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翻译之似:外显似与内隐似

2021-01-17胡东平柳佩瑶

怀化学院学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原句译者译文

胡东平, 罗 飞, 柳佩瑶

(湖南农业大学, 湖南长沙410128)

一、引言

“似” 字在《康熙字典》 中的解释为:“似,从音巳,肖也。” 似有相类、好像以及比较之意。随着翻译理论研究的逐渐兴起,不少翻译研究者把这一概念引入翻译研究。因此,众多翻译学家对研究文学翻译之“似” 都显得饶有兴趣,例如马建中要求对原作“经营反覆,确知其意旨之所在,而又摹写其神情,仿佛其语气,然后心悟神解,振笔而书”[1]601-609;林语堂认为 “绝对的忠实不可能,译者能达七八成或八九成之忠实,已为人事上之极端”;傅雷进一步提出“神似而非形似”;朱光潜同样认为 “大部分文学作品虽可翻译,译文也只能得原文之近似”;而闻一多提出译诗要“把住了它的精神”;曾虚白讲求翻译要摹仿原作所表现的“摄景精神”。南北朝时,刘勰在《文心雕龙》 中论述:“谨发而易貌,要求传神。” 清代王士祯的“神韵说” 指出创作总是妙在神韵矣,虽未明说,却也隐约表达出其主张追求神似之观点。在现代,卞之琳提出了 “信、似、译”,黄忠廉阐述了“形似、意似、风格似”。而在国外,奈达的原意是 “根本不存在绝对对等这样的事情,人们在翻译时必须寻求最接近的对等”[2]158-159。可惜这句话被误读了,导致大多数人以为,奈达是在倡导追求对等或等值。这些专家学者都对 “似” 字做出了自己的阐释以供其后的学者参考学习。但是文学翻译是一个复杂的活动,需要考虑到人本(作者、译者以及读者)、文本(原作和译作)以及语本(语言和词汇)三方因素,甚至还要考虑到时空限制和传播媒介等因素。也正是因为在多方面因素的杂糅作用下,导致译文与原文难以实现百分百对等,才使得越来越多的翻译研究者倡导把 “似” 作为赏析和研究翻译的标准之一。翻译之似,指的是译文无限接近于原文的程度。译文要想在主体、客体、思维、时代背景、语言信息等多个方面与原文绝对的“对等或者等值” 是难以实现的事,所以译文只能求取与原文最大程度上的相似。总体而言,翻译之“似” 可以说是译文与原文在语表形式、内容含义、语用功能三个方面的接近程度。通过对前人的研究进行分析与思索,本文将从外显似与内隐似这两个方面对翻译之“似” 进行阐述。

二、外显似

外显似,顾名思义,为显而易见之相似,即原文与译文的相似之处流于形表,一目了然。外显,即明确表达原文中隐含或通过预设才能得以理解的信息[3]106-114。翻译之 “似”,从外显层面上可以分为词际之似,追求译文与原文词际意思之相若;语际之似,追求译文与原文语表形式之相仿;文际之似,追求译文与原文文际风格之相类。下文将由小及大,从词际到语际,再到文际,对此三类 “似” 一一阐释,并举例论证。中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红楼梦》《三国演义》 《水浒传》 和《西游记》,所用语言既精湛,又富含深厚的内涵和巧妙的艺术性。在翻译四大名著时,译者需要使用艺术性相似的语言才能准确地传达其深邃内涵。因此,下文将选用四大名著翻译的例子作为文章佐证。

(一)词际之似

“词际之似”,指原文与译文在词际之间的意思贴近相若。众所周知,词汇是在语言层面上承载意义和表达意义的最小载体,我们接触和学习翻译的起始步骤也是从词汇翻译开始,而词际之似则是实现语际之似和文际之似的基本条件。然而,由于中英两种语言天然的不全等性,因此并非所有源语词汇都能找到对应的译语词汇。在翻译时,译者甚至会通过各种方式如音译、仿译等来仿造和模拟词汇,以期达成最大限度的词际之似。这样的翻译方式,因其易于看穿,故将其划为外显之似行。

例1.

