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学生估测能力的策略

2021-01-16管勤燕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2021年12期
关键词:测量小学数学

管勤燕

[摘 要]估测就是对量的估计,是一种非常实用的数学技能,生活中也经常会使用到。小学阶段是一个人形成估测能力的黄金时期,创设情境、寻找“拐杖”、开展实践、学会联想等策略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估测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估测;测量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21)35-0075-02

估测就是对量的估计,即在不使用测量工具的情况下,采用别的办法推测结果。虽然估测的结果与准确的数据会有一些差距,但是估测是一种非常实用的数学技能,生活中经常会使用到。小学阶段是一个人形成估测能力的黄金时期,苏教版数学教材也非常重视估测的教学,编排了长度、面积、质量、体积、时间等方面的估测内容,旨在教会学生灵活运用估测方法,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估测能力。下面笔者就结合二年级上册的“厘米和米”的教学内容谈谈培养学生估测能力的一些策略。

一、创设情境,了解估测的重要性

课程标准提出,学生要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数学概念比较抽象,学生不容易理解,但是将数学概念放在具体的情境中,学生看得见、摸得着,也就听得懂。因此,教师要努力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发现数学现象,感受估测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让学生体验到学习估测的重要性。

[教学片段1]

师:最近我们学校东边有座桥正在维修,桥上安装了一个铁架子,禁止高超过2米的汽车通行。李明今天乘坐爸爸开的汽车上学,经过这座桥的时候,他就很担心,爸爸的汽车会不会被铁架子卡住呀?

生1:拿一根卷尺量一下汽车的高度,就知道汽车能不能安全通过了。

生2:你这个办法太麻烦了,假如每一辆车都这样量的话,会耽搁很多时间,不就造成交通堵塞了吗?

生3:那就比较一下,汽车比爸爸矮一点,而爸爸没有2米高,那么汽车的高肯定不超过2米,汽车能安全通过。

师:你用估测的方法解决了问题,老师很赞同你的观点。想要知道汽车能不能安全通过铁架子,我们只需要知道汽车的大致高度就可以了,不需要精确地测量出它的高度。在生活中,你们有没有遇到通过估测长度就能解决问题的情况呢?

生4:我看见妈妈去商场给奶奶买衣服的时候,她是用手一拃一拃地量尺寸,挑到的衣服正适合奶奶。

生5:有一次,我和爸爸去看电影,我问爸爸电影院离我们家有多远,爸爸说大概500米吧。

生6:学校的升旗杆很高,到底有多少高呢?总不能爬上去测量吧,于是我把它和旁边的教学楼作比较,发现旗杆有5层楼那么高,每层楼大约3米高,那么旗杆大约15米高。

师:你们都是生活中的有心人。确实,我们在生活中经常会碰到没有尺子的情况,在这样的情况下,用估测的方法就能轻松地解决问题。

在这个教学案例中,教师运用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引发学生回忆自己使用估测策略的情况,学生在想一想、说一说、找一找的过程中明白了:原来估测并不遥远,它就在我们身边;估测也不是困难的事,平常很多时候都会用到;估测是很有用的,能够为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多便利。

二、寻找“拐杖”,形成清晰的表象

有些学生估测的结果往往与准确的结果相差太大,究其原因是对长度单位的表象缺乏清晰的认识。为此,教师要想办法给学生寻找“拐杖”——“身体尺”,让学生形成清晰的标准单位长度的表象,提高估的精确度。

[教学片段2]

师:你能找出你身上的“厘米尺”吗?

生1:我用尺子量了一下自己的大拇指指甲盖的宽度,正好是1厘米。

生2:我用尺子量自己食指的长度,是5厘米。

生3:我的手掌宽6厘米。

生4:我展开手指,量自己的一拃是10厘米。

师:你们身上的“厘米尺”有很多。再请大家找找自己身上有没有“米尺”。

(学生小组合作、测量)

生5:我把两只手臂伸直,从左手的手腕量到右手的手腕,量得1米。

生6:我的肩膀离地面差不多有1米。

生7:我发现自己走两步路的长度大约是1米。

师:通过测量,大家发现自己的身上藏着很多“身体尺”,以后大家可以随时用这些“身体尺”去估测其他物体的长度了。

在这个教学案例中,教师让学生积极寻找“身体尺”,建立了清晰的标准单位长度的表象,因为这些“身体尺”总能随身携带,所以在遇到需要估测的物体时,就可以随时拿出来作为参照物进行测量,对估测有很大帮助。

三、开展实践,积累更多经验

数学学习如果单纯靠教师的讲解,那么学生获得的学习经验是肤浅的,学到的知识不能用来解决实际问题,那就是无用的知识。因此,教师在学生建立了基本的长度表象以后,還要多开展实践活动,让学生经历真实的“测”,从而积累更多的估测经验。

[教学片段3]

师:用这些“身体尺”可以测量教室里的哪些物体呢?

