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市生态水系绿化工程建设及管护机制探讨
2021-01-17张美英
张美英
(东营市水务局,山东 东营257091)
1 工程概况
东营市市管水系“三年增绿”生态工程主要实施市管水系绿化、城东海堤防护林工程,包括9条渠道、9条河道及城东海堤全线,计划造林面积1 686.67 hm2,绿化总长420.4 km,植树353.9万株,工程计划总投资2.84亿元。其中,渠道主要实施麻湾灌区总干及二干、三干、四干渠,曹店干渠、胜利干渠-干排,王庄灌区总干及二干、三干渠沿岸绿化,绿化长度211.6 km,造林440 hm2,植树65.4万株,计划投资0.57亿元。河道主要实施溢洪河、广利河、武家大沟、支脉河、五六干合排、老广蒲沟、挑河、草桥沟、草桥沟东干流9条河道沿岸绿化,绿化长度182.6 km,造林1 206.67 hm2,植树278.6万株,计划投资2.16亿元。城东海堤生态防护林绿化长度26.2 km,造林40 hm2,植树10万株,计划投资0.11亿元。项目于2016年开工,现已完成造林任务,苗木长势良好,成活率总体达到90%以上,满足设计要求。
2 工程组织实施措施
1)强化组织领导,狠抓贯彻落实。成立以单位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工程推进领导小组,明确岗位职责,将目标任务层次分解,责任到人,签订责任状,狠抓贯彻落实。
2)严格基建程序,规范前期工作。严格项目立项审批手续,执行工程招投标建设程序,落实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四制”管理,周密安排、扎实推进。
3)加强督导调度,严格建设管理。工程推进领导小组办公室先后组织现场检查6次,及时指出项目建设管理中发现的问题,积极协调解决施工企业面临的困难。项目部工作人员长期坚守在工地一线,严格质量控制和工期控制,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4)多方宣传发动,营造良好氛围。一是利用东营市政府门户网站、东营水利网站等向全社会广泛宣传保护水生态的重要性。二是项目部工作人员在施工现场与当地群众面对面宣传生态绿化建设工作的重要性、党的政策以及本次项目对群众利益补偿办法等,充分取得当地群众的支持和理解。
5)积极沟通协调,抓住关键环节。一是狠抓迁占及土地流转工作。2016年东营市印发《2016—2017年度市管水系绿化工程土地流转及迁占工作实施意见》,与区(县)政府签订土地流转合同、迁占协议,按照合同(协议)约定拨付迁占青苗补偿和土地流转费用。二是狠抓春冬季植树造林的关键环节,抢时间,争速度,开展苗木种植、补植、调水等工作。
6)探索管护机制,确保良性运营。一是探索建设期管护机制。建设期苗木管护工作由施工单位负责,在苗木种植后,连续管护3年,3年后交由建设单位管理。二是探索建后运营管护机制。东营市水务局下属河道处、灌溉处、海堤处依据各自实际,研究建后运营管护机制,确保良性运营。
3 效益分析
1)促进水系岸线生态修复。新增绿化面积1686.67 hm2,使东营市林地覆盖率明显提高,水域生态系统阈值、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及其承载力均有不同程度提升,构建起了完善的水系生态屏障,对加快形成“城市森林环保、乡村绿树掩映、路河浓荫庇护、农田林茂粮丰”的黄河三角洲独特绿色生态风貌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既修复了水域生态,美化了水域环境,也为动植物的生长创造了良好的生存环境,有利于增加生物类群多样性。
2)推动人水和谐健康发展。通过实施生态绿化工程,形成了林水相依的生态格局,创建了适应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先进水文化体系,集成凝练出特色鲜明的现代水文化主题,从而推动了人水和谐的新农村建设。
3)促进区域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新增林木预计每年可吸收二氧化碳275万t,产生氧气3 100 t,可吸收尘埃1.47万t,起到净化空气、释放氧气、提升水系生态系统碳汇能力的作用。植物通过吸收、沉淀和富集等作用,还可以降低被污染土壤或地表水的重金属含量,降低土壤含盐量,增加土壤有机质,对土壤起到积极的改良作用,有效地提升了区域生态系统发展水平。
