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提升乡风文明的对策研究*
2021-01-16丛瑞雪
丛瑞雪
(中共德州市委党校文史教研部,山东 德州 253000)
一、乡风文明建设的目标要求
乡风就是乡土风俗,主要指人们在乡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过程中形成的风尚和习俗或是价值观念、生活方式、风土人情等。文明是相对于野蛮而言的,是人类进入高级阶段的一种进步的样态[1]。“乡风文明”是农民在道德规范、素质修养、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等方面所呈现出的一种文明、积极、健康的精神风貌[2]。乡风文明的核心要义或本质就是农村精神文明的建设,内容涉及文化、法制、风俗、社会治安等多个方面[3]。
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首次将“乡风”和“文明”合起来作为一个整体概念,指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之一是加强乡风文明建设。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确立了包含乡风文明在内的总体要求,指出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灵魂和保障,在乡村振兴中具有重要作用[4]。2018年3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山东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和公共文化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深入挖掘优秀传统农耕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培育挖掘乡土文化人才,弘扬主旋律和社会正气,培育文明乡风。这就为山东省乡风文明建设作出了科学谋划。2018年5月《山东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提出,通过“持续开展乡村文明行动、强化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弘扬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焕发齐鲁乡村文明新气象,由此确立了山东省乡风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201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要求“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核心,以乡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为载体,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建设邻里守望、诚信重礼、勤俭节约的文明乡村”。这就明确了乡风文明建设的实践路径及目标要求,为当前山东省乡风文明建设提供了基本遵循。
二、山东省乡风文明建设有序推进中存在的问题
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需要科学的规划和长期的时间积淀才能形成。近年来,山东省积极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奋力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开展乡风文明建设,农民整体素质得到提升,农村社会风气向上向好。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结构的变革以及社会文化的变迁,乡风文明建设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相适应的问题。
