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接受理论视域下培育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实践进路

2021-01-17吕芝婵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11期
关键词:教育者培育理论

吕芝婵

(武汉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武汉 430000)

一、接受理论融入大学生政治认同培育的合理性

接受理论融入大学生政治认同培育的合理性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必要性,即大学生政治认同培育过程中存在有待改进的地方需要借助接受理论进行补充提升;二是可行性,即接受理论与大学生政治认同培育具有相通或相近之处。

(一)接受理论融入大学生政治认同培育的必要性

2021年8月发布的《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我国网民规模已超过十亿,互联网普及率超过七成。在信息全球化的背景下,信息的传播更为迅速、便捷,在主流意识形态得以传播的同时,一些不良思潮也在悄悄侵入。多份调查都显示,超九成的大学生表示主要信息来源是网络,近七成大学生表示思想观念会受到网络信息的影响,由于部分大学生存在政治认知表面化倾向,政治心理尚不成熟,所以极易被不良思潮侵蚀,享乐主义、利己主义之风已然在大学生群体中盛行。当前培育大学生政治认同面临诸多挑战,培育大学生政治认同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也需要寻找一些新的途径来解决。接受理论具有诸多应用价值,接受理论中视角的转变值得关注,政治认同培育应积极吸收该理论的观点与思路,以增强培育的效果。

据沈壮海等人的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调查[1]109-139显示,当代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等的认同都超过九成,在政治信任方面,不同学生群体存在较大差异,一部分大学群体中,信任各级官方媒体的比例达92.9%,但同时也存在另一部分大学生群体对官媒的信任比例不足三成。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认知方面,能完全说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体内容的占比较低,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等重要理论内容的了解程度也仅维持在中等水平,针对思想政治教育类网络平台,大学生也存在诸多诸如说教味过浓、呈现方式单一、缺乏互动等意见。诸如此类的种种数据说明当前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培育还是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改进。

政治认同事关国家的稳定,从古至今都是统治者极其重视的内容。传统政治认同教育主要将焦点放在社会价值上,忽略个人价值,教育内容依旧存在过于守旧的部分,教育形式不够多样,这使得传统的培育存在局限,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政治认同培育的效果。传统培育活动过多追求教育者的主导作用而忽视了接受者的作用,使得政治认同培育的效果难以得到提升,要从根源上解决政治认同培育的问题还是需要转换角度探寻新的培育路径。接受理论以接受主体为中心,重点关注接受主体的需求,给了大学生政治认同培育新的视角。

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培育活动其实是大学生对政治信息客体的接受活动,大学生政治认同培育的效果归根到底是由受教育者的接受程度决定的,教育者只是起着引导的作用,而受教育者才是真正的主体。接受理论非常重视接受主体的情感体验,追求接受主体的情感共鸣,接受理论认为接受者的情感因素对整个接受活动会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大学生对于信息的接收具有一定选择性,而这个选择主要根据大学生自身需要而进行。内在需要是推动接受行为的重要动力,当接受主体对教育内容有学习的兴趣,其学习行为就具有自觉主动性。在接受美学中提到的期待视野和视野融合就是在强调重视读者的主动性。由于读者已有一些文学阅读的经验,会形成一些自己的思维定向,所以在阅读文学作品时,读者会根据自己的思维方式来思考,实现信息客体与接受者“视野”的“融合”,所有形式的信息只有在与接受者的“视野融合”中才能实现价值,这就是充分发挥读者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传统的灌输模式很容易让学生产生消极的抵触情绪,培育大学生政治认同应该借鉴接受理论的需要动力论和期待视野的观点,在政治认同培育过程中,如果教育者向学生传递的是积极的情感,那么学生也会受到其情感的影响,产生积极的情感反馈,引发大学生对政治信息客体的强烈情感共鸣,激发大学生的内在动力,内在情感就会激发外在行为,发挥其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从而优化政治认同培育效果。

