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爱国主义教育融入师范生师德培养的价值和路径研究

2021-01-16赵秋周英茂于敏章

公关世界 2021年24期
关键词:爱国主义教育师范生职业道德

赵秋 周英茂 于敏章

摘要: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是一个人立德之源、立功之本。爱国守法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是师德修养的基础。该研究阐释了新时期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性和师范生师德培养的相关要求,分析了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而得出了新时期爱国主义教育融入师范生师德培养的价值,探究了新时期爱国主义教育融入师范生师德培养的具体路径。

关键词:爱国主义教育 师范生 师德培养 职业道德

一、新时期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性与师范生师德培养的相关要求

1.新时期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2019年,《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由中共中央、国务院联合印发出台。当前,我国正处于民族复兴的关键时期,面对新时期新形势新目标,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是对《纲要》精神的贯彻落实,同时也是党带领人民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断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重要支撑和保障,有利于振奋民族精神、凝聚民族力量,从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不竭动力。

2.师范生师德培养的相关要求

爱国也是师范生师德培养的基本要求、首要要求,爱国主义教育是师范生师德培养的题中之义。《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明确要求教师群体必须遵循包括“爱国守法”在内的六条师德规范。其中,“爱国守法”是师德修养的基础,具体要求为“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1 ]。这应当成为每位教师的自觉修养、意识及行为。

二、新时期爱国主义教育与师范生师德培养

1.新时期爱国主义教育与师范生师德培养的关系

第一,愛国主义教育需要借助师范生师德培养取得成效。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19年出台的《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明确要求: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首先要培养师范生的爱国情怀,师范生是当今教育事业中的准教师。作为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教师承担着教书育人,培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责任与使命。因此,教师在爱国主义教育中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教师应成为教育和引导学生爱国的榜样模范。

第二,师范生师德培养必须融入爱国主义教育才能坚持正确导向。“四有”好老师的标准之一是“有理想信念”。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是一名好老师必须具备的理想信念,也是师范生师德培养的必然要求。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全球化的现代社会,优秀文化成果与不良文化糟粕相伴而行,西方敌对势力从未放弃对我国西化、分化的图谋。师范生作为教师队伍的后备力量,理应自觉遵守爱国守法的师德培养要求,厚植自身的爱国主义情怀,才能保证爱国主义教育感召人心,取得成效。

第三,新时期爱国主义教育与师范生师德培养呈现出相辅相成的关系。如前文所述,爱国主义教育需要借助师范生师德培养取得成效,师范生师德培养必须融入爱国主义教育才能坚持正确导向,两者之间呈现出相辅相成的关系。在师范生师德培养的过程中,必须融入爱国主义教育,在明确我国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之前明确“为谁培养人”的问题,明确我国的教育是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和发展服务的,才能坚持教书育人的正确导向,看清不同文化的真实面目,首先培养出合格的、可靠的人民教师,继而培养出合格的、可靠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新时期爱国主义教育融入师范生师德培养的价值

新时期爱国主义教育融入师范生师德培养的价值在于有利于在师范生群体中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提高师范生群体素质,进而为提高教师队伍素质、有效发挥教师教书育人功能、提升教育立德树人质量奠定基础,最终凝聚成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的磅礴力量。

第一,有利于在师范生群体中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促进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贯彻落实。《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明确要求,“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要面向全体人民、聚焦青少年,要把青少年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中之重,将爱国主义精神贯穿于学校教育全过程,推动爱国主义教育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 2 ]。”师范院校作为大量青年师范学生的集聚地,是实施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阵地。在师范生群体中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是对国家爱国主义教育要求的贯彻落实。

第二,有利于提高师范生群体素质,进而为提高教师队伍素质,有效发挥教师教书育人功能、提升教育立德树人质量奠定基础。爱国守法是师德的基本要求,爱国主义教育是师范生师德培养的题中之义。拥有强烈的爱国之情、强国之志的师范生往往会砥砺奋斗、练就过硬本领、锤炼品德修为,化爱国之情、强国之志为切实的报国之行。在此过程中,师范生群体的素质将有所提高,待他们走上执教一线时,教师队伍素质也因此不断提高,从而更加有效地实现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教师使命和教育宗旨。

