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服务乡村人才振兴战略的逻辑分析与实践途径研究

2021-01-17沈中禹

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21年6期
关键词:高素质农民院校

沈中禹 王 敏

(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31)

2021年2月2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正式发布。在《意见》的第十三条中提到,要“培育高素质农民,组织参加技能评价、学历教育……吸引城市各方面人才到农村创业创新”。要“面向农民就业创业需求,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与技能培训,建设一批产教融合基地。加大涉农高校、涉农职业院校、涉农学科专业建设力度”[1],这为新时代职业教育如何服务农村地区和农业发展指明了方向与策略。

一、高职院校服务乡村人才振兴的逻辑必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最根本的因素在于强大的乡村人力资本。如何让各类优秀人才愿意来基层,实现引进人才、留住人才、培养人才之目的,为乡村产业振兴注入新的动力与新鲜血液,正逐渐成为乡村振兴过程中基层党委政府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而高等职业教育恰恰具备这方面的人才培养优势,能为实现乡村人力资本积累与转化奠定厚实基础。

2021年3月,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在《纲要》的第二十四章提到,要“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推动乡村人才振兴”。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提高、农业科技创新水平的提升、农业品牌的培育与壮大都不是一朝一夕能做成的事,“要想实现乡村振兴,在农民层面亟须领会帮扶政策精神……在生产层面亟须强化农业技术推广……在经营层面亟须做大做强优势产业”[2]。细细研读这些内容,我们就会从政策中梳理出高职院校技术服务的主要任务和内容。对接乡村振兴战略中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从而确立高职院校新时代的使命担当,在人才队伍打造、产业样态培育、思想政治阵地建设等方面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为实现农业农村发展和新旧动能转换、产业形态与文化样态提质增效寻得思路与途径。

二、高职院校服务乡村人才振兴面临的挑战

《2020年全国高素质农民发展报告》显示:高素质农民队伍质量结构持续优化。从受教育程度来看,达到47%的高素质农民受教育程度为高中及以上,接受高等教育的高素质农民更是达到了20%,近50%的高素质农民大都具有进城务工经历,大中专毕业生占比较高,应该说,高素质农民后备力量较为充足。另外,数据显示,近70%的高素质农民年龄在36-54岁之间。这组数据传递给我们的信息是,农民拥有一定的文化知识基础,他们具有较强的继续学习愿望。

而另一方面,农民学习能力较弱、专注时间不够也是面临的一项重要挑战。以电商为例,接受培训的农民虽然接触过电脑,基本操作也还说得过去,可一具体到实际软件的操作和文档编辑就出现严重的分化差异,有基础的吃不饱,没有基础的使劲跟跑,高职院校在设置课程难度的时候,只能就低不就高,如何把文化素质不高的农民培养成新型职业农民,成为当下高职院校亟须破解的一个重要课题。

在另外一个维度上,“职业教育趋近城市的区域布局与乡村产业振兴以乡村为载体的矛盾目前还是较为突出……职业教育出于综合招生就业、校企合作、社会服务、师资引进等多方面的考量,整体上形成了趋近城市的区域布局。”[3]在教育部公布的双高职业院校A档建设单位中,办学区域在乡村的只有1所。职业院校远离乡村,带来的不仅仅是技术供给与产业需要出现空间裂缝,技术供给的时间成本、交通成本受其影响会在高位运行,职业教育服务效能与技术成果转化转移率大幅降低。尽管如此,我们还应可喜地看到,职业院校的生源中乡村生源比例逐渐增大,这为未来乡村产业振兴所需的大量劳动力供给提供了基础保障,但是这部分学生是否有意愿服务乡村振兴、能否扎根在乡镇基层,这依然需要从机制和政策层面思考解决。

三、 高职院校服务乡村人才振兴的实践途径

(一)育训结合,强化培训

目前,高职院校服务乡村振兴的培训主要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高职院校“下乡”,与基层政府合作,依托共建基地挂牌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知识层面主要包括国家政策解读、农业技术发展趋势、涉农法规等内容,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技能层面,要大力开展农作物尤其是经济作物种植管理实用技术、农牧产品品牌建设与推广、乡村产业振兴等具体课程。这类课程在培训中要做到接地气、深耕耘、讲数据、分类型,可借鉴、可指导、可应用,做到一校一品、一地一平台,打造出高职院校类型化教育的风格与特点。另一种就是通过高职扩招培养高素质农民,重点培养现职农村“两委”班子成员、乡村社会服务组织带头人、农业技术人员、乡村致富带头人、返乡农民工等。对于这类人群的培养要遵循农民特点和职业教育规律,采取“农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农闲季节尊重区域性分布特点,集中起来做理论教学,农忙季节分散开来,以农业生产为主,教师的角色就变成科技特派员,下沉到农村基层,依照农时规律组织教学,做到专业教学环节与农业生产环节紧密结合。

