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潘庄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经验探讨

2021-01-17宋鑫智李宗红

山东水利 2021年12期
关键词:续建德州市干渠

赵 聪,宋鑫智,李宗红

(1.德州市潘庄灌区运行维护中心,山东 德州251200;2.禹城市水利局,山东 禹城251200)

潘庄灌区位于德州市西部,属全国大型黄河灌区,总面积5 867 km2,用地面积58.51万hm2,设计灌溉面积33.33万hm2,有效灌溉面积26.47万hm2。承担德州市8个县(市、区)工农业生产和城乡生活供水任务。潘庄灌区于1971年动工开始兴建,1972年5月1日提闸放水,总干渠长度91.3 km,现有建筑物175处。潘庄灌区是山东省重要的粮食生产地区,近几年年均生产粮食400万t,为德州市城市和农村引水安全提供了有效保障,为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

1 灌区节水改造概况和成效

1.1 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规划完成情况

截至2015年底,潘庄灌区实施15期续建节水改造项目,总投资44 672.15万元。实际完成投资3.45亿元,主要实施内容为:总干渠工程完成护坡衬砌59.949 km,护底衬砌13.008 km,堤顶整修61.017 km,配套建筑物84座;干渠工程完成渠道衬砌17.7 km,配套建筑物共63座。

2016—2020年,潘庄灌区运行维护中心实施了五期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工程,完成投资累计6.84亿元。完成总干渠管理道路整修36.177 km,渠道工程80.476 km,新建改建各类配套建筑物312座。

1.2 实施成效

实施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以来,新增供水能力9 063.9万m3,减少了引、输、配水过程中的水量损失,提高了德州市水资源的科学调配与合理使用,改善了灌溉条件。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由0.480提高到0.516,改善灌溉面积1.8万hm2。总干渠护底工程,巩固了堤防安全,保证了总干渠的输水能力和挟沙功能;总干渠节制闸全部改造完成,提高了水闸过水能力,消除了安全隐患,进一步提升了建设标准和灌区形象;灌区管理所办公、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调动了职工队伍积极性。项目实施后,极大改善了灌区的灌溉条件,提高了灌溉水利用效率,进一步扩大了灌区的有效灌溉面积,实现了德州市粮食生产的“保丰增产”目标。

2 经验做法

2.1 坚持实事求是,科学谋划工程内容

灌区需要改造的方面很多,如何把有限的资金使用好,使其发挥更大的效益,在项目选择上主要坚持以下原则:一是将惠及民生的水利工程作为首要目标,针对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把人民群众直接受益的工程作为建设的优先对象;二是正确处理工程建设增长的数量和质量、速度和效益的关系,不仅仅为搞工程而搞工程,紧密结合灌区运行管理单位实际,追求运行管理单位水费增收和农民增效最大化,力争当年投资当年见效;三是地方政府必须大力支持,灌区群众要热烈拥护,以确保工程建设有一个良好的施工环境。

2.2 加强组织领导,创新建管模式

潘庄灌区“十三五”期间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每年投资都在亿元以上,工程内容涉及齐河、禹城、平原、夏津、宁津5个县(市),工程内容点多面广,时间紧、任务重。在工程建设实施期间,灌区提前谋划工程建设,一旦投资计划下达,立即组织编制实施方案;提前谋划工作,与有关水利部门和地方政府沟通协调,为顺利开工建设创造良好环境。工程开工后,结合灌区现有管理体制,与有关县市水利部门联合,抽调工作能力强、业务骨干人员,组成建设现场管理机构,加强现场建设管理,改变了由灌区运行维护中心单独组织现场管理机构的模式。

2.3 认真执行“四制”,加强安全生产管理

在工程建设期间,认真落实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实行工程质量责任追究制,并分解任务,层层抓责任落实,签订工程建设责任状,严格进行奖惩,强化责任管理,保证了工程安全顺利开展。

2.4 提高生态理念,加强环境保护工作

建管处组织各参建单位成立了“环境保护领导小组”,明确环保目标,完善环保体系并编制了环境保护措施方案。降低了工程施工期间对周边居民生活环境的影响,同时保证了工程建设顺利实施,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

3 存在的问题

3.1 工程配套与现代灌区有差距

经多年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建设,潘庄灌区基础设施水平大为改善,但受限于当时经济、技术条件,部分工程的建设标准较低。现有工程由于较少考虑生态与景观效应,与周围环境及美丽乡村建设不相协调,与现代灌区还有一定差距。

3.2 干渠渗漏损失较大

据相关资料统计,灌区总干渠的渗漏损失占引水量的11%,此外,渠道渗漏抬高了附近地下水位,导致了土地盐碱化。总干渠以下各级渠道除少数干渠局部进行了衬砌外,均未采取防渗措施。而且,当前田间工程资金投入严重不足,田间固定渠道仍以土渠为主,粗放用水比较普遍。虽然按量收费到县(市、区),但到田间还是按亩收费,农民节水意识差。因此,在水资源日益紧缺的现实情况下,灌区节水潜力较大。

3.3 水生态环境亟待改善

一是水源短缺引发一系列水环境问题。特别是近年的连续干旱,地下水超采、河道径流量减少、污水排放量大于径流量,导致地下水位不断下降,地下水开采难度增加、地下水污染等危害。二是土壤沙化问题突出。引黄必引沙,在灌区进行引水的同时,也引入了大量泥沙。据统计,自潘庄灌区复灌以来,累计引进泥沙近3亿m3,2010年以来年均引进泥沙355万m3,造成渠道周边特别是沉沙池区风沙严重,给当地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环境带来不便。三是灌区建设与美丽乡村建设融合度不高。灌区渠系太多流经农村地区,渠系建筑物普遍型式老旧,缺少美感;渠道防护林带种植结构单一,景观效果不高。四是缺少对潘庄灌区发展历史、引黄文化、农耕文化、传统文化的系统性挖掘整理,缺乏展示设施,水文化传承能力不足。

4 建议

4.1 调整用水结构,优化水资源配置

灌区应从以服务农业为主向全面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转变。随着灌区现代化进程的推进,灌区应由单一的灌排工程管理向工程、供水、安全和生态综合管理转变。

4.2 继续实施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

加大续建配套实施力度,以此减少渠道渗漏,提高农业灌溉水的利用效率。同时,可以通过控制地下水位的抬高,避免土壤次生盐碱化的恶化。

4.3 加大生态文明建设

保护、传承、弘扬好灌区文化、黄河文化,讲好“黄河故事”,同时也是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

5 结语

潘庄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的实施,不仅为农业发展提供了灌溉水源,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还补充地下水源,改善区域生态环境,为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实践证明,继续开展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是新时代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猜你喜欢

续建德州市干渠
浅谈景电干渠梯形土渠改造措施及质量控制
山东省德州市杂技团《蹬伞》
城市绿道景观设计策略研究——以昆明市盘龙区东干渠为例
浅谈续建尾矿库需注意的问题
德州市市场监管局赴济宁市学习观摩
少年闰土 教学设计
南干渠儿童活动空间
湖北交投集团全力推进续建新建项目
平凡的岗位 非凡的业绩——记德州市关工委名誉主任蔚立臻
如何开展新闻踏访——“三千里干渠探访”报道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