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工匠精神培育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研究

2021-01-16蔡向阳郑柏松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工匠中华培育

蔡向阳,郑柏松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湖北 黄冈 438002)

传统文化是指-个国家、一个民族在长期的社会实践过程中创造并沿袭下来的物质与精神财富总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所创造,并经长时间实践检验后传承下来,对社会发展进步具有积极作用的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古圣先贤智慧的结晶,她蕴含着丰富的文化资源和宝贵的育人元素,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

工匠精神是一种态度、情感和价值观,主要包括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等方面的内容,它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瑰宝,也是当今职业教育发展的灵魂,更是“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型、“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的关键。

一、中华传统文化融入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的必要性

(一)坚定中华文化自信的应有之义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古代技术文明灿若星河,曾经长期领先于世界,这些辉煌成就与中国先辈们传承、弘扬与实践的工匠精神密不可分。例如四大发明惠及世界;鲁班、墨子、张衡等杰出工匠代表;万里长城、赵州桥、都江堰、故宫、布达拉宫等堪称经典的建筑;赏心悦目的玉器陶器、精致复杂的青铜器、穿越千年锋芒依旧的冶金工艺、长沙马王堆出土的素纱禅衣(一件仅重48 克,世界上最轻最薄的衣服)等绝妙工艺;李时珍历经27 年写成《本草纲目》医药巨著、宋应星著《天工开物》;还有“切磋琢磨”“精雕细啄”“匠心独具”“鬼斧神工”“出神入化”“登峰造极”“炉火纯青”“巧夺天工”“得心应手”“游刃有余”“惟妙惟肖”等形容技艺精湛的成语;《核舟记》《卖油翁》《疱丁解牛》《口技》《活板》等精妙绝伦的故事文章……这些既是我们引以自豪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是我们要从中学习和传承的工匠精神。因此,作为高职院校,将中华传统文化融入工匠精神的培育,是履行文化传承与创新职能、坚定中华文化自信的应有之义。

(二)落实文化育人理念的必然之要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不同场合反复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文化育人以其强大的凝聚力和感召力来滋养大学生的心灵、涵育大学生的德行、潜移默化影响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等方式。孕育于五千多年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根”和“魂”,含有取之不竭的精神财富,而工匠精神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古代工匠精神又有“技”“艺”“道”三层次之说,“技”是基础,先学技术技能,技术技能学到精通,就能炫乎其技,到了“艺”的高度,再往上走,出神入化,领悟其“道”,以实现道德修为和技艺双重提高的美好境界。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生工匠精神培养之中,为工匠精神的发展提供文化滋养,从而达到文化育人的目的。

(三)培养当代大国工匠的现实之举

当前,与世界制造强国相比,我国制造业大而不强、产品档次整体偏低、自主创新能力较弱,技术技能人才总量不足,这正是我国制造业改造升级所面临的最大瓶颈。放眼当今世界,所有制造强国几乎都是工匠大国。因此,中国要实现全面建设现代化,中国制造必须全面改版升级,由“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这一战略迫切需要培养一大批具有工匠精神的高技术技能人才和大国工匠。职业院校是培养技术技能人才和大国工匠的摇蓝,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革故鼎新、与时俱进、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等核心思想理念,自强不息、敬业乐群等中华传统美德,涵养高职学生的工匠精神,使其成长为制造强国的生力军则是现实之举。

(四)促进高职教学改革的必由之路

我国高职教育起步晚,发展迅猛,多数高职院校在教育教学改革上采取了一系列创新举措,但整体上看,针对工匠精神的培育方面,仍存在重口号轻行动、重形式轻实效、重外在轻内化、重技能培养轻文化熏陶等不良倾向,工匠精神的教育教学不系统,表面化、碎片化、片面化等现象突出。工匠精神的培育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重头戏,不仅需要专业教学,更需要文化熏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天然的工匠精神基因,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政元素融入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融入二课活动和网络思政,这将是高职院校推进教学改革、强化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的必由之路。

三、中华传统文化融入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的可行性

高职院校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充分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思政元素,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工匠精神培育,对于体现高职院校办学特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精选教育内容,增强优秀传统文化在工匠精神培育中的吸引力

