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三大特征*

2021-01-17侯子峰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5期
关键词:银山金山绿水青山

侯子峰

(湖州师范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浙江 湖州 313000)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继承和发展。把握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基本特征,有利于更好地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而推进我国迈入生态文明建设新时代。研究发现,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具有三大特征,即科学性、人民性和实践性。

一、以科学为基础的生态文明思想构建

(一)以科学理论为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根基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非常注重学习吸收科学理论,并使其成为生态文明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习近平指出,改造自然不能忽视自然规律、生态规律,否则会遭到自然的报复。在习近平看来,应该不断加深对自然科学和生态学规律的认识,并以此来指导实践活动。“不仅要研究生态恢复治理防护的措施,而且要加深对生物多样性等科学规律的认识;不仅要从政策上加强管理和保护,而且要从全球变化、碳循环机理等方面加深认识,依靠科技创新破解绿色发展难题,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格局。”[1]34

在浙江工作期间,习近平曾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说来说明生态问题的出现及其解决的必然性。“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是普林斯顿大学经济学家格罗斯曼和克鲁格在1991年研究环境与收入关系时的理论发现,由于其内容类似库兹涅茨曲线理论而被学者们称为“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说”。根据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态问题会越来越严重,但是当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生态环境质量会明显改善。一般认为,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拐点是在人均GDP6 000美元至10 000美元之间。2012年我国人均GDP为6 100美元,2013年以来我国生态环境逐渐改善,所以这是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的。相较于美国在人均GDP10 000美元左右出现生态环境改善的拐点,我国在较低的人均GDP状况下即已出现了生态环境改善的拐点。

习近平强调,为了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必须按照生态经济学规律进行生产与生活。就生态经济学规律而言,中国应该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改变过往经济发展中过分依赖物质资源消耗的粗放式经营模式,转而发展绿色工业和现代服务业。作为信息技术与产业结合渗透的产物,现代服务业在发展过程中虽然也会形成一定的污染,但污染强度远不及工业。发展现代服务业,有利于占据未来发展的战略制高点。2017年,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四十一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习近平深刻指出:“我国多年形成的产业结构具有高能耗、高碳排放特征,高能耗工业特别是重化工业比重偏高。工业用能占全社会用能的百分之七十,其中钢铁、建材、石化、有色、化工等五大耗能产业就占近百分之五十。改变这种状况,并非一日之功,但必须加大力度、加快进度……调整产业结构,一手要坚定不移抓化解过剩产能,一手要大力发展低能耗的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1]38除了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习近平还提到通过科技创新、管理制度创新来发展经济,下决心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把发展的基点放到创新上来,更多地依靠创新驱动经济发展。

(二)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审视和研究生态问题

马克思主义对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有着深刻的论述。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必须处理好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能量交换,应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人类本性的条件下进行交换。在马克思主义看来,私有制使人变得如此狭隘,以至于人们只考虑利用自然创造更多的经济利益,甚至妄图控制、征服自然,而在共产主义社会中人与自然是和谐相处的,人与自然之间的多样关系得以复活,人与自然由于生产的集体控制而终获解放。习近平继承并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学说,不仅希望通过发挥社会主义的制度优越性改善生态环境,而且希望以改善生态环境来促进人的健康幸福与大自然的美丽、宁静与和谐。

习近平认为,应该以马克思主义(包括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2018年5月,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特别强调:“学习马克思,就要学习和实践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2]12013年5月,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明确指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可以看到,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与唯物史观中有关人与自然的思想、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理论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形成产生深刻影响。同时也可看到,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形成也具有强烈的现实借鉴意义。邓小平强调植树造林、绿化祖国的思想和通过生态文明制度创建来解决生态污染问题,对于我国当前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出,中国共产党代表先进的生产力、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提示我们要发展绿色的、环保的、高度的社会生产,并构建绿色的、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生态文化;科学发展观启示我们,要坚决保护生态环境,同时也要坚决地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并且发展社会经济和做好生态文明建设的本质都是为了人民群众的福祉。

习近平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的世界观来分析生态问题。习近平指出,要辩证地看待我国当前生态环境问题的形成与我们的作为。在他看来,我国当前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不是一天造成的,而是改革开放以来长期发展的结果,但是不能在我们手中变得更坏。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存在辩证关系:经济发展不能破坏环境保护,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能够实现双赢,并且良好的生态环境本身就是丰厚的经济财富。这就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所阐述的主旨思想。

