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古道到新道:潇贺文化遗产廊道规划研究

2021-01-15张锋张桂红

西部学刊 2021年7期
关键词:宗祠规划

张锋 张桂红

摘要:潇贺古道为沟通中原与岭南的重要孔道,其基本特征有五岭孔道,兵家必争之地;南北通衢,古丝路之要津;沟通多元文化,协和不同族群;建筑风格多样,自然构造奇特,形成独特的人文与自然景观;古文明的活化石;传统宗祠如串缀于乡野的明珠。潇贺古道文化遗产廊道保护与规划的思路:全面摸排,将沿线的文化遗产乃至自然遗产全数调查清楚;跨区域合作,联手将潇贺古道整体申报为“国家文化遗产”;融入“一带一路”,在国际战略层面提升潇贺古道文化遗产廊道的地位及影响;突出线性空间,真正实现廊道式保护;全社会共同参与潇贺古道文化遗产廊道的构建和保护。唯有如此,潇贺古道文化遗产廊道保护方能长久,也才能通过科学合理规划使其成为新时代下凸显原生文化价值的“新道”。

关键词:潇贺古道;遗产廊道;宗祠;规划

中图分类号:G122;TU98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916(2021)07-0139-03

2017年潇贺古道被《中国国家旅游》杂志等多家机构联合组建的评审组评定为中国十大古道之一。由此,潇贺古道再一次进入公众视野。它的影响力也从湘桂交界之处传向全国。这次入选,反映了人们对于潇贺古道作为中国典型性古道的认可。事实上,潇贺古道不仅极具旅游价值,而且在历史文化和景观设计等方面都有很高的价值。故此,对于潇贺古道的研究兼具学术与现实的双重价值。

遗产廊道(heritage corridor)这一概念源自美国,意为一个拥有特殊文化资源集合的线性景观[1]。遗产廊道保护是一种区域性的遗产保护战略方法[2],这一保护思路广受国际遗产保护界的青睐和关注[3],在实践中有不少成功的案例。就我国而言,京杭运河保护应用该理论已经上升到国家的层面,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国家文物局的认可。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包括该运河在内的中国大运河已经于2014年被纳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另外一个线性文化遗产廊道——丝绸之路,更是跨国合作的典范。丝绸之路:“起始段与天山廊道的路网”在2014年也获准进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潇贺古道作为古人遗留下来的线性文化遗产,它的各方面特征都极其符合遗产廊道理论。

一、潇贺古道的基本特征

(一)五岭孔道,兵家必争之地

潇贺古道全长187公里,其中陆路有170多公里。它是起自潇水横跨萌渚岭最终抵达贺江,走过两千年的水路并进的南北重要通道,最早可以追溯到秦始皇南征百越时修建的新道。周去非在《岭外代答》中将其视为中原通往岭南的五条通道之一,书中指出“自道(道州)入广西之贺(临贺)四也”[4],这就明确了潇贺古道的起止点,起始于道州(今湖南道县)终于临贺,自古分为东西两线。西线路经湖南道县、江永县而后进入广西富川的谢沐关,最后到达古城码头,这也是最初的路线。东线则从道县出发,经江华瑶族自治县到达贺州八步区开山镇、桂岭镇。这两条道下面经由水路,最后在临贺汇合。

潇贺古道因其悠久的历史,蕴含着丰富历史积淀,见证了两千年来中原与南岭地区的交往历史。最初,秦始皇派屠睢帅率领大军50万兵分五路南征,其中一支军队由潇贺古道南下。汉武帝派兵攻伐南越,也经过潇贺古道。北宋统一全国时,大军再次途经潇贺古道。南宋名将岳飞战曹成,就曾经鏖战于今天的賀州八步区。明清时,政府也在潇贺古道侧畔兴建城寨以利战守。1931年,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在军长张云逸、总指挥李明瑞、政委邓小平的率领下,约3500人经由湖南江华取道潇贺古道顺利抵达桂岭,完成了著名的桂岭整编。抗战时期,红军经潇贺古道北上抗日。在全国解放战争期间,四野一支部队经潇贺古道攻克富川。由此,可见潇贺古道在军事上的重要地位。

(二)南北通衢,古丝路之要津

除了军事地位外,潇贺古道对于推动中原经济向岭南扩散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是一条重要的商业长廊。道州古城老码头,临贺故城水陆码头,都是著名的海上丝绸之路沿线的重要站点。在潇贺古道沿线的村庄临街皆有大量商铺,虽然现在多已废弃,但是仍然可以看到当年的繁荣。