原文:十里街(地名,谐音“势利街”)[4]21

译文:Worldly Way[5]48

霍克斯此处的翻译充分考虑到了目的语读者的阅读需求,并没有直接异化翻译为 “Ten-li street”,而是综合考虑词语背后之谐音深意,将其近似地翻译为 “Worldly Way”,“worldly” 的意思是 “世俗的、尘世的”,也隐含有“势利” 之意,因此,其用于替代“ 势利” 较为贴切。 反而如果直接用“snobbish” 来译,则会过于强烈,而霍克斯通过转换替代的方式,恰好做到了词际之似。

例2.

原文:忽一眼瞥见了林黛玉风流婉转,已酥倒在那里[4]315。

译文:Then he caught sight of Daiyu (whom he had never seen before)and forgot his anxiety in gawping admiration of that ethereal beauty[5]420.

“风流” 有 “风韵美好动人” 之意,如清朝李渔所著《巧团圆·全节》 :“体态风流,一见令人不自由。只恨多僝僽,不是容颜陋。” 而在《红楼梦》中,作者描绘了林黛玉 “弱柳扶风” 这一柔弱佳人之形象。霍克斯将形容词 “风流” 译为 “ethereal”。“ethereal” 在The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中的意思是 “extremelydelicate and light,more spiritual”,有纤弱轻盈、优雅脱俗之意。此外,还有缥缈超凡之意,恰好契合了林黛玉之气质。霍克斯通过追求词际之似,更加全面地传递了原文深意,也更加完整地描绘出人物形象。

例3.

原文:前儿贵妃娘娘省亲回来,我们还亲见他带了几车金银回来,所以家里收拾摆设得水晶宫似的[4]1098。

译文:That time she went on that grand visitation,we saw it with our own eyes—cartloads of gold and silver she brought along with her,had the old home twinkling away like a fairy palace[5]1231.

省亲是中国特有的礼俗,指女子在结婚后,回家看望其父母。而在英语国家并无对应的词语,因此,霍克斯只能根据原文省亲的主体是贵妃娘娘,将其近似地翻译为 “grand visitation” 以凸显其政治特色。而水晶宫是中国神话故事中的特色产物,在英语国家同样没有对应之词,因而,霍克斯将其翻译成 “the old home twinkling away like a fairy palace”,把老房子打扮得晶光闪闪,如同精灵居住的宫殿一般。霍克斯此处通过仿拟词汇,以达到最大限度的词际之似,更好地将原文之意传递给目的语读者。

(二)语际之似

“语际之似”,指译句与原句的语表形式相仿。在语句层面,译者在翻译时,需要更多地使译句的句式向原句的句式靠拢,因为遵循原句的句式结构是实现原句和译句像似性的重要前提。句式结构之似既要求译句向原句结构外形看齐,又要使译句符合目标语习惯,有时还需追求译句的形式美。如果抛弃语言结构形式之相似,则会难以实现对文章审美性之相通。若原句为排比句,译文也需仿拟其句式,如此方可完整地传递其气势恢宏之神意。而若原句为问答句,将其译为陈述句,与原句不似,则或多或少地会丧失其原有韵味。语际之似强调追求原句与译句之句式相若,如此方可既忠实于句子内容,又相似于句子形式。而句式之相若同样显而易见,因而也将其划于外显之似行列。

例4.

原文: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4]345?

译文: As blossoms fade and fly across the sky,who pities the faded red,the scent that has been[6]412?

译句通过仿照原句的形式,原句以问号结尾,译句同样也如此。此外,译句既相似于原句形式,又忠实于原句内容,较为准确地传递了原句的精神,也生动形象地再次烘托出黛玉葬花时的凄寂苦楚之情。

例5.

