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山东省海河流域干流河道堤防标准化建设
2021-01-17梁晨璟耿福源
梁晨璟,王 爽,耿福源
(山东省海河淮河小清河流域水利管理服务中心,山东 济南250100)
随着经济和社会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河道在满足基本的供排功能外,环境优美、交通便利、人水和谐成为了社会对河道治理的更高期盼,为此,下一步河道治理将向更高质量发展。借鉴水利部直属黄河、淮河等流域河道建设管理实例,特别是黄河干流山东段等省内水利部直管河道标准化建设的良好效果,给地方管理的河道治理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
近年来,经过2016—2020年全省统一安排,分阶段实施了徒骇河河道清淤、节制闸除险加固、取水排水建(构)筑物维修改建、河道清违清临等多方面工作,实现了徒骇河防洪除涝基本达到“64年雨型”除涝、“61年雨型”防洪标准、水质和河道面貌焕然一新的历史性转变。山东省正在实施新旧动能转换,不断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与此同时,治河思路也将不断演变,进一步实施河道堤防标准化建设和管理将成为下步堤防管理河道治理和提升的主要方向。本文以徒骇河干流有关情况为例,提出山东省海河流域标准化建设管理的建议。
1 海河流域水系基本情况
山东省海河流域位于山东省北部,人口稠密,是全省粮食的重要产区。该流域位于海河流域南部,南临黄河,西、北以卫运河、漳卫新河为界,东靠渤海,主要河流有徒骇河、马颊河、德惠新河及山东、河南、河北边界的漳卫河与沿海地区单独入海小河,总流域面积29 713 km2,整体地形西南高、东北低,总体地势平缓,由陡至缓呈阶梯地形。由于地势平坦、汛期降雨集中,防洪体系不完善,导致流域洪涝灾害频发。
2 徒骇河及干流堤防工程现状
徒骇河主干流发源于河南省南乐县,从聊城市莘县文明寨流入山东省,在山东境内流经莘县、阳谷、高唐等16个县(市、区),于滨州市沾化县北部的套儿河入渤海,主河道全长439 km2,流域面积13 902 km2,是鲁北地区一条重要防洪除涝河道,该河道同时兼有灌溉功能。经过多次治理,徒骇河防洪基本达到“64年雨型”除涝、“61年雨型”防洪标准。
通过1951—1997年的暴雨资料,对原设计防洪标准按频率法进行核算,徒骇河可满足5年一遇排涝、20年一遇防洪标准的要求[1]。徒骇河干流堤防问题主要为:一是按照已批复的《山东省海河流域规划》(2013年),徒骇河干流全段堤防规划防洪标准为50年一遇,堤防现状均不达标。二是堤顶路路面仍有24.59%未硬化,这些未硬化路面一旦遭遇雨、洪同期,发生汛情,交通不畅,将会是防汛物资快速抵达现场的关键制约因素。三是土质堤防缺少必要的排水设施,雨水冲刷致使堤防易老化。四是存在堤防管理范围内民房、垃圾等违建多,滩区有高杆作物,侵占堤防、河道岸线等问题。五是堤防标识标志牌不完备,缺少必要专业人员定期维护。六是水文、防汛信息自动化采集、信息化管理程度还不高,远程监控系统还不够完善。
3 堤防标准化建设意义
3.1 防洪除涝的需要
堤防是防御洪水涝水的屏障,达到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防洪标准是确保防洪安全的重要举措。实施堤防标准化建设管理可以减少水患风险,确保防洪安全。
3.2 社会发展的需求
河道承载着人民生产、生活等需求,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沿岸百姓对堤顶交通、河道生态的期盼和要求逐渐提高,对提防标准化的需求日益剧增。
3.3 高质量发展的必然
随着治河思路不断调整,根据我国治水发展,参考发达国家百余年治河发展历史,从防洪除涝维度概括为三个阶段:一是水患难以控制时期,以满足最基本的防洪除涝需求为目标的局部重点治理阶段;二是水患逐步控制时期,以提高防洪除涝保障能力为目标,提高标准统一规划、全线达标治理阶段;三是水患有效控制时期,更加关注工程的使用年限、运行成本和效率,更加关注建筑物美观和生态环境,迈向人水和谐的高质量发展阶段[2]-[5]。
堤防标准化建设和管理是统一全线防洪标准、完善堤防配套设施、延长使用年限、降低使用成本,提高水工程外观和生态环境水平的集中体现,是治河发展第二阶段到第三阶段发展的重要举措。经过多年治理,徒骇河防洪除涝基本达到“64年雨型”除涝、“61年雨型”防洪标准。干流沿线城镇密集,距离聊城、济南、滨州等城市中心城区近,高标准建设影响力大,同时徒骇河堤防建设有一定的确权划界基础,河道清违清临效果显著,进一步改善提升、实施全线堤防标准化建设条件较好。
4 堤防标准化建设主要内容
4.1 堤防整修
根据堤防设计规范和海河流域防洪规划,徒骇河干流河道堤防等级为2级,堤防标准达到50年一遇防洪标准。堤防整修的主要内容有:堤防薄弱段加固培厚、缺口堵复、险工加固、无堤段恢复等。