(二)接受理论融入大学生政治认同培育的可行性

1.构成要素具有共通性

本文对接受内涵界定,参考了张耀灿等人的观点,认为接受主体出于自身的需要,在环境作用影响下通过某些中介对接受客体进行反映、选择、整合、内化、外化等多环节构成的、连续的、完整的活动过程。[2]一个完整的接受活动需要传导者、接受主体、接受客体、接受媒介以及接受环境的共同参与。政治认同培育活动的构成要素与接受活动的构成要素具有共通性。培育大学生政治认同的教育者扮演接受理论中的传导者角色,而大学生则是培育政治认同的接受主体,政治认同的教育内容对应着接受客体,培育大学生政治认同的载体作用类似于接受媒介,而影响大学生政治认同培育的外部因素的总和即对应接受理论中的接受环境。这五个要素是一个整体,无论是对于接受理论还是政治认同培育,任何一个要素的缺失,都会对活动效果产生消极影响。在接受活动中各要素之间会相互依赖,整个接受活动受所有要素的共同影响,接受效果并不是只由接受主体或传导者等单个要素来决定。同样,在政治认同培育过程中,培育的效果是由教育者、大学生等多方面因素共同决定的,所以任何一个构成要素都要重视,任何一个要素作用的发挥都应该放在整体的活动中去考量。

2.运行阶段的一致性

接受的系统运行过程遵循一定的规律,接受活动是接受主体对接受内容的内部心理运动和外显活动。每个人的接受活动都是从知、情、意、行等几个心理过程的基本要素的运动变化开始的。[3]在各种因素的共同影响下,接受主体对内容客体的认识外化为相应的行为,在此过程中,接受主体的需要是主要动力因素,同时人的认识、情感、意志等心理因素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中认识是基础,情感与意志是重要条件,而行为则是必然结果,而且行为的反馈结果会对认识、情感、意志产生影响。接受主体在接受过程中的内部心理运动遵循一定的规律,各个环节相互制约又彼此依存,使得这些阶段的变化和发展具有逻辑性,任何环节或因素缺失都会影响整个接受活动的展开程度。

接受活动过程中,接受主体的接受路径是由认知接受到情感接受再到意志接受最后达到行为接受的。其中认知过程是先感知再注意然后理解整合。当信息客体进入接受主体的接受域时才能被感知,随后被感知的信息客体引起注意,在此阶段接受主体的心理活动强度得到提升。在理解过程中,接受主体用自己的思维去分析信息客体,将其与已有的价值观进行对比,初步作出判断,最后对新的认知内容进行重新建构。同时,在情感因素的影响下,从情感上接受,在心理和思想的层面上认同接受,并形成一定的价值观,最后在意志的约束下,采取某些行动,从行为层面完成接受。在培育大学生政治认同的过程中同样需要知、情、意、行的协调统一。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形成过程,就是大学生在拥有一定政治认知的基础上,在情感心理层面对政治体系逐步接受、认可,进而外化为相应行为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循环往复的,而每一次循环都会加深大学生对政治体系的认识,从而实现整个政治认同过程的螺旋式发展,最终提高大学生政治认同的程度。知、情、意、行中间任何一个部分的缺失都会使得培育活动远离预期目标,这四个部分共同构成政治认同的培育过程并影响着政治认同的培育效果。

二、接受理论视域下培育大学生政治认同的路径

将接受理论运用到大学生政治认同培育的研究领域,意味着一种思路的转换,即从“教育者”转向“接受者”,从“灌输论”转向“接受论”,在认清制约大学生政治认同培育主要因素的基础上,从接受主体、传导者、接受客体和接受环境四个方面探索培育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实践进路。

(一)提高传导者专业素质

1.坚定教师队伍政治信仰

教师作为大学生政治认同培养中的传导者,其自身的专业水平、专业素养对接受主体大学生具有重大影响。因此,教育者应以身作则,树立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远大理想,积极投身于全面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建设之中,做马克思主义最坚定、忠贞的拥护者、传播者。教育者在坚定自身对马克思主义坚定信念的同时,也应该全面提高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从马克思主义诞生至今,各国哲学家、思想家一直在不断丰富马克思主义,使得马克思主义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有其符合时代主题、内容的新内涵。[4]教育者在了解马克思主义基础学说的同时,更应该将时代的轨迹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真正从实践中来、再到实践中去,真正学好、用好马克思主义。教育者坚定信念、努力提升对社会思潮的鉴别能力,正确解读党的方针、政策,在实践中把握时代脉搏的跳动规律,是迈向一个大学生政治认知培养的合格先导者的关键第一步。

2.增强与学生的情感沟通

教育者要在培养大学生政治认知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先导者的作用,应在“授者”和“受者”间建立真诚、融洽的沟通桥梁。首先,教育者应该对教学工作饱含热情,用富含感情的讲解感染学生,从大学生的角度和大学生能够理解的思路和方式将抽象乏味的条文、理论转化为生动有趣、便于接受的内容。教育者也应合理运用真理的感召作用和情感的感染效应。在恰当的时候,说真话、讲实事,将扎实过硬的理论基础与不可辩驳的事实依据结合,以真理折服接受者。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状况调查中[1]293,希望能够加强师生交流的学生占比超过40%,与往年数据相比,“加强师生互动交流”的比例有了显著提升,所以,其次,教育者应与学生真诚沟通,在培育的过程中融入合适的真实案例和自身的生活实例,带动学生从身边的实例中对相关理论产生思考,在对实践问题的思考中更好地理解理论,以此来促进大学生的政治敏感度的提高和政治认同的培养。

