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准扶贫下高校少数民族学生资助育人模式探索

2021-01-16王文栋

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资助困难少数民族

王文栋

(福州大学,福建 福州 350108)

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家庭经济困难的少数民族学生作为高校教育管理中的特别关注群体,对他们的教育管理显得至关重要,教育对他们来说,是改变命运和家庭的重要出路。他们来自较为偏远的地区,教育基础较为薄弱,毕业之后回生源地助力家乡区域经济发展的可能性极大。由此可见,精准帮扶家庭经济困难的少数民族学生,不仅是学生个人命运的改变,也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是教育公平的具体体现,更是促进民族大发展大团结的重要举措。

一、构建高校少数民族学生资助育人模式的价值

现阶段,我国的脱贫攻坚形势依然严峻,要有越是艰难越向前的奋斗精神。为帮助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少数民族学生能够顺利完成学业,让学生更好地服务地区经济发展。构建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的资助育人模式,具有重要的价值。

(一)是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说:“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1]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少数民族学生作为特殊关注的群体,他们在生活上能否正常自理,学习上可否跟得上,思想上是否有进步,是高校教育者需要关心、关注和关怀的问题。构建符合家庭经济困难少数民族学生发展的资质育人体系,建立学生“一生一档一案”的精准帮扶档案体系,不仅是他们生活有基本保障和顺利完成学业的基本物质前提,也是助推自强自立、奋斗不止和知恩感恩道德品质的重要载体和手段,更是资助育人与高校人才培养相融合的重要举措。只有这样,才能让家庭经济困难的少数民族学生不断提升自身素养和综合素质,树立自信心和自尊心,促进他们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二)是精准扶贫思想的指导原则

“‘神仙过的日子也就是这样了!’这是石爬专老人由衷的感叹。从贫困发生率高达56.75%到人均年收入过万元,湖南花垣县十八洞村何以‘脱胎换骨’?答案就在扶贫的“精准”二字。”[2]这是2013年习总书记首次提出精准扶贫战略思想地方,是湖南省一个少数民族村落。在精准扶贫思想的指导下,贫困面貌得以彻底改变,全村人致富奔小康的底气更足了。

构建家庭经济困难少数民族学生的资助育人模式,是高校落实习总书记精准扶贫思想的具体体现,是高校开展资助育人工作的指导思想。正如湖南花垣县十八洞村一样,在“精准”上下功夫,才能把脱贫问题真解决。高校教育工作者应遵循精准扶贫思想,把解决好、落实好以及帮助好家庭经济困难少数民族学生的切身实际问题,作为资助育人工作的出发点和根本任务,真正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

(三)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

2020年是实现“两个确保”之年,“确保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确保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3]这意味着,在脱贫路上不能落下一个地区或一个贫困群众,才能更好地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高校充分开展对家庭经济困难少数民族学生的资助育人,针对少数民族群体,坚持以生为本的原则,用心助人,用爱育人,从物质和精神上给予帮扶。生活上,保障基本物质生活水平。思想上,做好思想的正确引导,加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学习上,解决学业基础薄弱,建立帮扶小组完成学业,将“扶困”与“扶学”,“扶困”与“扶智”相结合,建立一对一的学习帮扶互助小组,安排专人对家庭经济困难少数民族学生的专业学习进行辅导。心理上,进行安抚安慰疏导,及时树立生活学习的信心。只有从人才培养上下功夫,具备发展型资助育人,靠前帮扶的思维,构建个性化与“一生一策”的育人体系,才能为少数民族地区发展贡献力量,离全面建成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才能更近一点。

二、高校少数民族学生资助育人模式存在的现实困境

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人民不再是满足基本的物质生活水平,而是往美好生活的目标方向努力。高校针对少数民族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模式未能及时调整更新,停留在以往的帮扶层面上,资助育人模式存在滞后性、单一性和资助对象的依赖性情况,这是实施精准扶贫和资助育人必须克服的问题。