第三,有利于凝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中国梦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理想追求,唯有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才能早日将理想变为现实。爱国的主体是多元的,新时期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师范生师德培养,培养出一批热爱祖国的人民教师,有利于激励教师群体为祖国教育事业繁荣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凝聚来自教师群体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的磅礴力量,让教师群体与社会其他行业的人们一道汇聚成磅礴的“中国力量”,推动国家进步、民族复兴、人民幸福。

三、新时期爱国主义教育融入师范生师德培养的现状和具体路径

1.新时期爱国主义教育融入师范生师德培养的现状

目前,对于新时期爱国主义教育融入师范生师德培养,学界研究不多,但已有大量关于爱国主义教育的研究和师范生师德培养的研究。根据这些研究结果,笔者将此类教育的现状总结为: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结合程度不够,受教育者缺乏体验,认为只是空洞的说教,难以发自内心真正认同并化为自己的实际行动;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整合方式不够丰富,未能有效利用教育资源,不能对受教育者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忽视受教育者实际需要,千篇一律,形式化、表面化,互动不足等等。因此,新时期爱国主义教育融入师范生师德培养还未达到很好的效果。

2.新时期爱国主义教育融入师范生师德培养的具体路径

(1)加强和创新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的结合程度与结合方式

一方面,要继续进行理论教育,内容应涵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国情教育和形势政策教育、党史国史和改革开放史教育、国际安全教育和国防教育,大力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 3 ]。另一方面,在师范生见习和实习的过程中,学校应联合实习基地,加强对实习学生的师德要求,将师德考察贯穿实习全过程,在实习总结中关注师德考评[ 4 ],让师范生将所学理论知识付诸现实行动,在实践中彰显爱国主义精神与师德风范,从内心深处真正认同。

(2)探索挖掘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资源,实现两者的有效整合

显性教育资源主要指课堂教学,而隐性教育资源则包括受教育者的学习生活环境、学校班级的制度文化、各类活动等。在受教育者的学习生活环境方面,可以在学校宣传栏书写一些有关教育教师的诗词名句,绘制板报或墙绘、井盖绘;修建或改造爱国主义和师德师风文化走廊和亭阁;给教师办公楼和师范生公寓楼等学校建筑或校园道路命名体现爱国主义精神和师德师风的名字。在学校班级的制度文化方面应注重校园文化和班级文化建设;在校风文化和班风文化中体现爱国之情和师德之风;制定针对教师和师范生的师德考评制度,树立师德榜样,打造一支品德高尚的教师队伍。

(3)注重立足受教育者需要,提供符合需要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

当前师范生群体以“90后”“00后”为主,他们大多思维活跃、追求个性,不喜欢一本正经的说教和单纯的灌输教育。因此,爱国主义教育融入师范生师德培养应注重立足师范生需要,可通过开展调查问卷、座谈会、茶话会、校园采访等方式收集了解师范生的教育需求,提供符合他们需要的教育内容;可利用微博、微信、贴吧、QQ、易班等线上平台和其他线下平台设计个性化的教育方式,使爱国主义教育与师范生师德培养更加生动、有效的 进行。

四、结语

新时期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加强和改进爱国主义教育,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新时期爱国主义教育融入师范生师德培养有利于在师范生群体中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提高师范生群体素质,进而為提高教师队伍素质、有效发挥教师教书育人功能、提升教育立德树人质量奠定基础,最终凝聚成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的磅礴力量。

(本文系教育部2020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新时期爱国主义教育融入师范生师德培养的价值和路径研究”;四川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中小学教师师德研究中心资助项目“精准扶贫顶岗支教师范生师德培养创新模式研究”(CJSD20-31)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2014389011;CJSD20-31)

(责任编辑:姜秀靓)

参考文献:

[1]王先亮..新时代党员干部责任意识与担当精神培育研究[D].南昌大学,2019.

[2]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N].人民日报,2019-11-13(06).

[3]高宏,张伟东,陈宗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价值[J].党史博采(理论),2013(10):46-47.

[4]朱成菊,邹升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的师德培养[J].文教资料,2019(31):141-143.

猜你喜欢

爱国主义教育师范生职业道德
“寻访身边的好老师”
构建“两翼三维四能”师范生培养模式
傅维利,于颖:教师职业道德具有独特品性
2018年公费师范生招生专业及计划数
浅谈新时期高职高专院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论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培养下的课程整合探析
基于加强企业职业道德建设的思考
浅谈如何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浅谈化学教学中德育思想的渗透
高职生职业道德教育现状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