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粮食收储环节的节粮减损策略

2021-01-16刘加华高长尧史成刚

粮食科技与经济 2021年3期

刘加华 高长尧 史成刚

摘要:粮食在收储过程中难免会出现损耗,降低收储质量,不利于粮食收储体系的建设。尽管近年来国家各种政策的落实,使粮食在收储环节的损失逐渐减少,但该环节的节粮减损任务依然严峻。文章就粮食浪费及损失问题的严重危害,分析了中国粮食收储体系存在的问题及深化改革的路径,以及粮食收储出现损耗的原因及节粮减损的有效策略,以期为促进粮食收储节粮减损提供参考。

关键词:粮食收储;节粮减损;粮食浪费

中图分类号:F20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65/j.gste.cn431252ts.20210304

粮食收储指的是粮食从生产领域进入到消费领域的中间环节,同时也是粮食流通的重要环节,想要确保收储质量,需要建设专门的具有现代化管理的仓库,配置配套的收储设施。粮食收储损耗指的是粮食入库数量和出库数量的差额,导致损耗的原因主要可以分为人为原因和自然原因两种,节粮减损也主要从这两方面开展。现阶段,我国餐饮行业的浪费风气较为严重,主要的浪费重灾区有婚嫁庆宴、公务聚餐、大中型餐馆等;外卖导致的粮食浪费也不容小觑,这是因为外卖分量是固定的,消费者吃不完只能选择将外卖丢弃。此外,粮食收获后造成的损失也较为明显,尽管近年来国家各种政策的落实,使粮食在收储环节的损失已逐渐减少,但该环节的节粮减损的任务依然严峻。

1 目前我国粮食收储体系存在的问题

1.1 现行粮食质量标准无法匹配市场需求

我国现阶段应用的粮食质量标准的制定依据是粮食安全储存要求,这与市场中粮食加工企业所关注的粮食质量指标存在一定偏差。例如,关于小麦,国家粮食质量标准将不完善粒作为重要衡量指标,但是面粉加工企业并没有过多关注不完善粒,而是将面筋含量、小麦出粉率作为面粉质量指标[1]。这便会导致粮食供给失衡的情况,具体表现是国家按照既定粮食质量标准收购粮食,拉高粮食市场成本,造成粮食库存积压陈化;粮食加工企业则无法采购足量的粮食对接市场,受疫情及国际形势的影响,国际市场采购粮食趋紧,造成企业不是停转倒闭,就是资产整合重组。

1.2 粮食收购价格不匹配市场价格

我国现阶段的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其制定依据是粮食种植成本,该政策的落实目的是为了保护粮食种植人员的从业积极性,但是随着农业种植技术和设备的发展,粮食种植逐步向规模化方向发展,粮食种植成本也会逐渐下降。由此可见,我国政策性粮食收购价格需要随着粮食市场需求进行调整,但实际情况是想要顺应粮食市场价格存在较大难度。例如,2016年进行的玉米收储市场化改革,经历了一年时间的市场博弈,才确定了最终的玉米市场价格确定机制。

1.3 粮食收储主体有待进一步优化

我国在粮食收储方面应用的是以中央储备粮为主、地方储备粮为辅的体系,中央储备粮收储目的是对粮食市场进行宏观调控及稳定、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提高重大自然灾害抵御能力,收储的主体是国务院和中国储备粮管理集团有限公司,但是原粮收储规模相对较小,会延长突发事件响应时间;地方储备粮收储目的是配合中央储备粮收储,收储的主体是地方政府,但是在实际的粮食收储过程中,地方储备粮收储作用并未被良好地发挥出来,具体表现是偏向于储存、忽略了应用等。同时,对仓储设施投入方面,地方配套资金严重不足。

2 粮食收储体系改革路径

2.1 持续完善多层次粮食收储体系

为了满足我国现阶段粮食收储需求,相关部门需要积极完善粮食收储体系,在践行保障粮食安全、以人民为中心的基础原则的同时,确保粮食收储体系的层次性和多样性[2]。具体来讲,相关部门需要强化对中央储备粮的垂直管理,严格遵循非口粮品种退出政策,在此基础上以10%为比例建立应急成品粮储备体系;持续深化对主要粮食最低收购价格形成机制的改革,例如,小麦、稻谷、玉米等,逐渐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格与粮食市场价格的匹配程度,从供给侧角度改善粮食收储体系。

