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群芳开处尽嫣然

2021-01-17王哲

收藏家 2021年7期
关键词:宫廷百花花卉

王哲

中国花鸟画,自唐代起独立成科,至五代,南唐待诏黄荃、黄居寀以“勾填法”画禁苑奇花,工巧华丽为至,得“黄家富贵”之名,江南处士徐熙用“落墨法”作汀花野竹,其孙徐崇嗣创“没骨花”,所绘花卉为后世楷模,自此,“黄家富贵”与“徐熙野逸”构成花鸟画的传统,影响后世千年,“勾勒”和“没骨”花卉,绽放于历代名家的笔尖,相映成趣、姹紫嫣红。及至清代,恽寿平宗法前学,精研苦练,以一己之力复兴“没骨花卉”并推向新的境界,被尊为“写生正派”。乾隆时期,词臣画家邹一桂承袭恽寿平典雅工致的画风,以没骨画法为主,吸收西洋写实技法,所作精致清艳,竞美艺林,奠定清中期以后宫廷花卉画的审美基调。

群芳竞秀一花一境

盖仙,清代宫廷画家,生平无所查,所绘《百花图》绢本卷,长7.7米,取折枝花式构图,按冬春夏秋四季轮转为序,以花期盛开之景顺势铺陈,描绘红梅、水仙、兰花、桃花、李花、杏花、迎春、海棠、玉兰、丁香、牡丹、绣球、朱藤、石榴、蒲公英、凌霄、蚕豆、月季、玫瑰、罂粟、芙蓉、百合、荷花、扁豆、凤仙、栀子、夹竹桃、牵牛、鸡冠、蕙、桂花、菊花、茶花、山茶、蜡梅等数10种,布局或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或自左而右,或自右而左,上下相对,左右相向。花卉有一支独秀,傲然挺立;有三五成群,相互呼应,疏密得当,章法巧妙。画法承邹一桂精致清丽之风,形神并重,花卉造型写实求真,多次出现的牡丹,品种有异,神彩尽妍,枝叶向背分明,花朵以淡粉相敷,边缘用重粉晕染,花蕊借明黄点出,尤显庄重典雅。白玉兰取盛开和半开的花苞,以渲染法由浅到深层层着色,形态生动、立体饱满。画卷中部,一朵明媚红艳的荷花光彩夺目,荷花以没骨勾填法,用粉红色晕染,莲瓣用极轻细的线勾勒花络,荷叶用留筋法来表现,靠水线之间的留白形成叶筋,亭亭玉立,香远溢清,体现出西洋画特有的立体和真实感,又颇具中国画的意蕴清远。卷尾,万寿菊用渲染法,层次分明,清丽明快;非洲菊以钩填法,重色强调轮廓,花心点染花蕊,简洁利落;用勾勒赋彩绘红菊;白菊则点染出花瓣形状,淡墨罩染出层次,花叶的脉络形态、阴阳向背交代得清楚细致;不同品种的菊花,或明艳、或淡雅、或野逸,各具气韵。最末,一支虬曲的蜡梅占据画中,枝干以皴法扫出,双钩轮廓,转折处或留白,凸显质地,苔点衬托枝条的虬劲,蜡梅顺势而出,花色如蜡,对节而生,紫苔黄心,自然生动。

流动视点折枝构图

长卷中的花卉,有一个特点即是将同一节气中的花草簇集在一处。如起首处,小寒时节,梅花、水仙穿插;春分之时,玉兰和海棠并立;夏日,绣球与雏菊争艳;至秋,鸡冠花和雁来红同妍。以节气为期,顺其自然地将不同空间的物象组合在一个画面中。这种构图方式,是传统绘画中“流动视点”的创作表达,即画家的多视角、多空间地观察形成游动的“视点”,再根据创作意境进行物象组合和构图布置,不同空间、时间里的物象既有内在的联系,又在画面中具有明确的主次关系和穿插层次,从而使得在自然界中的未必同时出现的真花实景,自然和谐地呈现在画面中,这种多时空的表达和多视角的观察组成的时空语境,构成了中国花鸟画特有的空间图式以及丰富意境。这种构图方式也具有“组合衔接”式的特点,即作品本身即使没有完整的图像,局部画面的空间节奏也与应当存在的实际结构相符合,画卷截断装裱也可独立成幅,画面依然主题意境完整。这在清代“百花图”手卷中,是常见且经典的图式。恽寿平《百花图》卷,钱维成《万有同春图》、邹一桂《百花图》、汪承霈《春祺集锦》都沿用了“流动视点”“组合衔接”和“折枝花式”的构图形式,盖仙《群芳竞秀》也承继清代“百花图”的经典图式并实现了充分的表达。

