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媒介景观时代的审美同质化批判性解读

2021-01-17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21年10期
关键词:同质化偶像媒介

陈 凯

(南宁师范大学 文学院,广西 南宁 530299)

《圣经》中人类为高扬己名而修建塔顶通天的巴别塔,上帝为阻止人类的计划,使人类说不同的语言,彼此之间无法再进行沟通,于是人类的计划失败,自此各散东西。而如今,电子媒介正在通过景观构建一个新的神话:媒介景观的无处不在,将一种符号化的统一的价值观、审美观以信息传播的方式传递给人类,我们的感知被垄断,“安装”上了他人的眼睛与大脑,看他人之所看,思他人之所思,人类似乎又重回巴别塔倒塌之前。

一、遭遇媒介景观时代

“spectacle”一词来源于德波的著作《景观社会》(TheSocietyOfSpectacle),研究者们对该词有不同的翻译,在周宪等主编的“传播与文化译丛”中,一些论著中将其译为“景观”和“景象”,而《媒体奇观》(MediaSpectacle)的译者史安斌则将该词译为“奇观”,并认为“奇观”一词是对德波的原有概念框架在媒体膨胀和饱和语境下的进一步发展与完善。目前学界多采取“景观”的译法,笔者在此便不再赘述。对于媒介景观,德波没有给出明确的概念界定,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媒介制造的,呈现在大众视野中的,吸引人眼球与注意力的对象。

自人类诞生之初“景观”就已存在,譬如远古时代的石刻壁画、古埃及的金字塔、拿破仑的加冕仪式,等等。但学者吴琼认为,那时的景观结构有赖于一种空间的区分,即日常生活空间和神圣空间之间的区分,但在当下社会,景观凭借媒介这一“座架”早已打破这种区隔,审美与神圣被媒介和消费消解在日常生活之中。游览名胜古迹不再有从前的静观体验,而是拍照打卡发微博朋友圈;寺庙也赶起“时髦”,功德箱开始使用二维码支付。正如德波所说,“在现代生产条件占统治地位的各个社会中,整个社会生活显示为一种巨大的景观的积聚”,呈现出一种图景性,进入了一种表现,这种表现实际是指媒介制造的图像或短视频,即媒介景观的呈现及其意义的生产。

从美学意义上来说,图像或短视频作为媒介景观的表现方式,相对文字更为具体和直观,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丰富的视觉快感与审美体验。但是,由于图像或短视频这样短微快的特点,使得媒介景观如滚雪球一般,不断更新并迅速传播渗透至日常生活的各个角落,重塑着人们的思想与行为,“个人在商品的包装、展示和消费以及媒体文化面前失去了自主能力”,媒介景观成为宿主,人类只得寄生其中。在媒介景观的冲击下,人的一举一动,甚至在传统美学看来并不具有审美价值的肤浅细节都被赋予,且正在具有一定的审美含义。

二、审美同质化:丰富的匮乏

然而,审美在看似丰富与繁荣状态的背后,带来的却是人们心理上的某种空虚与匮乏。当下社会,只要打开微博、微信、抖音,便可以足不出户观看到世界各地的自然人文景观;实时了解最前端的时尚资讯,被各路博主种草最新时尚单品;在一些热点事件和话题的评论区,很容易就能与他人产生情感共鸣,一切看起来都那么的多样、高效、便捷。但可能只是几个月甚至更短的时间,曾经的媒介景观带来的审美快感就会变得十分模糊以致消失,随后,这种消失带来的巨大空虚感使得人们开始对新的媒介景观的追逐,用德波的话来说:“奇观本质上是重复的赘述。……它的手段和目的是同一的。”于是,在媒介景观的洪流中,审美被裹挟,曾经的严肃、明确和价值都被一种流水线生产代替,进入了一种单一、匮乏和同质化的状态。为此,我们有必要简洁概述媒介景观下审美同质化具体的呈现方式。

1.审美对象的同质化。审美对象包括各种审美形态,但媒介景观制造的审美对象,一旦得到市场的认可,成为“热门”,就会迅速产生一大批复制品。如:一部影视剧获得足够的收视率与网络话题度后,便会出现很多内容、主题相似的同类影视作品,诸如《甄嬛传》引发了盛极一时的“宫斗热”“清宫戏热”;《欢乐颂》中樊胜美一角引起观众对于原生家庭的热议,于是出现了《都挺好》《安家》等以讨论原生家庭题材的影视剧。再如:一些地区为宣传当地旅游资源,强行蹭其他景区“热度”,冠之以“小九寨沟”“小马尔代夫”“小……”的称呼。审美对象看似在媒介的作用下百花齐放,但本质上是一种单向度的趋同。

