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市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的远程监控措施
2021-01-17张洪亮边晓南
宋 扬,张洪亮,边晓南
(德州市水利局,山东 德州253014)
为全面推进水资源全面节约和循环利用,按照山东省人民政府的决策部署,自2017年12月1日起,德州市实行水资源税改革试点。根据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山东省水资源税改革实施办法的通知》(鲁政发〔2017〕42号)文件精神,按照省水利厅实施水资源税改革各阶段的工作部署和要求,德州市高度重视、积极行动,扎实开展水资源费改税改革的各项工作。
水资源费改税工作开展3年多来,德州市探索建立了“水量核定、用水申报、税务征收、信息共享”的水资源税改革一体化流程,全市水利系统实现从“征收水资源费”到“核定用水量”的实质性转变。
在税收的刚性约束作用下,德州市部分取用水单位的用水成本、水资源供需矛盾增加、水资源管理的深度和广度增大,水量核定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为推动水资源远程在线监控能力的提升,德州市于2017年建设了新的市级水资源远程监控平台,并不断整合县级水资源远程在线监控系统,形成了高覆盖、多层次的德州市取用水户的远程在线监控网络,全面建立省、市、县3级的水资源信息管理平台,大大提高了各级水资源远程在线监控能力,为水资源税征收、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1 远程监控建设现状
水资源远程监控能力建设是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重要抓手,是落实水资源开发利用总量、用水效率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的具体措施,可以实时掌握各取用水户用水情况,为水量考核提供依据。严格落实超计划累进加价制度,严格控制用水量不超计划、不超取水许可,促使企业实施节水,提高节水意识。
国家水资源监控建设项目(2012—2014年)一期工程德州市共有78个监控点完成远程监控项目安装,其中非农业取用水户20家共计74个监测点,漳卫新河引水口4家共计4个监测点。
2019年国家水资源监控建设项目二期工程完工,德州市新建97个监控点,其中非农业取用水户22家共计71个监测点,26个农业灌区监测点。德州市合计共建设国家水资源监控建设项目监测点175个,其中非农业取用水户取水监测点145个。因地下水压采工作和水源置换工程的开展,现有38家非农业取用水户128个监测点正常运行。
2017年,德州市投资292.5万元开发了市级水资源远程监控平台,新装市级远程水量自动监控设备223套,共建设市级监控设备256套,为总量控制、计划用水、水量核定等工作提供准确的数据保障。
2017—2020年各县市区陆续新建水量远程监控设备并接入水资源远程监控平台,截至2020年9月底,市级水资源远程监控平台共有228家取用水户327个监测点正常运行。
“十三五”期间,德州市各县市区相继建设了县级水资源远程在线监控平台,2017年底共累计安装县级监控设备183套,与国家水资源远程监控平台和市级水资源远程监控平台联动,实现了全市年取水3万m3以上用水户远程监控全覆盖。但因维护资金紧缺和设备老化损坏,为保证远程监控的持续运行,县级监控陆续更换为国家和市级远程监控设备,目前仅有7家取用水户的10套设备正常运行。
2 远程监控建设存在问题
取用水单位安装使用水资源计量远程监控系统,实现了水资源税征税依据的精准计量,提高了水资源税信息化管理水平,可以实时监控企业用水动态,克服机械水表技术问题,减少了人工抄表出现的误差。同时,也可以从源头上杜绝用水户偷水现象,实现用水量的科学计量,促进水资源税的足额征收。
2.1 不同行业远程监控覆盖率不均衡
目前,水资源远程监控能力建设重点所在的公共供水行业、工业、制造业、火力发电等取水许可量较大的取用水户,基本实现了远程监控全覆盖。服务业、小微企业等取用水户远程监控覆盖率较小,而且此类取用水户地域分布散、用水量小,远程监控建设难度大,人工计量工作强度大,对水资源管理的压力大。
2.2 建设和维护的矛盾突出
在水资源远程监控能力建设中,安装计量设备是集中采购、集中施工,建设难度较小。而计量设备的运行维护,是在线计量监控项目建设的重点和难点。目前,出现较为普遍的问题是:项目前期运行状况良好,但监控设备质保期过后,因运维经费和运维时效的原因,对部分老化的监控设备维修不及时,影响了计量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2.3 地下水质和现场环境较差
监控设备的电子元件正常运行一般在5年左右,而地下水泵房湿度大、环境差、电磁干扰强、日常管理维护不到位,加速缩短了远程监控设备的运行寿命。德州部分地区的地下水质差,对水表的腐蚀严重,从而导致频换更换水表,影响远程计量效率
2.4 缺乏后续运行维护资金
因部分县市区的财政负担较大,对远程计量设备维护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持,无法保障远程监控后续的正常运行维护。另外,部分企业面临经营困难、后勤负担较重,对应承担的远程监控设备维护义务缺乏足够的重视,对远程设备更换和维修不积极,更愿意使用费用较少的机械水表。