取法经典流光溢彩

“折枝花”,从其名可知,是选择一支或若干小枝入画。宋元,折枝花多作小图,扇面、圆光、册页,方寸天地见诸大观。明代,徐渭、陈淳或以水墨,或以淡彩,用大写意的淋漓奔放、恣意纵横,将“文人气”挥洒于花卉手卷中。“逸笔草草,不求形似。”明末清初之际,恽寿平以徐崇嗣“没骨法”为宗,融合各家所长,创造出极具个人特色的“恽体”花卉画风。恽寿平对于徐崇嗣极为推崇,然而他在汲取前人精髓之际,也有创新。徐崇嗣的“没骨法”是敷色盖住了墨线,而恽寿平所作“没骨”花卉,很少勾勒,以水墨着色晕染,用笔含蓄,画法工整明丽,意态万千,最重要的是在工致中突出了“逸气”。恽寿平之后,蒋廷锡、钱维成、邹一桂均借鉴恽氏没骨法,绘画各出机杼,花卉风采卓具。其中,被誉为“南田后仅见”的花卉名家正是翰林画家邹一桂。邹一桂深得恽氏“没骨”精髓,融合宫廷院体画风,形成相对鲜明的个人风格,在宫廷内外均产生很大影响。较之恽寿平“清如水碧、洁如霜露”的淡雅格调,邹一桂的用笔更加工整细致,构图更趋繁复华丽,这是迎合皇家审美趣味做出的改变。清代康乾时期帝王崇尚艺事、雅好书画,风格偏好富丽典雅、美好吉祥。特别是乾隆皇帝,对于宫廷西洋传教士画家的重用,在当时形成“海西派”绘画,西方阴影明暗与焦点透视画法也对于文人士大夫绘画产生了影响。邹一桂对于花卉画创作的看法:“要之画以象形,取之造物,不假师传……见一花一萼,谛视而熟察之,以得其所以然,则韵致丰采自然生动。”这种以严谨细致为表现准则,推崇写实精神的创作态度,改变了前朝大写意画家扭曲、变形的花卉形态,重现生动活泼、流光溢彩的物象本真。这种兼容中国传统技法和西洋写实精神的“没骨花卉”,使邹一桂名垂画史,也深远地影响着此后清代宫廷花卉画的创作。

反观此卷《群芳竞秀》正是高度再现了邹一桂绮丽富贵的宫廷画风,既得传统没骨花卉的技法精髓,又吸取了西洋绘画的写实观念,折枝花式取景构图,物象真实自然,散点透视营造出丰满而灵动的时空图式画面效果,色彩明丽鲜艳,符合清代宫廷审美。此卷中的多种花卉,造型画法与邹一桂《小山图谱》中描述颇为契合。如“绣球”:花如千朵梅,结成一球,画法分裆不分瓣,正面花圆,四旁侧立,方能成规。“虞美人”和“罂粟”的差別,罂粟“叶如茼蒿、花大如碗”,“虞美人”叶多尖叉、花蕊下垂,类似这种花型之间细微的变化,在本卷《群芳竞秀》中,得到明确的表达。邹一桂《小山图谱》确是第一部体系较为完备的花鸟画理论著作,画谱列明花卉画法之“八法”“四知”,专门介绍“各花分别”和“取用颜色”,详实阐述一百多种花卉的造型、设色以及十余种颜料的性能、用法,这种带有自然科学性质的分析、描述,在历代画谱中当属首次。《小山图谱》无图,但邹一桂《百花图卷》已直观地表现出他的绘画理念。中国国家博物馆藏邹一桂《百花图》两卷,均绘制精美,设色清丽。《百花图》卷一,绢本,设色,32.7×776.4厘米。画四季草木杂花100余种。花卉以春夏秋冬四时季节为序,按照花开时间先后排列,工写结合,画面鉴赏、收藏印甚多,著录于《石渠宝重编)第10册、《中国古代书画图目》(一)著录。《百花图》卷二,绢本,设色,32.3×334厘米,画法和花卉品种与卷一相似,布局却另具特色,《中国古代书画图目》(一)著录。两卷均为进呈之作。

对比尺幅、画法、花卉品种、构图布局、画意风格,盖仙《群芳竞秀》(32×770厘米),和国博所藏邹一桂《百花图卷》(32.7×776.4厘米)十分相似,画作款署“臣盖仙恭绘”,钤“内廷供奉”朱文印,画卷以没骨画法为本,兼具工笔的精致,注重物象写实和细节刻画,特别体现出邹氏风格中,表现花卉、叶片、枝茎阴阳向背、含苞或盛放不同花期时的特点,这种融合中西绘画技法的风格,自清代中期后是宫廷绘画的主流。取经典的折枝花构图,将生活中不能同时见到的多种花卉,以具有内在联系的衔接穿插组合成在一个画面中,用多时空的表达和多视角的观察,形成自然的画面层次和丰富的绘画意境。较之国博藏邹一桂《百花图卷》,本卷盖仙《群芳竞秀》颜色更为明丽,可能与之成稿年代较晚有关。综合各项,本卷应为清代中晚期宫廷画家以邹一桂《百花图卷》为蓝本所绘进呈之作。

