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程思政融入高职院校应用文写作的实践路径

2021-01-17代静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5期
关键词:党政机关应用文文稿

代静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长沙,410004)

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战略举措。在高职院校应用文写作课程中,在传授相关知识技能的同时如何融入课程思政元素,这是任课教师必须面对并思考的重大问题。笔者认为通过以下实践路径,在应用文写作中可有效融入课程思政。

一、学习党政机关文件,准确研读法规政策

(一)认真学习两个文件

对于公文初学者而言,务必先学习《党政机关公文处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和《党政机关公文格式》,这两个文件2012年由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堪称公文写作规范和标准。学生学习后能了解党政机关公文种类、行文规则、格式与公文处理流程等,了解公文的严谨性、权威性,认识到公文直接体现了党和国家的意志。

(二)学习法规政策,准确把握上级文件精神。

《条例》指出:公文起草应当做到“符合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完整准确体现发文机关意图。”这要求写作者在起草或审核公文时,应努力做到与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法规一致,与单位有关业务部门的政策一致,制发的公文有理、有据。如改革开放初期,某地政府积极鼓励个体经营户承包农场土地,种植经济作物。经营者通过持续投入资金、技术和人力后,凭借规模种植和农作物优良品质,承包户开始有了可观的利润。这时当地一些人却要求变更承包期和承包基数。这种情况下,当地政府有关部门为平息矛盾,拟起草一份公文,行文的重点是“各地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对橘园承包期和承包基数在局部范围内可做适当调整。”[1]但若这样制发公文,会与1989年印发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的决定》精神不符,也与当地市委市政府出台的《关于完善双层经营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意见》文件相抵触。此事最终作罢。因此,我们在制发公文时一定要先认真研读法规政策,准确领会上级文件精神,再根据实际情况,审慎行文。

二、增强学生公文保密意识

党政机关公文是国家秘密的主要载体。公文一旦泄密,就有可能给党和国家、企业带来严重的损失。《条例》中有多处要求在公文处理中要做到“安全保密”。如“涉密公文应当在符合保密要求的场所印制”“涉密公文在传递的过程中要遵循相关的保密规定”,明确“涉密公文的保密期限”等。教师在讲党政机关公文格式时,可通过讲红头文件版头中“秘密等级”,讲述现实生活中的泄密案例,让学生保持警惕心理,同时提醒学生起草公文时原则上不能将要公开和保密的内容放在一份文件里,“两者应分开处理;难以分开的,要坚持保密优先的原则。”[2]办公时不要将涉密公文与普通公文混放在一起,公文存放应严格遵守相关规定。通过这些举措,增强学生的公文保密意识。

三、培养学生写作的工匠精神

(一)强化动笔写的能力

现在大学生受网络影响非常大,容易对网络写作资源产生心理依赖,有些学生不愿沉下心来写作,动笔写的能力有弱化趋势。人们常说“光看不写眼高手低”。实际上,自己动笔写稿子的过程就是思考的过程,就是不断提升文字表达能力的过程。如在我党历史上,毛泽东虽然政务繁多,但他还是率先垂范,为党和国家撰写了数以千计的公文,如决议、通知、指示、决定、命令等。他曾说:“我写文章从来不叫别人代劳,有了病不能写就用嘴说嘛!”[3]

(二)强化文稿修改意识

好文章是修改出来的。有着“中共中央一支笔”之称的胡乔木,他曾在毛泽东身边做过多年的秘书,是我党著名的政治理论家,具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和文字修养。他“写文章可以说很少有真正的定稿,反复修改是他写文章的一大特点。”[4]从选题立论、布局谋篇、层次结构、遣词造句、观点到材料,甚至到标点符号,胡乔木都仔细推敲、细心掂量。笔者认为,不断修改文稿是提升大学生应用文写作水平的有效途径。

(三)强化文稿校对意识

文稿校对考验一个人的耐心、细心,体现一个人洞察力等多方面的能力。毛泽东对文稿质量要求很高。他不仅常提醒身边工作人员要“校对清楚,勿使有错”,而且还经常亲自改正公文中的错误。1953年毛泽东发现他的一个批示印错,便给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写信:“第一页上‘讨论施行’是‘付诸实施’之误,印错了,请发一更正通知。”[5]1959年毛泽东在阅读一份会议简报时发现了一个问题,便给刘少奇、周恩来等写信,指出:“简报上对于同志的称呼不妥当,这种旧习惯应当改过来。建议:一律称某某同志。”[6]周恩来对公文质量要求也很高,审阅严谨细致。196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精减职工和减少城镇人口的决定》公布前,周恩来废寝忘食地审查起草稿。他发现文稿中“对被减人员一定要负责到底,采取多种多样的办法予以安置,务使其各得其所”表述不妥,于是在这段话前面加上了“党政领导机关”几个字,明确和强调了领导机关应负的重要责任[7]。

