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60年代之前延边朝鲜族民间歌谣文化意义的理解
2021-01-16杨祖欣
杨祖欣
(1.湖北理工学院 艺术学院, 湖北 黄石 435003;2.韩国东方文化大学院大学,韩国 首尔 02765)
吉林省延边地区是中国朝鲜族的主要聚居地,流传于这一地区民间的歌谣反映着当地民众的生活状态,表达着他们心中的诉求。对这些歌谣中所体现的文化意义的分析理解,有助于我们认识朝鲜族民众的文化面貌。
一、反映移民迁徙的歌谣
朝鲜族移民迁徙的历史共经历了七次重要的移民事件。分别是:第一次,1619年因“抗金援明”战争失败,造成部分朝鲜军人在中国滞留;第二次,1627年“丁卯胡乱”和1636年“丙子胡乱”期间,清政府与朝鲜进行了两次战争,迁走了数十万军民;第三次,1677年大批朝鲜农民因生活所迫,不顾清政府的“封禁令”和朝鲜王朝的“锁国令”,非法越境中国东北耕种农田或在富人家里打工干活;第四次是1882年,清政府为防止俄国侵扰东北,取消了图们江北岸的封禁政策,实施“移民实边”,很多朝鲜民众涌入图们江北岸定居;第五次,1911年“乙巳条约”签订,日本殖民朝鲜,执行“换位移民”政策,大批朝鲜人迁徙中国东北;第六次是1921年,日本殖民者对朝鲜移民施行不平等的“治外法权”政策,清政府对朝鲜移民施行“归化入籍”“迫害驱逐”等带有歧视性色彩的政策,限制移民的合理流动;第七次也是规模最大的一次,发生在1931年。因连年受灾和为苛政所迫,大批朝鲜人背井离乡,举家来到中国东满、北满的39个县,西满一带也有朝鲜移民定居落户。这一时期的朝鲜移民总数共计有215万余人。[1]在朝鲜族民间流传的歌谣中,《北间岛》就是一首反映朝鲜族民众移民经历的歌谣。
门前肥田尽被掠夺,
过这苦日是为何?
背井离乡的朋友呀,
到了这里才好过?
爸爸妈妈你们来吧,
北间岛田肥地阔。
——《北间岛》[2]
从唱词估计这首作品流传于日本殖民者推行“换位移民”政策的时期。歌中记录了主人公故土田地被掠夺,被迫离开去北间岛开荒的经历。两句疑问句 “过这苦日是为何?”是提醒人们不要忘记被殖民者在故土掠夺的暴行,“到了这里才好过?”反映了主人公对迁徙生活的未知和无奈。但是当提到父母时,作为子女的后辈为了不让务农的父母在故土受人欺压,以“北间岛田肥地阔”为由,在自身生产生活尚未完善的前提下,也要让爸爸妈妈来到自己正在赶往的北间岛。说明了宁肯克服自然环境的挑战也要摆脱被殖民者人为灾祸迫害的现实,同时也折射出作为儿女的主人公对父母的孝道。
《新阿里郎》也是一首流传于民间反映移民时期的歌谣。
山川草木一年一青,
人间之春一生一趟。
阿里郎 阿里郎 阿拉里哟,
我的郎在翻过阿里郎山冈。
无产者不要唉声叹气,
风水轮流转幸福在望。
阿里郎 阿里郎 阿拉里哟,
我的郎在翻过阿里郎山冈。
没地无房的同胞们呀,
走到哪里才好过?
