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院校P(C-A-E)心理服务方案刍议

2021-01-17张文霞

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升学辅导员心理健康

张文霞,赵 灼

(吉林师范大学,吉林 四平 136000)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不断提升,对加入工作集体的新人而言,不仅需要扎实的专业理论和技能,也需要具有完善的人格品质和足以使其融入新的环境,与他人共同构建积极和谐企业文化的健康心理。中职院校作为当下社会培养技术人才的直接单位,需要相对完善且有针对性的心理服务体系,以应对中职生可能出现的各类心理问题。

教育部《关于做好2019年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工作的通知》中强调,面向服务的中等职业教育在做好应届初中毕业生招生的同时,要积极招收往届初高中毕业后未升学的学生,以及城乡劳动者、退伍军人、退伍运动员、下岗职工、返乡农民工以及残疾学生。虽然存在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形式的制约,中职生团体中,仍有部分学生属于非应届初中毕业生。他们的心理状况不能用统一的青少年心理理论去解释和教育。学员类型多样,且绝大多数学生正处于人格和心理素质正在完善的关键期,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和诱导,如果引导有失,不仅无法完成青春期同一性的发展任务,还有可能引起更多的逆反心理和行为。

在俞国良、左秋硕等学者的调查数据中显示,大部分学校都配有不同条件的心理咨询室,但少有中职院校聘请专职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由辅导员或思想政治教师担任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有些学校由美术老师、音乐老师和体育老师担任心理健康教师。不难发现,中职院校对于心理健康体系的重视程度还不够,无论是师资力量还是专业水平都远达不到需求的高度。[1]中职院校的心理活动开展主要依靠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少部分学生主动寻求帮助的心理咨询。由于社会环境的不断改变,信息传播渠道的扩展和越来越复杂的学习环境影响,单纯的心理课程和心理疏导已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结合理论和实践,引起中职生心理危机主要是日常中的个体心理问题、关于升学的心理困惑和就业问题引发的心理压力。针对三个方面的不同特点,根据中等职业学校学生需求的着重点,以心理服务方向为视角,提出三方合作工作方案,以期有针对性地引导和完善中职生的心理发展。这种心理服务是党的十九大报告所强调的,“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2]具体方案如图1所示。

P(C-A-E)心理服务包括健全的人格服务,正确的态度服务和积极的行为服务。健全的人格服务是由心理教师联合辅导员,针对中职生的个性问题传授方法,疏导心理问题,培育中职生“自尊自信”的积极心态。正确的态度服务是由心理教师联合招生办教师,依据中职生的升学心理困惑进行梳理和指导,引导其学会正确面对升学压力,培育中职生“理性平和”的积极心态。积极的行为服务是由心理教师联合就业企业,根据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迷茫和恐惧进行引导和梳理,培育中职生“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

以往的中职院校管理中,也会有一些心理服务,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讲授,开展中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月活动,或是向中职院校学生提供心理咨询等。然而,以上各种方式的开展大多是无意识的、零散的和非协同的。中职院校心理服务应该是目标明确的、有意识的、各司其职的以及协同完成的体系。

一、PC合作——疏导心理问题

在2004年教育部印发的《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中,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德育工作体系中,主张心理健康教育以德育工作教师为主体。[3]2008年《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教学大纲》中仅将心理健康教育列为五门德育课程中唯一的一门选修课。这些课程的安排使得心理教师无法对学生进行全面的了解,更无法根据个体的不同提供不同类型的教育辅助和援助,这就需要辅导员教师的合作。

C(Counsellor)辅导员是与学生朝夕相处的教师。部分学校对辅导员也进行心理知识的培训,但心理学作为一门科学,无论是专业知识还是专业技能都无法在短时间内学会。辅导员的优势在于,熟悉学生的基本情况,如原生家庭、考取中职院校的原因和学生近期出现的成绩或情感上的一些问题有较深的了解,一旦学生出现任何心理问题,辅导员都会第一时间有所察觉。此外,辅导员有充足的时间对当下有心理危机或有这方面倾向的学生进行留意和适当疏导,对于心理干预的及时性有了一定的保障。对学生的逆反心理,辅导员的权威性在某些负面事件中会起到控制大局的作用,但辅导员教师缺乏的是对已发现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专业疏导的能力。

P(Psychological teacher)心理教师的优势劣势正好与辅导员互补。在理论依据上心理教师要更加的丰富,以教育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学校心理学和青少年心理学为主体的心理学知识,使得心理教师能更敏感的从学生的神态、言语、早期和近期发生的事件中发现问题,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心理教师的专业技能要优于辅导员和思修教师,具备基本测评和准确诊断的能力、心理咨询的能力和对危机进行干预的能力。对心理问题稍严重的学生而言,缺乏专业技能直接干预甚至可能起到相反的作用,这是作为心理工作者的自身优势,心理教师对学生而言,是不会干涉其私生活,会给予他积极的关注、尊重、共情和理解的人,学生对一个不太熟悉但可信任的人,经过引导,更容易说出心中的真实感想。相比面对父母朋友或辅导员老师的难以启齿和尴尬,心理教师更容易与其剖析问题,激发并调动学生的动机和潜能,启发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和策略,促进其人格的成熟和发展。[4]

但心理教师无法做到对学生全面了解并持续追踪,这就需要和辅导员教师进行合作,对同龄的高中生而言,由于环境和需要相对简单,不需要心理教师过多介入,但对需要快速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方向,为进入社会或选择不同道路的中职生而言,来自成年人的帮助是不可或缺的。