2.审美情感的同质化。开放的媒介环境使个人在网络上拥有了话语权,可以更真实、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态度,但个人在剧增的信息流中“裸奔”时,往往会陷入迷茫不知所措的窘境,为获得安全感,个人的审美情感和价值判断就会向群体认同。网络暴力以及粉圈文化的出现便是大众在未知事情全貌或事实真相的前提下,仅靠媒介景观制造的舆论,就去对某个人进行言语侮辱与人身攻击,并转发分享给身边友人,使他们也参与到这一话题中,形成一个群体,在这一群体中,人们具有统一的审美观和价值判断,一旦一种煽动性观点出现,这群人便会一哄而上。审美情感同质化的另外一个表现在于,观众的审美情感逐渐从传统的宏大叙事和精英视角转向私人领域的一地鸡毛,越是明星八卦奇闻异事越能引起轰动,不再求深刻的反思,而只关心窥私欲一时的满足带来的娱乐效果。

3.审美时间的同质化。审美时间的同质化主要表现为一种碎片式、断裂式的同质化。相比于传统媒介,一方面,当今媒介时代的信息内容呈现出一种高度的“碎微化”,另一方面,信息传播方式更讲究点对点的实时传播,强调时效性与在场感,最大程度地满足了视觉经验的同时性,大众的注意力不断转换,不再长时间稳定地停留在一种单调状态之中,而是在一种断裂式的没有连续性的状态中不停切换。就文学创作来说,作家很少会再“十年磨一剑”地去创作一部作品供读者阅读,出现了很多微文本写作,来吸引读者过于多变的注意力,而很多读者也不再有对经典作品进行沉浸式阅读的耐心,而是认为经典长篇小说过于冗长乏味,只会迷恋于抖音、微信等媒介景观推送的某部经典作品或某位名家的只言片语,妄想以此来管中窥豹,这样便使得文学的生产、传播与接受都陷入一种恶性循环中。

4.审美空间的同质化。如今人们奉行“快感+节约”原则,生活对时空的压缩之中,尽可能地花最短的时间来完成对最长距离的空间的征服和消费,这使得媒介景观下的审美空间越来越成为一种展示性的幻象所在,“凡呈现的就是好的,凡好的就会呈现”,现代旅游业深谙此道,利用媒介将景观充分展示,滤镜、P图等技术手段齐上阵,但实际景观却与媒介展示的景观大相径庭,一切只是媒介制造出来引诱更多的游客进行消费的景观幻象而已。除此之外,空间的审美特性越来越建立在一种实用原则与消费欲望满足的基础之上,主要表现为空间被严格地局限于数字量化之中。媒介景观还存在对审美空间进行压缩的问题,传统的印刷媒介的审美空间往往是抽象的,具有无限可能的;而图像或短视频的审美空间则是瞬时的、直观的,比如小说会给读者无穷的想象空间,而影视剧只是一种平淡化、直观化的呈现,这也是很多小说原著的读者对于改编影视剧感到不满的原因所在。

三、审美同质化的归因阐释

作为审美同质化的具体的表象和例证,上述分析一方面表明媒介景观下审美同质化现象出现的范围之广,另一方面也可看出同质化现象已经为审美本身带来了诸多问题,长此以往,势必会造成审美的畸形发展。那么,抛开表象,寻找造成审美困囿于同质化泥潭的深层因素就显得刻不容缓。但在一个被媒介景观充斥的社会中,审美同质化现象的出现并非偶然,而是受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所致。

(一)媒介景观的图景性:麻痹审美想象

从人类文化的传播史上看,人类主要经历了以口语交流为主要特征的口传文化、以书籍阅读为主要特征的印刷文化和以图像传播为主要特征的电子媒介文化三个文化发展阶段。从20世纪60年代德波对媒介景观展开批判至今,已将近一百年的时间,媒介景观愈来愈盛,影响着大众的思维与意识,左右着大众对真善美的判断,媒介景观之所以如此让人“着迷”的原因就在于其自身的图景性,这样一种特性的存在一方面为人们的审美活动提供了捷径,另一方面却也束缚了大众的审美想象力。

媒介景观的图景性是相对于印刷文字而言的,前者对世界的反映是直观的、具象的,而后者对世界的反映则是间接的、抽象的。从符号学角度来说,印刷文字作为一种能指,与其所指是存在一定距离的,视觉对印刷文字的把握只有字形,背后的概念和意义还需要大脑进行加工处理才能转化为一个形象,并且这一形象根据个体感受的不同还有较大的差异,这意味着通过印刷文字进行审美活动需要相对较高的门槛,如需要接受漫长的识字教育、培养审美想象能力,等等,而媒介景观不论是表现为图像还是视频,都是一种形象化的存在,其物质存在形式与世界的感性存在是保持一致的,且不存在个体感受的差异,它消除了能指到所指之间的距离,是一种“符号链条的断裂”(拉康语),它省略了印刷文字所需的视觉到大脑的思维过程,不需要其他感官过多的参与,因此,媒介景观是更易于接受的,是敞开式的。

可以说,媒介景观的图景性对大众有着十足的吸引力,但直观化的图像或视频却阻止了人们进行深度的思考,抑制人们审美想象力的发挥,审美不再是自由的游戏,而只是停留于表象层面,尤其是媒介景观越来越追求高度清晰化的今天。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审美出现同质化的现象便不足为奇了。