(一)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农民的思想道德教育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问题,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农业农村的问题得到很大的改善,但是农民作为乡风文明建设中的主体,在市场经济大环境影响下,有些农民的思想价值观受到功利主义的渗透,不利于农民思想道德建设。探其原因:一方面,从1978年开始,我国农村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村民自治取代了原来的人民公社制度,从先前的集体劳动变为了家庭个人劳动,农民的思想开始出现变化,受拜金主义、自私自利、炫富等负面价值观的侵袭,某些农民出现了“思想道德失范”现象。另一方面,党的十九大之后,乡风文明建设迎来新的起点,党中央高度重视乡风文明建设,并提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乡风文明建设,但由于农村地域广阔、人文差异较大等,某些地方出现了以下问题:一是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力度不够。某些基层组织对于精神文明宣传力度不够,传播手段形式化、表面化,不能触动农民的内心,不能做到寓教于乐,不能实现潜移默化,忽视了思想道德建设对于提升农民整体素养的精神之力。二是有些农村干部思想认识不到位,认识不到思想道德建设对于提升经济效益的长远价值,满足于眼前利益,缺乏长远发展眼光。例如,为了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需要培育农民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即乡风文化建设,切实做到精准扶贫与扶志、扶智并重。但是,某些基层组织尤其是“村两委”,个别存在只注重群众经济上的脱贫,忽视了群众精神及能力上的贫困,在乡风文明与脱贫扶志的有效衔接中,没有完全实现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的融会贯通。这就需要落实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的政策,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否则扶贫的措施再全,脱贫的人口再多也会因为“扶志”和“扶智”的缺损而影响脱贫攻坚的成效。
(二)需要进一步健全农村公共文化体系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的全面深化改革重点任务目标。山东省高度重视农村公共文化体系建设,近年来山东省大力提升公共服务效能,开展文化旅游惠民工程,深化文化旅游扶贫合作,成果显著。但是在实施乡村文化振兴过程中,山东省某些地市公共文化供给方面存在的问题仍然制约着乡风文明建设发展:一是投入和管理有断层。按照山东省的规划和指标体系目标,各地市都已基本完成文化中心的建设,在文化场所建成投入使用后,某些地市软件设施却无法及时跟进,主要原因是由于各村集体经济状况不同,投入的文化活动经费不一,但大多存在经费紧张的问题,以至于无法及时跟进或者及时更新。二是文化场馆运行存在供需失衡状况问题。根据《山东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指标体系要求,乡风文明“四率提升”指标中的文化中心覆盖率2017年基期值为88%、2020年目标值为100%[5]。但通过走访乡镇、座谈调研发现,部分乡镇综合文化站选址不科学、面积配备不达标、设施设备陈旧、人员混编混岗使用、不能按时开放、有效利用率低、普遍存在厅室功能单一,公共服务项目和特色服务项目较少,公共文化服务品牌缺乏等问题,同时还存在文化内容更迭滞后问题。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中,某些地市在文化建设方面没有找到脱贫扶志与乡风文明建设的紧密结合点,特别是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中多数地市缺乏文化涵养课程的设置,偏重于脱贫技能培训,公共文化产品供应单一,忽视了文化建设以及文化引领力建设,不能做到因地制宜。
(三)需要进一步保护与传承农村优秀传统文化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农耕文化是我国农业的宝贵财富,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不能丢,而且要不断发扬光大。如果连种地的人都没有了,靠谁来传承农耕文化?”[6]在走访中发现:合村并居建设中许多古村落、古建筑、古农具等没有保留下来,传统的农耕播种、丰收、时令节气等庆祝活动基本不存在了,农耕文化中蕴含的脚踏实地、自强不息、向上向善、重义守信、勤俭持家等优秀品德出现不同程度的缺失,农耕文化代际传播能力减弱,后备力量不足,特别是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断档,人人参与保护的意识薄弱。在对山东本土的儒家文化、红色记忆、运河文化等文化资源挖掘中创新性发展不足,单纯追求文化产业效益,部分乡镇出现文化旅游项目重复建设的问题,难以实现“一村一品”格局。同时还发现农村文化人才匮乏的问题:一是乡村高层次文化人才匮乏,特别是公共文化服务人才。由于条件差、工资低、工作繁杂、用人机制不灵活,基层文化人才引进难,流失易。二是乡村文化传承的参与者匮乏。因承担文化代际传承任务的青年常年在外务工,剩下的大多是老人、妇女、儿童,广大农村青年已成为农村文化建设、营造文明乡风的缺席者,以至于某些乡村的历史文化、传统文化传承后继无人,一些老技艺、老手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失传的局面。