生1:两本数学课本叠起来的厚度跟我的大拇指指甲盖的宽度差不多,那一本数学课本的厚度大约是0.5厘米。

生2:我用手掌的宽去量数学课本的长,发现数学课本的长约是我手掌宽的4倍,宽约是我手掌宽的3倍,我估测数学课本的长大约是24厘米,宽大约是18厘米。

生3:我用手量得课桌的长大约有7拃那么长,我估测课桌的长大约是70厘米。

师:请大家用尺子准确地量一量这些物体。

生1:数学课本的厚度确实是0.5厘米。

生2:数学课本的长是26厘米,宽是18厘米多一点点。

生3:课桌长70厘米,和我估测的一模一样。

师:你们可以成为小测量师了。其他同学是不是都是用“身体尺”去估测物体的长或宽的?

生4:我伸直两只手臂,估测教室门大约宽1米。

生5:我走到教室门口,觉得教室门的高度是我肩膀离地面高度的2倍,所以我估测教室门大约有2米高。

生6:窗子比我的一庹长很多,我估测这扇窗子的长度在1.5米到2米之间。

生7:我从教室后墙走到前墙,大概走了9个两步,我估测教室的长大约是9米。

师:看来大家都学会用“身体尺”估测物体的长度了。

在这个教学案例中,教师放手让学生在教室里寻找“目标”去估测,然后检验自己估测的结果是否正确,这样就为学生建立了正确估测物体长度的信心,同时也让学生在实践中感知到:在估测物体长度的时候,选择适当的“身体尺”才能估得准。

四、学会联想,及时巩固运用

学生如果及时巩固和运用学习经验,那么学习成效就会变高,学习视野就会变得开阔。教师可以把知识编成一个个有趣的故事,让学生在生动的故事中联想到相关知识,从而能够巩固知识和运用经验。

[教学片段4]

师:我要给大家读一读马小虎同学写的一篇日记,这里面的笑点比较多,大家可以用笔记一记。日记内容——早上6点半,闹钟响了,我连忙从2厘米长的床上一跃而起,穿好衣服,然后拿起15米长的牙刷刷牙。洗漱后,我坐在80米高的桌子上吃早饭,吃完后和120米高的弟弟去上学。走了大约200厘米就来到了学校。坐在教室里,我翻开1米厚的语文课本开始晨读。

(学生听完后都忍不住大笑起来)

师:你们觉得这篇日记有哪些笑点?

生1:2厘米是两个大拇指指甲盖的宽度,马小虎睡这么小的床,难道他比拇指姑娘还小?

生2:我家的卫生间差不多2米宽,要是马小虎家能放下15米长的牙刷,那他家的卫生间得多大呀?

生3:80米高的桌子得多高啊?马小虎怎么一下子变成巨人了呢?

生4:他弟弟的身高更离谱,二年级学生的身高一般在1.2米左右,120米高的弟弟可要顶天立地了。

生5:我的一庹都有130厘米长,200厘米只比我的一庹长70厘米,马小虎的家离学校不可能只有200厘米远。

生6:要是语文课本厚1米,马小虎是怎么把它拿到学校里的呀?

师:马小虎因为没有搞清楚各物体的计量单位,张冠李戴,所以才闹了许多笑话。你能给马小虎修改日记吗?

生7:我是这样改的——早上6点半,闹钟响了,我连忙从2米长的床上一跃而起,穿好衣服,拿起15厘米长的牙刷刷牙。洗漱后,我坐在80厘米高的桌子上吃早饭,吃完后和120厘米高的弟弟去上学,走了大约200米就来到了学校。坐在教室里,我翻开1厘米厚的語文课本开始晨读。

在这个教学案例中,学生在满堂的笑声中进行了独立思考,找出日记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根据自己已经掌握的知识顺利地解决了问题,既加深了对厘米和米的认识,也提高了估测能力。

估测的出发点和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服务生活,课堂上开展的精彩活动给学生带来了深层次的情感体验,学生体会到了估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当然,对学生估测能力的培养并非一蹴而就,而是要教师在实践中不断加以引导,这样才能让学生牢固地掌握估测技能。

(责编 黄 露)

猜你喜欢

测量小学数学
测量的乐趣
日出日落的观察与测量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