原文:天然一段风韵,全在眉梢;平生万种情思,悉堆眼角[4]53。

译文:A world of charm upon that brow was heaped;a world of feeling from those dark eyes peeped[5]87.

译句与原句不仅在形式结构上相仿,使用了两个结构相仿的分句,而且这两个分句还押了头韵“A world of”,和尾韵“- ped”。此外,“heap” 堆积和 “peep” 窥见这两个词,活灵活现地传达出了原文 “风韵全在眉梢”“情思悉堆眼角” 的韵味,做到了内容忠实、形式相仿。

(三)文际之似

“文际之似”,指译文与原文的文际风格近似相类。从整体视之,文际涵盖文章的形式、体裁、基调与结构,以及语言特色。原作的文际形式并非作者随意而为,而是经过原作者的深思熟虑才构思好的,因为只有特定的文际形式才能够更好地触动读者情感和传递作品的美学价值。此外,一定的文际形式本身就对读者有着或多或少的阅读暗示,可以揭示文章的语句衔接和故事走向,并且影响着读者的阅读期待。荀子曾在《天论》 中提出 “形具而神生” 的观点,明确了神为形之派生,神不可离形,即形之不存,神将焉附?因此,只有遵循文际之似,追求译文与原文的体裁风格类似,才能为其更高一层的内容、神意之似奠定基础。而文际之风格是否相类也是显而易见之事。

例6.

原文:妇人又问道:“叔叔,青春多少?”[7]299

译文:The women asked again,“Brother-in-law,howmany green spring-times have you passed?”[8]411

因为出于礼节考虑,古代的人们初次见面寒暄总是文绉绉的,而非简单的打招呼。很明显可以看出,赛珍珠此处的译文与原文风格更加贴合。将“青春” 直译,将原句全译,更与原文的古风古味相合。

例7.

原文:那客人内有一个便捻着朴刀来斩李忠,一来一往,一去一回,斩了十余合,不分胜负[7]82。

译文:Now among the travelers there was one who took up his sword to come to fight with Li Chung,and they fought back and forth and back and forth and so they fought some ten- odd rounds,and none could tell which was victor and which the vanquished[8]132.

原文是中文中典型的几个短句相连的形式。原作者使用此种形式并非随意而为,而是经过深思熟虑才构思好的。因为这种形式会给人一种动态节奏的感觉,与文章打斗的内容相合。而赛珍珠保留了这种有节奏的句型,做到了译文与原文风格相类,达到了文际之似。

三、内隐似

内隐似,顾名思义,为潜隐之似,即深层隐藏,不明显之相似,难以为人所察觉。此外,内隐还指译者通过概括信息或删除连接词等有意忽略或省译原文中的某些部分。在内隐层面上,翻译之 “似”可以划分为 “似于内容神意——像似”“似于语用功能——效似” 以及 “似之妙手偶得——胜似” 三个境界。就其层次追求而言,像似< 效似< 胜似(“<” 表示小于之意)。像似,旨在追求译文与原文的内容神意之似;效似,即译文追求与原文一样的语言效果;胜似,则是一件难能可贵之造化妙事。

(一)“似” 于内容神意——像似

“似” 于内容神意——像似,旨在翻译作品时,使其内容神意尽量求取与原文的一致。译者需要在译文中用最贴近原文的相似语言以重现原语信息内容,这可能会需要译者对原文信息做出调整,以追求译文内容像似。优秀的文学作品往往会含有丰富且深邃的内涵、浓烈的文字感染力以及超乎寻常的动人神意。而翻译的本质则是意义的传递与交流,并且以传递神意、促进理解、增进交流为目的。因此,追求译文与原文内容神意之相似可以说是翻译的首要目标。正如朱生豪说道:余译《莎士比亚全集》 之宗旨,第一在求于最大可能之范围内,保持原作之神韵,必不得已而求其次;又如李健吾在《翻译笔谈》 中阐明道:一个译本之好的原因是由于其能传神。因此,译者在进行文学翻译时,要苛求最大限度地传达原文之内容神意,若不能为之,则不仅会造成原文的内涵及其感染力的遗失,更会使得译文的文化交流功能难以实现。故此,这样的译文也难以称之为好的译文。

例8.