(二)强化接受主体自我教育

1.以大学生政治需求为动力驱动大学生政治行为

在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成效因素的统计数据中[1]392,“学生自身原因”是排名第二的选项,比例高达52.9%,调查显示学生自身的需求和意愿对教育成效影响较大。因此,在培育大学生政治认同的过程中,首先应该从接受者角度应明确大学生的政治需要,充分采用“因地制宜,因人而异”的方法,发挥政治需求“内在驱动力”的“推力”作用,产生政治认同的“动机”,最终作用于大学生认识自我、提高自身政治素养的“行为”上。在实践过程中,应在认清大学生政治需要的基础上给予大学生合理的精神支持和物质鼓励,通过满足其外在或内在需要引导学生坚定政治信念、完善政治人格,切忌生搬硬套、统而盖之没有针对性的做法。

2.深入社会政治实践活动提升大学生政治参与的能力

“知行合一”论是中国先哲高度智慧的体现。大学生在培养政治认同的过程中做到知行合一,在充分掌握理论的基础上深入实践,又在实践中深入理解理论、完善理论,是促进政治认同的有效方式。目前,由于大学生普遍缺少实践,对政治事件的敏感度不够,容易受到社会媒体、网络舆论的影响而失去自身的判断力。因此,鼓励大学生深入社会政治实践活动,提高政治参与能力,有利于培养大学生政治认同。深入社会实践,最终落在了以不同的方式了解社会情况上。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贸易往来、新的政策开放或限制、医疗就业支付补贴等政治、生活等层面的变动都与我们息息相关。推动大学生深入政治实践活动,以小入大,从关心身边的小事、大事中培养政治意识有益于增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丰富政治生活。

(三)完善接受客体

1.丰富政治认同教育的内容

接受客体是接受活动过程中极其重要的因素,在政治认同培育过程中要不断完善接受客体,丰富政治认同教育的内容,提高内容的时效性和针对性,增强大学生对政治信息客体的接受程度。在日常教育过程中应该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传播党的先进理论和最新思想成果,积极对时政动态进行有效解读,在内容层面做到与时俱进且实现合理引导。培养大学生的政治认同,除了应该加强接受主体的自我教育,重视对教育者政治素养的培养,客观上也应该根据大学生个体间相异的特征,有针对性的采取不同的培养教育内容。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状况调查中[1]296,针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大学生的意见聚焦在“密切与现实生活的联系”(76.2%)、“积极回应社会热点问题”(62.9%)等方面,在当下飞速发展的科技时代,对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内容选取上既要充分体现其时代性,又要截取精华体现典型性、价值性。同时,教育内容应该有针对性地选择,并与实际紧密结合,政治教育内容应该符合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情感和心理等方面的状况,使大学生能够通过参与政治生活,用所学的政治理论内容解释现实中的实际问题,满足求知的欲望。

2.完善接受媒介,创新培育方法

有效的教育方法能实现教育内容入心、入脑,让大学生接触到更全面更深层次的政治内容,深化大学生对政治认同培育内容的理解,从而优化培育效果。通过对接受理论中社会参与的研究发现,受众通过深入实践亲自参与而形成的观点,更容易在脑海中形成深刻的印象且不会轻易被改变。一方面,我们要承认灌输教育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它能够在短时间内让学生在脑海中记住大量的理论知识,但大部分时候这些知识是不深入且不深刻的。因此,在灌输教育的同时应该要加强在教育过程中的互动交流,做到既发挥理论灌输的优势,又增强记忆的深刻性。通过积极引导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表达自我,提高学生政治参与度主观能动性发挥,从而培养大学生的分析表达能力、政治判断能力和政治素养。在一项针对教育方法的改进建议的调查中[1]293,总计超过70%的大学生希望能够“重视网络、多媒体等教学手段的运用”以及“增强教学趣味性”。在当下的互联网大数据时代,网络、新媒体等对大学生有巨大的吸引力,传导者应该创新教育形式,充分利用当前的新媒体、新技术,借用网络平台去传播符合实际的政治教育内容,如社交媒体平台、党团APP等,让政治信息客体以一种更生动有趣的形式展现出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信息接受效果。当前已经有一些做法得到了认可,例如近年来诸多爱国主义教育影视作品在“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原则下,对教科书中的历史事件以及人物进行艺术加工,将教科书演活。如近期大火的《觉醒年代》,没有空洞的说教叙事,不回避走过的弯路,让大家重新认识历史,认识刻在中国人骨子里的家国情怀,给广大青年上了一堂别出心裁又深入人心的思政课。