(四)需要进一步推进移风易俗
在党的领导下,农业农村部于2019年9月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移风易俗建设文明乡风的指导意见》,民政部于2020年5月印发《关于开展婚俗改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去除与新时代不相符的落后的不文明的风俗习惯,倡导符合新时代发展的文明风俗。但是目前有些村级自治组织——村民委员会和村级民间组织出现行政化、官僚化倾向,一些理事会、监督委员会、协会形同虚设,难以有效发挥约束作用,致使多方力量无法真正参与进来。在移风易俗工作中,部分红白理事会作用发挥不明显,有的理事会成员责任心不强,碍于乡邻情面,不想或不敢“出风头”“做表率”,部分村领导班子有“老好人”思想,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得过且过。这些因素导致山东省某些地市移风易俗工作开展不彻底,户户不一,村村不同,攀比之风屡禁不止。例如某些地市政府在推进殡葬改革中,由于服务设施不完善,多数没有建成公益性祠堂或公墓,即使有少数乡镇已经建成公益性祠堂或公墓,但距离较远,不方便拜祭,导致农民产生抵触情绪。同时在城镇化推进过程中,某些村民受城市生活方式的影响,乡村社会的消费主义之风盛行,在办理红白事、邻里交往等风俗仪式方面,存在铺张浪费、大操大办的问题。调研中发现,在农村,红事礼金节节攀升,高价彩礼现象难以制止,部分偏远地区已经出现了农村男青年找对象困难的问题。虽然各地都制定了《移风易俗工作实施方案》,但是仍有极少数村民和个体工商户在红白事中依旧我行我素。
三、提升乡风文明的实践路径
乡村要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促进乡村全面振兴,要发挥山东省乡村文明建设的优势,坚持问题导向,打造齐鲁样板,为全国乡村振兴背景下的乡风文明建设提供山东经验。
(一)坚持思想引领,提升文化传播效力
1.坚持思想引领。思想引领行动,农民只有用先进的思想武装头脑才能凝神聚气,才能形成合力建设美丽农村。政府层面要对全体农民规划设置近期和长远的培训目标,拓宽培训渠道。例如,文化宣传部门可以联合农业部门举办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课程,安排专项课时进行文化培育,提高农民的整体文化素质。培育内容要注重发掘总结农民身边的鲜活事例,联系群众的思想实际,把讲道理与讲故事结合起来,积极开展新时代农民先进模范人物、好婆婆好媳妇、最美家庭、最美农民等评选活动,引导广大村民崇德向善。山东省济南市开设“泉城文明家庭微访谈”节目传递家风故事;青岛市在市北区开设首家“红色家风馆”;日照实施“日照好家风”培育工程,都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通过加强农村宣传专门人才的引进,对农民进行社会思潮和宗教的讲解辨析,正本清源,扶正祛邪,巩固和壮大乡村意识形态阵地。山东省依托“图书馆+书院”等模式,使国学普及、礼乐教化、道德实践等文化涵育活动融入日常生活,目前建成乡村儒学讲堂近7 000座,开展活动3万余场次。
2.坚持宣传方式创新。山东省农村网络覆盖率基本达到99.9%,基层政府应发挥优势以微信公众号、微博、腾讯课堂等为载体,采取符合农民特点的方式方法进行宣传,梳理各地文化资源接入“齐鲁文化云”,通过PC端、移动端(包括APP和微信)等进行全媒体推送,破解农民外出务工后留不住乡愁的难题。各地政府要选择好乡风文明建设新的切入点,利用秋收、春节等农民回乡聚集的时间段,在人员聚集区,建设“24小时书房”“电子阅报机”“文化器材共享机”等服务点,提供内容更为丰富和优质的文化产品,加强对返乡农民的思想宣传教育。结合正在实施的时代新人培育工程,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田间地头,实现送教上门服务,从而更好地树立文明新风尚。
(二)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升文化服务供给力
1.不断加强公共文化载体和平台建设。山东省政府应进行统筹规划,各地结合本地实际需求和文化特色,加大专项资金投入,解决硬件落后的问题,按照公共文化设施的种类、数量、规模、选址和布局,充分整合现有资源,将纪念馆、文化中心、乡村记忆馆、村史馆等场所作为文明实践教育和活动基地,打造多种多样的文明实践活动平台。设立“县乡村20分钟文化服务圈”,群众步行20分钟就能到达村级文化服务中心,乘坐交通工具20分钟就能到达县、乡文化场馆,群众可以像在网上购物一样在此选择喜欢的电影、民歌,实现送文化下乡更加精准、切合实际、符合需要。加强规范公共文化设施运行管理,实行专职人员专门负责制,不断提升乡镇文化站一院多能配套改进、一室多用整合提升,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合理配置文化资源。