原文:此系公事,先生幸勿推却[9]313。

译文:As it is for the public service,you will not decline,I hope[10]387.

中国古代所谓“公事”,即官员在朝廷内应做之事。而“public service”,意为 “公共服务”,此句翻译并未做到内容神意之像似,造成了原文的内涵及其感染力的遗失,故此难以称之为好的译文。

例9.

原文:诩劝表回荆州,绣守襄城,以为唇齿[9]130。

译文:Jia Xu persuaded Liu Biao to return to Jingzhou and Xiu to defend Xiangyang so that each strengthened the other as the lips protect the teeth from the cold[10]165.

邓罗对于此句的翻译,考虑得尤为周到。他的翻译清楚地展现出两方的利害关系,还保留了原文中的唇与齿的文化因素,使读者阅读顺畅,没有给译语读者造成阅读上的障碍。邓罗译文中用最贴近原文的相似语言以重现原语信息内容,使其内容神意尽量求取与原文的一致。

(二)“似” 于语用功能——效似

“似” 于语用功能——效似,是指译者在翻译时,常常会因为难以找到对等的语言概念而苦恼,往往会在理解原文的基础上,另辟蹊径,采取归化的方式,改变其语言形式,将具有相同效果的意象替换原文意象,实行等效替换。追求译文与原文语用功能之效似是追求内容神意相似的进阶层次。效似强调追求译文与原文语用功能和语表效果的贴切和近似,即原语和译语表达的效果相似,给读者的阅读感受类同。正如范仲英认为的 “译文读者和原文读者的感受大致相同或近似才是好的译文”[11]9-12,又如奈达所说:“译文接受者和译文信息之间的关系,应该与原文接受者和原文信息之间的关系基本上相同。”

例10.

原文:自此,石猴高登王位,将石字儿隐了,遂成美猴王[12]93。

译文:The stone monkey then took the throne,made the word“ stone” taboo and called himself Handsome Monkey King[13]125.

据百度百科,隐,避也,有隐藏和避讳等多重意思。为尊者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特色习俗,意思是不能直接说出或者写出尊长的名字。詹奈尔此处考虑到原文实际内涵和目的语读者的接受心理,将 “隐” 字的文化内涵显露出来,便于读者理解,达到译文与原文语用功能和语表效果的贴切和近似,给读者以类同的阅读感受。

例11.

原文:玉帝闻言甚喜,道:“依卿所奏。”[12]125

译文:TheJadeEmperor,delighted with thesuggestion,ordered that it should be put into effect[13]186.

道教典故里有很多事物的名称都与玉有关,如玉帝、玉树、玉兔以及琼浆玉液等。“玉帝” 中“玉” 字其实就是一种尊称,并非实际的玉质。此处,詹纳尔采用直译策略,将其译为“Jade Emperor”,字面意思是对应上了,但从翻译效果来看,英文单词 “jade” 没有尊称的文化背景和信息,容易让读者误以为是玉做的皇帝,因此并不能体现原文的真实含义,使目的语读者与源语读者感受不同,因而未能达到效果之似。

(三)“似” 之妙手偶得——胜似

“似” 之妙手偶得——胜似,一方面指译文不仅在内容、情感以及形式上要近似于原文,更要在语言表达以及神韵勾勒上胜过原文;另一方面则是指译者在分析解读原文时,往往会深入地欣赏和批评原文,并将自己对原文的感受和理解融入译文中,于是就产生了超过原作的现象,因而,称之为胜似。许钧、谢天振等学者曾向传统的忠实翻译提出质疑:“是不是忠实地字对字、句对句地翻译原文,就是优秀的翻译呢?”[14]4-11钱钟书先生认为 “译文不妨超过原文”。此外,大量实例证明,强行求取译文与原文的对等反而会限制译者的发挥,禁锢译文的灵动神韵。而求取最大限度近似于原文已是难得之事,更何况胜似于原文,因而胜似只能妙手偶得之。而这种胜似,需要读者对原文和译文进行细细品味后才能察觉出。因此,胜似也属于内隐似之范畴。

例12.

