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研究
2021-01-16王慧敏张庆庆翟秋亚
王慧敏,张庆庆,翟秋亚
(1.西安工程大学 理学院,西安 710048;2.西北工业大学 理学院,西安 710072;3.西安理工大学 材料学院,西安 710048)
引言
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而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和怎样培养人才始终是大学在办学过程中不断探索的课题[1]。目前,我国有1 000多所非211地方本科院校,是我国大众化高等教育的主力军和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地方本科院校由于受到内外部因素的影响,人才培养现状堪忧,具体表现为就业率低,专业对口率低,就业质量不高。虽然诸多地方本科院校都在发展过程中努力探索新的办学思路,但由于我国高等教育长期存在的培养目标不明确、分类设置不合理、评估体系单一等体制方面的原因,地方高校的人才培养尚存在着一些不够完善的地方,需要引起高度重视[2],本文就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路径探索如下。
一、培养目标与培养方案
(一)明确专业培养目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当前,在“双一流”建设的驱动下,大部分高校在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开展激烈竞争,为引进高水平学术人才和提高学科学术竞争力各校都在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拼命用高价去挖人,而忽略了基本的教学工作,地方高校应该思考一味地追求“双一流”是否真的符合学校的培养目标,是否真的能够创新培养模式。新时期地方高校只有找准定位,明确培养目标,适时创新,才能提高人才培养水平。
笔者所在学校西安工程大学,是我国西部地区一所以纺织服装为特色的高等学校,其办学定位为以工科为主干、文理为支撑、艺工相结合,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学研究型大学。学校结合西部地区区域经济建设和行业发展,以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创业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为目标,以培养能在各专业及相关领域具有就业竞争力,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相应生产技术、管理等工作的毕业生为目标。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方面,进一步加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科学设计教学内容和知识体系,不断优化课程体系,注意分层分类施教,强化素质教育,突出实践教学,实现校企联合,着力培养学生奉献精神、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构建符合企业需求的高级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经过几年时间的探索,无论在学生培养质量和就业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二)定期修订培养方案,合理构建课程体系
培养方案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总体设计蓝图,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基本培养规格的指导性文件。各专业应根据专业的发展定位、专业人才社会需求变化,每四年一次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定期修订,根据学校办学定位与培养目标,结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专业特色,按照知识、能力、素质三个维度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结构体系。培养方案修订过程中注意符合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要求,坚持产学研相结合,以市场和就业为导向,以科研促进教学为手段, 加强实践教学,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3]。课程体系应支持培养方案中的各项毕业要求,毕业要求要充分支撑培养目标,形成目标达成矩阵,通过对课程的试卷进行分析,目标达成度的考查,确保专业培养目标的有效达成。
二、课程建设
(一)课程资源建设
课程资源建设坚持质量第一原则,围绕人才培养方案,不断推进课程资源改革和优化,构建模块化课程群,整合课程资源。加强基础课程建设,优先建设量大面广的基础课程,制定院、专业两级的课程建设制度,以师资队伍、教材、课件及实验条件建设为主要内容,实现课程建设品牌化、创新教育特色化和教学手段现代化。实施精品资源课程建设计划,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推动专业优质课程教学资源建设,实现共建共享,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精品资源共享课程范围以专业主干课程即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为重点。经过省、校、院三级建设,形成多层次、多类型的优质课程教学资源共建共享体系,为高校师生和社会学习者提供优质课程教学资源。
课程资源应涵盖课程相应领域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基本技能、典型案例、综合应用、前沿专题、热点问题等内容,具有基础性、科学性、系统性、先进性、适应性和针对性等特征,并结合实际教学需要,以服务课程教与学为重点,以课程资源的系统、完整为基本要求,以资源丰富、充分开放共享为基本目标,注重课程资源的适用性和易用性。
(二)课堂教学改革
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改革,从认识论基础、教学模式设计到教学效果评估等方面进行改革。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内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教师队伍建设。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做好培养培训规划,优化队伍结构,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通过研修培训、学术交流、项目资助等方式,培养教育教学骨干、“双师型”教师、学术带头人,造就一批教学名师和学科领军人才[4]。二是课程授课方式改革。课程授课方式改革要大力推行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小班制等教学方式,要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促进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自主学习。三是训练方式改革。重点从各种类型的作业、结合课程的实践项目、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等方面着手。四是课程评价(考核)方式改革。由于过去课堂教学评价较多地倾向知识、分数,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忽视改进与激励的功能,因此应构建科学合理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走出评价体系创新之路,进而使教学过程和评价机制多样化,最终达到全面提升学生素质的目的[5]。
(三)教材建设
教材建设的基本原则和总体思路是:抓重点、成系列、出精品。教材建设与学科建设相结合,教材建设与教学改革相结合,逐步形成具有专业特色的、高质量的教材。在教材建设上,根据新时期对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的需要进行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调整,将学科新知识、新成就、新技术和教学改革成果及时引入教材建设和课程建设中。学院鼓励教师编写符合各自办学特色的教材,通过鼓励教师自编教材,参与教材建设,形成具有特色的规划教材。在课程体系调整的基础上和学院的统一指导下,确定各专业教材建设的目标,以就业为导向及时更新各专业教材,同时吸收国内外教材建设的先进经验,编写与国际体系和内容靠近的教材。
