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的主体思想研究

2021-01-17丘艳娟

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21年6期
关键词:政治经济学经济学马克思

丘艳娟

(广东药科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6)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1]2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在经济发展中不断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导向,不断解决现实存在的民生问题。主体的实践活动形成一定的观念、意识。科学而有意义的思想观念都应围绕着主体展开。这就是说,理论、观念、意识之所以具有意义,主要在于展开对主体性的研究,而且要从“现实的人”出发,落脚点和立场回归到主体。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从主体出发展开理论构建,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的主体思想研究具有启示。

一、政治经济学主体是对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的区分

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主体是其逻辑起点和根据。马克思在研究经济学时指出:“经济学研究的不是物,而是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归根到底是阶级和阶级之间的关系。”[2]2政治经济学具有阶级性,代表着一定阶级的利益,其理论建构是围绕主体展开。无论是斯密的“经济人”假设,还是马克思“现实的人”的提出,都充分说明政治经济学是关于主体的科学。

(一)西方经济学的主体思想

西方经济学的主体是理性“经济人”假设,核心思想是注重稀缺资源的有效利用。《国际社会科学百科全书》(1968年)指出:“经济学是研究稀缺资源在无限而又有竞争性的用途中间配置的问题。它是一门研究人与社会寻求满足他们的物质需求和欲望的方法社会科学。”[3]472因而,西方经济学的主体思想贯穿于稀缺和效率的核心议题中,并以“富国裕民”作为经济研究的主要目的。早在17世纪,蒙克莱田从家庭经济管理转向整个经济社会问题的研究,表明其政治经济学蕴含着“裕民”和“富国”的主体性和国度性。西方经济学在其发展的不同阶段,各个经济学流派对经济学核心问题的研究,才使得西方经济学确立了其主体。

首先,以斯密为主要代表的西方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家认为追求个人经济财富是经济运行发展的出发点,追求个人经济利益成为斯密学说的重要主题,追逐经济财富最大化是西方资本主义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根本动机。斯密经济体系的国民财富追逐,主要体现在斯密的价值论、分配论、市场均衡学说中。斯密认为购买的劳动量是衡量商品价值的标准。价值是由地租、工资、利润组成,并构成了斯密的分配问题,基本的逻辑是“每一件商品的价格或交换价值,都由那三个部分全数或其中之一构成;合起来说,构成一国全部劳动年产物的一切商品价格,必然由那三个部分构成,而且作为劳动工资、土地地租或资本利润,在国内不同居民间分配”。[4]46斯密认为竞争性市场具有优越性的重要原因在于,不同的主体在市场经济中自由竞争。斯密财富增长的问题体现在其《国富论》中,但经济发展的前提是建立在斯密的伦理道德约束下,体现在其《道德情操论》中。因为斯密在强调主体的自利性时,也强调了主体的利他意义。

其次,从18世纪末开始,以边际分析为代表的经济学派将经济技术引入经济分析中,用来分析人类的一切经济活动,各个经济主体成为了获取财富利益最大化的理性工具。卢卡奇指出:“随着加强机械化和合理化,完成一件工作所必要的时间周期(这是合理计算的基础),则从仅仅是一个经验的平均数转化为一个客观上可以计算的,作为工人所面对的固定的和既成的现实的工作定额。随着对劳动过程的现代‘心理分析’(在泰勒制中),这种合理的机械化一直扩展到工人的‘心灵’中……”[5]87因而,经济学的研究集中于个人效用最大化的研究,囿于稀缺性资源的配置,从而把复杂的经济现象和问题简单化。

最后,19世纪30年代以来,新古典经济学主要运用数理分析方法研究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马歇尔等经济学家认为经济学充满了对主体的关怀,他指出:“经济学是一门研究财富的学问,同时也是一门研究人的学问。”[6]23在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中,他不仅表明了人对经济财富的追求,而且表达了人对崇高精神价值的向往。

(二)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主体思想

马克思研究政治经济学的最初动机是实现市民社会中人的解放。在马克思担任《莱茵报》主编时,遇到“要对物质利益发表意见”的难事,进而转向经济问题的研究。正如恩格斯所说:“我曾不止一次地听到马克思说,正是他对林木盗窃法和摩塞尔河地区农民处境的研究,推动他由纯政治转向研究经济关系,并从而走向社会主义。”[7]446可见,马克思转向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并不只是个人兴趣爱好的拓展,而是具有深刻的理论背景和现实动机。