4.2 交通道路通畅
堤顶路宽阔通畅平顺是运送防汛抢险物资的必要条件。参照《黄河下游标准化堤防工程规划设计与管理标准(试行)》(黄监管〔2007〕53号),该标准明确堤顶路面参照三级公路标准建设,但徒骇河大部分已硬化的堤顶路达不到三级公路的标准。因此,结合实际情况,适当提高、统一堤顶路标准,贯通两岸堤顶路,对于抢险救灾、日常巡查显得尤为重要。堤顶道路设计根据防洪标准,在满足日常堤防管理和防洪抢险运输物资的同时,还要兼顾考虑方便堤防沿线居民的生产生活。
4.3 完善排水系统
目前徒骇河堤防排水设施缺失,在强降水情况下,容易造成排水不畅,从而对局部造成淘刷,导致形成较大的水沟浪窝,影响堤防的稳定性。因此,有效的排水系统布置可以保持整体工程完整,减少水沟浪窝的发生,是延长工程使用年限、降低维护整修成本的重要措施,是堤防标准化建设的重要内容[6]-[8]。
4.4 堤防生态建设
面对堤防管理范围内的众多违建,应及时拆除涉水违法建筑;拆除阻碍行洪的滩地占用;关闭影响行洪的渔业养殖和畜禽养殖场等项目;清理河道中种植的高秆作物。根据河道特点,采用生态岸坡修复技术,适当种植当地水生植物,恢复河流水生态功能,运用生态理念进行堤路改线调整[9]。
4.5 标识标牌完备
为便于堤防管理,应根据管理的实际需要设置标识牌。主要包括:工程设施名称类标识标牌、工程简介公告类标识标牌、安全警示类标识标牌、界桩类标识、工作线路类标识标牌、导向指引类标识标牌。标识标牌的设置内容应简洁、完整醒目,规格标准统一,以不影响抢险交通为目标。
4.6 堤防工程的标准化管理
堤防工程标准化管理,能够确保工程运行安全,充分发挥效益。依据“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的水利改革发展总基调,堤防管理单位应“因事设岗、以岗定责”,每年组织相关人员参加教育培训,以提高堤防管理能力。遵循“经常养护,及时维修,养修并重”的原则,注重对堤防工程维修养护,定期进行工程检查、工程观测、维修养护管理、防汛管理、安全管理等。加强信息化建设,利用云计算、3S、互联网等技术建立标准化堤防工程数据库,建立堤防维修养护、巡查、监控等子数据库,为堤防提供精修化管理。实现省级与地市数据共享共用、实时查询,以提升科学管理水平,提升对洪涝灾害的决策应对能力。努力将山东省河道堤防建设成为智慧堤防,推进标准化管理,促进经济发展。
堤防是防御洪水涝水的重要屏障,通过对堤防进行加固和拓宽等措施对堤防进行标准化建设,使堤防工程要达到规划标准;堤防标准化建设能保障堤顶路宽阔通畅平顺,在防御洪水涝水等恶劣天气情况下,保障运输抢险车辆顺畅通行,同时为沿线居民生活提供便利的交通条件,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堤防标准化建设还符合协调发展的理念,通过结合当地生态环境、人文景观,打造绿色生态廊道。总之,按照标准化建设的堤防,能使堤防成为抵御洪水的保障线、运输抢险的交通线和绿色生态的景观线[10]。
5 建议
5.1 完善堤防标准建设体系
建议从省级层面根据流域水文地质等特征条件建立地方河道堤防标准化建设管理规范,明确堤防标准化的建设管理内容;明确水利、城建、农业、林业等部门涉河建设职责边界和协调机制;选取基础条件好,影响面大的河道开展试点,积累堤防标准化建设管理经验。
5.2 加大堤防标准建设投入
投入不足是制约堤防标准化建设的主要因素。海河流域堤防多建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标准低,隐患多,防洪能力薄弱。虽然经过多次治理,提高了防洪能力,但是由于资金短缺,堤防离标准化建设还有一定的差距。应参照完善的堤防标准化建设体系,加大对堤防建设投入,使堤防全线达到标准化建设。
5.3 建立风险可知、可控的智慧监测预警体系
积极应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构建“安全、实用”水利网信系统,建立、完善自动监控、监测、监视系统,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推进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该系统不仅可以进行视频监视、水位监测、预警预报、数据分析及信息查询等,还可以查询工程检查、工程观测、维修养护、防汛、险工阶段、涉河建设项目、护堤护岸林管理等信息,使堤防管理工作更加现代化、信息化、智能化,加大河道治理,发挥效益持续性。
5.4 重视水文化的保护和挖掘,提升文化品位
借助微信公众号、悬挂条幅、印发宣传单等方式,加大水文化宣传,践行生态文明理念增强全民保护堤防的意识、社会公德理念,鼓励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堤防建设,营造人人爱护堤防资源的良好风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