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中学地理学科教育目标评析
2021-01-16陈大路
陈大路
(上海市虹口区教育学院,上海 200081)
地理学科是以人地关系为主线构建的一门学科,其所负载的育人功能必然对学生的成长产生重要影响。纵观国内和国外一些国家的地理课程标准(或大纲),可以看出,对于地理课程的育人目标的阐述是一个逐渐深化的过程。如今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地理课程的育人内涵也发生着变化。认清地理课程的育人目标的发展趋势,有助于更好地发挥地理课程的教育功能。需要说明的是,本文对“教育目标”的剖析,侧重对“德育目标”(或“育人目标”)的分析。
一、清末和民国时期中学地理学科教育目标评析
我国开设地理课始于清末。1904年,清政府颁布《奏定中学堂章程》,标志着地理课正式列入了中学课程体系,并且有了统一要求。《奏定中学堂章程》中指出:“使知大地与人类之关系,中国与列国相较之分际,养成其爱国心性志气。”[1](P48)可见,我国近代学校的地理课程从它诞生起就担负着德育教育使命。《奏定中学堂章程》在突出人地关系的同时,通过与列国比较,明确提出了“养成爱国心性志气”的爱国主义的教育目标。
1911年辛亥革命后进行了学制改革,并且制定了课程标准。1923年公布的《新学制初级中学地理课程纲要》是我国第一个内容较全面的地理课程纲要,其在“目的”中充分指明了地理课程育人的内涵。[1](P52)除人地关系思想外,还扩充了同情心与博爱思想,自助、自决精神和坚强的意志以及审美的观念,使得地理课程的育人内涵得到了极大丰富。
1929年颁布的《初级中学地理暂行课程标准》把中学地理学科确定为“实现三民主义教育最重要科目之一”。在“三民主义”思想指导下,地理学科德育教育突出了培养“民族精神”“世界眼光”“世界公民”“积极乐观精神”等。《高级中学普通科地理暂行课程标准》在建国方略和三民主义背景下,突出了“笃信力行之效”“促进世界大同之责”以及“增进研究地理之兴趣”的要求。
随着日本帝国主义对我国的全面侵略,为“适应抗战救国之需要”,地理课程标准中增加了“国防和国防建设”的内容,“爱护国土之观念,明了本国所处之国际地位”等成为重要的中学地理学科德育目标。1932年颁布的《初级中学地理课程标准》《高级中学地理课程标准》、1936年颁布的《初级中学地理课程标准》、1940年的《修正高级中学地理课程标准》、1941年颁布的《六年制中学地理课程标准草案》等,[1](P62-93)都强调了“养成爱护国土复兴民族之愿望”,还强调了人地关系以及“克服自然改变环境的创造力及进取心”的培养。在面临抗日的形势下,地理课程特别强调把爱国主义思想作为核心内容。
在这一阶段,中学地理课程的教育目标中关于“环境与人生之关系”“爱国”“爱护国土”“国际地位”等关键词出现的频次最多。由此可见,从清末到整个民国时期,中学地理课程始终期望通过课程教学达到让学生爱国爱家、了解国情、提高国力、提升国际地位的重要作用,这也表明地理课程的德育功能历来受到重视。但是,这一时期的地理课程虽然提出了人地关系,但表述相对比较含糊,认识比较肤浅。
二、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学地理学科教育目标评析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教育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为了迎合新中国的建设和国家政治的需要,再加上受到苏联的影响,中学地理学科教育目标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特征,在人地关系的处理上,战胜自然成为当时引领新中国建设的核心思想。
1956年,教育部颁布《中学地理教学大纲(草案)》,[1](P107-151)这是新中国成立后制订的第一套完整的中学地理教学大纲,1963年还颁布了《全日制中学地理教学大纲(草案)》。[1](P55-197)
新中国成立至“文革”前这一阶段,地理教学大纲中关于“辩证唯物主义”“无产阶级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忠诚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献身世界和平事业”“战胜自然”等关键词成为中学地理学科教育目标中最重要的内容,强调了地理课程的政治教育作用,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特点。纵观这一时期的地理教育,受当时政治形势及苏联的影响,大纲中教育目标过度政治化,批判环境决定论的同时,宣扬了意志决定论,致使地理德育走上了偏颇之路。由于苏联地理学界用经济地理代替人文地理,受此影响,我国地理教学大纲也仅仅突出了经济地理内容,缺少人文地理内容。在批判地理环境决定论的同时,过分强调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德育目标在强调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献身的同时,对人的个性培养和个人价值的实现比较忽视,这导致当时地理课程育人功能的不足。
尽管如此,地理教育在育人目标中仍包含强大的正能量。在强调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的同时,也结合学科特点让学生了解地理环境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以及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之间的联系和相互作用,树立事物之间普遍联系的观点。从地理现象的空间结构和地理分布的不断演化,培养学生形成发展、运动的辩证观点。这为后来明确提出“人地关系”,回归地理学科本质奠定了基础。除此之外,注重培养学生的果断性、坚忍性和战胜困难的决心,以及热爱劳动和尊重劳动的观念,并在爱国主义教育的基础上注重提高学生的国家观念,这些都突出了地理学科育人功能的独特意义。
