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近平“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重要论述的理论向度和实践路径探析

2021-01-17陶厚勇

关键词:牢记初心总书记

陶厚勇

(盐城师范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盐城 224007)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这一初心和使命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自觉担当历史重任的崇高品质、执政为民的价值取向、勇于自我革新的精神风貌和自我超越的实践行动。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中国共产党人要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党的十九大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置于大会主题的首要位置,并且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是“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1](p62)。2019年5月底至2020年1月初,全党范围内开展了意义重大、成效显著的主题教育活动。2020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的意见》,对新形势下实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教育常态化进行了全面部署。在全党上下开展主题教育的实践活动中,习近平总书记从理论、历史、现实和未来多维度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深刻内涵、重要意义、价值追求、目标指向、方法路径以及长效机制的构建等进行了集中、系统而又精辟的阐述。深刻领会习近平“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重要论述对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更好实现党在新时代的宏伟目标有着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一、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本色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中国共产党在深刻洞察近代中国国情的基础上,对中国人民遭受的深重苦难以及挽救民族危亡,实现民族复兴伟大使命的现实回应。实现民族独立,使人民过上幸福生活是近代以来中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景。近代以后,西方资本主义势力的入侵使中华民族遭受了深重的苦难。面对日益深重的民族危机,中华民族奋起抗争,有识之士提出各种救国方案,通过各种方式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探索。但是,一次次探索,一次次尝试,最终都归于失败。

中国革命形势的发展呼唤先进的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20世纪二十年代,中国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以及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就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是时代的召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2](p11)。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近代中国人民困难的社会现实的直接回应。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鲜明特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初心和使命是党的性质宗旨、理想信念、奋斗目标的集中体现”[2](p179)。党自成立之日起,就自觉地把共产主义崇高理想、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坚定地写在自己的旗帜上。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中国工人阶级为自身寻求解放的过程,同时也是为一切劳苦大众寻求解放的过程。就是说,中国共产党代表包括工人阶级在内的全体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因此,中国共产党对自身性质和宗旨矢志不渝的坚守是其区别于其他政党的一个显著标志。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翻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统一、社会稳定”[2](p12)。为此,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新道路。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党领导人民最终推翻了“三座大山”的压迫,创立了新中国。新中国的成立,为中国人民从此摆脱苦难,走向幸福生活开辟了道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伟大的政治前提。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建立符合我国实际的先进社会制度”[2](p12)。为此,党领导人民创建新政权创建新制度,开展社会主义改造,确立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我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20世纪五六十年代,党带领人民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进行了艰辛探索,为改革新时期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20世纪七十年代末,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深刻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开展拨乱反正的实践中充分认识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合乎时代潮流、顺应人民意愿,勇于改革开放,让党和人民事业始终充满奋勇前进的强大动力”[2](p13)。1978年底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中国迈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四十多年来,党中央带领中国人民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不断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回顾党近百年来的艰苦奋斗历程,“正是由于始终坚守这个初心和使命,我们党才能在极端困境中发展壮大,才能在濒临绝境中突出重围,才能在困顿逆境中毅然奋起”[3]。正是我们党始终坚守这个初心和使命,才能带领中华民族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强党兴国的重大课题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兴党强党的客观要求。强国必先强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自身建设历来关系重大、决定全局”[3]。高度重视和不断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始终保持党自身的先进性纯洁性是我们党不断发展壮大、走向胜利的根本条件。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党上下坚决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战略,自我刮骨疗毒,严厉惩治各种不正之风,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党风政风显著改善,这为开创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新局面奠定了坚实的政治保障。但是,我们党的自身建设仍然面临许多严峻挑战,诸如一些党员干部思想僵化、理想蜕化、作风漂浮;一些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战斗力、凝聚力下降等等。之所以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从根本上讲就是把初心和使命抛到九霄云外去了。”[3]因此,我们必须始终高度重视党的自身建设,“坚决清除一切弱化党的先进性、损害党的纯洁性的因素,坚决割除一切滋生在党的肌体上的毒瘤,坚决防范一切违背初心和使命、动摇党的根基的危险”[3]。唯有如此,方能保障党的有机体健康发展,才能兴党强党。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践行群众路线,巩固党长期执政地位的群众根基的客观要求。党来自于人民,根植于人民。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工作路线。革命年代,中国共产党能够战胜各种危机,发展成为坚强有力的执政党,其成功之道的关键就在于能够始终坚持人民立场、坚决贯彻群众路线,从而赢得了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在全党开展了党的群众路线实践教育活动,把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的全部实践活动之中,成效显著。然而,也要看到践行群众路线,服务群众工作方面还存在着“不实在、不上心、不尽力”的错误倾向。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产党员要牢记初心和使命,不断增强公仆意识,当好人民的“勤务员”,如何当好人民的勤务员?习近平总书记尤其强调领导干部要深入基层,搞好调查研究,广泛了解人民群众实际困难,在实践中不断创新服务群众的方式方法,建立健全落实机制,一件一件地抓好、落实好各项民生问题。唯有如此,才能“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对党的信任和信心,筑牢党长期执政最可靠的阶级基础和群众根基”[2](p145)。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实现新时代宏伟蓝图的客观要求。党领导的改革开放事业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实践,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在改革开放这样一个深刻的社会转型阶段,各方面利益矛盾和冲突会不断凸显,我们在前进的道路上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考验。如果没有一个始终坚守初心、勇担使命的强有力政党的正确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就不可能有如此巨大的成就。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又深入分析了我国发展环境面临的深刻复杂变化,提出“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以及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远景目标。宏伟蓝图已然绘就,但决非轻轻松松就能够实现。当前我国仍处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深水区和攻坚期,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来自思想观念束缚、利益固化藩篱、体制机制障碍等多方面的阻碍。深入推进全面深化改革,顺利实现新时代的宏伟蓝图,客观上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以理论创新引领实践创新,在实践创新中强化理论创新。针对一些党员干部“创业精神不振、担当劲头不够”的倾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无论我们走得多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必须发扬革命战争年代那种敢于战斗、不怕困难的奋斗精神,勇于战胜各种艰难险阻、风险挑战,奋力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2](p247)。