(二)消费偶像:引导审美判断

媒介、娱乐与消费的结合,生产出一大批消费偶像,这些消费偶像不仅仅指传统意义上的明星,还包括由各种媒介景观制造出来的“网红”、“大V”博主、主播等,他们往往通过媒介景观的方式展现其个性化的生活方式与消费习惯。一开始观众会对此产生好奇和羡慕的心理,但在消费偶像洗脑式媒介景观的轮番“轰炸”下,这种好奇和羡慕的心理就会转化为高度认同,观众就会成为某位消费偶像的粉丝。那么,对偶像的审美欣赏以及强烈的审美情感需要审美行动来表达,而这样的审美行动其实就是模仿,观众虽认为消费偶像代表了一种独特的审美存在,但在观众的从众模仿中,消费偶像本质上依然是一种标准化和同质化。

消费偶像作为观众的生活“模板”,不仅仅诱导观众对物(商品)进行模仿,更重要的是对该物(商品)所生产的意义结构的建构,即与物(商品)相关联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审美观的推广与植入,比起物的使用价值,观众更关心的是它的象征价值,它给予观众一种拥有此物就能拥有与消费偶像类似的审美品位和匹配的社会地位的错觉。并且,这种推广与植入是在忽略个体差异的基础上将某个特定社会阶层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笼统地设定为人人都向往的目标,隐蔽地诱导观众做出同一性的审美判断,观众也会在这一过程中潜移默化地认同并期许这样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把本该不属于自己能力范围内的某物当做自己的东西来追求。譬如在热播剧《三十而已》中的“拼包”剧情中,女主角顾佳以一只爱马仕限量款包包打开了进入上层社会社交圈的大门,随后这一剧情引起广泛热议,“网红”、博主们纷纷开始在各种媒介上展示自己的奢侈品包包,受到消费偶像的刺激,众多观众疲于奔命地争先效仿购买此类奢侈品,并认为只有拥有该奢侈品才会体面地出现在社交场合,才能赢得他人艳羡的目光。可以说,观众的身份地位是由物所建构的,而审美和价值观是由消费偶像引导的。

(三)后现代文化泛滥:消解审美深度

探讨媒介景观下的审美同质化的原因,必然绕不开当下中国的文化生态和文化发展现状这样的大环境,而目前的文化生态和文化发展现状主要是以一种世俗性和消费性为特点的后现代文化,而后现代文化又以反理性、反中心,提倡差异与个性为自身的价值取向,表面看来似乎有助于审美摆脱同质化的泥淖,但现实情况却是审美的同质化现象越来越严重,根本的原因就在于后现代文化自身的一些特性。

杰姆逊认为,后现代主义最根本的主题就是复制,后现代主义的全部特征就是距离感的消失。这种距离感的消失不仅仅是指传统意义上的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之间的距离感的消失,也指“类像”与现实之间的距离感的消失。上文已经说道,媒介景观制造的审美对象是一种形像化的存在,在杰姆逊看来,这样的审美对象既是现实,又不是现实,准确地说,是现实的“类像”,此时,媒介景观的大批量生产导致人被“类像”包围,“类像”比现实更真实,那么,真实还有存在的必要吗?正如鲍德里亚所说,“形象或拟像与真实之间的界限已经内爆,与此相伴随,人们从前对‘真实’的那种体验以及真实的基础也均告消失。”现实本身的真实性、唯一性便被“影像”所替代,进入一种无内涵、无深度的浅薄之中,所以在后现代文化中,大众所引以为傲的审美差异与独特个性实则是一种伪个性,人们最终还是会在不知不觉中落入审美同质化的圈套。

四、结语

对于审美同质化,应该辩证地去看待,不得不说,在某种程度上,审美的同质化对人类真善美的坚守,勿使审美误入旁门左道方面是有积极影响的,这是无法忽略的事实。但通过对媒介景观影响之下的审美同质化表象和归因的阐释,可以发现当代在媒介景观影响之下的审美同质化是值得警惕和反思的。在日益娱乐化和消费化的后现代文化氛围中,审美客体虽丰盛,但却消解了审美的深度和真实性,并且不再是一个客观中立的存在,而是极具欺骗性和诱导性的;审美主体面对媒介景观的充溢,最大化地调动自己的感官,显得感性有余而理性不足,当审美主体习惯于接受媒介景观的嗟来之食后,逐渐变得麻木,失去了独立思考与判断的能力;而美本身则沦为一种商品和资本逐利的目的,审美也不再是人异化过程中的慰藉和救赎,而成为了一种机械复制的同质化的给人以短暂快感的工具。在这样一种糟糕的境遇之中,如何规避审美同质化带来的消极影响,让审美得以回归其人文关怀的终极价值,是一个值得人类深思的问题。

猜你喜欢

同质化偶像媒介
同质化管理在糖尿病低血糖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大众偶像
偶像报
“青年写作同质化现象”二人谈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立足“小我” 彰显“大我”——家国情怀类作文如何避免同质化表达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书,最优雅的媒介
同质化叙述中的价值重构——从韩剧《太阳的后裔》说开去
反思媒介呈现中的弱势群体排斥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