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共产党群众路线的历史考察

2021-01-16刘钊

湖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历史贡献群众路线中国共产党

刘钊

[摘 要]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决定力量。党的群众路线是中国革命胜利的重要经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现实启迪,是实现新时代强国梦的必然选择,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国共产党坚持走群众路线,实现了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 群众路线 历史贡献

[中图分类号] D 2 5 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6 7 1-2 8 0 3( 2 0 2 1) 0 2-0 0 1 8-0 6

[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南省教育厅科研项目“人民观视角下习近平关于正义思想的重要论述研究”( 2 0 C 0 4 0 1)成果。

一、党的群众路线是中国革命胜利的重要经验

(一)群众路线促进党不断发展壮大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初就坚持走群众路线,紧紧依靠群众、发动群众、为群众谋福利。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前进的根本动力。百年党史就是一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历史,就是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

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和人民群众联结的重要纽带。“我们共产党人好比种子,人民好比土地。我们到了一个地方,就要同那里的人民结合起来,在人民中间生根、开花。我们的同志不论到什么地方,都要把和群众的关系搞好,要关心群众,帮助他们解决困难。”[ 1] ( P 1 1 6 2)中国共产党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把人民的困难当成自己的困难,直接联系群众、服务群众,与群众同呼吸、共命运,达成革命共识,在革命中与群众风雨同舟。比如,群众路线以革命联盟的形式缩小了知识分子和农民之间的鸿沟,有力地促进中国革命理念在农民心中生根发芽,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农民革命的积极性。农民成为无产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为中国革命提供了强大的动力,中国共产党因此获得了最为广泛的力量支持。

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关心人民群众的疾苦,以务实的作风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毛泽东把自己当成人民的公仆,与人民群众“打成一片”。不管是在任何环境下,他都体恤百姓、全力为人民排忧解难。在陕北革命根据地时期,毛泽东虽然日理万机,但只要有人民反映生产、生活方面的困难,他都会放下任何事情,马上组织工作人员分析与解决问题。农事繁忙时节,他组织干部帮农民搞双抢;灾荒时节,他组织干部抢送赈灾物资。人民群众的衣食住行,细到孩子上学、防病治病等具体利益问题,他时常仔细过问;人民群众有困难,他第一时间帮助解决。中国共产党人就是这样率先垂范,将平凡的事做到了极至。无数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人民群众倾其所有,争取和赢得了民心,从而促进中国共产党不断发展壮大。

(二)群众路线改变革命力量对比

群众路线体现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智慧。中国共产党通过工人运动、农民运动、工农武装起义、土地革命等方式有效地激活人民群众的革命豪情,鼓舞人民群众的昂扬斗志,推动革命不断向前发展。毛泽东高度评价发动人民群众闹革命的重要性,“红军的打仗,不是单纯地为了打仗而打仗,而是为了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并帮助群众建设革命政权才去打仗的,离了对群众的宣传、组织、武装和建设革命政权等目标,就是失去了打仗的意义,也就是失去了红军存在的意义”[ 2] ( P 8 6)。馬克思在《思想如何变成物质的力量?》中指出:“理论一经掌握群众,就会变成物质的力量。理论只要能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除了理论宣传教育,中国共产党积极动员群众,领导群众投入革命,使群众彻底理解革命的性质、对象、任务、动力和前途等一系列问题,从而自觉为革命贡献力量。“在人民群众中,我们毕竟是沧海一粟,只有我们正确地表达人民的想法,我们才能管理。否则共产党就不能率领无产阶级,而无产阶级就不能率领群众,整个机器就要散架。”[ 3] ( P 6 9 5)中国共产党宣传革命主张,发动群众参加革命,整合革命力量,统一革命意志,合理配置社会资源,为革命的胜利打下了重要的基础。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国民本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建立在群众路线基础上的军队是仁义之师,这也是中国共产党以弱胜强、力挽狂澜取得革命胜利的重要原因。

中国共产党作为革命党,从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看,都不能和国民党相提并论,如何与国民党相抗衡并取得全国革命的胜利?“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 4] ( P 1 0 3 1)中国共产党找到了克敌制胜的法宝———群众路线,从根本上改变了力量对比。“思想本身根本不能实现什么东西。思想要得到实现,就要有使用实践力量的人。”[ 5] ( P 3 2 0)群众路线为中国共产党的立足、扎根、发展、壮大建立了深厚的社会基础,整合了零散的、单薄的社会资源,这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内在因素。“真正的铜墙铁壁是什么?是群众,是千百万真心实意地拥护革命的群众。这是真正的铜墙铁壁,什么力量也打不破,完全打不破的。”[ 2] ( P 1 3 9)走群众路线,就能将群众的力量汇成一股强大的能量,零散的、单薄的社会资源就能得到有效整合。经过长期的努力,中国共产党的力量和国民党的力量对比,已发生了根本变化。这表明,中国共产党广泛的群众基础直接影响了革命力量的对比。抗日战争之所以能取得胜利,发挥重大作用的也是群众。国民党实行片面抗战路线,只是掌握政府和军队。中国共产党从民族大义出发,掌握群众,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三)群众路线绘制利益最大同心圆