3 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3.1 如何落实水资源税改革
远程监控能更好地规范用户用水量,及时、有效提取取水数量,帮助实现对水资源税管理工作。“十四五”期间,远程监控系统的建设是有效落实水资源税费改革的总抓手。为了有效地进行远程监控能力建设,应该充分发挥远程监控的作用,以计算机网络系统为依托、远程控制为手段,逐步实现信息采集自动化、传输网络化、管理数字化、决策科学化的目标,为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3.2 如何落实取用水户管理
远程监控在落实取用水户管理工作中,要提高用水户的监管范围,进行全覆盖。通过加强用水户的管理,及时采集辖区内取水户信息,掌握辖区内水资源税税源底册信息,提供数据接口,对已安装智能数据的取水量信息进行实时采集,避免重复安装水表,减少财政支出。对未纳入远程监控的取水户新安水表取水量信息进行采集,做到取水量数据实时监控。远程监控通过落实取用水户的监督管理,实现取用水户的无缝隙、全覆盖监测。
3.3 如何严格信息化建设
加强信息化建设,完善信息化监管平台,提供地税局、水利局、纳税人3个端口的数据实时共享。系统提供按年、月、天统计查询各县区、各纳税人取水量数据情况。系统提供水利局对纳税人取水量核定数据导入接口,可直接导入每月取水量核定数据,并可通过本系统给纳税人推送本申报期用水量核定数据。系统提供地税局对纳税人申报期内催报、催缴信息推送功能,县区地税人员可对未按时申报、缴税的纳税人推送催报催缴信息,也可推送相关水资源税政策信息,完成对水资源税政策宣传,做到信息化带动水利现代化,全面提升水资源管理水平。
3.4 如何落实巡查督查管理机制
远程监控系统在落实巡查督查管理工作中,应积极做好远程监控与执法监督检查的结合管理。远程监控系统应与国家以及省市县“互联网+监管”系统平台的衔接,让巡查督查与远程监控系统进行充分的结合,远程监控为巡查监督管理提供数据支撑,为执法人员提供法律依据。结合“综合治税”“信息管税”“风险管税”的工作理念,对纳税人在申报的水资源税取水量数据和每个月核定的用水量数据进行比对,加强对水资源税的风险检测,及时破解相关风险点。
3.5 如何落实水环境保护
“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是针对我国水安全严峻形势提出的治本之策。水环境保护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要积极发挥远程监控在落实水环境的保护中的作用,将供用耗排作为一个整体,共同纳入远程监控平台,对污染物的排放、水环境整治、水污染的治理等进行充分的结合,实时进行监控和远传数据,为水环境的保护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撑。
4 措施
4.1 工程措施
1)加强取水工程远程监控工程建设。取水作为源头,应重点加强地表地下取水量、取水水质、地下水水位观测等远程工程设施建设,实现“十四五”期间全覆盖。
2)加强用水工程远程监控工程建设。加强节水工程配套更新改造,淘汰耗水量大的高耗水行业,对供水管网进行更新改造,减少跑冒滴漏,加强取用水户的远程监控工程建设,提高用水效率和监管水平。
3)加强水环境工程建设。加强水环境工程建设,做好湿地工程、水利风景区工程、水环境工程等工程建设。加强地下水超采区建设任务,按照高起点设计、高标准实施的要求,加快推进地下水超采治理项目建设。
4)加强远程监控信息平台工程建设。加强远程监控平台建设,做好远程监控平台与全县大数据监管平台的对接,实现数据实时共享,提高监管能力。
4.2 非工程措施
1)推进水权制度改革。积极稳妥推进水权确权,培育发展水市场,开展多种形式的水权交易,促进水资源优化配置。
2)深化水价改革。建立健全城镇供水价格形成机制和动态调整机制,研究完善城镇居民阶梯水价制度,全面推行城镇非居民用水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加快区域综合水价改革,在科学分析和计量供用水量的基础上,分地区、分行业制定统一水价。
3)加强用水总量控制管理。认真落实水资源论证、取水许可制度,进一步探索、强化重大规划和产业布局规划水资源论证工作。
4)严格考核。优化考核内容,增加了节水、取水许可监管等重点工作分值占比,改进了考核方式方法,改为日常考核和集中核查相结合,以日常考核为主。
5)加强宣传。做好宣传引导,争取上级的支持,积极开展宣传,创新宣传的形式和手段,形成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5 结论
水资源远程监控能力建设是依托信息化实现水资源用水量监控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手段,为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提供科学、及时、客观的数据支撑。水量精准计量是征收水资源税的前提,需要水资源税专款专用,把专项资金投入把信息化平台硬件设备维护作为水资源取用水监测系统运行维护的重点任务,及时发现取用水户用水问题,严格控制用水量不超年度计划、不超季度计划、不超取水许可量。确保监控点水量数据真实有效、准确,稳定上传至省水资源监控数据接收平台,真正把监控数据用起来,让全市水利部门和用水户切实享受到信息化建设带来的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