原文:玄德幼时,与家中小儿戏于树下,曰:“我为天子,当乘此车盖。”[9]15

译文:As a child Yuan-te,and the other village boys played beneath this tree and he would climb up into it,saying he was emperor and was mounting his chariot[10]23.

原文描写“戏于树下”,人与树距离较远,不够生动形象,于是在翻译时,添加爬树的动作,让刘备爬到树上,说自己是天子,正乘其车。这样改写后,使得译文更显活力与动态感,也使幼年刘备雄心壮志的形象跃然纸上。此处翻译达到了胜似之境界,译文在神韵勾勒处胜过了原文。

例13.

原文:其妻崔夫人问曰:“大王今日颜色异常,何也?”[9]764

译文:His principal wife,Lady Cui,asked him,“Why do you look so strangely today,Your Highness?”[10]817

这是选取《三国演义》 中一个典型的例子,根据汉语习俗一般都会使用如 “问曰”“答曰”“奏曰” 这类词句,然而这样的词句会使得意义重复,因为“问”“答” 和“奏” 本身就有“曰” 的意思。罗幕士此处的翻译并没有完全按照原文把 “曰” 译成“saying”,在语言正确使用上超越了原文。

四、外显似与内隐似之辩

(一)外显似与内隐似之矛盾

首先,就其侧重而言,外显似与内隐似之矛盾主要在于重形式和重内容之争,某种程度上可以看作 “文质之辩”,文胜质则野,质胜文则史。同理,若是形式重于内容,则可能会使译文固守其成,陷于窠臼,从而难以使译文传递原文神意;而若是内容重于形式,也可能会导致译者弃原文形式于不顾,导致译文缺失原文之韵味。其次,就其语言维度而言,外显似与内隐似之矛盾主要在于外显似依然停留于语本和文本维度,而内隐似则突破了语言层次,上升到主体维度。内隐似不再局限于文字信息层面,而是更加综合地考虑到作者、译者以及读者等多方主体[15]105-109。

(二)外显似与内隐似之和谐

首先,就其落脚点而言,无论是外显似还是内隐似,都把“似” 看作是文学翻译研究的标准之一,追求译文与原文最大程度的近似,而不是追求译文与原文的绝对“等值或者等化”。其次,外显似与内隐似之矛盾并非不可调和,只是追求两者相协调统一之译文难度较大,从而显得尤为稀缺和珍贵,而正如金隄先生所述,“翻译中的形式与内容的变与不变的矛盾,只有在效果上才能取得统一”[15]6-14,即以翻译之效果来统一和谐外显似和内隐似之矛盾。一个优秀的艺术品所表现出来的富有活力的感觉和情绪是直接融合在形式之中的,即神寓于形。最后,就其功能和目的而言,外显似和内隐似都是通过语言转化以求取不同语言间最大程度的近似,以期实现文化的传播与交流。

五、结语

如上所言,绝对的忠实难以实现,提倡翻译之似也是理所当然之事。翻译之似分为外显似和内隐私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又各自含有不同层次之似。然而,无论是哪个方面的哪个层次之似,都是在追求译文与原文最大程度的近似与贴切。纵然外显似与内隐私有矛盾对立之处,却也并非不可和谐统一。追求外显似和内隐似之和谐统一,既值得广大翻译研究者共同思考探索,也在某种程度上为文学翻译研究与赏析指明了新的路径。

猜你喜欢

原句译者译文
Stem cell-based 3D brain organoids for mimicking,investigating,and challenging Alzheimer’s diseases
论新闻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英文摘要
弟子规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弟子规
托福阅读句子简化题解题策略
强调结构面面观
单元知识中考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