4)为居民创造更加宜居的生态环境。水系绿化在优化生态安全屏障体系、构建生态廊道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的同时,合理地统筹协调了“三生”(生活、生产、生态)之间、流域与区域之间、自然水循环与社会水循环之间的复杂关系,构建起了“水安、水绿、水美”的生态宜居环境建设,使环境更好地满足居民的生活需求。
4 存在问题
1)部分水系立地环境差。工程所在的绿化区段多为偏远难地区,绿化难度大。部分水系立地环境差,存在土地盐渍化程度高等实际困难,苗木成活难度较大。
2)部分工程区段绿化水源不便。由于东营市地下水位高且含盐量高,地下水无法作为灌溉水源使用,因此需要铺设输水管线引蓄淡水水源,不仅大大增加了绿化成本,还给绿化灌溉工作带来很大困难。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以来,部分灌区输水供水天数缩短,进一步加大了绿化水源的输送难度。
3)部分苗木抗风险能力差。2019年的“利奇马”台风导致树木倒伏、苗木死亡严重,尤其是刺槐,由于不耐涝,台风过后死亡率较高。
4)管护转型难度大。工程完工验收后,建设管护期随之结束,面临建设管护期向运营管护期过渡,亟需探索创新管护机制。
5 建议
1)探索建立管护机制。一是确立指导思想及原则。坚持“政府主导、部门监管、市场运作、专业管护”及“属地管理”的原则,对东营市市管水系“三年增绿”新增林木资源实行分水域集中管护,创新管护机制,强化监管力度,保障资金投入,确保管护工作正常运行,实现市管水系林木资源健康持续增长。二是确定管护内容及目标。一要完善林木养护。通过补植、抹芽、修枝、除草、浇水、施肥、间伐等抚育措施,促进林木健壮生长,分布均匀;林地内卫生整洁,无杂草、枯枝、垃圾;林间作业道路畅通、营林生产配套设施完好,满足生产经营需要和市民游憩需求。二要加强资源保护。对已成林稳定的林木资源做好森林防火、有害生物防治、资源看护等工作。按照林业部门要求,建立健全责任制度,配备必需的森林防火、有害生物防治设施设备和人员,加强火情、虫情等灾害监测预报,确保不发生大的灾情;设置资源保护宣传标志碑牌,加强巡逻防控,及时制止乱采滥伐非法征占等行为,确保森林资源安全。三是落实管护主体责任制。根据投资造林主体和林木资源性质,分别由东营市水务局下属灌溉管理处、河道管理处、海堤管理处作为管护主体,实施不同的管护模式。渠道水系防护林由灌溉管理处负责经营管护,河道水系防护林由河道管理处负责经营管护,城东海堤防护林由海堤管理处负责经营管护。各管护主体责任单位结合各自特点,制定出台相应的管护办法,制定管护标准和权利,明确管护内容及责任。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通过市场化运作方式,聘请第三方管护公司进行管护,也可由林地所在地乡镇政府选聘人员进行专职管护,确保林木资源发挥长期效益。
2)落实扶持政策。一是增加政府对林木管护的投入。根据《东营市市级生态公益林管理规定》,要求对公益林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每年给予1元/m2管护补助。各管护主体可依据林木资源管护的要求和督查考核结果,提报管护补助经费计划。然后由东营市水务局按照相关规定,每年提出市管水系造林管护补助预算,按照相关财政程序将管护经费列入年度财政预算。二是实行其它优惠政策。严格执行东营市政府制定出台的减免生态公益林补偿优惠政策和生态公益林灌溉用水政策,确保林木管护资金得到高效利用。
3)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东营市市管水系林木管护工作领导小组,协调解决工作中出现的具体问题,确保市管水系林木管护工作的顺利实施。各管护责任单位要将林木管护列入本单位及领导干部年度考核,强化组织,明确责任。市管水系林木管护工作领导小组与各责任单位签订目标责任书,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责任体系和长效机制。
4)强化监督检查。各责任单位要建立健全切实可行的检查验收、评比奖惩、责任追究等考核办法,加强对林木管护责任落实、管护成效、补助资金落实等情况的监督检查。东营市市管水系林木管护领导小组对各有关单位林木管护情况进行督查考核工作,依据考核结果拨付管护补助经费。对管护工作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对管护工作不到位的,给予通报批评;对发生重大毁林案件、违规使用补助资金的,严格追究有关单位及人员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