(一)资助育人体系存在滞后性

资助育人体系存在滞后性,指的是当前少数民族学生的资质育人体系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无法满足学生发展需求。从家庭经济困难情况认定内容上,少数民族学生的认定与其他同学的认定无显著差别,未能建立一套针对少数民族学生家庭经济困难的认定体系。少数民族学生在民族生活、饮食、宗教信仰以及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都有所不同,不能采取一刀切的方式进行困难等级认定。在认定程序上,尽管采取民主评议方式,但是,家庭经济困难的少数民族学生存在自卑、语言不通和内向等心理,他们可能在进行申请的时候不主动,难免出现漏认定的情况。

(二)资助育人内容存在单一性

资助育人的内容应该与时俱进,符合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少数民族学生的思想发展规律和心理需求。近年来的资助育人内容,存在重经济上资助,轻精神、思想和心理上的帮扶状况,经济上的帮扶除了基本的国家助学金外,鲜有专门针对少数民族学生的奖助项目。即使有少量的针对少数民族学生的奖助金,较多要求他们的专业学习优良。家庭经济困难少数民族学生,特别的理工科类的学生,存在学习基础薄弱,挂科较多甚至严重的情况,难以覆盖到每个家庭经济困难少数民族学生。而思想、心理和就业指导等方向上的帮扶,存在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情况。许多企业会从综合素质考察学生,家庭经济困难的少数民族学生,在大学阶段的学习和各方面的锻炼显得尤为重要,一旦学习成绩不理想,就会出现内向和自卑表现,影响他们的就业。由此可见,针对少数民族学生的资助育人内容仍不够广泛,针对性不强。

(三)资助育人对象存在依赖性

由于资助体系存在滞后性,资助内容的单一性,这两者所带来的影响直接关系到家庭经济困难少数民族学生对待资助的思想和心理状态。他们在一定程度上对资助有一种误解和依赖性。有些学生认为这些资助是理所应当的,是本该给他们的,也有少数同学认为资助不仅资助个人,还应资助他身后的家庭,甚至出现每个月等补贴和要补贴,不求上进的错误思想观念。此种情况除了资助对象要反思,要知恩感恩,要自强自立,家庭教育要跟上之外,作为高校承担资助育人的主体,也要加强资助管理,落实精准资助。

三、加强高校少数民族学生资助育人模式的路径思考

加强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少数民族学生的精准资助,关键是“精准”二字,针对当前资助育人模式存在的困境,要打赢家庭经济困难少数民族学生脱贫攻坚战,必须坚持立德树人,“坚持问题导向,以改革为动力,以构建科学的体制机制为突破口,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用心、用情和用力开展工作”。[3]因此,从育人体系、育人内容和育人模式构建科学合理,精准发展性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少数民族学生资助育人机制,是高校教育者工作必须思考的课题。

(一)构建靠前发展的资助育人体系

1.建立差别认定的发展型资助育人程序

由于少数民族具有语言、饮食和宗教信仰方面的差异,加上家庭经济困难少数民族学生大部分来自偏远的山区,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对这类的学生,除精准扶贫之外,应建立靠前帮扶的体系。高校对少数民族学生的认定应区别于其他学生,建立一套专门针对少数民族学生的贫困认定体系。对少数民族新生录取时,提前对其家庭经济情况进行了解,向当地政府、民政局和村委了解实情,并提前去学生家里家访,特别是针对建档立卡的低保户和残疾学生,应做好靠前帮扶的预案。到校后,建立“一生一策”的精准资助档案,为其建立一套贯穿大学四年的资助方案,让学生的生活与学习无后顾之忧。

2.建立预防返贫的靠前性资助育人体系

高校家庭经济少数民族学生大多来自偏远的农村地区,区域经济发展本身较弱,而贫困户大多文化水平不高,就业和增收难度也大,他们当中“不少贫困户稳定脱贫能力差,因灾、因病和因学返贫情况时有发生。”[3]一场灾难,一场疾病有可能导致再次贫困。高校通过实施“发展型资助的育人行动计划”,开展“助学筑梦铸人”等主题资助育人活动,帮助少数民族学生建立提前预防意识,建立针对导致返贫事件的应急预案,是预防二次贫困的重要机制。