三、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的路径选择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虽然暂告一段落,但是守初心,担使命的精神状态不能有丝毫松懈,行动上不能有丝毫松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必须作为加强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和全体党员、干部的终身课题常抓不懈”“群众最担心的是教育一阵风,雨过地皮湿,最盼望的是保持常态化、形成长效机制”[3]。在新的历史形势下,应着力从理想理论前提、政治建设依托 、自我革命方法、制度建设保障等方面构建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的常态化路径。

坚定理想信念、加强理论武装是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的根本前提。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先进的理论武装,是执政党治国理政的旗帜,是一个民族奋力前行的向导。革命战争年代,正是凭借着对共产主义远大理想马克思主义崇高信念的坚守,革命先辈在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时能够始终恪守对党和人民绝对忠诚的原则,不动摇、不屈服,敢于斗争、敢于牺牲。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开始在全国范围执政。尽管党的角色发生了转变,党中央更加强调要保持和弘扬革命优良传统,重视对党员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和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教育。正是在这一精神的鼓舞和激励下,党领导人民在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艰苦奋斗,百折不挠,渡过了一个个难关。改革开放新时期,邓小平强调要把崇高的理想信念作为衡量党员干部党性状况,培养选拔党的事业接班人的重要标准。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考验,党中央强调把坚定的理想信念视为“总开关”、“总闸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崇高的理想信念“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2](p73)。针对少些党员和领导干部出现理想淡化、信念动摇、信仰缺失的倾向,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从思想上正本清源、强基固本,加强党性修养,方能“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2](p83)。

崇高的理想信念不会自然而然地产生。“理想信念的坚定,来自于思想理论的坚定。”[2](p82)只有持之以恒地保持勤奋学习的精神状态,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才能筑牢思想道德防线,并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做到自觉抵制各种错误思潮的侵蚀。针对一些党员干部不重视理论学习,“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学习碎片化、随意化”等倾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舍得下力气、花精力去学,“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3]。他还强调学好马克思主义理论要掌握科学的方法,多读原著、读经典,多思考,多体悟,在参透和领悟理论精髓上多下功夫,深刻领会和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用好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个强大的思想武器,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把理论学习贯穿于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全过程,体现到为党的事业奋斗的实践中去。总之,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那样,“只有坚持思想建党,理论强党,不忘初心才能更加自觉,担当使命才能更加坚定”[3]。