二、PA合作——解决升学困惑

在我国,普高一直更受社会的重视,中职一直处于一种“低人一等”的状态,在这种两者相差如此之大的宏观背景和传统观念之下,国家下达的职普比例大体相当,中职生助学补助倾斜政策,难以抵消传统思想给学生们带来的负面情绪。产生这种情绪的主要原因,就是中职教育的“穷途末路”。以江苏省为例,2014年统计显示,中职升入本科的比例仅为1.8%。[5]事实上,很多省份都已开展先行探索,吉林省教育厅举办的单招考试,呼吁高中同等学力的学生参加春季测试,得以进行深造。无论是心理教育还是心理疏导,都必须深入调研,紧紧围绕目标对象的根本症结进行工作。无论是否接触过社会的中职生,大多数都已经能基本了解自己所处的环境,并开始将自己放在社会大环境中进行对比,由此引出一个中职生特殊的心理问题的症结——升学心理困惑。

A(Admissions Office teacher)招生办教师负责升学和招生,他们的优势在于了解学生面临的很多问题,如中职生和高职或本科生的区别是什么、有哪些院校是可以考虑并适合中职生的、报考这些院校后中职生们需要进行哪些科目的学习。专业教师具有更强的说服力,相比班主任或心理教师,他们更能从社会实际的角度分析和解释问题。且术业有专攻,很多关乎实际的烦恼和困惑不是单纯舒缓可以解决的。但学生们很难接触到他们,甚至连被学生依赖的家长、教学教师和辅导员教师们都很难接触到关于升学方面的信息。

P(Psychological teacher)心理教师的优势在于可以及时的梳理中职生升学的现状与面临的问题。要解决问题首先需要找到问题,根据统计调查发现,中职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总体呈现V字型,也就是刚升入学校时,面对崭新的开始和生活是比较积极和主动的。但随着学习生活的展开受大环境的影响,当初的壮志和雄心慢慢消失了,在二年级时一半以上的学生认为自己“对目标很难坚持下去”。[6]一旦受大环境影响开始处于持续低迷状态,就很难重新振作去努力学习,以至错过升学的最好时机。

根据我国对职业院校的政策,职业院校的实践性教学课时在原则上占总课时的比例很大,且对顶岗实习的要求也很高,这使得学生们对于学习普高的文化知识、或学习专业课的理论知识都有着很大的不习惯和抗拒性,升学的相关知识虽然有所了解,却由于各种心态而最终放弃。传统的思想对于中职生的定义,以及学员队伍组成的差异性,使得更多的学生从最开始就给自己下了无法升学的定义。由于青少年期对于社会的好奇和崇拜感,更多的学生在自主选择的时候更多选择不需要进行刻苦学习的工作的道路,而这时对于自身学历的自卑和追求快乐的心理产生冲突,引起一系列心理及行为上的异常行为。这时,需要心理教师进行梳理和指导,引导其学会正确面对升学压力。

所以双方的合作机制是由心理教师发现并及时疏导学生,由于升学产生的不良情绪,继而联系升学渠道,针对其客观现实疑问进行解答,并帮其端正学习态度。合作也包括信息互通进行升学类的心理讲座等。

三、PE合作——指导职业生涯

中职生的另外一个群体性特点就是其培养方案的岗位定向性,但相比其他类型学校的毕业生,中职生在就业上优势也并不明显。与普高的学生相比,中职生整体的文化素养并不出色。与大专高职的学生相比,中职生的人格并没有完全整合,还不够成熟,实践性能力也不如大专高职的学生全面。很大部分中职生心理问题的根源,在于其对于自身职业生涯规划的迷茫和恐惧。

部分中职院校的专业属于校企联合项目,大多由熟悉本专业就业渠道和前景的第三方企业入驻校园,进行就业指导和讲授部分专业实践课程。E(Employment enterprise)就业企业和第三方就业企业的优势在于,校企合作的专业学生可更直观地了解到自己未来将会接触到什么,需要经历什么,当身处某一职位时,自己需要培养何种能力。对没有校企合作的专业学生,来自相关就业企业的人员可以解释大部分关于就业的相关问题,使其从书本中走出来,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思考。企业就职人员对于自身工作的相关政策、前景、权利义务、生活环境以及企业文化氛围有较深的了解,能设身处地考虑并理解学生们的情绪,继而进行一些非专业知识的教学。但缺乏灵活性的工作前景和大量陌生的就业信息的输入,对心理结构不成熟的中职生而言,接受的效果并不理想。

P(Psychological teacher)心理教师的优势在于,职业生涯规划本就属于心理教师的专业课程,相同的内容如何更好地呈现并使学生真正听进去和想明白,众多复杂种类的信息哪些对中职生是有帮助的,哪些不利于其心理的健康发展,心理教师比企业在职人员更清楚。产业的升级要求毕业生能适应不同工作岗位的频繁转换,面对定向岗位培养的中职毕业生的传统优势正在逐渐丧失,倾斜的技术教育急需要顺应社会进行整改,需要素质教育方面的教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其不仅熟悉定向职业的相关知识,还有能力尝试自身不熟悉的领域。[7]

心理咨询和疏导所面对的是部分无法提出疑惑的学生,部分学生不知道自己的问题出在了哪里,导致无从下手。部分学生则由于各种理由而对自己的问题难以向他人开口求助,需要心理教师进行引导和梳理,做好学生和企业之间有效沟通的保障工作,协助学生完成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合作也包括与就业相关的心理活动,让学生成为企业需要的人才,也让心理活动与现实联系紧密落在实处。

猜你喜欢

升学辅导员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2021年山西省对口升学招生考试工作日程
2021年山西省对口升学考生体格检查表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为子女升学攒资历
升学啦
以人为本做好辅导员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