一方面,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理论活动是维护无产阶级的利益,实现人类解放。比如,马克思的《资本论》就是代表着工人阶级的利益,是“工人阶级的圣经”。马克思进一步指出:“政治经济学所研究的材料的特殊性质,把人们心中最激烈、最卑鄙、最恶劣的感情,把代表私人利益的复仇女神召唤到战场上来反对自由的科学研究。”[8]10马克思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研究对象,揭示“现代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在马克思看来,人是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的主体,是考察经济范畴,研究经济问题的逻辑起点和出发点。另一方面,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是革命批判性的科学学说,以唯物史观为方法论基础,研究社会经济现象和问题。第一,在唯物史观基础上,从社会生产关系角度,将生产关系作为研究对象,提出从抽象到具体的方法是政治经济学的科学方法。正如马克思指出:“在社会中进行生产的个人,——因而,这些个人的一定社会性质的生产,当然是出发点。”[9]19第二,马克思从唯物史观出发,对西方资本主义的“物”——商品、货币和资本进行批判。正是马克思把“物”论放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政治经济学的批判,才使政治经济学研究从“物”回归到“现实的人”。第三,马克思从“现实的个人”出发,促使其以科学的态度去研究主体所处的现实经济关系,现实存在和发展,进而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将主体思想贯穿在政治经济学体系中,其政治经济学的主体思想是对西方经济学主体思想的继承和超越。他对资本主义异化劳动的批判、劳动者主体地位的肯定、共产主义的构想都凸显了其对主体思想地位的重视和“现实的人”的关注。其中,马克思通过具体分析资本主义异化劳动,提出人的存在是“类”的存在。人的本质是主体自我实现的过程,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因而,对人的本质的复归,应从社会关系中去寻找,而社会关系与社会制度又密切联系。共产主义就是人的自我实现,人的解放。马克思指出:“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因而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因而,它是人向自身、向社会的(即人的)人的复归”。[10]185由于这一未来社会的构想是在物质和精神财富都富足的前提下,劳动者的主体地位得到了提升,可以充分发挥人类潜在的能力来选择适合自身的活动。

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是坚持人民主体的经济学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人民主体”思想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人的问题指明了方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根本立场。”[11]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正是坚持以人民为主体的地位,彰显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

(一)坚持人民主体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发展的必然要求

人民在经济发展中的主体力量和人民在经济中的实践决定了坚持人民主体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的必然要求。人民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取决于人的本质。因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不仅要以马克思人的本质理论对坚持人民主体作出理论解释,而且要从实践维度回答以人民为中心的经济学是如何实现从物本经济到人本经济的转换。

一方面,马克思从现实的人出发,指出:“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但不是处在某种虚幻的离群索居和固定不变状态中的人,而是处在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发展过程中的人。”[10]525人的本质在实际活动中随着马克思的思想而不断发展。在 《巴黎手稿》中,马克思从“当前的经济事实出发”,批判国民经济的异化劳动,认为人的本质是劳动。第一,劳动是人类存在的前提条件,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方式。第二,人在改造对象世界的劳动过程中,是一种类存在物,人的类特性是自由而又有意识的活动。对人而言,“类生活”成为人类生活的手段,人具有改造世界的主观能动性。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的发展,人民是经济发展的主体力量,对经济发展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因为劳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没有劳动,经济社会就较难发展。经济社会的发展主要在于主体的“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

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直斥旧唯物主义的缺陷: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观、直观”来理解,脱离现实性。在其现实性上,马克思从“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指出人的本质。第一,人的本质应是现实性的,现实的人是能够从事实际活动,能够被感知、理解,而且是有需要的主体。第二,人的本质取决于社会关系,社会关系极其复杂,包括政治关系、阶级关系、家庭关系等。人的本质并不只是归结于其中单一形式的社会关系,而是要从一切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中去探寻,但最为重要的是由劳动构成的生产关系。坚持人民主体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要解决的是人的本质中的生产关系问题,以人民为主体思想强调人民,正是因为人民在经济社会中的重要性。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认为需要是人的本质,人的生产活动是为了满足人的需要,人之所以在社会中生存和发展,是在需要的不断满足中实现的。马克思指出:“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10]531

