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连词“不然”的语法化

2021-01-16武远佳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否定性替代性用例

武远佳

(温州大学 人文学院,浙江 温州 325035)

“不然”在《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中有三种用法:一是形容词,表示“不是这样”;二是形容词,用在对话开头,表示否定对方的话;三是连词,表示如果不是上文所说的情况,就发生或可能发生下文所说的情况[1]。例如:

(1)他话很少,说时总是和颜悦色的。但学生非常怕他,敬爱他。夏先生则不然,毫无矜持,有话直说。(丰子恺《悼夏丐尊先生》)

(2)我正色道:“不然!不然!这正是风流事,自古已有之,与风化何干?”(俞平伯《风化的伤痕等于零》)

(3)米耳先生便解释道:“不然我也不知道你是天生的细腰。西洋女人的腰是用钢条跟鲸鱼骨硬束出来的,细虽细,像铁打的一般。”(张爱玲《连环套》)

(4)在这样地方,你很少感到寂寞的。因为既已疲劳了,你需要休息,不然,也总有些伙伴谈天儿。(李广田《野店》)

例(1)和例(2)中的“不然”是形容词,前者在句中做谓语,后者单独成句,由于语法功能不同,二者在词典中分属于不同义项,但其词义相同,皆可释义为“不是这样”。例(3)和例(4)中的“不然”是连词,可释义为“否则,如果不这样”。其中,例(3)的“不然”表示否定性假设,连接的是“如果不这样”产生的结果。例(4)中的“不然”则表示另一种选择,连接的是两个并列选项。

学界对“不然”一词的研究较少。吕明臣从共时角度探讨了连词“不然”的语义特征和语法性质[2];汪丽佳分析了“不然”在语义、语篇等方面的特点[3];王博考察了“不然”和“要不”在连接功能下的区别[4]。以上研究成果均是基于现代汉语层面进行的,“不然”的历时演变问题还需要进一步探讨。因此,笔者将立足汉语史,深入探究“不然”的语法化过程,并分析“不然”语法化的动因与机制。

一、“不然”的语法化过程

“不”是象形字,本义为“花萼足之形”,后被假借为否定副词,本义消失。“不”的假借义在先秦就有用例,后成为“不”的基本义。例如:

(5)悲忧穷戚兮独处廓,有美一人兮心不绎。《楚辞·九辩》

(6)夫一言而寿国,不听而国亡,若此者,大圣之言也。《管子·霸言》

“然”的本义是“燃烧”,最初用作动词,后来在使用过程中逐渐发生分化,发展出多种用法。例如:

(7)仲弓曰:“居敬而行简,以临其民,不亦可乎?居简而行简,无乃大简乎?”子曰:“雍之言然。”(《论语》卷三)

(8)孟子曰:“矢人岂不仁于函人哉?矢人唯恐不伤人,函人唯恐伤人。巫匠亦然,故术不可不慎也。”(《孟子》卷三)

(9)而渔父避世隐身,钓鱼江滨,欣然自乐。(《楚辞》卷七)

先秦时,“不”和“然”就已紧邻共现,根据“然”的不同意义,“不然”可以表达多个意思,我们将其主要用法归纳为以下两种:

“不然”表示“不对,不合理”。例如:

(10)上帝板板,下民卒瘅。出话不然,为犹不远。《毛诗·大雅》

(11)子高曰:“不然。吾闻之,唯仁者可好也,可恶也,可高也,可下也。”《国语·卷第十八》

例(10)和例(11)中的“不然”是由否定副词“不”和形容词“然”组成的偏正短语,可以在句中做谓语,也可以独立成句。表示“对,正确”的形容词“然”是由其动词本义隐喻而来的。其中,例(10)是“不然”在线性序列上紧邻共现的最早用例。

“不然”表示“不这样,不如此”。例如:

(12)逮至其国家则不然,王公大人骨肉之亲,无故富贵、面目美好者,则举之。(《墨子》卷二)

(13)世主所贵者宝也,所亲者戚也,所爱者民也,所重者爵禄也,亡君则不然。(《管子》第六)

例(12)和例(13)中的“不然”是由否定副词“不”和指示代词“然”组成的偏正短语,主要在句中充当谓语成分。表示“这样,如此”的指示代词“然”是由其动词本义直接假借而来的。

我们认为,现代汉语中的连词“不然”是由第二种用法演变而来的,连词“不然”的“不”仍起否定作用,“然”仍起指代作用,而“不然”含有的语法意义,即假设义和选择义,是其在语境中逐渐吸收的。如在例(3)中,“不然”可以解释为“如果不捏西洋女人的腰”,“然”代指前面“捏西洋女人的腰”这种行为,“不”是对这一行为的否定,句中“不然”所含有的假设义,是由后接假设性结果这一语境凸显的。