利益是人类一切活动的动因。中国革命离不开人民,人民群众的利益是中国共产党人关心的重要问题。从利益角度看,群众路线是群众的利益抒发机制。“一定要每日每时关心群众利益,时刻想到自己的政策措施一定要适合当前群众的觉悟水平和当前群众的迫切要求。凡是违背这两条的,一定行不通,一定要失败。”[ 6] ( P 3 3)中国共产党以群众路线为依托,与人民群众互动,为人民群众表达利益诉求提供契机。通过搭建平台,解决人民群众政治参与问题,增进人民群众的政治认同,使中国革命的利益惠及最广大群众。

人民利益高于一切是中国共产党人处理利益问题的根本原则。人民利益是党的所有工作的起点和落脚点。关注人民群众利益、依靠人民群众是党的所有工作的支撑。反映群众诉求、组织群众实践是党所有工作的切入点。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就是以人民利益为圆心,在多元化的利益诉求中找到最大公约数,绘制利益最大同心圆。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总结实践经验,提出党的群众路线。“我们的干部中,自以为是的很不少。其原因之一,是不懂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因此,不厌其烦地宣传这种认识论,是非常必要的。简单地说,就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6] ( P 3 2 4)党的群众路线具有以下特点:第一,立足群众、深入群众,集中群众意见,经过思维加工,升华成正确的思想并融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中。第二,理论结合实际,把中国共产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融入群众,使之被接受与认同,并通过群众的实践活动检验其正确性。第三,汇集群众意见,扎根群众并坚持走群众路线,在千锤百炼中不断丰富发展群众路线。

二、党的群众路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现实启迪

(一)走群众路线,推动经济健康发展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乡镇企业制度改革”“家庭联产承包制”等改革如火如荼地展开,很多改革措施是由人民群众首创的,人民群众加快了改革的步伐。邓小平指出,改革开放的大潮,离不开人民群众点点滴滴的智慧。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推动改革开放必须走群众路线。实践证明,群众路线才能为改革开放注入活力,高高在上、脱离群众只能葬送中国改革开放的大好前程。“为什么过去很困难的局面我们都能渡过?根本的问题是我们的干部、党员同人民群众一块苦。”[ 7] ( P 2 1 7)改革开放时期,企业改革走群众路线,完善以职代会为主要模式的管理制度,引导人民群众有序参与经济管理。市场经济中市场的作用不是万能的,社会精英的智慧也不是万能的,必须群策群力,调动人民群众参与市场经济的积极性。

群众路线为经济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环境。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国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提升。但是,我国经济发展仍存在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实践中,全国各级党员干部深入群众,为民发声、替民解忧,优化了党群关系,为经济健康发展营造了良好环境。

群眾路线为经济健康发展提供路线指南。市场经济有助于激活市场活力,有效配置资源。然而,市场经济遵循“丛林法则”,存在趋利性、滞后性、盲目性等弊端,导致一些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问题出现。一方面,中国共产党人以人民利益为中心,坚持集体主义原则,对群众进行正确的思想引导。另一方面,调动人民群众积极性,不断发展社会生产力,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需求。以人民为中心,极大地缓解市场经济无限膨胀与人民群众有效需求之间的冲突。以人民利益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优化了市场和政府的关系,凸显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点,弥补了市场经济的缺点,促进了经济健康发展。

(二)走群众路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中国要走向共同富裕,离不开分配公平。在处理公平和效率关系时,也要走群众路线。如果不把“蛋糕”做大,则会出现“大河无水小河干”的情况,分“蛋糕”无从谈起。效率优先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基础。然而,效率优先不是否认公平之实然价值。效率优先事关“蛋糕”做大,兼顾公平不但关系“蛋糕”分配之覆盖范畴,即人民群众能否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也彰显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效率和公平水乳交融、唇齿相依,只看重效率,加大贫富分化;只看重公平,容易陷入激进平均主义。中国共产党在处理分配正义的问题时,既注重程序正义,更突出实质正义,坚持走群众路线,更加关注弱势群体的利益。例如:强调做好收入分配改革,缩小城乡差异,建立均等的人民群众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等。坚持走群众路线,消解了阶层间的固化问题,合理回应了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增强了人民群众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邓小平强调,惩治腐败也是走群众路线的体现。“我们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惩治腐败,这两件事结合起来,对照起来,就可以使我们的政策更加明朗,更能获得人心。”[ 8] ( P 3 1 4)

(三)走群众路线,建设富裕中国

中国共产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领导人民群众始终全力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改革开放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建设富裕中国的过程,也是坚持“一切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的过程。人民群众蕴含着无穷智慧,拓宽了改革开放的视野,增强了发展动力,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

