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练得精巧 习得轻松

2021-01-16缪菊芳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2021年12期
关键词:课堂练习思维设计

缪菊芳

[摘 要]课堂练习是教学活动的组成部分,对学生掌握新知识、形成基本技能以及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起着“桥梁”作用。在教学中,教师对课堂练习进行恰当处理、改造和设计,可加深学生对新知的理解和掌握,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关键词]课堂练习;设计;思维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21)35-0041-03

数学课堂练习是教学活动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它既是学生掌握、巩固知识,形成基本技能、发展思维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有效平台。课堂练习的时间基本占到了半节课,可见其重要性。作为教师,如何合理有效地设计课堂练习?在不加重学生课业负担的情况下,摒弃反复操练,对课堂练习进行恰当处理、改造和设计,提升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创新意识,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下面,结合教学实例,谈谈笔者对数学课堂练习设计的一些思考。

一、注重习题间的对比,培养审题能力

对比练习是课堂中一种常用的教学方法,它将一些容易混淆的题目组成题组进行比较,以引导学生抓住联系、辨别差异,破除思维定式。在比较、分析中,学生既能加深认知、内化知识,又能培养审题能力,促进创新思维向深度发展。

例如,在教学二年级上册“练习七”时,笔者设计了如下对比题组练习。

(1)要求一共有多少个苹果?算式怎么列,你是怎么选的?

(2)这幅图又表示什么意思?该怎样列式呢?谁来说说你是怎么选的?

(3)同样是求两盘苹果的总数,为什么题(1)既可以用加法又可以用乘法,而题(2)只能用加法?

上述教学案例是学生在学完乘法口诀后的练习课,通过对两幅图中苹果总数的比较,让学生明白:两个加数相同时可以改写成乘法,而两个加数不同时只能用加法。这样的对比,既帮助学生厘清了加法和乘法的意义,也帮助学生区分了加法和乘法之间的异同点。此后,学生再碰到类似问题就具有了一定的审题能力,能够灵活应用,找到解题方法。

二、注重练习的实践性,发展感知能力

动手操作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和方法。教育家皮亚杰说过:“知识来源于动作,而非来源于物体。”组织学生进行操作活动,在活动中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和交流,学生定会学得更主动。对此,在练习中设计一些体验性强的操作活动,不仅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也能使学生在探索中获得经验、知识,这也是发展学生感知和思维的重要方式。

例如,在教学二年级下册“时、分、秒”时,为了让学生感受1分钟有多长,笔者设计了如下练习。

(1)集体体验1分钟。

师: 1分钟有多长呢?我们一起来静静地体会这1分钟。

师:你觉得这1分钟长吗?

师:在静静等1分钟时,有人覺得长,有人觉得短。

(2)估计一下,1分钟你能做哪些事情呢?

师:1分钟你能写多少个字?做多少道口算题?

(3)分组体验1分钟。

师:这1分钟你感觉怎么样?

师:同样1分钟,由于所做的事情不同,感受也会不一样。

师:你在1分钟里写了几个字?在1分钟里能做几道口算题呢?

师:你看,1分钟它说长不长,说短不短,我们好好利用,还是能做很多事情的。因此,我们要珍惜每一分钟,做好每一件事。

让学生感知1分钟的时长,并建立1分钟的时间观念是有一定难度的。教学时,通过组织学生体验感知1分钟的时长活动,在体验活动中产生认知冲突,并逐步建立1分钟时长的清晰表象,突破了教学难点。这样的设计使学生的学习变被动为主动,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从中获得真实的感知。

三、习题“小题大做”,培养思维灵活性

练习设计有时可以不止于题目中的问题,还可对原题中的条件和问题加以拓展,充实练习内涵,有助于学生掌握新知识,强化学习能力,丰富数学思考,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例如,在教学“倍的认识”时,在学生建立“倍”的概念以及初步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基本思考方法后,笔者设计了如下练习。

(1)先估一估,第一条线段的长度是第二条的几倍?再量一量、算一算。

(2)如果第二条线段增加1厘米,就变成4厘米,现在第一条线段的长度是第二条的几倍?

(3)在第二问的基础上,如果第一条线段也增加1个4厘米,就变成16厘米,现在第一条线段的长度是第二条的几倍?