(四)语言表达简练准确

党政机关公文是实施领导、处理公务、履行职能的重要工具。无论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还是新中国成立初期,面对国内外复杂严峻的局势,党政机关要处理的要事、难事、急事很多,工作状况也常瞬息万变,这种情况下,公文就必须简洁明了,不管是“务虚”还是“务实”的公文,都要能解决问题,不能拖泥带水。1951年,毛泽东参与撰写的《中央关于纠正电报、报告、指示、决定等文字缺点的指示》对外正式发布。该文件指出:“一切较长的文电,均应开门见山,首先提出要点,即于开端处,先用极简要文句说明全文的目的或结论。”[8]为了表达简洁,毛泽东甚至还对某些文稿进行了字数限制。“报告文字每次一千字左右为限,除特殊情况外,至多不要超过两千字。”[9]建国初期,我党之所以紧抓公文语言问题不放,笔者认为主要有两点原因:一是纠正文字缺点,能增强写作者思维缜密程度,提升工作效能。二是纠正文字缺点,具有现实的政治意义。1951年人民日报刊发社论《正确地使用祖国的语言,为语言的纯洁和健康而斗争》,该社论指出:“正确地运用语言来表现思想,在今天,在共产党所领导的各项工作中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10]笔者认为,若公文语言表达不简练不准确,容易使公文接收单位误读,导致执行上级决策政策不到位,会在经济、军事、外交等领域引发诸多问题,严重阻挠新中国崛起的速度。在当时紧迫的国际国内背景下,这种政治后果是很严重的。

四、精选例文,评析得当

在应用文写作教学中,例文评析是有效融入课程思政的常见形式。以“通知”为例,笔者将《湖南省总工会、湖南省财政厅关于进一步动员全省广大职工工会会员积极消费繁荣市场发展经济的通知》(湘工发〔2020〕10号)作为课程思政案例。该通知背景是2020年疫情暴发后,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落实湖南省委省政府部署安排。该通知目的是通过提前发放、限时消费全年各种节日慰问费及抗击疫情特别慰问费等有力举措,进一步动员全省广大职工、工会会员积极消费,繁荣市场发展经济。因为这个通知涉及面很广,不少学生家长积极用上述消费券采购了不少日用品。教师适时引导学生讲述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消费”故事,如购买贫困地区优质农产品,购买小微企业的产品等,通过“爱心购物”消费帮扶这一形式作出了自己的一份贡献,体现了拳拳爱国之心。再以“通报”为例,笔者选取某市交通运输局《关于反映退役残疾军人乘车半价优待问题处理情况的通报》作为课程思政案例。2020年网络曝出某地一位退役残疾军人乘坐某大巴车时,不但被乘务人员拒绝享受国家规定的“半价待遇”,而且还遭到其言语辱骂一事,该市交通运输局会同该市退役军人事务局迅速展开调查,经查“反映的问题基本属实”,对涉事企业和乘务员进行了批评教育,并依规给予了处罚。我国《军人抚恤优待条例》第三十六条明确规定:“残疾军人凭《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军人证》优先购票乘坐境内运行的火车、轮船、长途公共汽车以及民航班机,残疾军人享受减收正常票价50%的优待。”党的十九大报告也明确提出要“维护军人军属合法权益,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通过该案例,教师可进一步引导学生就“尊重军人、爱戴军人”进行讨论,让学生认识到军人为保卫我们的国家作出了巨大牺牲,军人的尊严不容冒犯,尊崇军人应成为全社会自觉的行动。

总之,在应用文教学中“要把握课程思政元素应用的程度,注重有机融合”[11],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对党和政府法规政策深入解读,通过培养学生公文保密意识和写作的工匠精神、例文评析等形式有效融入思政教育,实现课程思政,从而落实好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

猜你喜欢

党政机关应用文文稿
文稿规范
文稿规范
本刊文稿中参考文献的要求
应用文写作:语言简练、得体、有效
党政机关网站网页归档模式研究
职业院校应用文写作教学现状与对策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电子政务视角下党政机关公文处理的研究
四种英语常考应用文写作范例
文稿打字的小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