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导向下“比较文学”课程教学改革路径探究

2021-01-16张慧佳

关键词:比较文学教学资源素养

张慧佳

(湘潭大学 文学与新闻学院,湖南 湘潭 411105)

“比较文学”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重要专业基础课,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计划中以培养学生高阶思维能力为目标的课程,主要面向本科三年级的学生开设。本课程在“泛知识,聚思维”的总体思路引导下,旨在通过讲授比较文学学科理论,帮助学生拓宽视野,更新方法,扩展知识结构,从而在跨国家、跨语言、跨文化和跨学科的视野中自觉地认识和把握中外文学关系以及文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随着全球化与信息化时代的来临,“未来教育究竟应该培育怎样的人”已然成为了当前的一个根本性、方向性问题。2014年,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理念,意即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1]2018年3月28日,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发布的《21世纪核心素养5C模型研究报告(中文版)》指出,“21世纪核心素养5C模型”综合表现为文化理解与传承素养(Culture Competency)、审辩思维素养(Critical Thinking)、创新素养(Creativity)、沟通素养(Communication)及合作素养(Collaboration)五大素养。[2]这一理念的提出为人才培养提供了发展方向,由此,如何在新的时代语境中将“5C核心素养”理念融入课程教学并引导高效教学,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本课程拟在核心素养理念的导向之下,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展开教学,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强调理论学习与思维训练相结合,以期助推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

一、问题导向:核心素养导向下的人才培养尝试

从学情来看,本课程的授课对象在知识、能力及情感层面呈现出以下主要特征:首先,知识层面,通过此前“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文学理论”等先修课程的系统学习,学生在该阶段已经掌握了文学理论、中国文学及外国文学等相关理论知识,但未能建立起比较意识和跨越视野。其次,能力层面,一方面,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使得学生运用网络搜索、获取、整合信息的能力提升,但在学习上却普遍呈现出深度注意力减弱等问题;另一方面,在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以“满堂灌”为特征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理论学习与实践运用脱节,由此,学生运用所学理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高阶思维能力亟待加强。最后,情感态度层面,一方面,处于大三阶段的学生在学情方面呈现出明显的分化,部分学生对专业课程的学习动力有所减弱,课堂参与度较低,学习行为较为被动;另一方面,学生整体具有较为良好的世界观与价值观,但结合跨文化交流过程的相关现象思考中西文化对话、国家形象、文化自信等问题的意识有待加强。

针对以上现状,本课程着力于解决以下问题:第一,如何在核心素养导向下重构“比较文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及过程。第二,如何将信息技术更好地融入人文学科的教学过程,从而服务于学生的学科素养和人文素养培育。第三,如何解决专业学习与价值导向“两张皮”的问题,将课程思政“如盐入水”般地融入专业课程教学,从而实践学科素养与人文素养的双线并行。

整体来说,本课程拟在融理论性与实践性、灌输性与启发性、主导性与主体性为一体的整体思路指导下,通过实施翻转课堂、构建信息化资源平台等途径,将信息技术融入课堂教学,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发展学生的审辩思维与创新思维为目标,真正关注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能力发展,使教学内容与教学活动服务于学生文化理解与传承素养、审辩思维素养、创新素养、沟通素养及合作素养等人才核心素养的提升。

二、模式翻转:线上与线下的有机融合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为传统的课堂教学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与契机。一方面,随着学生学习习惯、兴趣及知识结构的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很难再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学生参与传统课堂教学的动力明显减弱,如何推动信息化时代的有效教学成为必然面对的一大挑战。另一方面,信息技术的加入,更新了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形态,可以为教学活动提供交互性的学习空间,使得学生在教师支持下实现自主探索,从而为大学人文教育目标的实现提供了可能。

当然,如何有效地将信息技术运用于高校文科教学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显然,于高校文科教学而言,信息技术绝不仅仅是教学资源的静态存储介质,而是能够推动学生实现个性化知识建构与能力发展的交互性学习空间。由此,引导学生通过信息化平台、运用多元资源延展学习空间,在交互性学习空间中通过自主探索、师生互动促进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从而为实现信息化时代学生学科素养与人文素养的同步提升提供可能。

本课程对标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结合课程特色,在核心素养理念导向下,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展开教学,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强调理论学习与思维训练结合,提升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完成个性化的知识建构。具体来说,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将实施“三阶式”翻转课堂,通过课前自学、课中授导、课后实践三个环节的循序渐进,帮助学生实现从记忆、理解等低阶思维到分析、创造等高阶思维的提升。