二、以人民为中心的伦理价值关怀

(一)通过解决生态环境问题促进人民幸福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充分体现了党一直以来以人民为中心的伦理价值取向。人民群众是世界历史的创造者,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就在于领导工人阶级、团结农民阶级推翻私有制,建立一个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自身和谐相处的共产主义社会。当前,我国已经建立了社会主义社会,为人与自然的解放打下了扎实的制度基础,但共产党人的使命并未结束,而是依然在路上,因为人类还没有进入自由王国,我们所处的社会生活中还存在种种问题,其中生态问题就是其中一例。所以,共产党人当今的使命除了发展生产以为人民群众的自我解放提供物质基础之外,还需解决各种社会问题,以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从本质上来讲,人对生态问题的重视与解决,与解决人民群众中普遍存在的收入问题、就业问题、住房问题、教育问题、社会保障问题等一样,目的都是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党历代中央领导集体的初心都是相同的,即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现阶段,我国已具备一定的物质基础来解决生态问题和其他各种社会问题。在此时代背景下,习近平没有辜负时代与人民的重托,提出了一系列带有原创性、科学性、实践性的思想,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其他各方面建设了提供了方向和道路。

习近平指出,为了人民的健康与幸福必须解决生态环境问题。他认为,各级领导干部应该为民造福,凡是涉及为民造福的事情都要千方百计做好。“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始终坚持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自觉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来检验自己的工作和政绩,做到凡是为民造福的事就一定要千方百计办好,凡是损害广大群众利益的事就坚决不办。”[3]33搞好生态环境就是为民造福,因此要千方百计办好。习近平清楚地看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但同时积累的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分析》报告显示,2013年以来,中国500个大型城市,只有1%的城市空气质量达到世界卫生组织标准。世界上空气污染最严重的10个城市,7个在中国。环境污染已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的健康。2015年10月,习近平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指出:“生态环境特别是大气、水、土壤污染严重,已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突出短板。扭转环境恶化、提高环境治理是广大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是‘十三五’时期必须高度重视并切实推进的一项重要工作。”[4]92016年1月,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专题研讨班上,习近平再次强调:“大量生态环境问题,成为明显的短板,成为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比如,各类环境污染呈高发态势,成为民生之患、民心之痛。这样的状况,必须下大气力扭转。”[4]11

为了保护生态环境进而保障人民健康,习近平在各地反复强调:“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强调“在生态环境保护上,一定要树立大局观、长远观、整体观,不能因小失大、顾此失彼、寅吃卯粮、急功近利”[4]12,并且常常引用恩格斯的“自然报复论”,反对人们违反自然规律的行为,反对人们过度开发和利用自然。为了保障人民健康、促进人民幸福,习近平反复阐述这样的思想:“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4]12“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对人的生存来说,金山银山固然重要,但绿水青山是人民幸福生活的重要内容,是金钱不能代替的。你挣到了钱,但空气、饮用水都不合格,哪有什么幸福可言。”[4]4

(二)美好生活与美丽环境的人民共建共享

为了不断改善城乡人居环境,为了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下发《关于在城乡人居环境建设和整治中开展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的指导意见》。习近平认为,美好生活、美丽环境是广大人民群众共享的。生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我们同在蓝天下,拥有同一个地球,人类同呼吸、共命运。习近平指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2]1,这里的“人”是一般意义上的人类,而不是具体的个体。我国的生态问题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包括大气、水、土壤的洁净,食品安全,城市与乡村的绿化,垃圾的处理,厕所的卫生等。

习近平认为,美好生活、美丽环境需要广大人民群众共建。人民群众中存在着无穷的智慧和力量,生态文明建设绝不是通过党政机关唱独角戏就可以完成的,而是要广泛调动民意与民力,在人民群众中寻求智慧,只有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参与精神和创造精神,才能在现实社会中取得实效。习近平特别重视加强全社会的生态文明教育,一再向公众强调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2013年,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4]1162016年,习近平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要继承和发扬爱国卫生运动优良传统,发挥群众工作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持续开展城乡环境卫生整治行动,加大农村人均环境治理力度,建设健康、宜居、美丽家园。”[4]91

三、以实践为特质的思想理论构成

(一)习近平的生态文明思想来源于实践

习近平非常注重社会调研。在习近平看来,党政领导要经常深入基层、深入实际开展调研,在调研中了解实际情况,并根据实际情况作出决策。不同地区的资源、禀赋不同,不调查就很难作出正确的判断。“要把调查研究作为基本功,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了解情况、问计于民。”“当县委书记一定要跑遍所有的村,当市委书记一定要跑遍所有的乡镇,当省委书记一定要跑遍所有的县市区。”[5]7深入实践调查的目的就在于了解实情,解决实际问题。习近平指出:“我们作出一项科学合理的决策,往往需要大量客观、真实、有效的信息。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加强调查研究,问技于基层,问技于群众,看到第一手材料,获得真知灼见,形成正确思路,作出科学判断。”[6]556