“我们还要结合建设和改革新的实践,创造新的经验,丰富和发展党的群众路线。”[ 9] ( P 1 0 0)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发展先进生产力与先进文化,其实质是为了给人民群众提供更为丰富的物质精神文化,是为了使人民更充分地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实现群众的愿望,满足群众的需要,维护群众的利益,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发展的过程。我们要细心体察群众愿望和利益要求的变化,使我们的政策措施更全面、更准确地反映群众利益,使我们的工作更好地、更有力地体现群众的利益。”[ 1 0] ( P 4 0 4-4 0 5)

三、党的群众路线是实现新时代强国梦的必然选择

(一)走群众路线,把准实现强国梦的价值导向

“党的十八大以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更加重视群众路线的现实价值和巨大作用。”[ 1 1]群众路线的精髓在于一切权力源于人民并为人民服务。“努力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保障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1 2]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强国梦,就是要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多样的、具体的、变化的。改革开放4 0多年来,无论为人民服务的方式如何改变,中国共产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推进强国事业的信心和决心永未改变。

解决“为了谁”的问题也就把准了实现强国梦的价值导向。“一切为了群众”是强国梦的目标追求。“检验我们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终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这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是党和人民事业不断发展的重要保证。”[ 1 3]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要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支持不支持、人民拥戴不拥戴、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一切工作的标准。新时代,更好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强国梦等等,核心是要为人民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

实现强国梦的精神根基,在于领悟党的群众路线的本质要求,努力干好本职工作,确保人民满意。人民是一切智慧的源泉。“中国人民崇尚智慧、具有伟大的创造精神。”[ 1 4]实现强国梦,要打破惯性思维的束缚,排除错误思想的干扰,群策群力、攻坚克难。

(二)走群众路线,汇聚实现强国梦的磅礴伟力

“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 1 5]实现强国梦,需要中华儿女精诚团结,需要每个中国人默默奉献。走群众路线,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才能凝聚起强国之浩瀚能量,才能上下一致、齐心协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群众路线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发展的制胜利器,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群众实现自身政治目标的有力抓手。一部中华民族复兴史,就是尊重人民群众首创精神,依靠人民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奋斗史。新时代,依然要通过走群众路线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释放强大潜能,为实现强国梦注入动力。

新时代强国梦的光明前景来自党的群众路线“求真务实”的效果导向和“清正廉洁”的价值追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求真务实的事业,是1 3亿中国人民兢兢业业干出来的。中国人民共同筑起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坚实屏障。面对发展中的一些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因素,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以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采取针对性措施逐一化解,坚决扫除强国路上的障碍。“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决反对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坚决同一切消极腐败现象作斗争,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矢志不移为党和人民事业而奋斗。”[ 1 6]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主要任务要聚焦作风建设,集中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问题,解决脱离群众的问题。保持中国共产党员的清正廉洁本色,是中国共产党开展群众工作的前提。党员干部只有和人民群众同甘共苦、同心同德,才能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中国共产党在带领中国人民实现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党的群众路线始终贯穿其中。中国共产党离不开人民群众,人民群众也离不开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早己和人民群众融为一体。百年党史表明,攘外御敌的是人民群众,推进建设改革事业依然靠的是人民群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中国人民具有巨大的潜力和能力,拥有百折不挠的定力和昂首阔步的信心。

参考文献:

[ 1]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 9 9 1.

[ 2]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 9 9 1.

[ 3]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2 0 1 2.

[ 4]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 9 9 1.

[ 5]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2 0 0 9.

[ 6]毛泽东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 9 9 9.

[ 7]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 9 9 4.

[ 8]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 9 9 3.

[ 9]江澤民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2 0 0 6.

[ 1 0]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2 0 0 5.

[ 1 1]李正赤,何洪兵.群众路线的文化生成逻辑研究[ 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 0 1 9, ( 0 4).

[ 1 2]习近平在首都各界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 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N].人民日报, 2 0 1 2-1 2-0 5.

[ 1 3]习近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要突出抓好六个方面工作[ J].求是,2 0 1 3, ( 0 1).

[ 1 4]许秀娜,陈金龙.习近平人民形象的建构[ J].广东社会科学, 2 0 1 9, ( 0 4).

[ 1 5]习近平等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的讲话[ N].人民日报, 2 0 1 2-1 1-1 6.

[ 1 6]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 N].人民日报, 2 0 1 3-0 3-1 8.

责任编辑:周小斌

猜你喜欢

历史贡献群众路线中国共产党
广东各地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1周年
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意义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四中全会在京胜利闭幕
近代中国教会大学体育文化的传承研究
浅论艾思奇《大众哲学》的历史贡献及当代启示
新形势下地市报如何运用新媒体走好群众路线
浅析川陕苏区妇女教育
体坛硕彦 留德先驱:江良规体育思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