阿里郎 阿里郎 阿拉里哟,
我的郎在翻过阿里郎山冈。
背起行囊向前走呀,
快快翻过白头山冈。
阿里郎 阿里郎 阿拉里哟,
我的郎在翻过阿里郎山冈。
勒紧绑腿翻越山冈,
漂泊在北间岛荒野上。
阿里郎 阿里郎 阿拉里哟,
我的郎在翻过阿里郎山冈。
(后略)
——《新阿里郎》[3]
唱词从表面看颇有自我动员的意味,实则在字里行间充满着无奈和控诉,表达着对殖民者的恨,对像主人公自己这样没地没房的无产者同胞的同情,以及对“漂泊在北间岛”的前路的迷惘。这种“恨”和“同情”其实是源自对族群、家国的“爱”,是共同的生活环境造就了共同的生活习俗,在长期交融中形成了统一的价值观念,产生了人与人“共栖”的需求。一旦这种稳定状态被打破,人们就会面临被迫分离的“选择”,对“未知”的恐惧就会本能地在族群成员的内心产生。同时这种内在的情感通过情绪的表露出来,具体展现为对“破坏者”(日本殖民者)的恨和对“无产者同胞”的同情。可以说这首作品反映了在移民迁徙过程中,民众对自己的爱和对家国族群文化传统的认同。“漂泊”一词的使用,在流露出个体迷惘的同时,表明了民众对幸福的期盼、渴望实现自我发展的个体诉求。
二、反映反抗压迫的歌谣
1910年“韩日合并”,九年后即1919年韩国爆发“三·一”独立运动,“三·一三”延边龙井反日运动,1937年中国东北“九·一八”事变,延边地区的反日情绪高涨。这里产生了大量的抗日武装,歌颂抗日斗争、反抗日帝压迫、赞美抗日队伍、反映革命生涯成了朝鲜族民众抗日主题歌谣的内容。如:采集于延边敦化市二道沟的歌谣《抗日决心比天大》这样唱道:
高山,我们爬,
地厚,我们挖,
英雄面前无敌手,
抗日决心比天大。
不怕子弹扫的密,
不怕炮弹身边炸,
要不打败日本鬼,
誓死不把战场下。
——《抗日决心比天大》[4]
这首民谣采用分节歌的形式,刻画了在朝鲜族民众心中抗日队伍的英雄形象,也表达了民众的抗日决心,同时也反映了战场的残酷,敌人的强大,以及抗日斗争的持久。民众对抗日的队伍是认可的,对英雄是崇拜的,对他们所做的事业是支持的。英雄为民众树立了胜利的信心,民众为英雄支起了强大的后盾。从另一个方面看,英雄也是因为认可民众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所以才会有了在面对共同“敌人”的时候一起面对,各尽所能,抵御反抗。这种反抗其实是维护共同利益和价值观念的体现,也是保证彼此自身发展的需要。
再看看这首采录于延边汪清县罗子沟镇的歌谣《回来再娶小妹子》和延边地区和龙县福洞镇的歌谣《妹在山下作支援》。
长矛枪,红缨穗,
报名参加大刀会,
赶走东洋小鬼子,
回来再娶小妹子。
——《回来再娶小妹子》[5]
哥在山上当抗联,
妹妹山下作支援。
山上山下路虽远,
两颗心儿一线牵。
——《妹在山下作支援》[6]
这些作品既有抗日的决心,也有爱情的纯真,反映了军民一心抗战的社会局面。时局已经十分紧急,对百姓的压迫已经迫使他们不得不放下各种社会身份和角色,以“抗争者”这个统一身份投入到抗战之中去,体现了他们对家、国的认同。其中《回来再娶小妹子》中一个“再”字表示男主人公放下已到的婚期,报名参加打鬼子,把“赶走东洋小鬼子”的民族救亡放在“娶小妹子”的个人大事之前,说明民众已经意识到民族存亡是婚姻幸福的前提和基础。只有赶走东洋小鬼子,才能安心回来娶小妹子。《妹在山下作支援》中的妹和哥因抗战不能相伴相守,但是共同的抗日选择让他们得以实现“一线牵”的家庭团圆。在展现抗日战场军民一条心、夫妻齐上阵的感人场面的同时,也体现了之前《新阿里郎》中,国在、家在的国族认同。带着上一首歌谣英雄和民众关系来理解这首作品,英雄和民众两种身份的主体是一致的,只是社会角色分工的不同。正是因为有了共同的价值观才有了诸如当下“每个人都是英雄”“每个人都了不起”这样语言的流行。