宫廷画家:时代意趣的追随者

清代宫廷画家群体,主要包括画院画家、“海西画派”传教士画家、翰林画家和宗室画家。其中,画院画家人数众多,但有不少者身份却相对低微,而且绘画受制于宫廷审美,只是追随时代意趣而并无主导性和创作自由。《清史稿》记载:“清制画史供御者无官秩,设如意馆于启祥宫南。”这明确地表明,清廷供职的画家既没有官位,也没有专门的职称,甚至无单独的绘画场所。“如意馆”最早见于乾隆元年,雍正时期只写“画作”,其中,除专职画家外,还有装裱书画和从事其他工艺美术的工匠。这是清代与前朝历代不同之处。清代画院画家一般统称为“画画人”,只有极个别被批准参加会试,拥有被授予官职的机会,如张宗苍、徐扬等,得以画史留名,其余大多被称为“某某宫画画人”,生平无载。在创作中,清宫“画画人”也基本没有自由的创作空间,而是“画样呈览,准时再画”。在内务府档案中有很多皇帝规定作品内容、指定画家的记录,甚至很多装饰性的山水、花鸟画,皇帝也要亲自过问。如乾隆三十五年,弘历传旨“淳化轩殿内东暖阁东墙、北墙边铜器格顶上画斗方二张,着杨大章画花卉,方琮画山水”。这与翰林画家具有鲜明的区别,翰林画家皆为有品级的官员,皇帝也颇为倚重,在作品上题跋和赋诗,也很多见。虽然绘画只是他们的一种业余从事,但由于身份的尊贵,能表现出更自由的创作空间和鲜明的个人风貌,故成为清廷绘画的“正统”,引导宫廷绘画的发展。据此,我们可以清晰地了解到,清廷专职画家生平无迹可查者很多,而追随、仿摹翰林画家的技法、风格、题材,是正常甚至“无奈”的做法。

吴士鉴:宣统帝师精于鉴藏

此画卷“群芳竞秀”得名于吴士鉴的题跋。吴士鉴(1868〜1934),字絅斋,号公詧,一号含嘉,别署式溪居士,宣统帝师,光绪进士,官翰林院侍读、江西学政、资政院议员、清史馆纂修,也是近代金石学家、藏书家。吴士鉴出自名门,为吴振棫曾孙、吴庆坻之子。他与其父笃志藏书,自身书画、文章俱佳,善于评骘金石、考订碑板、精研史籍,名重一时。早岁有书屋名“含嘉室”,有《含嘉室日记》40册,续记2册,亦著有《清宫词》《商周彝器例》《九钟精舍金石跋尾》《含嘉室诗文集》等。此画卷“群芳竞秀”,引首款署“己酉七月,吴士鉴”,钤印“南斋供奉”,“南斋”指南书房。清光绪二十八年,吴士鉴入京,仍在南书房行走,《大清宣统政纪卷之一》记载,光绪三十四年,光绪光帝、慈禧太后崩,“谕南书房行走朱益藩、吴士鉴、郑沅、袁励准、亦着穿孝百日”。据《军机处随手登记档》,宣统元年八月二十九日《孙家鼐等奏折》中,吴士鉴的官职是“日讲起居注官、南书房行走、翰林院侍读”。可知,吴士鉴在光绪、宣统两朝均任“南书房行走”,本卷“群芳竞秀”题引首时间为“己酉七月”,正是宣统元年。彼时,吴士鉴自春二月与刘廷琛、陆润庠、宝熙、朱益藩等人分日进讲,也是这一年,吴士鉴得曲阜出土编钟9件,着有《9钟精舍金石跋尾甲编、乙编》。无论是为官、还是治学,宣统元年(己酉)吴士鉴都是颇有建树并颇为风光的,自然有很多机会品评宫廷笈藏书画作品,加之他本身学养深厚、精于鉴藏,对于盖仙本卷的题跋,也十分点题。

清代宫廷百花图手卷的绘制在數百年间,历有名家,各具风采,正如“群芳竞秀”一般,将中国传统画花卉技法传承沿革,融汇创新,让璀璨、明艳的刹那凝聚在纸卷中,绽放“一花一世界”的芳华。

参考文章及书目

1.聂崇正《清代宫廷绘画机构制度及画家》,《美术研究》1984年第3期。

2.王文中《“没骨法”探源及其现代意义》,《文艺研究》2007年第11期。

3.郑博文《清代宫廷花卉长卷研究—以邹一桂〈百花图卷〉为例》,《美术学》2020年第8期。

4.朱光耀《宫廷游艺:翰林画家邹一桂研究》,江苏大学出版社,2018。

(责任编辑:田红玉)

猜你喜欢

宫廷百花花卉
锋芒毕露的法国宫廷画家
昆明斗南国际花卉批发市场最新花卉价格
橘子花
百花绽放
《花卉之二》
《静物花卉》
春来了
第六道宫廷古法白米饭
法兰克福“春天”花卉展
宫廷古法白米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