第一阶段,学生在课前借助由中国大学MOOC和微信公众号等信息化平台共同搭建的资源库完成自学。具体表现为,学生课前在中国大学MOOC平台上学习国家级精品在线课程的相应章节,在微信公众号平台阅读拓展阅读资料,并自主完成自测练习题,教师由此了解学生的自学情况,并针对其中体现出来的难点问题进行课堂教学设计。

第二阶段,即课堂面对面授导环节,教师组织包括课前自学总结、导入、知识点讲授、分组主题讨论和素质拓展在内的系列教学环节。在该阶段,教师在总结学生课前自学情况的基础上,将知识传授与思维锻炼相结合,组织学生就系列案例进行阅读、思考、分析、讨论和交流等活动,在引导学生学习理论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审辩思维素养和创新素养。具体来说,本环节将沿着“基本理论学习——案例体验认知——分组主题讨论”的思路展开,学生将在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实现理解知识概念、深化理论认知的目标。例如,在讲解“比较文学形象学”中“他者”形象的影响因素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在梳理13世纪以来西方文学中的中国形象发展历史,并对其中的典型中国形象进行分类之后,引导学生以问题为导向,围绕“哪一类中国更符合你心中的中国形象?”“中国形象的塑造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等问题展开分组主题讨论,深入思考一系列中国形象背后形象与形象塑造者之间的互动关系,从而真正培养学生的审辩素养、创新素养、合作素养及沟通素养。

第三阶段,课后通过信息化平台促进学生运用多元资源延展学习空间。一方面,向学生发布课后学习任务,包括研习课程平台上传的相关拓展资源,完成课后的实践练习,以深化理论认知。另一方面,鼓励学生在课后及时反馈教学评价信息,从而真正关注学生在教学全过程中的能力发展,并根据反馈信息调整下一轮教学设计。

由此,从课前、课中到课后,从理论到方法,从知识传授到经验内化,线上自主学习与线下实时授导实现了有机融合,极大地拓展了教学空间,有助于推动学习主体实现个性化的知识建构。

三、资源更新:依托多元化资源库进行课堂重建

“比较文学”课程所涉及的教学内容较为庞杂,理论性较强,具有一定的高阶性和挑战度,对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过程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由此,本课程将依托于课程教学资源库的建设,运用多元丰富的教学资源重建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从而逐步推进有效教学的实现。

从使用途径来看,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教学资源主要含括自学资源、评测资源、学情资源、交流资源和拓展资源五大类,将分别适用于学情分析、课前自学、课中授导、课后拓展和教学反馈等环节,以推动教学过程的合理推进。从呈现形态来看,本课程的教学资源类型丰富,由传统教学资源(教材、参考文献、教案、板书等)、数字化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影像资料、教学平台及微信公众号等)和网络教学资源(MOOC视频、电子图书馆、网络数据期刊库、教学平台习题库及相关期刊论文等)三部分组成,从课前、课中到课后,为教学全过程中的学生自学、学情分析、交流互动、教学评测及拓展深化等环节提供了集MOOC视频、自测练习、讨论话题、拓展阅读资料(含文本、图片及视频)等多元教学资源于一体的教学资源体系。其中,传统教学资源为教学的有效开展提供各类基础性素材,数字化教学资源与网络教学资源的运用则在很大程度上延展了教学空间,具有传统教学资源无法比拟的优势。

多元化教学资源的共同运用,一方面,可以为学生课前课后的自主学习创设教学环境、提供丰富多元的学习资源,便于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另一方面,可以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提供信息量极大的交互性学习空间,教师将基于教学过程中的多源数据来重构合理的教学评价体系,关注学生在线上、线下教学全过程中的能力发展,从而推动学生在趣味性的知识建构过程中达成学习目标,提升教学内容与教学活动的高阶性、创新性与挑战度。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将全程依托于案例解析来对学生进行逐步引导,并围绕案例搭建相应的多元化教学资源库,继而组织课前、课中及课后的教学活动链,“通过案例向学生提供现实世界有代表性的真实事件及其发展过程,以学生为主体、以充分的讨论来训练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3]。具体来说,以对学科理论的理解和运用为目标,围绕专题向学生提供集典型性和趣味性于一体的文化案例,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对案例的思考、分析、讨论和展示等活动,并在相关案例的探讨过程中学习理论概念、深化理论认知。例如,在讲授“比较文学形象学”这一理论板块时,教师结合课程内容设置“13世纪以来西方文学中的中国形象”这一主题案例,具体引入《马可·波罗游记》《曼德维尔游记》《中国人约翰在纽约》《大地》等文学作品,以及美国动画电影《功夫熊猫》等一系列文化案例,在梳理西方文学中的中国形象发展历史的同时,引导学生围绕“异国形象是否真实?”“为什么不真实?”“如何进行形象学研究?”等系列问题参与体验式游戏和分组主题讨论,深入挖掘这些中国形象背后形象与形象塑造者之间的互动关系,继而回归理论层面,学习比较文学形象学的相关理论知识。

