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神山医院19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危重患者实验室数据动态观察与分析
2021-01-16巫小莉程雅婷周碧云肖鸿岸李妙知
张 玲,陈 丹,巫小莉,陶 然,程雅婷,周碧云,李 玲,肖鸿岸,李妙知,肖 含,谢 文
1.湖北省武汉雷神山医院检验科,湖北武汉 430200;2.广州金域医学检验中心,广东广州 510005;3.广州中医药大学金沙洲医院检验科,广东广州 510006;4.吉林金域医学检验所有限公司,吉林长春 130000;5.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检验科,湖北武汉 430071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疫情来势凶猛,已波及全国乃至全球的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新型冠状病毒为β型冠状病毒,具有极强的传染性,其传播途径主要是经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主要造成肺组织灶性出血、坏死,可出现出血性梗死,部分肺泡腔渗出物机化和肺间质纤维化,最终引起呼吸窘迫综合征、多脏器功能衰竭,严重威胁患者生命[1-11]。本文希望通过动态观察分析常规项目中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百分比、D-二聚体水平、尿蛋白和尿潜血等指标在新冠肺炎危重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变化趋势,为临床治疗、预后提供科学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武汉雷神山医院19例确诊的新冠肺炎危重患者,均符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诊断标准,其中男12例,女7例;年龄 47~87岁,平均(67±12)岁。19例患者病情:没有基础病的2例,转归时间小于15 d;有一种基础病的4例(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转归时间15~20 d;有两种或以上基础病的12例,转归时间大于22 d;死亡1例,入院时就有严重的基础病。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基础病的占89.5%;年龄大于60岁的占74%。
1.2仪器与试剂 希森美康XN-9000血液分析流水线,配套试剂、质控物;希森美康CS-5100凝血五项全自动血凝仪,配套试剂与质控物;希森美康全自动尿液分析仪UC-3500,配套试剂与质控物;希森美康全自动尿有形成分分析仪UF-5000,配套试剂与质控物。
1.3方法 抽取患者早上空腹静脉血,用2 mL 乙二胺四乙酸二钾抗凝血检测血常规(白细胞、淋巴细胞、血小板分析),用2 mL 1∶9枸橼酸钠抗凝血检测D-二聚体;留取新鲜随机尿10 mL,用于尿液分析。仪器操作、实验操作均严格按照仪器说明书及标准操作程序文件操作。实验前完成当天质控检测,确保仪器状态正常及所有质控数据在控。由于19例病例住院时间长短不一,如果分开住院时间段制作图示,由于病例数太少不能很客观地反映患者治疗中的数据变化,因此在图表制作时采用的是19例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
1.4统计学处理 计数资料用Excel工作表处理,以百分率描述,主要数据以趋势变化图表示。
2 结 果
2.1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及淋巴细胞百分比结果 19例患者有中4例(21.1%)入院时白细胞计数升高,2例(10.5%)入院时白细胞计数低于正常,13例(68.4%)白细胞计数从入院到出院都在参考范围内波动。19例患者有17例(89.5%)入院时淋巴细胞百分比呈降低状态,治疗后期都逐步上升呈恢复趋势,其中8例(42.1%)转归时淋巴细胞百分比恢复正常水平。除去4例入院时白细胞计数增高的患者,15例患者白细胞计数变化趋势如图1所示,淋巴细胞百分比变化趋势如图2所示。
2.2血小板观察指标结果 19例患者中,1例患者入院时血小板正常,治疗期间几次出现较大波动,转归时血小板仍处于偏低水平,根据数据分析,不排除药物干扰;1例肿瘤患者,从入院到转归,血小板一直维持在低水平[(59~79)×109/L]波动。在整个治疗过程中血小板计数未出现异常的有17例(89.5%),期间出现过波动,均在参考区间内波动,如图3所示。