1966年至1976年期间,我国整体教育都受到极大干扰。大学停止招生,中小学课程体系受到摧残,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受到严重的干扰和破坏,中学地理教育也处于不正常状态。1963年教育部颁发的《全日制中学地理教学大纲(草案)》中的高中地理教学也因受当时形势影响而未能得到实施。[1](P55-197)
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学地理学科教育目标评析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将全党全国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施全面改革开放的战略方针。教育战线打开国门,从以往只受苏联教育的影响,转而关注与学习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新思想,特别是关注欧美国家教育改革的经验,我国的教育事业迎来了崭新的一页。
1978年,教育部颁发《全日制十年制学校中学地理教学大纲(试行草案)》,1986年颁发《全日制中学地理教学大纲》,1988年国家教委颁发《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地理教学大纲(初审稿)》,1990年对《全日制中学地理教学大纲》进行修订。这一阶段,地理课程的育人目标强调要树立“把祖国建设成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强国的雄心壮志”,“树立把祖国建设成为富强、文明、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的雄心壮志”,[1](P98-291)并进一步上升到建设社会主义的责任感教育,要求学生肩负起社会主义建设的责任,从责任的高度内化学生的情感和行为。还强调了要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无产阶级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的精神教育、三个世界划分理论。同时,也开始出现了“正确阐明人地关系”“三个面向”“环境观、资源观、人口观教育”等关键词。“把祖国建设成为富强、文明、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1](P248)等育人目标的新表述,反映了时代变革对中学地理课程的深刻影响。
1990年颁布的《全日制中学地理教学大纲(修订本)》,进一步明确规定要进行国情、国策教育。[1](P316)1991年国家教委颁发《中小学加强中国近代、现代史及国情教育的总体纲要(初稿)》,同年颁发《中小学地理学科国情教育纲要(试用)》,[1](P366-388)地理学科承担了国情、国策教育使命,使学生更加全面认识祖国的自然环境的优势和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的巨大成就,同时也帮助学生客观地认识我国自然环境的不利条件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激发学生的民族责任感和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使命感。学生在了解国情的基础上,认识到国家的计划生育政策、民族政策、资源利用政策、改革开放政策等政策法规的合理性,从而为培养具有正确道德观和懂法守法的青少年发挥积极的作用。同时,还要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培养学生全面地、历史地、实事求是地认识国情,正确认识、理解我国的基本国策,自觉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增强学生建设社会主义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这一个阶段的中学地理课程的教育目标,突出了地理学科的特点,并且把地理学科的育人目标更清晰地呈现出来。
从十一届三中全会至20世纪90年代,可以看到,地理课程的育人目标随着时代变迁不断更新和补充符合时代要求的新内容,体现了变革时期的思想进步性。而且,针对国际地理学界重视协调人地关系的倾向,明确提出了人地关系协调论,摒弃了极端的环境决定论和主观决定论,改变了过度政治化的倾向。中学地理课程的育人目标第一次出现了“历史唯物主义”“科学的资源观”“人口观和环境观”等关键词。在人地关系的处理上,协调人地关系替代了战胜自然这一提法。首次明确提出了“以人地关系为主线,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再次强调了热爱家乡、胸怀祖国、放眼世界的德育目标,体现社会需要和个人全面发展二者的有机统一。
1992年《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地理教学大纲(试用)》颁布,明确指出:“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国情和国策教育;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不断追求新知的精神;初步树立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人口观,懂得要协调人类发展与环境的关系。”[1](P389)还提出了“树立生态环境的全球观念”。
1996年《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地理教学大纲(供试验用)》颁布,也明确指出:“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以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深化对国情、国力以及国策的认识;积极参与协调人类与环境关系的活动。”[1](P438)可见,大纲明确把“人地关系协调论”作为理论基础。同时把1992年在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所提出的“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引入地理课程的目标中,使教育目标更切合社会发展的需求,让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并将这一观念转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