接下来这首作品描述了普通民众被剥削、被压迫的悲惨境遇,控诉了当时社会剥削阶层对民众犯下的罪行,同时也显现出民众反抗复仇的决心,而把共产党领导的革命运动比作“太阳”和“红旗”,预示着自己所看到的劳苦大众自由的希望。
《织女叹》同样是一首控诉“地主老财”罪状的歌谣。
纺车(啊)快快转 快快转(啊)
纺车(啊)快快转(啊),
要是地主老财见你转得慢,
他会朝我举起皮鞭(啊),
(啊 公 呔 公),
想起来真叫人心寒。
纺车(啊)快快转 快快转(啊)
纺车(啊)快快转(啊),
要是地主老婆见你转得慢,
她会把我赶出庄园(啊),
(啊 公 呔 公),
不挣钱怎能养家眷。
——《织女叹》[7]
歌曲分为两段,通过织女和纺车的对话,把地主和他老婆一起压迫织女的景象得以“再现”。虽然地主是用皮鞭打,而他老婆是赶她走,两人采取的形式是有不同,但是对待织女的态度是一样的,都是要求织女不停地工作,尽可能多的压榨。因此,可以看到织女对着织布机唱这首歌谣,也是面对地主夫妇的压榨和自己生活的压力,无处诉苦的痛苦。同时这首歌得以流传,也是得到了劳苦大众的认可。
受进步思想的影响,追求性别平等的女权思想也体现在当时的歌谣中。《妇女解放歌》就是其中的代表。
在剥夺权力的资本主义社会里,
青春开不出红色的鲜花,
妇女同胞们赶快觉醒吧!
偷偷地流下了多少眼泪?
漂亮脸蛋儿布满了皱纹,
挨打受骂留下的病根。
监狱般的后院生活何时了?
我不想继续在梦中等待,
我不愿再去受歧视和虐待。
(4-6段省略)
——《妇女解放歌》[8]
歌曲通过感同身受的口吻,呼唤妇女同胞应努力摆脱旧的生活环境,积极融入社会,参加抗日革命,开始新生活的诉求。说明女权进步思想已经在民间流传,妇女进步意识在延边地区得到发展。
三、反映自立自强的歌谣
由于饱受战乱之苦,中国民众普遍渴望社会稳定和民生发展。居住在中国东北地区的朝鲜族在国家民族政策的支持下,纷纷开始了划定民族自治区域、筹备建立当地的民族自治机构的工作。1952年9月3日,延边作为中国朝鲜族聚居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中心,正式成立民族自治区政权,并于1955年改称为“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从此,朝鲜族在历史上第一次实现了民族区域自治,与中国其他民族一道,平等、自主地建设自己国家和家乡的事业。下面这两首作品就是当时在民间广泛传唱的作品《自治州成立之歌》,创作于1952年。
(哎噜哇 呃折儿西古)多么好阿,
海兰江水放声歌唱,长白山在纵情欢跳。
(哎噜哇 杜冬西儿)把长鼓敲起来,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成立了。
(哎噜哇 呃折儿西古)多么好阿,
共产党指引区域自治的光辉大道。
(哎噜哇 杜冬西儿)把长鼓敲起来,
我们的生活一年更比一年好。
(哎噜哇 呃折儿西古)多么好阿,
城镇山乡一片欢腾,增产运动掀起热潮。
(哎噜哇 杜冬西儿)向北京传喜报,
各民族大家庭友爱和睦多美好。
(哎噜哇 杜冬西儿)我们要团结紧,
各民族大家庭友爱和睦多美好。
——《自治州成立之歌》[9]
从歌名我们就能看出,这是一首描写延边人民欢庆自治州成立、憧憬自己将来美好生活的歌谣。第一段,宣告了自治政权成立的合法性,表达了民众对政权的欢迎和拥护的态度;第二段表明了对执政者施政的信任和期盼,相信自己未来生活能够得到改善和提高;第三段表明了认可施政政策,愿意投身社会生产,促进民族和睦团结的事业的心理。结合每一段的具体内容来看。第一段,描绘了海兰江在唱歌、长白山在跳舞、延边朝鲜族人在敲鼓的画面,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朝鲜族先人进行民间信仰仪式活动的场景。既然是仪式,那么它就必然会有它的象征意义。我们知道生活在延边地区的朝鲜族人在民间是有着相信万物有灵的巫俗文化认同观念的。