三、实践教学建设
(一)校内外实践教学体系建设
校内实践教学体系应包括专业实验、专业实践、毕业实习、工程训练等环节,旨在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加强校内工程实训基地建设,以校办工厂为依托,整合相关实验教学资源,建设工程训练中心,不仅可以为各专业实践环节提供教学平台,又可以通过实际操作提高学生的工程技术水平,让学生提前进入岗位角色。
校外实践教学建设主要包括实习基地的建设及校企合作的不断深化。校外基地要以学校与社会结合为前提,以合理利用校外教学资源为基础,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原则,不断完善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制度,为学生理论学习的深化提供有效的平台。通过深化校企合作,发展订单式培养模式,拓展就业机会,切实解决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二)信息化教学平台建设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会信息环境促使高等院校教科研的交流方式和手段都发生了变化。地方高校应根据自身教学的特点和需求,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数字内容来构建高校信息化资源共享平台,不仅可以提高管理效率、强化教学质量、促进高校教科研、提升教育服务水平[6],还能方便学生开展自主性、协作性、探究性学习,在自主设计、创建的信息化教学平台上, 构建具有专业特色的基础课程数字化教学资源库、网络数字化虚拟互动课堂、数字化教学质量评估系统, 以方便教师数字化优质教育资源的积累和数字化“混合式”教学的开展。
(三)校企合作及产学研活动
地方高校要体现“教、学、做”一体化,实现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本科生可以参与企业科研项目,形成贯通式培养、订单式培养、中外联合型培养、嵌入式培养、卓越工程师培养等多种产学研结合的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应注重个性化培养,制定个性化发展规划,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7],建立产学研结合的长效机制。
高校要从专业设置与调整、培养方案制定与修改、教学大纲及实习实训、学生就业等方面,充分发挥企业与用人单位的作用,积极聘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和行业领导来校指导,努力实施“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新模式,突出校内专业教学和企业实训、文化熏陶的有机结合。
四、人才培养建设
(一)人才队伍建设
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引育并举,以育为主,重点培养一批青年人才。瞄准国内外高水平课题组,围绕学科团队集聚人才,引入高层次人才,大胆使用,放手培养,搭台子、铺路子、压担子,培养优秀青年人才,抓好人才队伍建设的同时抓好学院制度建设,组建学科团队,优化学科平台,为提高师资队伍建设水平,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提供有利条件。
(二)实践能力培养
通过实践性教学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主要考虑从以下六个方面开展:第一,提高认识,明确实践性教学环节的重大意义;第二,加强领导,制订计划,建立完整和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和模式;第三,围绕培养目标,不断更新实践教学内容,做好充分准备;第四,采用项目教学手段,加强科研意识和作风的培养,利用各种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科研创新等各种能力;第五,大力加强教师队伍的培养;第六,建立新型的实践教学考核评价体系。
(三)创新创业教育
大力推进灵活的教学管理制度,引导学生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活动,鼓励学生自主创业。学校应开设一系列的辅修课程、第二专业等相关课程,供学生选择,以灵活的专业和课程设置,培养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具体体现在以下三方面:第一,健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丰富网络教学资源,将科研成果融入教学;第二,以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为目标,改革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第三,开办高质量创新创业系列讲堂,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热情;第四,完善创新创业实训教学体系,强化创新创业平台体系,健全政策、场地等保障体系[3]。
(四)强化技能大赛
通过学校政策和经费支持,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级学科竞赛、行业技能竞赛。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提高学生技能大赛水平。
1.理论辅导,真题训练。专业教师给选拔参赛的学生进行理论辅导,针对性地进行大量的真题训练,保证做题的正确率和速度。
2.实操训练。通过以下方式提高学生的实操训练水平。(1)假期送备赛学生分别到实习基地和其对口的公司进行实习、实践;(2)聘请参加往届竞赛并获奖的外校学生给学生现场指导,与学生交流经验;(3)聘请企业工程师给学生做专门训练;(4)专业教师和学生仔细研究竞赛组委会下发的竞赛规程,逐项训练并攻克难题。
五、评价机制与就业
(一)建立评价机制
以就业需求为导向,进一步完善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水平评估制度。具体可以从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着手,对内围绕培养目标的达成度,建立较为完善的内部质量监控机制,对各主要教学环节有明确的质量要求和过程监控,并能够定期进行质量评价。对外各专业从应届毕业生调查、往届毕业生调查以及用人单位反馈三个方面入手,构建毕业生跟踪反馈与各方参与的社会评价机制,对培养目标的达成情况进行定期评价。各专业每年采取多种方式与往届毕业生和用人单位联系,包括毕业生跟踪调查、用人单位调查、毕业生座谈会、用人单位座谈会等,了解毕业生进入工作岗位后的发展情况,以及用人单位对本专业学生的培养意见。各专业定期收集内外部评价信息,建立适合各自的评价体系进行综合分析,并能够将分析结果用于专业人才培养的持续改进。
(二)提高就业率与就业质量
就业率与就业质量方面,构建跟踪反馈机制,经常性地对专业人才社会需求和毕业生质量进行跟踪调查。对于一次性就业率高于90%的专业实施继续优化的培养模式,对于连续三年就业率持续降低的专业及时调整该专业的培养方案及师资配备,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更加注重创新教育,以适应行业的需求,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来提高就业率及就业质量。
结束语
人才培养对于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高校人才的培养质量直接影响着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水平。本文从五个方面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路径进行了探索,供地方高校从学校层面进行顶层设计时参考。地方高校改革人才培养模式,需要在目标明确的基础上,大胆地实践,稳步地推进,才可能形成后发优势,发展成推动经济建设的生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