在知识传授的过程中,依托于案例解析来进行逐步引导,能引导学生在主动参与案例的感知、分析、讨论等教学活动过程中形象地理解相关问题,在师生互动与生生互动中实现经验共享,提升学习行为的主动性和交互性。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学生在形象感知的过程中提升审辩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从而实现“比较文学”课程锻炼学生高阶思维的教学目标。在此基础上,本课程亦将通过不断更新视频及图片资源、吸纳优秀学习成果等方式,实现教学资源的持续更新与改进。

四、“如盐化水”:学科素养与人文素养双线并行

文化理解与传承素养在“核心素养5C模型”中承担着价值枢纽的功能,“将会引导学生在时间深度(历史视角)和空间广度(国际视野)上加深对本民族文化和他民族文化的认识和理解,有助于学生以平等、尊重的态度看待和理解不同的文化,积极践行优秀文化中所蕴含的有利于人类和谐发展的价值观念”[4]。

在以往的专业理论课教学过程中,由于缺乏隐性嵌入设计的“思政”元素而往往呈现出专业理论与课程思政“两张皮”的现象,育人成效不明显。针对这一问题,本课程以培养学生的文化理解与传承素养为价值导向,在充分把握比较文学学科育人价值的基础之上,将思想政治素养置于人文素养范畴中的首要位置,“坚持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统一、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充分发掘各类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5]是合理且必然的。

具体来说,本课程以“美—境—悟—情—德”为课程思政的设计思路,通过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在审美导向下欣赏、体验文学作品与文化现象,主动参与话题建构及知识生成过程,在充分认识人类文化多元性与差异性的基础上求同存异,建构文化共同体的共鸣空间,并在崇尚与效仿良好道德情操的过程中实现自我提升。

“比较文学”课程的教学目标之一,即引导学生学习汉语言文学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予学生以引导,培养学生以跨越性和对话性的思维观照中西跨文化交流过程中的文学及文化问题。具体来说,在“跨国家”“跨语言”“跨文化”和“跨学科”的视野中聚焦于一系列中西跨文化交流与对话中的文化现象,立足中国,放眼世界,结合一系列现实问题思考中华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与世界意义,以期提升学生的文化自省和审美觉悟能力,将专业理论学习与价值观导向进行有机融合。

以“比较文学形象学”为例,该章节的教学设计将全面挖掘课程内容所蕴含的思政元素,从方法到理论,从教学内容到教学活动,致力于将教书育人的内涵覆盖教学全过程。首先,以翻转课堂模式带动课堂结构的重构,在形成“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教学形态的同时,引导学生培养自主学习和思考的能力和习惯,以及刻苦钻研的工匠精神和创新思维。其次,结合教学内容设置“13世纪以来西方文学作品中的中国形象”这一主题案例,引导学生在学习比较文学形象学理论的过程中思考“如何重建国家形象?”等重要问题,在知识授导的同时弘扬民族精神。最后,结合当下国际时事,引入“2017年哥伦比亚大学撕名牌”等系列热点话题事件,启发学生在理解“社会集体想象物”这一重要概念时,反思如何正确应对“文化偏见”及其可能带来的消极效果,从而向学生传授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本课程将坚持比较文学学科理论学习与真善美的人文精神滋养深度结合,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融为一体,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自我激励、情感激发、价值引领和精神塑造,助力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文化自信、创新精神、审辩思维的新时期文科人才。

综上所述,本课程致力于以核心素养为导向,以在微观层面激发个体学习兴趣、中观层面促进个性化知识建构,到宏观层面实践学科素养与人文素养的双线并行为目标,根据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行为特征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融合混合式教学、翻转课堂、平台资源拓展等多种方式,带动教学结构和个体知识体系的调整和重置,以期在新时代语境中助力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比较文学教学资源素养
比较文学视阈下高校英语专业美国文学课混合式教学探讨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科介绍
丰富历史教学资源 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国际汉学的传统与现代——第22届国际比较文学大会圆桌会议侧记
民用飞机航电系统虚拟教学资源建设
高校冰上教学资源社会开放的意义及管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