歌中的长白山、海兰江在他们眼里都是有山神、河神居住的神山圣水。当他们在重要事件发生的时候都会在巫祝的带领下敲起长鼓、跳起具有咒术性的集体歌舞以请示神明为名,进行人神对话沟通,以求获得神灵的允许和支持,起到统一族群成员对这一事件认识意识的作用。当获得神灵“同意”之后,族人们便会通过众人饮酒歌舞的“娱神”活动释放之前因“未知恐惧”而产生的紧张情绪,进而增进成员之间的团结,达到族群关系和谐以保证族群良性发展的目的。按照这个朝鲜族传统信仰逻辑来看,长白山和海兰江这象征着朝鲜族人天地自然的神山圣水已经在此时表达了对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成立的“同意”,人们已经敲起了长鼓开始了“娱神”的共舞欢庆。因此,我们可以看到通过这样带有仪式画面感的唱词的描述,象征着朝鲜族民众对期盼已久的民族自治政权在内心是仰望和满足的,山河所代表的天地自然与人的共舞说明这个政权的诞生是合理合情的,从而主观地强调它的正当性。第二段,指出执政者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满足了在延边生活聚居的朝鲜族人一直以来渴望实现民族独立和自主发展的诉求。“自治政权”实行“自治政策”让这一权力得到制度保障。唱词中用了“光辉大道”一词,既是这个态度的表现,也相信只要沿着这样光明正义的大道一直走下去,就能实现朝鲜族人自我和族群发展的权力“一年比一年好”的愿望。第三段是描述朝鲜族人响应国家号召、执行政策的内容,歌中提到了两个具体内容。一个是“抓物资资料增产”,另一个是“促民族和睦团结”。新中国成立初期,经过多年战争洗礼的中国百废待兴,物资极度匮乏,延边所在的东北地区因为有日本“伪满洲国”殖民统治的屈辱历史更是如此。因此,“增产”成为当时巩固和保证自治政权运行稳定,改善民族人口生存条件,实现国家发展与族群发展的共同需要。关于民族和睦团结的政策要求,也是朝鲜族在新中国这个多民族国家实现族群独立和民族区域自治之后,与其他民族相处,实现共同繁荣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所以,在这一段歌词里从两个具体国家政策入手,表明了当时国家的政策是能够与朝鲜族人实现自我发展和族群发展愿望达成一致的。从这首歌谣作品,我们可以看出朝鲜族人在表达自治州政府成立的喜悦心情的同时,通过仪式宣告了民族自治政权的正当合法,通过行动拥护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执行了国家的各项政策。这些行动的根本动力是在于,延边朝鲜族人希望实现自身和族群发展的价值诉求。
最后我们来看采用界面调音阶创作的,在当时风靡一时的民间歌谣《闺女之歌》:
海兰江碧波荡漾,丰收随风传扬。
江水对岸住着小伙子,江水这边住着个姑娘。
两个人哟辛勤劳动,爱情在心理悄悄滋长。
只要两人碰到一起,心心相印吐露衷肠。
小伙子婉言相劝:“我们村庄多么兴旺。
幸福生活赛过蜜糖,请你快嫁给我把福享。”
“干么出嫁,干么出嫁,当姑娘心欢畅。
我不能离开村庄,也不能当个新娘。”
小伙子尽管生气,姑娘呀日益漂亮。
不但不老反而年轻,就像秧苗茁壮地成长。
两岸山村日新月异,机器隆隆种田忙。
爱情就像烈火一样,熊熊燃烧在他们心上。
劳动竞赛你追我赶,志同道合情深谊长。
快快洒下辛勤汗水,要让那前山后岭果树成行。
等到果树鲜花盛开,要盖上新住房。
我家乡披上新装,我才想当你的新娘。
小伙子心里着急,说的话儿直截了当:
鲜花虽然绚丽多彩,过了时令也不漂亮。
何况姑娘红颜衰老,那个样子没人欣赏。
姑娘老了满脸皱纹,谁也不要这样的姑娘。
——《闺女之歌》[10]