2.3D-二聚体观察指标结果 19例患者入院时D-二聚体均处于较高水平,治疗中一度达到高峰,治疗后期总体水平有所下降;其中死亡1例,D-二聚体水平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有5例(26.3%)D-二聚体水平降至正常水平。见图4。
2.4尿常规观察指标结果 收集患者尿液标本16例,主要观察分析尿隐血和尿蛋白两组数据,其中尿隐血阳性有11例(68.8%);尿蛋白阳性8例(50.0%);尿隐血和尿蛋白(+~+++)同时出现并持续阳性天数超过30 d的有6例(37.5%)。
图1 治疗进程中白细胞计数变化趋势
图2 治疗进程中淋巴细胞百分比变化趋势
图3 治疗进程中血小板计数变化趋势
图4 治疗进程中D-二聚体变化趋势
3 讨 论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明确:体温、呼吸道症状结合核酸检测和CT检查是新冠肺炎的确诊依据。由于新冠肺炎病情发展迅速,确诊后的救治,可以说是与时间赛跑,抢救生命刻不容缓。在新冠肺炎治疗过程中,如何控制病情发展,离不开常规项目监测的支撑与支持,动态观察患者常规检查项目结果及数据分析,在正确评估患者病情的发展趋势、预后判断,为临床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面体现出更大的价值[2,4-6]。
本文动态分析新冠肺炎危重患者实验室常规检测指标的变化,评估其在病情发展中的变化趋势,为判断患者预后提供依据,为后续研究提供依据。收集的19例危重病例中,17例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基础病,占89.5%;年龄大于60岁的占74%,说明高龄与有基础病更易转为危重病例。19例危重患者中,有2例没有基础病,转归时间小于15 d;有单病种(单项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基础病的4例,转归时间15~20 d;有两种或以上基础病的12例,转归时间大于22 d;死亡1例,入院时就有严重的基础病;说明基础病与病情严重程度十分相关。血常规检查:有4例入院时白细胞计数升高,可能存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合并细菌感染,其中1例入院时白细胞计数36×109/L,肺部CT呈片状磨玻璃样并呼吸衰竭;1例入院时白细胞计数为17×109/L,治疗过程中白细胞计数升高至41×109/L,病情出现合并感染,基础病为甲状腺功能减低和高血压,不排除与用药有关。白细胞计数:有15例(78.9%)正常或减少,符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及文献所描述[1-11];病毒攻击机体免疫系统,致使外周血淋巴细胞迅速下降,19例危重患者中有17例(89.5%)淋巴细胞百分比减少,与文献[1-3,7]报道相符,转归时有8例(42.1%)淋巴细胞百分比回复至正常水平;结果表明白细胞和淋巴细胞在新冠肺炎中有预示作用。血小板计数除1例淋巴瘤患者外,其余18例在整个病程中(平均住院天数大于20 d)未见降低。有文献推测可能感染促进血小板血栓形成,血液循环中的血小板水平会因此降低[3],本文结果分析不支持此推测,或许与本文观察例数有关,统计标本量太少不能客观反映所有患者临床表现的真实状况,有待今后扩大样本量作进一步论证。19例危重患者D-二聚体水平在治疗过程中维持较高水平,期间出现过高峰,后期呈缓慢下降趋势,预示病情向好转归;其中死亡1例,D-二聚体水平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有5例(26.3%)转为正常,由此可见,D-二聚体水平升高可判断感染的严重程度,对临床治疗有重要的指导性意义。收集16例危重患者尿液检测数据发现,有50.0%患者出现尿蛋白阳性,68.8%患者出现隐血阳性,6例(37.5%)患者同时出现尿隐血、尿蛋白阳性,持续阳性时间超过30 d,结果表明新型冠状病毒可能引起肾功能损害[8],如果论据成立,尿隐血、尿蛋白将是新冠肺炎患者的重要危险因素。对尿隐血、尿蛋白、肾功能等指标联合分析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是否造成肾损伤笔者将另文探讨。
综上所述,在常规检测项目中,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百分比、D-二聚体水平、尿蛋白和尿潜血等项目,是判断新冠肺炎患者病情发展的重要指标,动态观察这些指标对监测新冠肺炎患者的病情发展、转归,指导临床用药及预后判断等方面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