四、新世纪以来我国中学地理学科教育目标评析
2000年《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地理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指出:“逐步形成地理科学的基本观点,关心并谋求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养成健康的情感、积极的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从而实现全面发展。”[1](P455)
2000年《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地理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指出:“学习高中地理课程有助于学生观察和理解整个世界,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以及适应未来的生存和发展打下必要的基础。”[1](P490)
2000年以后,国家启动了新一轮课程改革,上海开始第二轮课程改革,新的地理课程标准研制纳入议事日程。2001年国家教育部颁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其“课程标准”中指出,国家课程标准应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来拟定课程目标,第一次把“情感态度价值观”放在课程目标的地位,凸显了地理课程的育人价值。[2]
2003年《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诞生,代之以过去的“大纲”,其内涵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该标准指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求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出发,构建体现现代教育理念、反映地理科学发展、适应社会生产生活需要的高中地理课程。引导学生关注全球问题以及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地理问题,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强化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观念,这是时代赋予高中地理教育的使命。”[3](P1)在此,地理学科的育人目标直接与社会发展问题相联系,把树立社会责任感作为育人的目标之一,并且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提出育人要求。
2004年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颁布的《上海市中学地理课程标准(试行稿)》与教育部制订的地理课程标准基本观点一致,并提出将“促进学生发展”作为地理新课程实施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该标准指出,“课程目标分解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要求对学生树立环境伦理观念,形成全球意识和爱国情感,积累公民必备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同时提出,上海中学地理课程目标是“引导学生认识地理学科的价值,关注地理审美情趣的熏陶;关注观察、思考、质疑、交流世界和中国及本地区地理问题的习惯的培养;关注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可持续观以及爱家乡、爱祖国情感的培养”。[4](P43)可见,《上海市中学地理课程标准(试行稿)》的课程目标除了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发展和学生学习过程、学习方法,更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与课程目标相对应的课程内容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核心,力求贴近社会、学生生活实际以及世界形势和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热点,并以专题的形式呈现。课程实施则强调引导学生尝试不同的学习方式和多目标、多方式、多手段的评价方式。通过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评价等途径,突出课程目标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促进学校教育重心的转移。
2005年,为贯彻实施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4〕8号)和中共上海市委、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实施意见》(沪委〔2004〕11号),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德育处、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学研究室制定了《上海市中学各学科贯彻民族精神教育和生命教育教学指导意见(试行稿)》,其中《中学地理学科贯彻“两纲”教学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地理学科要帮助学生了解人类与赖以生存的环境之间的关系,学会珍惜资源,保护环境,树立可持续发展观;要掌握防灾和应对灾害的技能;要把国家意识、文化认同、公民人格作为民族精神教育的重点内容。[5](P193-268)这些目标与要求也是根据现阶段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方面的实际问题所制定的针对性措施,更是地理课程育人目标的重要内容和补充。
