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当代大学生的社会参与
2021-01-17葛立斌
葛立斌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 文学院,广州 510303)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多次强调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作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根本出发点,“立德树人”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核心。基于此,2014年,教育部提出“要研究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1]在此背景下,北京师范大学核心素养研究课题组对“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进行了细化研究,于2016年9月发布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简称《核心素养》),提出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概念的界定与其总体框架。“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指的是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学生个体能够适应未来社会、促进终身学习、实现全面发展的基本保障。”[2]“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总体框架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与社会参与,三者相互联系、互相补充、相互促进,在不同情境中整体发挥作用,旨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核心素养》认为:学生能有效进行“社会参与”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最终目标,学生的“社会参与”内涵包括“责任担当”和“实践创新”。“责任担当”指的是具有社会责任感与国家认同感;“实践创新”则指具有劳动意识、问题解决与技术应用能力。
在对“社会参与”的内涵进行界定时,《核心素养》对“责任担当”如是解读:“自尊自律,文明礼貌,诚信友善,宽和待人;孝亲敬长,有感恩之心;热心公益和志愿服务,敬业奉献,具有团队意识和互助精神;能主动作为,履职尽责,对自我和他人负责;能明辨是非,具有规则和法制意识,积极履行公民义务,理性行使公民权利;崇尚自由平等,能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热爱并尊重自然,具有绿色生活方式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及行动……”对“国家认同”的解读则是:“具有国家意识,了解国情历史,认同国民身份,能自觉捍卫国家主权、尊严和利益;具有文化自信,尊重中华民族的优秀文明成果,能传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3]我们从这些表述中能清晰感受到《核心素养》特别关注中国文化元素在培养学生“社会参与”能力中的作用,重视通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培养学生的社会参与意识。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以重德修身为基始,涵育学生担当责任的能力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点就是“人学”,即重在培养人的道德修养和人格规范,从而指导个体如何正确处理与群体、社会、国家之间的关系。《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下简称《核心素养》)对“责任担当”有详细的界定,仔细推敲,与中华传统文化中提出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观念不谋而合。
如“自尊与自律”,源自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提倡的“修身”与“克己”。“修身”、“克己”,在《周易》《大学》《中庸》《论语》《荀子》等先秦儒家典籍中最为常见,最初指的就是磨炼自身、约束自己。儒家思想提倡通过规范自己、改变个人,从而适应、维护社会与国家的正常秩序。个人通过增强自我约束力,成为合格的家庭成员,进而成为合格的社会、国家成员。“自天子以至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礼记·大学》),由此可见,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修身”、“克己”思想对在自我与国家利益发生冲突时的价值取向,具有重要指引意义。再看《核心素养》提倡的“文明礼貌”,实则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自古以来由“礼”而生发的一系列行为准则。“礼”是中国儒家思想体系的要内容,孔子、孟子、荀子都强调“礼”对人的自我节制、修身成德和维系社会秩序的重要作用,其内在蕴含了尊敬、节制、谦让、和谐等精神,这对当下学生能表现礼敬谦和、遵守规范、举止文明有重要的影响作用,从而提升个人的文明素养和维护社会秩序的能力。《核心素养》中提到的“诚信友善,宽和待人”,实则就是中国儒家学说反复强调的“仁”、“诚”、“信”。“仁”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提出的和谐共生原则。“仁”即爱人,它以血缘之爱为基础,最终体现为推己及人的“泛爱众而亲仁”及“仁民爱物”,体现了我国古人的一种集体主义、宇宙情怀及极高的价值追求。“诚”、“信”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品质,对中国人文精神的塑造产生了深远影响。孔子把“信”视为“仁”的主要德目,孟子则把“朋友有信”纳入“五伦”规范,汉代董仲舒把“信”列为“五常”之一,可见其在儒家道德规范体系中的重要地位。“诚”、“信”就是重承诺、守信义、以诚立业、以信取人的道德传统。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礼”、“仁”、“诚”都已形成系统性的教化理论,以这些理论来教育引导当代大学生,可以实现《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对当代大学生道德素养设定的目标。