另一方面,坚持以人民为主体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要实现从物本经济向人本经济的转换。马克思通过对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和研究方式的考察,以“历史唯物主义”出场,发现资本主义社会中存在物化。马克思分析资本主义社会是从具体的商品这一“可感觉而又超感觉的物”[8]88出发,上升到“货币”,再归结为“资本”。在马克思看来,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首要特征就是它生产的产品是“商品”,因而,资本主义社会中的“物”是从商品表现出来的。对此,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统治地位的社会财富,表现为‘庞大的商品堆积’,单个的商品表现为这种财富的元素形式。”[8]47然而,商品这个“物”是一个具有“神秘性”的“物”,是一种充满“形而上学的微妙和神学的怪诞”。“货币”和“资本”也是如此。因为在资本主义现实社会中,人们充满了对物欲的追逐,社会充满物化现实,使得物和物的现象直接遮蔽了人与人之间的真实关系。资本主义社会作为物的商品之所以会出现“谜一般”的现象,源于商品的形式规定——社会关系本身。马克思指出:“商品形式的奥秘不过在于:商品形式在人们面前把人们本身劳动的社会性质反映成劳动产品本身的物的性质,反映成这些物的天然的社会属性,从而把生产者同总劳动的社会关系反映成存在于生产者之外的物与物之间的社会关系。”[8]89因此,坚持以人民为主体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要将注意力集中在人本经济,批判物本经济的诟病。这就要处理好人和物、人和人之间的矛盾关系,才能实现物本经济向人本经济的转换。

(二)以人民为主体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的根本力量

马克思从唯物史观回答了谁是历史的创造者问题,将唯物史观的内容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1]21唯物史观在考察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时坚持了如下原则:一是立足现实的人。现实的人是社会历史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只有将人看作现实的人,才能正确把握任何社会历史的关系。二是立足于社会整体。社会历史从整体上来看,是一定群体(集体、民族甚至全人类)的认识和实践活动及其演化的过程。坚持人民主体地位,马克思主义理论才能获得群众的支持和认同。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在其发展过程中,秉承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成果关注人民主体的思想。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继承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运用唯物史观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提出对未来社会的构想。马克思曾指出,人类在面对时代变换时“对于‘从何处来’这个问题没有什么疑问,但是对于‘往何处去’这个问题却很模糊”[12]7。1848年,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出“自由人联合体”思想表达了人类社会的未来状态。正是在以人民为主体思想下,马克思在不断探索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时,揭示“剩余价值”的时代秘密。如今,“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提出,其实是对“自由人联合体”关怀人类的继承。二是在我国革命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正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与人民群众密切联系,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维护群众的利益,获得了人民群众的支持,使得我国革命和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是在我国革命和建设中取得的成果,必然是为人民群众服务的经济理论。对于我国实际情况,邓小平同志的“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精辟概括,与坚持以人民为主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一脉相承。在“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指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在发展生产力时,能够精准把握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目的是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富裕。三是坚持以人民为主体的思想指明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的价值取向。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说明人民主体地位更加凸显。因为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作用,更加注重人民主体的独立、自主、平等意识。人民群众的主体意识在市场经济竞争中与日俱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注重民众参与”“民众的利益诉求”等至关重要。因而,尊重人民主体地位,能够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发展真正“为了谁”的价值取向指明方向。

三、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的建设路径

(一)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要以“尊重人民主体地位”为基础

“尊重人民主体地位”是指尊重人民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从理论上来看,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就是尊重人民主体的意志和权利,因为人民主体地位最直接的表现,就是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群众事务活动,认真履行公民义务,在群众事务与决策中发挥主体作用,行使人民的民主权利。从中华民族复兴的历程来看,中华民族能够从苦难重重的状态中“站起来”到总结历史经验,不断探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中“富起来”,再到中华民族复兴迎来了“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充分表明人民是社会变革的主体,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要实现以人民为中心,必须将尊重人民主体地位贯彻到经济生产活动之中。这就是说,人民群众既可以通过推动生产力发展来影响社会基本矛盾的变化发展,而且可以以主体力量推动生产关系的变化发展来影响社会形态的变迁。社会形态的更替和社会历史的发展,取决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意愿以及对社会发展规律的把握程度。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要实现以人民为中心,必须“使广大人民群众真正在选择的过程中、利益的追求中成为真正的主体”[13]246。历史由人民群众创造,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毛泽东曾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14]1031