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之上,习近平非常善于归纳总结部分地区的先进经验,并将其上升为理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就是习近平于2005年在浙江安吉考察中提出的,之后在实践中又不断完善该理念。2017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被写进党的报告和新修订的党章之中,成为党关于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重要指导性思想之一。“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让生态意识在全社会扎根”等思想也来源于他浙江工作时期。在福建工作时他提出的“滴水穿石”“因地制宜”“长汀经验”等生态文明建设的工作方法,也都在实践中得到了坚持、发展和完善。

(二)习近平的生态文明思想旨在解决现实问题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主要是从党政干部工作实践视角出发,是为了生态文明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而提出的理论,具有很强的针对性[7]15-19。第一,“生态兴则文明兴”的生态价值观有利于强化构建生态文明社会的战略地位,增强全体人民特别是党政干部的生态文明建设责任感、事业心。第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倡导的生态经济观有利于克服一些人头脑当中存在的“经济工作重要,生态环境不重要”的错误思想,避免一些人所谓的“保护生态环境就不要经济增长了”的思想误区,通过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在解决好目前我国面临的严重生态问题的同时,找到一条通向人与自然、社会与自然关系和谐的现实道路[8]42-45。第三,“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的生态民生观有助于拓展对“公共产品”的理解,促使政府更好地做好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态产品需要的关切。第四,生态法治观有助于建立最严格的制度和最严密的法治来规范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行为,保障生态文明建设稳定而良好地开展下去。

可以说,习近平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系列论述都是为了解决人民群众切实关切的生态问题而提出来的。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提出都是为了一个目的:“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的增长点、成为展现我国良好形象的发力点,让老百姓呼吸上新鲜的空气、喝上干净的水、吃上放心的食物、生活在宜居的环境中、切实感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实实在在的环境效益,让中华大地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4]33

(三)习近平的生态文明思想在实践中获得发展

理论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过了一个在实践中提出又在实践中进一步发展的过程[9]28-35。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提出为例,早在河北正定工作时期,在习近平主持的关于正定社会经济发展规划中就明确提出“宁肯不要钱,也不要污染”。2003年8月8日,习近平在“之江新语”栏目“环境保护要靠自觉自为”中讲到,人们对环境的认识经历了由浅入深的三个阶段,其中第一阶段是“只要金山银山,不管绿水青山”,只要经济,只重发展,不考虑环境,不考虑长远,“吃了祖宗饭,断了子孙路”而不自知。之后,他在浙江各地的乡村考察中体会到“绿水青山”是可以向“金山银山”转化的,其中重要一点就是发展乡村旅游。2005年8月15日,习近平在浙江安吉余村考察时听取当地党支部书记汇报该村的生态转型之路时,首次提出“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实际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九天后,他在《浙江日报》“之江新语”上提出了“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途径,即把良好的生态环境资源转化为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等生态经济优势。在了解更多有关浙江乡村旅游、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等经典案例之后,习近平发表了关于“一片叶子富了一方百姓”“一根竹子,浑身是宝”等经典论述。2006年3月,他在讲关于“两座山”认识的第三个阶段时指出:“绿水青山可以源源不断地带来金山银山,绿水青山本身就是金山银山,我们种的常青树就是摇钱树,生态优势变成经济优势,形成了一种浑然一体、和谐统一的关系。”[3]186经过长期的实践观察和了解,2013年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演讲并回答学生提问时提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并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至此,“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正式形成。

2019年,《求是》杂志第3期刊发了习近平总书记《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的重要文章,第一次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开展生态文明建设以来的系列思想,标志着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成熟。“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刻回答了我们当前为什么要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以及怎样建设生态文明这么一些重大的理论和现实问题,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执政理念、责任担当,应该说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一个系统完整、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10]然而,鉴于我国伟大的生态文明实践活动仍然在路上,因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并未终结,还会继续根据实践活动的推进而不断加以完善。

猜你喜欢

银山金山绿水青山
从“天人合一”到“绿水青山”
既要GEP也要GDP 普洱的绿水青山正成为金山银山
国外是如何保护“金山银山”的
绿水青山
金山农民画
佐渡金山祭三
绿水青山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绿水青山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