2011年《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颁布。该标准同样强调了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不断探索和遵循科学、文明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从地理视角认识和欣赏我们所生存的这个世界,从而提升生活品位和精神体验层次;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活跃的、有责任感的公民。[6](P3)新的课程标准突出了培养人的重要性,并把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可以说是教育目的的回归。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新的地理课程标准的研制和颁布,中学地理学科德育目标增加了国情、国策、建设社会主义责任感、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全球意识、环境伦理、科学态度和精神等教育,明确提出了“以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为主线”的德育目标。进入新世纪后,德育目标涵盖的内容更加广泛,包括了学习态度、科学精神等内容,把“情感态度价值观”提高到一个新的层面和高度来理解,赋予其在课程目标中重要的价值取向。
2018年,教育部颁布《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并于2020年进行了修订。这是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之后课程标准的一次重要修订。本次修订提出了地理学科核心素养这一重要概念,指出地理课程旨在使学生具备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等地理核心素养,学会运用地理的视角认识和欣赏自然与人文环境,提高生活品位和精神境界,为培养有见识、有胸怀、有责任感、有行动力的公民奠定基础。[7](P1-4)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中的人地协调观是指人们对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关系秉持的正确的价值观;综合思维是指人们运用综合的观点和方法认识地理环境的思维品质和能力;区域认知是指人们运用空间区域的观点和方法认识地理环境的思维品质和能力;地理实践力是指人们在考察、调查和实验等地理实践活动中所具备的意志品质和行动能力。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使得地理学科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开启了地理教育新篇章。
由上可见,地理学科教育目标经历了曲折的发展历程。随着时代的进步,地理学科人地关系主线一步步明确体现出来,围绕人地协调观的目标越来越明确。地理课程由封闭走向开放,地理德育目标也从狭隘的政治观点逐渐发展到要科学全面认识人地关系以及促进学生全面长远发展的育人轨道上来。
五、我国中学地理学科教育目标的发展
纵观百余年来地理学科的德育目标演进,人地关系的思想内容不断地调整,逐渐地清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对人地关系的表述相对比较含糊,如“使知大地与人类之关系、地理与人生的关系、明了环境与人生之相互关系”等表述比较笼统,没有清晰地表明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以人类为主导,还是以环境为主导,或是人类与环境相互协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战胜自然”成为人地关系的核心内涵。在此思想观念的影响下,“人定胜天”错误认识影响着国人的言行,爱国主义教育也曾一度进入片面宣传我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资源丰富”的误区。20世纪80至90年代,地理教学大纲提出“进行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全球观念以及有关国情国策教育,使学生初步树立科学的资源观、人口观和环境观,以及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奋斗的雄心壮志”。至此,地理学科强调在了解国情的基础上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并关注资源、环境与人口等全球性问题,这是地理学科德育目标的深化。
当今世界,人口、资源、环境等问题越发尖锐,而地理学科是各基础学科中最能综合地、直接地探讨这些问题的课程。因此,世界各国都越来越重视地理教育。可见,地理学科在中小学生的素质教育中承担了其他学科不能替代的作用,其所承载的地理知识与技能以及地理课程的德育教育等课程目标,都是中小学生作为未来公民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
百余年来我国地理教育对“人地关系”观念的发展,也反映了我国中学地理学科的德育教育的发展,这是一个与时俱进的过程。随着社会的发展,地理学科的德育目标将不断加强,内涵越来越丰富,并紧贴时代发展的需要。中学地理学科的德育教育的核心内容也将更好地发挥着地理学科独特的育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