加强政治建设,涵养良好的党内政治生态是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的根本依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政治问题,任何时候都是根本性的大问题”[2](p103)。革命和战争年代,我们党非常重视自身的政治建设。为了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党中央同各种形式的个人主义、本位主义以及宗派主义的思想和行为进行坚决斗争。改革开放新时期,邓小平指出无论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发展社会主义经济,还是加强和完善党的领导,都要以增进党团结为根本前提,以党的团结带动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更加突出强调政治建设,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很大程度上扭转和净化了党内风气,进一步优化了政治生态,为新时代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积累了丰富经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理论”[4]。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颁布《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为加强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提供根本遵循。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这一重大命题,标志党的政治建设迎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只有加强政治建设,涵养健康的党内政治生态,党的事业才有可靠的政治保证。

加强政治建设,进一步净化党内政治生态,要以党章为根本遵循。这主要是因为,“党章就是党的根本大法,是全党必须遵循的总规矩”[2](p93)。作为党的一份子,严格遵守党章的各项规定是党员党性修养的重要表征。在党内政治生活中存在的种种不良现象和倾向,如“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个人主义、分散主义、自由主义、本位主义、好人主义”“山头主义、宗派主义”等等,都是严重违背了党章的要求的。只有牢牢尊崇党章,依规治党,强化党内监督,才能端正党内政治生活,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尊崇党章,客观要求增强党章意识,无论职务高低,只要是党的一员,就应该时时刻刻无条件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自觉对照党章要求来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检视问题。强化对党章党纪遵守情况的常规检查督促,对不按照党章办事,尤其是严重违反党章规定的一切言行都要坚决查处、纠正。只有切实维护党章的权威性和严肃性,才能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切实提高党内政治生活质量,使广大党员干部真正做到“为党分忧、为国尽忠、为民奉献”[2](p93)。

刀刃内向,深化自我革命是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的根本方法。打铁还需自身硬。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有没有强烈的自我革命精神,有没有自我净化的过硬特质,能不能坚持不懈同自身存在的问题和错误作斗争,就成为决定党兴衰成败的关键因素”[2](163)。面对大革命的失败,1927年八月党中央在汉口召开会议纠正“右倾”错误,并确定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的总方针,提振了革命士气。面对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在1935年初召开的遵义会议上坚持真理,据理力争,坚决纠正“左倾”错误,从而开辟了中国革命新局面。新中国成立后,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面对严重的失误和教训,毛泽东、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在1962年召开的“七千人大会”上进行了深刻的批评和自我批评。20世纪七十年代末,面对因“两个凡是”错误思想而造成的徘徊不前的困难局面,邓小平、叶剑英等老一辈革命家挺身而出,坚持真理,拨乱反正。党的十八大以来,无论面对怎样的困难和考验,党中央始终坚持从严管党治党,勇于自我剖析自身存在的不足,敢于向党内存在的一切顽疾开战,有力维护了党的有机体的纯洁与健康。

“做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必须具有强烈的自我革命精神。”[2](p179)针对党内存在的“自我革命精神淡化”“检视问题能力退化”“批评能力弱化”等不良倾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自我革命意志衰退,“就会违背初心、忘记使命,就会突破纪律底线甚至违法犯罪。”[3]他强调要经常地进行党内集中教育,对标找差距,深挖问题根源,坚决纠正缺点和错误,“坚持把‘改’字贯穿始终,立查立改,即知即改”[5]。他号召广大党员干部积极向周恩来、刘少奇、朱德老一辈革命家学习,学习他们敢于迎接时代挑战,勇于直面问题,实事求是,坚持真理,坚决修正错误的崇高品格。

加强制度建设,健全机制体制是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的根本保障。制度是由一定的组织体系建立和推行的行为规范,具有规范性、强制性、明确性、稳定性和连续性的特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制度优势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的最大优势”[3]。加强党的制度建设,把制度治党融入到党的建设的各领域和全过程是中国共产党加强自身建设的一个重要经验。改革开放时期,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提出要改革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和干部制度,完善党规党纪,推动党内政治生活制度化。新世纪以来,我们党把制度建设作为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治本之策。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全面从严治党和全面依法治国的战略背景下,党中央把制度建党与思想建党更加紧密结合,加强制度建设的顶层设计,及时修改完善制度法规体系,强化制度落实,为提升全面从严治党科学化、规范化水平奠定了坚实的制度保障。