中华优秀文化博大精深,高职院校应从庞大的文化体系中精选教育内容,找准优秀传统文化与工匠精神的契合点,提炼核心观点和遴选经典案例,科学合理融入到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体系之中,以增强优秀传统文化在工匠精神培育中的吸引力和说服力。一是从悠久的中国历史角度精选内容,例如:四大发明等影响人类文明进程的伟大科技成果,万里长城、故宫、布达拉宫、大运河、赵州桥、都江堰等气势恢弘的伟大工程,唐三彩、曾侯乙编钟、越王勾践剑等绝妙的工艺作品……这一切充分说明工匠精神在中国由来已久并创造了璀璨的历史。二是从杰出的代表人物角度精选内容,例如:鲁班、墨子、蔡伦、张衡、祖冲之、毕升、李时珍、徐光启、徐霞客等等,这些杰出人物身上都闪耀着工匠精神的光芒。三是从先贤的思想精华角度精选内容,例如:墨子的“厚乎德行、辩乎言谈、博乎道术”思想,朱熹的“治之已精,而益求其精也”理念,《诗经·卫风·淇奥》中“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佳句、《庄子·养生主》中“庖丁解牛”故事等等,这些思想都为后世弘扬工匠精神指明了方向。

(二)创新教育方法,增强优秀传统文化在工匠精神培育中的感染力

高职院校应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并结合学生的实际,创新教育途径和方法,多措并举,系统推进,增强优秀传统文化在工匠精神培育中的亲和力与感染力。

1.融入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教育教学的主渠道。高职院校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修课教学中,应将工匠精神内容作为重点章节讲授;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思政课,在专业课及其他通识课教学中,也应将工匠精神的主要观点、代表人物和经典案例有机融入到具体的教学内容。在课堂教学中,尽可能采用情景模拟、翻转课堂、头脑风暴、微课教学、小组讨论等多种形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认真领悟工匠精神的实质内涵。

2.融入二课活动

二课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高职院校可根据学生兴趣爱好特点,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寓教于丰富多彩的活动之中,适时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工匠精神的演讲比赛、诵读比赛、征文比赛、故事分享、道德讲堂、技艺表演、展览展示等二课活动,特别是要通过中国古代杰出工匠的高超技艺和专心专注、精益求精的可贵精神,让学生切受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和工匠精神的精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感染、教育学生学习践行工匠精神。

3.融入网络思政

网络空间是当今学生最活跃的地方,也是开展思政教育的重要阵地。高职院校应充分运用校园网、三微一端、QQ 等网络平台,经常开展涉及优秀传统文化中工匠精神内容的网络研讨、网络大赛,或推送各种丰富的学习资源等,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建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工匠精神的教学资源库,展现中华工匠精神的魅力,拓展学生学习工匠精神的时间和空间,从而达到培育工匠精神的目的。

4.融入实践体验

实践体验是学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有效手段。高职院校应通过校内实训和校外实习两种途径,强化学生的工匠精神培养。校内应改善实训条件,加强实训指导和考核,促使学生获得更好的技能训练和精神感悟的机会;校外实习应加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让学生获得更多工匠精神的锻炼,增强工匠精神的体验感和认同感。

(三)发挥教师主导,增强优秀传统文化在工匠精神培育中的感召力

高职院校教师是教书育人的主体,“亲其师,信其道”,对学生进行工匠精神培育,就象习总书记要求思政课教师“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那样,高职院校教师首先应该是工匠精神的示范者,以自身榜样的力量影响感召学生学习或践行工匠精神。因此,高职院校教师育人须先育己,应自觉从中华优秀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传统美德和中华人文精神中寻找精神食粮,提炼中国古代工匠精神的核心观点,并遴选适合高职学生学习的经典案例,科学合理地融入到教育教学之中。高职院校教师不仅要成为工匠精神的积极传播者,更应成为工匠精神的模范践行者,按照习总书记提出争做“四有”好老师的要求,力求达到品德高尚、学识渊博、技艺精湛,敬业勤业、乐业精业,言传身教,身体力行,影响和带动学生学习践行工匠精神,助推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提高。

(四)优化物质环境,增强优秀传统文化在工匠精神培育中的浸润力

校园物质环境是指校园规划布局、楼舍建筑、设备设施、装饰色彩、标语橱窗、文化景观等看得见的有形物品。学生长期浸润在良好的物质环境之中,必将潜移默化地陶冶学生情操、启迪学生心智、规范学生行为、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这种物质环境文化“春风化雨”和“润物无声”的作用,将极大地促进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高职院校在建设校园物质环境时,应将反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工匠精神的文化元素有机融入到房屋建筑、道路广场、园林绿化、雕塑装饰、橱窗宣传等中,让学生时时处处受到工匠精神的浸润和熏陶。

猜你喜欢

工匠中华培育
90后大工匠
工匠风采
工匠神形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工匠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