(二)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必须以“现实的人”为逻辑起点

唯物史观的基本前提是现实的人,人的现实性是围绕现实的人的物质生活展开的生产活动。马克思曾指出历史的首要前提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能够生活”或满足人类物质生活需要,就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政治经济学不仅是研究国家财富的学问,而且是研究人的学问,在马克思和斯密那里得到了证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也要充分考虑经济发展关于人的因素。人是政治经济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因此,“什么样的人”成为了政治经济学的逻辑起点。西方主流经济学以理性“经济人”假设作为其经济学研究的逻辑起点,在理性“经济人”假设下,人们在追求利益最大化时能够采取正确的决策达到自身的利益。但是人们在追求经济财富利益最大化时,会因为对钱财的贪恋而迷失方向,成为财富积累的工具,颠倒人与经济财富的关系。因而,西方经济学强调用数量分析方法克服人的弱点,这就意味着数量分析方法能够解决人的合理性问题。然而,事实上,将数量分析方法引入经济学研究中,虽然会使经济学研究更加精准和科学,但也会陷入“人”的困境。一方面,“经济人”追求利益财富以数量分析来计量财富的多寡,但在实践中却遭遇了“斯密悖论”,即人的二重性。因为人不仅具有利己心,而且具有同情心。人的同情心等价值因素却难以用数量分析来计量。另一方面,人的最基本要求是要生存,但“经济人”则以竞争的成败来衡量人生存和幸福的标准,背离了人生存的现实意义。闻媛认为:“经济规则与伦理原则虽然有区别,但经济规则离不开伦理意义的人文支撑。”[15]10这就是说,在市场经济中,人们追求经济效率,离不开伦理意义的人文支撑。因此,坚持人民主体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首先要从现实的人出发,通过经济伦理制度的重构,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活动的主体树立起规范的经济伦理制度。王明友认为:“经济学研究人们的经济活动就不能没有制度的视角,缺少制度视角的经济学就只能是‘黑板经济学’。”[16]10事实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市场经营活动需要在一定的经济伦理制度下进行,市场经济主体在经济伦理制度下从事经济活动有章可循,进而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因为没有经济伦理制度的约束,人对经济财富的贪念不可预知,只有对经济社会道德自我约束,才能真正实现经济活动的主体地位。

(三)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必须以“美好生活”为实践追求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以现实的人作为逻辑起点,致力于追求美好生活,充分体现了人民主体地位。人民不仅是美好生活需要的主体,而且是美好生活的创造、享受主体,决定了我国经济发展要始终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17]这就是说,人民要过上美好生活,必须在实践中付出艰苦努力。一是注重现实生活的真实性。现实生活的本真性是马克思唯物史观的特征。以实践承载的现实生活推动我国经济发展,这就要求直面新时代的主要矛盾,在实践中要做到将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作为经济发展的出发点,把积极调动人民群众参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主动性、创造性和积极性作为推进经济工作的中心环节。二是注重劳动创造美好生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充分条件是实干,因为美好生活靠劳动创造。马克思的科学劳动价值论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重要性具有现实指导意义。在马克思看来,社会物质财富的使用价值是由具体劳动创造的;在商品社会里,凝结在商品中的抽象劳动形成商品价值。因而,劳动价值论明确了人民主体的重要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创造历史,劳动开创未来。”[18]44三是注重教育、科技助推美好生活的实现。劳动创造美好生活,其实现程度主要在于劳动者的受教育程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育是人类传承文明和知识、培养年轻一代、创造美好生活的根本途径。”[19]这就是说,人们在教育的指引下,人性得到复归,人的根本需求获得满足,自我价值逐渐实现。教育与科技又有着密切的联系,教育是基础,科技能够直接应用于生产过程,与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相融合而转化为生产力。科技是创造美好生活的推动器。

(四)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必须以“共同富裕”为价值旨归

共同富裕不仅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的价值旨归,也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马克思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指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将如此迅速,以致尽管生产将以所有的人富裕为目的,所有的人的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还是会增加。”[9]200在马克思看来,共同富裕既是生产力的高度发达,明确了实现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也表明了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富裕,充分凸显了人民主体地位。可见,马克思共同富裕思想是立足于人类根本利益,站在广大人民群众立场上谋幸福的科学理论。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人民对共同富裕的要求更倾向于整体上的幸福感、满足感。新时代共同富裕蕴含着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只有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才能解决好发展的动力和目的问题。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价值旨归和目的就是为了实现共同富裕。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共享发展,共享发展是在共同富裕思想基础上,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本质理解,更是新时代指引我国经济发展的指南。从现实性分析,共享发展是惠及全体人民发展的共同愿望,凸显了人民主体性的原则。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面对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我们不能有丝毫自满和懈怠,必须再接再厉,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20]698可见,共享发展的根本是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猜你喜欢

政治经济学经济学马克思
习近平经济思想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坚持和发展
移民与健康经济学
马克思像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论政治经济学方法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建构
马克思“劳动的政治经济学”视域中的正义逻辑
简明经济学
论马克思的存在论
在马克思故乡探讨环保立法
送餐的巫术经济学 精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