强审计整改机制透明性。审计发现问题整改系统可视化分析模块,实时更新单位及辖内审计发现问题整改情况,使审计部门、审计对象、单位负责人及时动态掌握审计整改状况。审计整改信息利用系统可视化模块中数据及时公布信息,起到引导和监督的作用,即保障了单位人员的知情权,又扩大了审计成果运用。审计整改机制透明性增强,促进整改工作机制合规性和廉洁管理,又增加了将审计结果应用到干部考核中的可信度。

信息化促进审计整改机制全周期管理的路径

(一)审计整改计划管理信息化。审计整改计划工作由建立纸质的“审计发現问题台账”,转变为在系统录入或者导入审计发现问题基本信息,审计对象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在系统中制定计划完成整改时间和措施。审计部门和审计对象共同认可审计整改计划,系统启动整改计划时间倒计时,系统保证整改过程得到双方认可,且直至整改完成,这样既避免了整改责任不清晰、整改措施不落地,又保证了审计发现问题整改过程不遗忘、不轻视。审计计划管理机制具体到审计对象负责整改的部门,审计发现问题由系统直接分发,做到有迹可循,又能将问题通过部门落实到具体承办人,将每一条待整改问题落实到负责问题整改具体操作人员,大大提高了审计整改计划的完成度。

(二)审计整改沟通协调信息化。审计发现问题整改管理系统将审计部门、审计对象、负责人、专家组纳入到统一的平台中,畅通了四者的沟通协调机制。一是审计对象和审计部门在审计项目结束后整改阶段,也能够继续保持沟通协调,审计对象的整改计划、整改措施、整改时长等要素在系统中均需双方达成一致,相比纸质和会议的形式更方便快捷。二是审计项目中发现问题的整改情况更加清晰明朗,审计人员能够及时进行跟踪,避免信息不畅造成遗漏,尤其是上级行审计下级行的项目,审计人员参与整改工作的效率和比例大幅提高。三是专家组能够及时准确获取整改信息,专家组在审计整改系统中召开线上会议,既保证了对整改结果的评估,又解决了专家组成员现场集中办公难召集的问题。

(三)审计整改落实责任信息化。审计问题整改机制中责任落实是关乎整改工作顺利推进和整改质量保证的关键因素。一是单位负责人作为整改第一责任人,定期在系统中查看审计部门和专家组提交的阶段整改报告,在系统中时时关注重大问题以及关注问题的整改情况,超过一定整改期限的审计发现问题系统将直接推选至单位负责人,通过以上三条举措让单位整改第一负责人能够真正意义上参与整改工作中,提供了指导整改工作的抓手。二是审计部门在系统中把整改步骤标准化且固化下来,辖内单位遵守统一的标准开展整改工作,如为了适应系统中整改结果状态判定的统一性和可操作性,对判断标准进行了修改(表1)。三是审计对象在整改过程中既受到监督又获得系统平台的指导,促进审计对象在整改中落实责任;整改过程层层责任落实,促进整改工作公平公正开展,整改结果得到认可,促进单位完善治理、实现目标。

(四)审计整改结果评价信息化。审计整改结果评价机制作为考核、任免、奖惩干部和相关决策的依据之一,要全面分析,客观评价。系统平台中加入审计部门和专家组对审计发现问题整改结果的评价,是按照11号令将内审工作的职能定义为监督、评价和建议三块新增要求的扩展。审计部门和专家组对整改结果的评价包含“对与错”和“好与更好”的评价,对完善整改结果的建议包含纠错整改的建议和提质增效的建议,引入绩效的理念。系统中审计整改评价分析模块,将历年问题整改情况分类整理,经过聚类分析算法,给审计部门和专家组评审提供参考建议。审计整改结果评价以激励整改为目的,建立系统可衡量的“问题整改激励措施”(表2),促进审计对象更好地完成整改。

审计发现问题整改平台数据库汇聚了审计发现问题、审计整改结果、整改结果评价、负责人关注问题等信息,后期该平台将引入纪检监察发现问题和各业务条线检查发现问题,形成单位审计检查发现问题及整改数据库,画像出单位风险分布图。审计部门及时研究分析风险分布图,以风险导向审计,完善管理层面、体制机制问题,开展日常重点风险提示,完善内部控制,堵塞管理漏洞,实现审计的目标活动。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银行乌鲁木齐中心支行)

猜你喜欢

专家组对象部门
神秘来电
协会专家组2021年工作会议在哈尔滨市召开
韩长赋部长在巴拿马接见中国热科院农业专家组
攻略对象的心思好难猜
基于熵的快速扫描法的FNEA初始对象的生成方法
医改成功需打破部门藩篱
基本医疗保险评估专家组赴苏、浙、渝评估调研
区间对象族的可镇定性分析
7部门
我国多部门联合行动打击网上造谣传谣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