(四)优化接受环境

1.构建良好的校园政治文化环境

大学生政治认同培育的活动主要发生在校园环境中,校园政治文化环境对大学生政治人格的形成、政治心理的成熟有重要作用。在校园环境中,除了常规的政治教育可以培育大学生政治认同以外,校园政治文化也具有隐性教育功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政治认同感的形成。一份针对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调查结果显示[1]334,经过近几年的建设,校园文化活动取得了一些正面评价,但是仍存在进一步提升的空间。建设良好的校园政治文化,首先要充分发挥高校党团组织的作用,党团组织要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加强校园政治文化建设,将政治知识的宣传融入到各式各样的校园活动,通过政治事件解读讲座、时政热点宣传会等形式引导大学生参与政治生活,让学生在关注时政热点、参与政治事件的解读中,了解社会、国家乃至国际的政治发展动态,体会到政治与个人生活的切实相关性。此外,在建设校园政治文化的过程中,要建立系统完善的引导、监督机制。引导和保证在校教师、学生的政治行为符合规范,引导在校师生积极讲实话、做实事,深入挖掘政治事件的深层次内涵,体会政治文化的魅力,并避免校园政治文化宣传内容被歪曲解读,也避免宣传活动流于表面、流于形式。

2.优化社会政治环境

首先要坚持反腐倡廉,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当前由于腐败问题的存在,毁坏了社会的公平与正义,激起了大学生群体对政治的负面情绪。有的政府部门官僚主义作风盛行,公务人员缺乏政治责任感,各种潜规则滋生,这些不良现状都大大冲击了大学生的政治认知和政治价值观。社会现实与自己接受的教育内容严重不符,这会导致大学生对现有的政治教育产生怀疑甚至抵触情绪。因此,想要提升大学生政治认同,必须营造良好的社会政治生态,加强反腐倡廉建设。腐败是社会政治环境的污染源头,对于腐败一定要坚持零容忍的态度,全社会都要团结一致,坚决抵制腐败行为,对腐败分子形成威慑力。党和政府要加强对腐败行为的惩治力度,社会各界也要积极监督。同时也要加强对国家公务人员尤其是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坚定他们的政治信仰,加强其抵御各种诱惑的能力。通过净化社会政治环境,给大学生充分的安全感,增强大学生对政治当局的信心,从而增强政治认同。

3.要加强网络监管力度,净化网络政治环境

由于网络监管力度有限,使得网络平台信息传播具有极大的自由性,由此造成网络政治信息良莠不齐。一旦大学生大量接受虚假负面的政治信息,很容易对已有的政治认知产生怀疑,负面情绪甚至会上升为对政治当局的不信任。因此,必须加强网络监管力度,严格把控网络舆论走向,对于传播虚假反动信息的行为坚决要严惩。一方面,相关部门要做到政务公开,让大学生能够看到党和政府的政绩,对政治当局产生信任感,另一方面也要完善相关网络监管的法律法规,从法律层面形成威慑,尽可能阻止不良信息的传播,净化网络政治环境,尽量消减网络弊端带给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冲击。

4.优化社会政治文化环境

要充分发挥主流意识形态的引领作用,坚定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中的指导作用。马克思主义在其诞生至今的百余年间,随着社会、时代的变化,不断注入了新的符合时代要求的新内容,始终是科学性与时代性的统一。当今多元思潮盛行,各种异化价值观渗透侵入,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的指导作用,防微杜渐,有益于大学生避免在多元文化的冲击下动摇立场,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支持。二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五千年的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在任何时期、任何时代,都应成为印刻在中华民族儿女血液中民族基因。因此,要强化广大青年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和认可,推动当代大学生在精神文明建设中树立文化自信、健全人格,增强国家认同、民族认同,在更深的层面实现政治认同。

猜你喜欢

教育者培育理论
品读
坚持理论创新
我国教育者心目中的未成年人好奇心激发和培养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我国教师教育者研究的回顾与前瞻*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教育者要怀揣梦想上路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