(二)拓宽全面精准的资助育人内容

1.搭建针对性的学业学习帮扶平台

家庭经济困难少数民族学生学习基础较弱,从专业学习上为其帮扶,是“扶贫、扶志和扶智”相结合的重要体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理工科的少数民族学生,存在基础公共课跟不上的情况,直接导致专业学习的落下,少数学生毕业都有困难,可以从学习兴趣上激发,助力专业学习。好习惯受益终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非常重要,通过建立班级同学、班主任和专业老师提前指导学习的帮扶平台,养成提前学习的好习惯,精准帮扶少数民族学生的专业学习。

2.加强专业性的职业就业发展指导

精准帮扶并非帮扶一段就结束了,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少数民族学生,从入学开始到入世工作,都要有跟踪的精准帮扶措施,加强就业发展方面的指导。对家庭经济困难少数民族学生来说,一人就业,可能带来的是全家幸福。不可否认,从入学伊始对他一对一的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建立专门的职业发展,毕业找工作时候,予以专业的简历修改、工作推荐和指导,都是助力学生脱贫,全面资助育人重要措施。

3.注重显性资助与隐性教育的融合

注重对少数民族学生有针对的显性资助——即资金上的帮扶,通过公平公正和公开的认定程序与发放资金流程,“采用家访、大数据分析和谈心谈话等方式,合理确定认定标准,建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档案,实施动态管理”,[4]让学生感受到资助育人工作的严谨与人文关怀。另一方面,也要注入隐性的教育,通过课程思政的贯彻,优良学风校风的熏陶,精神面貌与文化氛围的感染,帮扶学生在隐性的教育中成长成才,使其在不自觉中习得某种观念和思想意识的觉悟,逐渐达到高校对家庭经济困难少数民族学生“润物细无声”的资助育人效果。

(三)创建榜样自强的资助育人模式

1.提高资助对象自助助人的主观能动性

家庭经济困难的少数民族学生应具备知恩感恩、自助助人和自强自立的主观能动意识,要有一种信念,通过自身的努力奋斗可以改变命运和家庭经济情况。为此,要加强对少数民族学生本人的教育,引导他们充分利用寒暑假与课余时间进行实习实践,从劳动中收获独立,收获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从学习中收获自信,收获努力学习的美好回忆,幸福是靠自己奋斗出来的。

2.培育品德优秀的资助育人队伍

一支优秀的资助育人队伍,是高校助力脱贫攻坚战的重要人才资源,“高校资助育人归根结底是人和人之间的互动。”[5]有针对性的开展少数民族学生资助育人工作,要有专门的资助育人工作队伍,加强对队伍的培养培训,除了共性方面的基本的资助育人素养外,关键要对少数民族学生的文化知识、生活习性、宗教信仰、心理研究以及价值观念有深入的理论学习和实际考察,才能贴近和了解学生,真正做到针对性和准确性地开展少数民族学生资助育人工作。

3.构建家校联合的精准资助合力

高校少数民族贫困学生的精准扶贫需要家校联合发力,共同致力于致富奔小康的目标。高校要经常与学生家长联系,掌握学生的家庭经济情况变化,了解家庭对学生的资助情况,知晓学生对家庭的贡献情况。让家庭成员参与到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中,共同努力脱真贫。然而,在实际的工作中,由于少数民族地区本身存在语言方面的交流障碍,会遇到与家长沟通交流困难的问题,也为加强家校联合工作带来了挑战。

简言之,少数民族学生的资助育人是精准扶贫的内在要求,是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关键是解决好“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的问题,绝不是一个可以毕其功于一役,在短期内完成的简单工作。要求高校资助育人的工作者与时俱新,不忘初心,只争朝夕,要有针对、有责任、有情怀和有担当的开展资助育人工作,齐心协力奔小康社会。

猜你喜欢

资助困难少数民族
困难中遇见团队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困难我不怕
高校资助育人成效的提升路径分析
“隐形资助”低调又暖心
少数民族的服装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选择困难症
2600多名贫困学生得到资助
有困难,找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