原题只是让学生估一估、算一算,得出第一条线段的长度是第二条的4倍。通过对原题中的条件进行拓展,如题(2)读到“第二条线段增加1厘米,就变成4厘米”后,可知原来第二条线段长3厘米,第一条线段长12厘米,最终得出现在第一条线段的长度是第二条的3倍。设计这个问题的目的是通过一倍数的变化,进一步巩固学生对“倍”的概念以及“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基本思考方法的理解。紧接着题(3)中“第一条线段也增加1个4厘米,就变成16厘米”得出现在第一条线段的长度是第二条的4倍。这个问题的解法并不是唯一的,方法一:先算出第一条线段有多长,12+4=16(厘米) ,再进行除法计算, 16÷4=4。方法二:第二问后,第一条线段的长度是第二条的3倍,这时把第一条线段增加1个4厘米,就是又多了1倍,3+1=4,所以现在第一条线段的长度是第二条的4倍。这个问题再次加深了学生对“倍”的认识,同时方法二结合线段图解释时,学生直观认识到多了1个4厘米就是又多了1倍,拓宽了学生解题的思路,体会学习方法的多样性,培养了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

四、注重练习的综合性,提升思维品质

练习的形式是多样的,除了基本练习、变式练习,教师还应该考虑综合性练习。在设计练习的同时帮助学生把新知及时纳入原有的知识系统中,使新旧知识相互融合,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例如,在教学“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实际问题”时,笔者在课后设计了如下练习。

(1)停车场有面包车30辆,                 ,小汽车有多少辆?

①小汽车比面包车多8辆

②小汽车比面包车少8辆

③小汽车和面包车一共有50辆

④大卡车比面包车少18辆

选(   )是用加法计算,选(   )是用减法计算。

(2)停车场有面包车30辆,                 ,小汽车有多少辆?

①30-8=22(辆)

②30+8=38(辆)

如果在横线上填“比小汽车少8辆”,选(   )号算式计算。

如果在横线上填“比小汽车多8辆”,选(   )号算式计算。

题(1)根据不同的计算方法选择缺少的条件,题(2)根据补充的条件选择相应的计算方法。在课后增设“一题多变”的综合练习,打破了学生的顺向思维,对学生来说还是很有挑战性的。把之前学过的一些简单实际问题和现在学习的这类问题串联起来,将前后知识有机整合,让学生认识到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要认真审题,仔细分析前后联系,不能看到“多”就用加法,看到“少”就用减法,从而发展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广阔度、发散性,优化思维品质,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注重练习的开放性,促进积极思考

有效的数学学习过程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基于“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理念,教师在设计练习时必须具备开放性,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对此,在设计练习时,除了要有基本的练习题,还要增加一些开放性的习题,让学生“跳一跳,摘果子”。这样,学有余力的学生也能在解题过程中表现出强烈的挑战欲望,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教学一年级上册“10的分与合”时,在全课总结后,笔者设计了一道开放性练习题。

[6][8][10]

(1)這道分合式比较复杂,你能看得懂吗?

(2)在这4个框中,你觉得要先填哪几个框?

(3)你能有次序地写出所有填法吗?

在课的结尾增设一道这样的开放性练习题,把学生原来认识的单一分合形式变成多种分合形式,对学生来说是认知的一个突破。首先,学生通过观察发现这道题其实可以看成“6可以分成几和几”“8可以分成几和几”“几和几合成10”三部分的组合,再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发现在这4个框中,中间2个框是关键,要先填,最后让学生有次序地写出所有填法。这样的开放性练习,既培养了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培养了学生思考问题的全面性。

六、注重练习的趣味性,增强学习主动性

计算是数学学习的基础,但计算教学的练习对学生来说比较枯燥,总是出题、解题的模式学生也会感到厌倦,失去学习的热情。把练习题进行包装,设计成学生喜欢的形式,如小游戏、闯关活动,就能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的主动性,使枯燥的计算课变得灵动有趣。

例如,在教学“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笔算”时,笔者在练习环节设计了闯关比赛:第一关——计算小能手;第二关——争当小法官;第三关——笔算小达人。第一关是基础题,以巩固学生的笔算方法为主;第二关是改错题,主要解决学生经常出错的运算符号和对位问题;第三关是笔算小练习,经过前两关的训练,学生的错误率大大降低。闯关比赛的设计是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和学习需求,通过对课本上的三组笔算题进行改编,学生在掌握笔算方法、提高计算正确率的同时,学习的兴趣也变得浓厚,切实提高了教学效果。

课堂练习不是单一地做题,而是把培养学生的学习情感、学习兴趣、动手能力、创新意识等融入其中,设计多种形式的练习题,让练习内容丰富起来,真正为学生的发展服务,让学生练得精巧、习得轻松。教师在平时教学中要不断地反思、积累经验、归纳总结、用心设计,以获得实施练习设计的最佳效果,从而提升教学质量。

[ 参 考 文 献 ]

[1] 杨惠娟.教材习题使用误区及资源开发策略[J].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2012(10).

[2] 唐其梅.小学数学练习设计要有“趣”[J].新教育,2019(20).

(责编 李琪琦)

猜你喜欢

课堂练习思维设计
小学数学课堂练习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分析
“双减”背景下提升小学数学课堂练习效率策略研究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瞒天过海——仿生设计萌到家
设计秀
有种设计叫而专
数学课堂练习优化设计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