《核心素养》指出当代学生要“孝亲敬长,有感恩之心”,这是中华传统文化中“孝悌”思想的当代延伸。中华传统文化最为推崇“孝”,孔子说:“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本立而道生”(《论语·学而》)。他强调人首先要对身边至亲之人有“孝悌”之情,但是他又没有将“孝”仅仅局限于小范围的宗族群体,他认为,“孝悌”要推己及人,要“泛爱众”,由此建立一个同心有爱、和谐有序的社会群体。如何建立这样和谐有序的社会关系?孔子指出要“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即孟子所说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由儒家学者提出的这个观点,后来则成为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核心价值体系。当今社会,由于长期以来崇“利”思想盛行,导致人民的公民意识、群体意识、责任意识、友爱意识等严重崩塌。在这种情况下,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孝亲、诚信、仁义、礼让等最基本的文明素养教育推行于学生群体中,对培养学生对家人至亲、对社会至爱、对国家关心具有重要作用。
有修身克己的道德规范,有推己及人的敬恩之心,有文明礼貌、诚信友善的道德意识,才能拥有担当社会责任的能力。《核心素养》指出,社会责任包括“明辨是非,具有规则与法制意识,积极履行公民义务”、“敬业奉献、履职尽责”等要求。“能明辨是非,具有规则与法制意识,积极履行公民义务”,这实际上就是中国儒家思想一再强调的“克己复礼”。“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克己复礼”就是要求人要战胜自己的私欲,做事要有规则意识。而“敬业奉献、履职尽责”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敬业”传统。早在《尚书·周书》就提出:“功崇惟志,业广惟勤”,孔子在《论语》中也多次指出,人应该“执事敬,与人忠”(《论语·子路》),“敬其事而后其食”(《论语·卫灵公》)。以上都是当下学生未来承担社会责任必须具有的能力和素养。现如今,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以金钱、功利最大化为目的生存方式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大学生群体频繁出现以自我为中心,自我约束能力差,人际关系矛盾突出,以个人利益冒犯社会秩序、法制的现象,更毋庸论及敬业与奉献。“克己复礼”强调通过自我道德的提升,在交往中做到坦诚、宽容、克制、体谅,从而实现人际和谐、群体和谐;而“敬业”则让学生具有社会意识,能做到尽责履职,有用于社会、奉献于社会。由此看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培养学生的自我约束感、集体责任感,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核心素养》指出,当代学生还应该做到“热爱并尊重自然,具有绿色生活方式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及行动”,这与中华传统文化中所提倡的“天人合一”是完全吻合的。“天人合一”是对人类具有责任担当的更高境界要求,是人类文明中最伟大的一个贡献。其最早来源于中国先秦时期的儒道两家思想体系,历经西汉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说,宋代程朱理学的“天理”之说等,形成了一套系统的哲学体系。其内涵一方面包括人在改造自然时要不违天时,对天、地、人三才合理利用;另一方面则强调人应当依法自然,不做违背自然规律的事情。“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经·第二十五章》),其核心强调的就是人与自然相互依赖,相互联系,和谐共融的生存观念。近代以来,随着工业主义机械化的产生,科学技术的飞跃进步,现代科技改变了自然界某些事物本来的属性,甚至超越了自然所能承受的最高限界,人与自然的关系出现了巨大转变,人类“把自然当作是可以无穷索取的原料库和无限容纳工业废物的垃圾箱”,[4]这使得全球生态环境失衡,人类生存环境恶化,生态危机、能源危机、粮食危机等纷至沓来。在这种形势下,作为逐渐步入世界强国的中国,以“天人合一”思想对当代大学生开展以尊重自然、维护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教育就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旨在引导学生保护环境,爱护自然,让未来中国的生态环境参与到全球生态圈的共生互利中来。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以爱国思想为纲领,坚定学生国家认同的信念
社会参与不仅仅是承担社会责任,还应有更宏大的目标,那就是具有国家意识,即具有爱国情怀和国家认同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有贯穿几千年的爱国主义传统,有一脉相承的爱国主义思想,并且有丰富感人的爱国主义范例,这对培育学生核心素养中的“国家认同”情怀具有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学生们可以在学习爱国主义思想的同时了解中国的历史与国情发展,认同国民身份,尊重中华民族的优秀文明,从而产生文化自信,并能继续为国家创造灿烂的文明。
首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爱国思想可以形成强大的人格动力,让学生产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国格意识。中国人民自古就有很强的国格意识,从先秦时期蔺相如“完璧归赵”、晏子使楚“国不受辱”一直到近代中国虎门销烟、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等等,中国人民在风雨飘摇的历史中始终捍卫着国家主权的完整与独立。融于血脉的爱国精神让中国人民愈是在国家遭遇危难之际,愈是能爆发出维护祖国利益的强大力量。正因如此,在近代史上,中国遭受了史无前例的多国侵略,遭受了日本的侵华战争,但终究没有亡国,反而激发了中国人民的强烈反抗,最终于筚路蓝缕、艰苦奋斗中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现如今,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飞速发展,在国际共运发展史上面临着严峻动荡的世界局势时,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国格精神时刻浸染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让他们能够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抗敌御侮,维护祖国的尊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其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爱国思想可以形成强大的凝聚力,让学生产生“天下为公,崇尚一统”的团结精神。中华民族由于宗族本位的社会结构和礼教文化传统,熏陶出团结协作的群体主义精神。个体服务于群体从而达到和谐相处成为重要的价值取向。“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孟子·离娄上》),“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礼记·礼运》),中国传统文化大同境界的基本精神,就是一个“公”字,由此产生了“以天下为己任”、“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等“无私”、“为公”的精神光芒。这种思想使得中华民族形成一种团结一统的精神力量,在国家危难、外敌入侵的紧要关头,往往能迅速形成解危抗敌的统一意志,从而让我们这个人口众多的多民族国家一直繁荣到今天。所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爱国思想能让学生重视民族和国家的利益,形成团结凝聚的力量,共同迎接未来未知的国际形势。