2.2 落实粮食收储主体责任和粮食安全责任制

基于粮食收储风险控制需求,需要持续深化粮食收储制度改革,以此来充分落實粮食收储主体责任。具体来讲,通过建立粮食安全责任制,要求粮食收储主体连同粮食加工企业共同承担粮食收储风险、收储费用等。在引导优质粮食品种生产的基础上,一方面确保粮食加工企业粮食加工质量能够满足粮食收储需求,另一方面做到及时推陈储新减少陈化,真正实现互利共赢、相互推动。此外还可以改革储备粮食贷款制度,搭建粮食收购银企融资平台,引导商业银行进入储备粮食贷款体系中,进而与粮食收储主体共同承担贷款利率和贷款风险,减少粮食收储主体的风险。

2.3 推进粮食仓储信息化进程

为了提高粮食仓储的线上服务水平,完善粮食仓储的服务功能,需要不断强化粮食仓储信息化建设,实现对粮食仓储信息的统一管理和充分应用。具体来讲,可以通过手机、电脑等移动设备实现对粮食仓储系统的实时监管,进而形成线上线下共同运行的一体化模式;健全粮食仓储系统功能,例如,围绕粮食品牌建设,为粮食种植人员、粮食加工企业、粮食消费者提供查询服务,为粮食种植人员提供技术落实和政策宣传服务,为粮食供销商提供粮食加工企业信誉度服务等。

3 粮食收储环节出现损耗的关键原因

3.1 从业人员思想认识不足

节粮减损是现阶段我国粮食收储面临的主要要求,但是部分粮食收储从业人员并未意识到开展节粮减损的重要性,表示一些从业人员还存在思想认识不足的问题,这会对节粮减损政策和措施的落实造成不利影响[3]。此外,现阶段粮食收储不断向信息化方向发展,对各种信息技术的应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粮食收储人员需要不断强化信息意识和创新意识,同时掌握相应信息技术应用方式,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从业人员结构断层、人才紧缺、思想意识和专业水平仍然需要不断强化。

3.2 粮食收购出库难以掌控

由于粮食进出库检质把握不准、计量设备校准不规范、计量人员操作不合理等导致的粮食质价误差较大,粮食入库数量不准确;粮食入库难免会出现水分、杂质增多情况,如果没有按照标准扣除非标准粮食,便会导致粮食入库存在差异;粮食运输、驳运、进出烘干等难免会发生损耗现象,“毛粮入库、净粮入仓”机械通风、日晒整理造成水分、杂质减量等都会产生粮食损耗。同时,人为因素不容低估,如从业人员玩忽职守、违法犯罪、承运方故意增减随车物品等都会造成粮食计量误差,进而导致粮食出库损耗。

3.3 粮食储存保管因素多

粮食储存期间呼吸作用会分解粮食中的部分营养物质,并且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呼吸作用越明显,导致的储存损耗越多;如果粮食在储存过程中产生了霉变和发热等问题,不但会导致粮食储存损耗,还会导致粮食损失;如果储存粮食被害虫蛀蚀,会产生粉尘,粉尘越大则粮食损耗越大;机械通风方式和降水方式的应用,均会使储存粮食水分降低,进而导致粮食减量。

4 粮食收储节粮减损的有效策略

4.1 提高从业人员思想认识

想要确保节粮减损工作的顺利进行,需要全面确保从业人员的专业程度,强化从业人员对节粮减损的思想认知[4]。具体来讲,通过人才引进、优化人员结构,加大对粮食收储从业人员的培训力度,积极培养思想意识较为完善、信息技术掌握水平较高的专业从业团队;将加强党史教育活动融入企业文化建设中,全面提高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为各项节粮减损措施和政策的落实奠定基础;定期聘请行业专家进行讲座,以此来提高粮食收储从业人员对节粮减损政策和策略的理解程度和实操能力。