构建一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体系是党的建设中的重中之重,这是制度建设的首要目标。针对制度建设中存在的“有些制度过于原则,难以操作和落实、有些制度规定条目众多,不容易记住和执行、有些制度不衔接配套,形不成制度链条、有些制度过于宽松,漏洞比较多”等倾向,这客观上要求从实际情况出发,针对薄弱环节,从解决实际问题入手,对现有的制度法规进行梳理,防止和杜绝制度缺位、错位、越位。对需要细化的制度,尽快制定实施细则,使制度真正成为可以量化的、定性明确的、操作性强的、无可乘之机的刚性制度。对已经过时的制度,要及时废止。总之,制度之间要做到统一、协调、配套,相互衔接、互为补充,从而能够形成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在抓好制度的针对性、指导性和实用性的基础上,切实增强制度执行力。制度的落地生根关键在于执行有力,监督严格,以强化制约促进监督,综合运用党内监督、群众监督、社会监督、舆论监督等手段,确保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执行制度没有例外,坚决维护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加强队伍建设,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是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的重点。领导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的直接组织者和推动者,也是人民群众最为关注的群体。锤炼造就优秀的干部是我们党的一个优良传统和重要经验。“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带头冲在前、干在先,是我们党走向成功的关键。”[3]在革命战争年代,残酷的革命战争环境锻造出以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老一辈革命家等为主要代表的党的卓越领导人和优秀领导干部。我们党也逐步形成了以任人唯贤、五湖四海、德才兼备为主要内容的干部选拔任用的一系列原则、标准和路线。新中国成立后,在带领中国人民艰辛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涌现出以焦裕禄为代表的优秀干部和劳动模范。改革开放新时期,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完善以及党长期执政的历史条件下,加强领导干部的教育管理选拔使用,更是成为事关党的事业发展的一个决定因素。在正确的干部路线方针政策指导下,更多的优秀党员干部脱颖而出,如孔繁森、谷文昌、杨善洲、张富清、宋月才等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从严治吏”,明确好干部标准、整治用人风气,严格作风约束等,使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纯洁了思想,增强了党性,端正了形象,为“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越是形势严峻复杂越需要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保持定力、一往无前,越是任务艰巨繁重越需要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奋勇当先、实干担当。”[3]针对当前干部教育管理中存在的为官不为、用人腐败、管理不力等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干部队伍建设,要抓好选人用人导向,坚持多渠道、多层次、多侧面地知人识人,既注重德廉,也注重勤能;要端正用人选人风气,加强教育管理,抓好党性教育,严厉惩治吏治腐败;要搭建良好平台,鼓励和支持干部多深入基层历练自己,用当其时、用其所长,让优秀干部有充分施展才干的舞台。在加强从严管理干部的同时,也要热情关心爱护干部。对德行好、作风正、有担当、能力强的领导干部要及时给予政治上的鼓励、工作上的支持、待遇上的保障。对存在这样或那样不足和困难的领导干部要胸襟宽阔,及时提醒,并帮助其查找原因,从而推动广大干部心情舒畅、充满信心、积极作为、敢于担当。总之,要把严格管理和热情关心紧密结合起来,使领导干部既能够时刻感受到压力,也能够随时感受到来自组织上的关爱。

结语

习近平总书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理论品格和时代特征。它体现了对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规律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深刻把握,具有深厚的哲学涵蕴和人民情怀;它是对前苏联及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共产党垮台而我们党却能够始终保持蓬勃生机,特别是对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的生动实践这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自我革命精神;它立足于化解新时代党内存在突出矛盾和问题、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具有鲜明的问题意识和实践特色。

在我国将进入新发展阶段以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刻,要把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上升到关系党和国家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战略高度来认识。习近平总书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重要论述不仅大大丰富了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观,而且对于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厚植党长期执政的根基、推动更好实现党在新时代的宏伟目标有着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猜你喜欢

牢记初心总书记
带着“民政题”与总书记面对面
永远的初心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论守初心
安全知识要牢记
牢记初心使命,推进自我革命
牢记使命担当 依法履职尽责
论“不忘初心”
习总书记“下团组”
十八而志 不忘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