这是一首创作于1952年的爱情歌谣,带有故事性色彩。全曲内容贯穿两个线索:一个是男女青年的爱情线索;一个是青年人建设家乡的使命线索。爱情是人在精神层面以实现共栖为目的的基本需要,使命则是人作为社会人为满足个人需要而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从这两个方面,我们可以观察到当时青年人的人生观。下面我们具体来分析。“海兰江碧波荡漾,丰收随风传扬”,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在丰收时节的延边朝鲜族聚居区,姑娘小伙在劳动中相识相爱到了谈婚论嫁的程度。小伙子动员姑娘说到:“我们村庄多么兴旺。幸福生活赛过蜜糖,请你快嫁给我把福享。”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小伙子已经认为自己具备了与姑娘组成家庭的条件。这包括:第一,自己村庄的兴旺发展,可以满足家庭和个人的发展提供物资自由和经济自由的需要。第二,社群邻里相处和谐,为家庭和个人的生产生活满足了交流的需要,提供了凝聚的力量,使人的获得感增强,心情舒畅。因此,他认为自己具备了娶妻的能力和条件。姑娘这时候唱道:“干么出嫁,干么出嫁,当姑娘心欢畅。我不能离开村庄,也不能当个新娘。”姑娘重复的两句“干么出嫁 干么出嫁”的唱词有撒娇的意味,说明她是爱着小伙,并能体会他的诉求的。但是她的社会心态“告诉她”,她还有使命没有完成,因为小伙说他的村庄很好,姑娘希望自己能为家乡建设贡献更多力量,满足自己“舍小家,顾大家”的精神诉求。因此,她唱道:“我不能离开村庄,也不能当个新娘。”这里用了两个“能”字而不是“愿”字或者其他字,就说明当时姑娘选择的是个人发展让位于集体的发展。从这一点也说明“强调奉献”“服从大局”的价值认同是当时年轻人的主流选择。这一点在接下来故事情节的发展中也得到了印证。小伙子当然有被“拒绝”的不高兴,但是作者更多的笔触投入到对生产劳动的姑娘肯定的表达上。如:“姑娘呀日益漂亮。不但不老反而年轻”这样的描写都是对上面这种牺牲自己、提倡奉献的价值选择的肯定。当然,我们客观来看,姑娘投身家乡的生产建设的目标有哪些呢?在第二段歌词中就有具体的说明。有两个方面:第一,建设新农村。歌词中提到的“两岸山村日新月异”“盖上新住房”都是与这相关的;第二,搞好农业生产。“秧苗茁壮地成长”“机器隆隆种田忙”“前山后岭果树成行”“果树鲜花盛开”都是与这相关的内容。说明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在城镇化建设和农业生产这两个民生领域,是有既定计划和目标的。当然,歌词中也提到了当时的国家政策号召“劳动竞赛” 。因此,参与这样的“竞赛”甚至做出牺牲也反映了民众认同国家政策,响应国家号召的意味。在这一段的末尾,姑娘说道“我家乡披上新装,我才想当你的新娘”阐明了她投身“劳动竞赛”的目标是要使家乡披上新装。“新装”的标准是前面提到的,“前山后岭果树成行和盖上新住房”,这样“姑娘才想当你的新娘”。说明姑娘希望在“竞赛”任务完成以后,与小伙结婚成家的愿望。同时也有鼓励小伙要像她一样努力劳动工作,方能早日完婚的意思。在第三段,小伙的话看似有脾气,但是讲出了个人幸福与国家发展同样重要这一基本事实,因为“过了时令,谁也不要这样的姑娘”,强调了个人发展的重要性。
四、结语
综合以上各时期在民间流传的歌谣文化意义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延边朝鲜族民众在20世纪60年代之前的生活面貌。他们经历了多次移民迁徙的苦难,反抗压迫的斗争,自立自强的努力,最终实现了民族的解放和自主的发展。这些歌谣忠实地反映着民众的声音,表达着他们的诉求。他们热爱和平、爱国爱家、崇尚自由、友善感恩、自立自强、团结凝聚,始终为实现个人和族群的全面发展在一直努力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