再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爱国思想可以促进学生勤劳创新,继续创造中华民族的灿烂文明。中华民族的历史源远流长,各族人民用自己的智慧共同创造了光辉灿烂的中华文明。水稻的种植,丝、茶、瓷器的创造,“四大发明”名扬世界,乃至万里长城、大运河、张骞出使西域、玄奘天竺取经、鉴真东渡、郑和下西洋等等,中华民族一直不乏有影响世界的发明和壮举。爱国主义的凝聚力与感召力,不仅表现在抵御外侮、保卫祖国的斗争中,在建设祖国的奋斗中也同样可以显示出巨大的威力。中国历史上这些优秀的文明和仁人志士同样能激发当代学生继续创造灿烂文明的创造力和热情,也是中国能得以进一步发展的精神基础。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以尊重劳动为基础,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精神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指出,学生进行社会参与的第三部分内容便是要实践创新,实践创新又包括三个要素,即劳动意识,解决问题的热情和能力以及学习掌握相应的技术并进行创新与优化。由此可见,《核心素养》认为,要想真正实现社会参与,就要从思想上尊重劳动,从行动上肯践行,从而达到更高的社会参与能力——勇于创新。
尊重劳动、肯实践、发展创新都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品质。在中华优秀传统道德中,勤劳是形成最早、普及最广、传播最久、最受欢迎的美德之一。翻开中华民族的文化史,勤劳始终蕴含其中,数千年中华民族的日常生活,已把勤劳沉淀为一种强大的民族精神。勤劳指的是人们对待劳动的态度以及行为品质,它反映了人们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与自然、社会顽强斗争的一种生活状态。在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中,勤劳是一切事业成功的保证,是兴家之宝,立国之本。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国梦,最终要靠全体人民的辛勤劳动。人世间的美好梦想,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实现;发展中的各种难题,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破解;生命里的一切辉煌,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铸就”。[5]在当今社会,随着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许多人抛弃了艰苦奋斗和辛勤劳作的优良传统,尤其是在大学生中,这种倾向更是十分明显。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成败,所以让学生继承中华民族勤劳的优秀传统,尊重、热爱劳动,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在当代中国具有重要的意义。“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不提倡艰苦奋斗,勤俭建国,人们只想在前人创造的物质文明成果上坐享其成,贪图享乐,不图进取,那么,这样的国家,这样的民族,是毫无希望的,没有不走向衰落的。”[6]
实践,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称之为“践行”,它既包括家务劳动、生产劳动,也包括社会实践以及科学创造。践行是汲取知识、掌握技能、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和手段。践行是一切知识理论的基础,是我们中华传统文化的治学法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早就提出了“学以致用”的践行观,从先秦到明清,历代中国圣贤都推崇备至。如孔子就说:“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宪问》),“有其言,无其行,君子耻之”(《礼记·杂记》),讲的都是要看重实际行动。墨子也强调践行,他说“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墨子·修身》),他把实践行动看作是根本,如果只讲理论就等于是纸上谈兵。在中国文化史上,荀子、韩非子都曾专门论述践行的可贵,而到宋代朱熹、明代王阳明、清代王夫之都就“知”与“行”的关系提出了系统的理论,如“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朱子语类·学三·论知行》),“知行合一,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始之成”(《王阳明全集·传习录(上卷五)》),都指出了践行的重要性。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种重实践的精神在历代人民的现实生活中都发挥了效用。如先秦儒道墨法等各流派的思想家,不只是流于学术思想的创造和阐释,都是在践行中总结、推行和实施自己的学说。而中国历史上那些可歌可泣的历史人物,如张骞、张衡、玄奘、岳飞、文天祥、戚继光、林则徐等,都是将自己的所思所想、所知所信付诸于实践当中。现如今,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之所以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与我们切实履行实践密切相关,毛泽东说:“真理只有一个,而究竟谁发现了真理,不依靠主观的夸张,而依靠客观的实践,只有千百万人民的革命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尺度。”[7]长期以来,对内而视,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物质条件逐步改善,社会发生巨大转型;对外而观,中国受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多元文化的冲击,奢靡、享乐之风的侵蚀诱惑,这些都使当前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发生急剧变化,一小部分大学生爱国主义思想缺失,理想信念淡泊,他们学习松懈、心态浮躁,甚至精神空虚、玩物丧志,追求刺激等,更谈不上参与社会实践和创新。在这种局面下,引导大学生要尊重劳动、参与实践、勇于创新就尤为重要,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践行、重知行合一的思想与人物范例则是非常好的引导途径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