先秦时,表示否定性假设关系的连词“不然”就已出现用例。例如:

(14)中行献子曰:“遂围之,以待楚人之救也,而与之战,不然,无成。《春秋左氏传·襄公》

(15)子之罪大极重,疾走归!不然,我将以子肝益昼餔之膳。《庄子·盗跖》

在以上例句中,“不然”不充当句法成分,具有连接前后两个句子的语法功能,释义为“否则,如果不这样”“不然”可以重新分析为连词。由于这一时期连词“不然”的用例极少,而表示“不对”“不这样”义的偏正短语是其主流用法,因此,我们只能将先秦看作是连词“不然”的萌芽时期。

汉代和魏晋时,“不然”的用法没有太大变化,但此阶段出现了“若其不然”和“若不然”的大量用例。例如:

(16)相如既病免,家居茂陵。天子曰:“司马相如病甚,可往从悉取其书。若不然,后失之矣。”《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17)将军若欲有为,起乘其弊可也;若不然,固将择所从。《三国志·魏书·刘表传》

(18)先告仲堪云:“今当入沔讨除佺期,已顿兵江口。若见与无贰,可杀杨广;若其不然,便当率军入江。”《晋书·列传五十四》

在以上例句中,“不然”与假设连词“若”“若其”连用,这使“不然”的假设义更为明晰,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不然”的连词功能,促进了“不然”的语法化。

唐宋时期,表示否定性假设的连词“不然”用例增多,此外,还出现了“不然”表示替代性选择的用法。例如:

(19)年才长大,稍会东西,不然遣学经营,或即令习文笔,男须如此,女又别论。《敦煌变文集新书·卷二》

(20)贾曰:“姨不能全出,请露半面。不然,呈一手一足,令贾见之。如不相示,亦终不去。”《太平广记·卷三十二》

以上例句中的“不然”表示另一种选择,所连接的是两个可供选择的并列项,如“学经营”和“习文笔”“露半面”和“呈一手一足”。其中,例(19)是“不然”表替代性选择关系的最早可靠用例,“不然”在句中与表选择的连词“或”对举共现,形成“或者……或者……”的选择语境,“不然”在此语境中进一步吸收选择义,使其表替代性选择的语法意义得到了凸显。

明代时,连词“不然”的两种用法都出现了大量用例,“不然”的连词功能更为明显,例如:

(21)伯比奏曰:“莫敖举趾高从,其心不固,若伐绞得胜,其心亦必怠,请益兵救之,不然将有后悔!”《春秋列国志传·第二十六回》

(22)总兵官大惊,说道:“喜得你来禀我,不然我一家大小不得安宁。凡事悉依你处就是。”《三宝太监西洋记·第四十八回》

(23)唐卿便老着面皮谢女子道:“昨日感卿包容,不然小生面目难施了。”《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十二》

(24)想道:“难道耍我不成?还是相约里头,有甚么说话参差了?不然或是女孩儿家贪睡,忘记了。《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九》

(25)行者道:“不知是个什么妖邪?”沙僧道:“那模样象一个大鳖;不然,便是个鼍龙也。”《西游记·第四十三回》

例(21)至例(23)中的“不然”表示否定性假设关系,例(24)和例(25)中的“不然”表示替代性选择关系。这一时期,“不然”出现在句首的位置占据了主流,与现代汉语中连词“不然”出现的位置基本相同,至此,连词“不然”发展成熟。

综上所述,“不然”最早在先秦共现,用作偏正词组,表示“不对”“不这样”。同一时期,表示“不这样”义的词组“不然”虚化为连词,表示否定性假设关系,连词“不然”萌芽。唐宋时,出现了连词“不然”的另一种用法,“不然”连接两个并列选项,表示替代性选择关系。直至明代,“不然”的两种连词用法都出现大量用例,连词“不然”发展成熟。

二、“不然”语法化的动因与机制

“不然”由偏正短语语法化为连词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多种动因与机制在这一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促成了“不然”的语法化。

(一)“不然”语法化的动因

首先,韵律制约是“不然”发生连词化的重要动因,汉语的双音化趋势是促使语法系统发生变化的一大动力。“汉语的两个音节构成一个标准音步,一个标准音步就是一个标准的韵律词”[5]“不然”是由两个音节构成的标准韵律词,顺应了汉语词汇双音化的潮流,人们在交际过程中容易将其进行组块,看作一个整体来使用,使“不”“然”之间原有的界限变得模糊直至消失,语义融合,偏正短语“不然”最终凝固成词。