4.2 加强粮食进出库管理

第一,建章立制。修订和完善粮食进出库制度,健全内部监督机制,制定粮食进出库工作方案,人员定岗定位,细化目标责任,实行绩效考核。节粮鼓励奖励、损粮严查问责,特别是对检质、检斤、运输等重点岗位、重点环节严加监控,减少违规操作和违法犯罪。重点要认真核对粮食运输车辆,避免出现入仓错误情况;及时清扫散落粮食,避免被车辆碾压产生损失。同时科学设置粮食出库路线、选择粮食出库设施,做好粮食进出库现场管理工作。

第二,推进信息化。按现代仓库管理要求,推进粮库信息化[5]。应用智能粮食入库管理系统,实行粮食收购“一卡通”,实现对粮食入库的自动化数据采集,以此全面确保粮食入库数量的准确程度。应用电子监磅设备,以减少人为因素对粮食出库计量的影响,进而确保粮食出库数量与入库数量的一致性。做好对粮食运输车辆的检查和监管,避免出现故意增减随车物品 的情况;对地磅进行年檢,确保粮食计量的准确。

第三,监督检查。组建绩效考核、监督检查工作组,围绕重点岗位人员、重点环节部位,做到提前预警、事中督查、事后奖惩。侧重随机检查粮食批量入库质量、现场检斤查验、仓内质价评价、粮食进出制度执行等。重点对粮食损耗损失,科学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整改落实和责任追究的意见。

4.3 加强粮食仓储监管

第一,健全粮食仓储管理制度和结构,明确仓储管理人员的工作职责,并且建立相应的考核体系以确保仓储管理人员职责能够得到有效落实;强化对仓储管理人员的教育力度,确保仓储管理人员能够保持绝对的责任意识和专业素质,从加强仓储管理人员管理的角度确保粮食仓储管理质量[6]。第二,建立粮食仓储管理档案,从粮食入库后定期开始水分、质量检测工作;对于仓储质量异常粮食,需要进行跟踪质量检验,以此做好对仓储粮食的质量检测和跟踪。

5 结 语

采取粮食收储节粮减损策略是减少粮食收储损耗的必要条件,并且节粮减损是一项系统性较强的工作,需要工作人员从多个角度采取相应措施。基于此,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做好对粮食的入库质量管理,尽量降低粮食入库的损耗;应用科学的粮食收储技术和方式,以尽量减少粮食在收储过程中的损耗。粮食企业开展粮食节粮减损行动,从生产、流通、加工、存储、消费等各个环节入手,减少粮食损耗浪费;通过加强宣传教育、强化制度建设、加强立法执法、强化监督管理等多方面,探索建立节粮减损的长效机制;努力实现生产收储环节颗粒归仓,加工环节物尽其用,消费环节光盘行动,让“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成为新时尚。

参 考 文 献

[1] 颜波,胡文国,周竹君.加快推进粮食行业转型发展几个重点问题研究[J].中国粮食经济,2018(10):26-31.

[2] 陈冬贵.大力推进节粮减损 扛稳三湘粮安重任[J].新湘评论,2021(3):16-18.

[3] 刘俊.把粮食流通工作牢牢抓住、紧紧抓好[J].中国粮食经济,2014(8):59-60.

[4] 任正晓.深刻认识新常态准确把握新形势扎实做好粮食流通工作[J].中国经贸导刊,2015(9):7-12.

[5] 刘慧.粮食收储制度改革将积极稳妥推进[J].粮食科技与经济,2018,43(2):10.

[6] 徐焘,邢常瑞,夏雨杰,等.粮食收储质量检测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进展[J].粮食科技与经济,2020,45(2):39-42.

Study on the Loss Reduction Strategy of Food Collection, Storage and Saving by Mail Address

Liu Jiahua, Gao Changyao, Shi Chenggang

( Jianhu Development And Reform Commission, Yancheng, Jiangsu 224700 )

Abstract: In the process of grain collection and storage, loss will inevitably occur, which will reduce the quality of grain collection and storage, which is not conducive to the construction of grain collection and storage system. Despite the implementation of various national policies in recent years, the loss of grain in the collection and storage link has been gradually reduced, but the task of grain reduction and loss reduction in this link is still grim.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serious harm of grain waste and loss, analyzes the problems of Chinese grain collection and storage system and the path of deepening reform, the reasons of grain collection and storage loss, 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promoting the reduction of grain collection and storage.

Key words: grain purchase and storage, food loss reduction, food was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