2.加强基层党组织的文化引领力,激发文化再生力。一是基层党组织要加强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深入挖掘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精神要髓,把握乡风文明建设的精准方向,为乡风文明建设提供先进思想文化引领。二是打造具有本土特色的齐鲁样板。政府要挖掘与整理本土乡村文化内涵与特征,形成自身特色,避免美丽乡村建设的同质性或模式化,确保本土农村优秀文化传统得到继承与发展。三是延长优秀传统文化产业价值链。政府可提倡企业、民间组织等团体或个人在依托本地文化资源或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础上发展文化的衍生品,创造出经济价值,延长其价值产业链,实现经济价值与文化价值互惠局面。例如潍坊青州市的农民画产业解决就业人员约3万人,上下游产业年销售额超3亿元,成为拉长青州书画产业链、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政府也可采取购买涉农文艺节目:例如采取“购买服务、院团演出”等方式,或推行“菜单式”“订单式”等政策,建立健全供需对接制度,做到依需定戏、因需实践,满足农民对不同文化样式的需求,这既保证了传承农村优秀传统文化的经济来源,也打破了农民文化需求与供给之间的矛盾,还促进了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
(三)实施人才分层培养,提升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力
1.培养专业文化人才。每个乡镇除了配备综合文化站专业人员外,还应在每个村设置基层文化联络员,吸纳返乡文艺创作者和大中专学生等到乡村文化队伍中来,依托于儒家文化,对农耕文明、历史传承、民俗、沂蒙红色基因、自然资源元素等进行深入挖掘,形成一批齐鲁文化精品成果,推动文化创作和服务能力,引导文艺创作向高质量方向发展。
2.培养乡土文化能人。对于当地有艺术特长、扎根基层的民间文化传承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政府应予以资金的支持和文化产业优惠政策的扶持,鼓励中青年人发展文化产业,培育打造乡村文化和旅游能人,带动当地文化产业发展,留住乡土文化人才。同时在村庄组成以热爱传统文化、热心公益事业的老教师、老干部、老党员等为主要力量的志愿者团队,在村里开展日常性宣讲活动,激发乡村文化振兴活力。山东省禹城市实施“十百千”工程,开展“十佳基层文化人才”“百佳基层文艺队伍”“千名基层文艺骨干”评选,摸排全域范围内的文化骨干,演出中邀请当村文化能人登台献艺,打造了一支精干高效的基层文化人才队伍。
(四)修订完善村规民约,提升乡风文明约束力
1.依法依规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将移风易俗相关事项纳入村规民约,以村规民约为抓手,统一制定符合本村实际、操作性强的婚丧嫁娶标准,通过张贴公告、入户宣传、与每户家庭签订《移风易俗承诺书》等形式,使每位村民成为移风易俗的知晓者和践行者。对不按规定大操大办的,采取红白理事会不能参与、停止下发村级集体各项福利、取消家庭及成员评选先进资格等方式,教育引导群众进行自我约束。同时政府出台相应政策,鼓励有条件的村镇建立公益性祠堂或公墓,由专人主持殡葬仪式、统一安放骨灰,不仅能简化现有丧事流程、节约土地,还能减轻村民负担、方便祭拜。在殡葬改革中山东省武城县实施“五免”惠民政策,即动用机械、接运骨殖骨灰、骨殖火化、骨灰盒、骨灰寄存全免费,全面激发群众迁坟积极性,实现了新增逝者全部入公墓安葬、旧坟墓愿迁尽迁的目标,增量问题得到根本解决,存量问题得到妥善处理。
2.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村村成立红白理事会,推选德高望重、公平公正的人士,特别是老党员加入红白理事会,指导监督本村婚丧喜庆事宜,简化仪式,杜绝铺张浪费现象发生。红白理事会置于村委会领导之下,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党员干部带头抵制婚丧陋习,带头宣传落实移风易俗,以党风引领民风,逐渐形成促使社会风气转变的长效机制。同时,村党支部可以通过组织开展内容更丰富、覆盖面更广的“修身齐家、明礼守信”全民行动,针对模范评选、志愿服务、诚信建设、礼仪推广、公益生态、传统文化、交通文明等方面开展各类文明创建活动,引导广大农村传承良好家风,让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逐步成为农民群众约定俗成的生活习惯,实现乡风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