其次,句法位置的改变为“不然”语法化为连词提供了句法条件。“实词的虚化以意义为依据,以句法地位为途径。也就是说,一个词由实词转化为虚词,一般是由于它经常出现在一些适于表现某种语法关系的位置上,从而引起词义的逐渐虚化并进而实现句法地位的固定,转化为虚词。”[6]“不然”最早在先秦共现时是偏正短语,主要在句中充当谓语,不容易发生虚化。后来,“不然”开始出现在两个句子间,不再充当任何句法成分,仅用于连接前后两个句子,在语义上构成“假设—结果”的逻辑关系,“不然”的位置远离句子中心,容易发生虚化,这为“不然”的连词化创造了条件。

最后,使用频率的上升也是“不然”语法化为连词的重要动因。“使用频率是语法化的一个重要因素,一种语言形式在话语中出现得越频繁,就越容易语法化。”[7]先秦时,“不然”的连词用法萌芽,但用例极少,且只出现了表示否定性假设关系的用法。唐宋时,“不然”发展出表替代性选择关系的用法,但用例依旧较少。直至明代,“不然”的两种连词用法都出现了大量用例,连词“不然”在高频使用中逐渐发展成熟,我们可以将其重新分析为连词。

(二)“不然”语法化的机制

主观性增强是“不然”语法化的重要机制。“‘主观性’是指语言的这样一种特性,即在话语中多多少少总是含有说话人‘自我’的表现成分。也就是说,说话人在说出一段话的同时表明自己对这段话的立场、态度和情感,从而在话语中留下自我的印记。”[8]“不然”最初用作偏正短语,用来客观评价某种已然事件或行为,主观性不强。当“不然”在语义上指向未然事件时,表达的是言者对某件事情的主观猜测,即言者主观上认为如果不是上文所说的情况,就会发生或有可能发生下文所说的情况。如例(22),言者主观上认为如果没有发生“你来禀我”这一情况,就会发生“我一家大小不得安宁”这一后果,“不然”反映了言者的主观态度和判断,主观性增强,语义泛化,加速了“不然”的语法化进程,可以说,“不然”语法化为连词的过程也是主观性增强的过程。

语境吸收是“不然”语法化的另一重要机制。“语境吸收就是指在词语的使用过程中诱发某个成分虚化的上下文。”[9]当“不然”出现在复句中,前后两个分句在语义上形成“假设—结果”这一逻辑关系时,“不然”就容易在此语境中吸收“假设”义,发生虚化。此外,汉代和魏晋时,“不然”常与假设连词“若”“若其”连用,如例(16)—(18),“不然”在这一语境中进一步吸收“假设”义,使其表否定性假设关系的功能得以强化。唐宋时,“不然”连接的前后项是并列选项。此外,“不然”还与表选择的连词“或”对举共现,如例(19),形成“或者……或者……”的选择语境,“不然”在此语境中吸收“选择”义,表示替代性选择关系,“不然”的语义泛化,连词功能得到增强。

三、结束语

“不然”最早作为偏正短语在先秦共现,释义为“不对,不合理”或“不这样,不如此”,主要在句中做谓语。同一时期,表示“不这样,不如此”义的“不然”发展出了连词用法,表示否定性假设关系,在句中不充当任何句法成分,用于连接前后文,释义为“如果不这样”,连词“不然”萌芽。唐宋时,连词“不然”发展出另一种用法,即用来连接两个并列项,表示替代性选择关系,可以释义为“或者”。直至明代,连词“不然”的两种用法都出现了大量用例,且与现代汉语的用法基本相同,连词“不然”在这一时期发展成熟。韵律制约、句法位置的改变、使用频率的上升是“不然”语法化的重要动因,主观性增强和语境吸收是“不然”语法化的重要机制。

猜你喜欢

否定性替代性用例
美国少年司法替代性教育项目的运行框架与经验启示——以德克萨斯州为例
UML用例间包含关系与泛化关系的比较与分析
UML用例模型中依赖关系的比较与分析
联锁软件详细设计的测试需求分析和用例编写
從出土文獻用例看王氏父子校讀古書的得失
黑格尔哲学之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意义
关于“名角的不可替代性”及其局限——以第五届中国-东盟(南宁)戏剧周为例
基于分类替代性关系的应急物资储备量分析
有限责任公司自治与公司法自冶的关系——以替代性条款的司法适用为例
论罗素和迪莫斯关于“否定性事实”的观点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