以上两种形式,核心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要打造一支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带得动的“永久牌”乡村振兴人才骨干队伍。

(二)分类培养,分型发展

目前,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的基本特点是:接受新思想、新事物、新技术较快,通过持续的引导与专业化培训很快就能成为农村发展、创业致富的领头羊。对于这类农民学员的培训内容应该注重全面性、整体性,围绕当地现代农业发展特点与实际需求,从创业技能、法律法规、产业政策、职业道德、文化建设等多方面开展培训。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年龄较大的农村劳动力,这部分人群往往文化素质不高、小农意识明显、对市场缺乏足够的敏感度,但是他们对乡土具有深厚情结。可以说,他们对于这片土地具有不可割舍的情感,这使得他们更希望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村民钱包鼓起来、生活富起来。对于他们而言,首当其冲的是培训农业技术与生产管理知识,如何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是培训的重中之重。

在这里面,我们需要注意一个问题,就是高职院校在服务乡村振兴的过程中,教师质量参差不齐、“双师型”教师缺乏等是造成工作收效甚微的主要原因之一。高职院校如何“不拘一格降人才”,摒弃学历歧视,聘请涉农专家、农村实用带头人为校外兼职教师来补充师资队伍。这是一个必须要重视的问题,不解决这个理念问题,高职院校就做不到“接地气”,高职院校服务乡村人才振兴在某种程度上就会仅仅停留在单纯的理论层面,而无法真正落地实施。

(三)校地合作,产教融合

校地合作与融合的模式和维度很多,比如校地共建“乡村振兴产业园”,校地共建“劳动教育基地”等。以产业园和基地为平台,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按人才培养、技术扶持、政策研究、示范建设等原则做“活文章”、做“大文章”。

必须意识到,人才短板是乡村发展的最大短板,面向乡村加快人才培养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工程。在人才培养工作上高职院校需要根据现阶段乡村经济产业和农村发展需求,致力农业技术培训、农村基层干部管理培训、农村电商培训、乡村旅游开发管理培训,提升基层干部的基本素质和治理能力。“高职院校需要发挥技术积累优势,一是面向农村农业,开展农业技术精准指导,培育特色农业。二是面向乡镇中小企业,开展技术攻关、项目研发、成果转化等,助推企业转型升级。三是面向区域经济产业,依托校地共建创新创业产业园、创新创业基地、科技企业孵化器、大学生创业园等平台,大力扶持孵化科技创新型企业,大力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助推区域经济转型发展[4]。

(四)产业搭台,文化唱戏

乡村文化振兴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乡村振兴的全过程。河北作为民间文化大省,先后确定45个地域文化为国家文化之乡,地方政府搭台,弘扬传承地域特色文化艺术,提升文化自信,打造文化产业,推动乡村文化的全面振兴。

其一,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性愈加突出。“职业高校可以采取与乡村传统手工技艺传承者协同育人的方式,创新原有的师徒传承方式,帮助乡村传统手工技艺传承者选徒、带徒,搭建文化创新平台”[5],打造乡村版本的创客乐园,以创新为纽带, 以师徒传承之形式培养乡村传统手工艺创新人才,进而实现传承手艺、汇聚人才、兴旺产业之目的,助力乡村文化产业振兴。

其二,打造特色地域文化产业,围绕乡村特色文化资源,开发文化产品,培育文化产业,特别是要把文化和生态资源转化并嵌入乡村文化产业的产业链和价值链。河北省蔚县,以剪纸艺术为文化名片,打造县域支柱文化产业,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带动了全县各行业的整体繁荣。

(五)依托扩招,大力尝试“现代学徒制”

《2020年全国高素质农民发展报告》显示,在2019实施的“百万高素质农民学历提升行动计划”中,全国高职扩招共招收农民学员3.5万人。学历提升行动计划为广大农民打开了接受高等职业教育的智慧之门。

承担高职扩招培养高素质农民任务的高职院校大都采用典型的耕读形式,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协同育人,共同致力于乡村产业人才培养,基于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实训教学,这在很大程度上有别于现代学徒制合作育人的常规做法,是现代学徒制在乡村领域的有益尝试。典型的分散型特点和季节性特点是这类培养模式的突出表现,农业经营主体数量众多,学生分散实训,同时又与工厂生产(不受季节性影响)有显著不同,充分考虑农业生产的季节性特点,合理安排学生实训时间,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耕读教育。

猜你喜欢

高素质农民院校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陕西2021年将培育高素质农民2万余人
基于高素质人才培养的有机化学教学改革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全国高素质农民超1700万人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