潇贺古道到达贺州后分为两路,一路南下与珠江水系联络,从而直达港澳乃至海外;一路向西抵南宁,与徐闻、合浦等古商港联系[5]。贺州在潇贺古道居于要冲地位,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必经要地。

(三)沟通多元文化,协和不同族群

道州是南宋理学奠基者周敦颐的故乡,他开创一代儒学之新风气。在临贺故城的建筑布局中就体现了这种中原文化四海同心的强大力量。但是儒家文化并不影响多元族群文化的和谐共存,体现了求同存异、兼容并包的博大与宽容。潇贺古道沿线的百姓在中原文化、客家文化、岭南文化、百越文化以及瑶族与壮族文化之间游走,多元族群文化和谐共生,诞生了独特的地方文化。在潇贺古道沿线,可以看到瑶寨、壮乡、客家村居的融合与共生,也可以看到以汉族为代表的宗法文化的强大影响力,一些宗祠兼有不同民族的族人。和而不同、互相尊重,造就了潇贺古道沿线独特的文化风景。

(四)建筑风格多样,自然构造奇特

在建筑样式方面,潇贺古道沿线存有风格各异的中原式、挡马式、吊脚楼式、散落式建筑,自成独特风景。钟山县龙道村为晚清乡村建筑群尽显汉风,富川县福溪古瑶寨、凤溪古瑶寨体现着瑶族典型的建筑风格,贺州莲塘镇客家围屋反映着客家人的审美和文化认同,临贺故城的大量宗祠体现着宗法文化的强大影响力。在潇贺古道沿线,不仅随处可见多样式的各族群各文化的建筑聚落构成的人文景观,又有钟灵毓秀的自然造化。潇贺古道灵山秀水,既有高耸入云的崇山、险峻的关隘,又有流淌着的河流;既有摩崖石刻、花山壁画的古朴拙雅,又有地下景观的曲径通幽。遥想古代商旅穿行在群山雾霭之中,马蹄阵阵,涛海峦风,无边美景尽收眼底,真让人神往。

(五)古文明的活化石

在古文明的遗存方面,潇贺古道沿线存在有文字、语言、各类遗址等多种类型的古文明。如湖南江永县有世界上现存的唯一的女性文字,称为“女书”。它起源并流行于江永县上江圩镇,通过女性出嫁到外地的方式,进而扩展到了近临的道县、江华瑶族自治县的大瑶山、广西一些地区的妇女中,是一种女性文字的活化石。道州(今道县)现存有文化性质单纯且文化内涵丰富的新石器时代洞穴遗址——玉蟾岩遗址[6]。跨越战国到唐代的石像——群鬼崽岭祭祀遗址,是中华文明起源的后发现重要实物证据之一,其对中国古代雕塑艺术史起到一定的“修正”作用。文化内涵极为丰富的宋代大型陶瓷窑址即玉井古窑址,体现了瑶汉陶瓷文化内涵的深厚积淀。还有被称为是古越语“活化石”的钟山方言。

(六)传统宗祠如串缀于乡野的明珠

就民间建筑而言,宗祠是级别最高的礼制建筑。作为宗祠的研究关注者,我们将这部分专门拿出来,是基于全面复兴传统文化大背景对全域旅游视角下潇贺文化遗产廊道规划研究的思考,同时,建构传统宗祠研究系列研究成果,为之三。

综观潇贺古道,传统宗祠如串缀于乡野的一颗颗明珠,在传统乡村治理中发挥着公共文化空间的作用,要重视传统宗祠文化在岭南地区乡村振兴中的独特价值。如临贺故城宗祠群,24座宗祠围绕复建的文庙盘踞丛生,揭示了积淀深厚的中原文化的落地生根。潇贺古道各宗祠伴随着乡村民众鲜活的祭祖仪式,是传统文化的“活化石”。

二、潇贺古道文化遗产廊道保护与规划的思路

就目前来看,潇贺古道沿线政府都比较重视古村落和自然遗产的保护。仅以贺州为例,2015年5月贺州市出台《贺州中国传统村落保护整体实施方案》,各区县全覆盖相继成立保护传统村落的组织机构,市、县(区)通力协作做好传统村落保护工作[7]。但是,跨区域、遗产廊道式线性保护的策略尚未进入政府的通盘考虑。因为潇贺古道涉及湖南永州和广西贺州,这就需要跨区域协作。就目前来看,亟需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全面摸排,将潇贺古道沿线的文化、自然遗产全数调查清楚

做好已有文化遗产入库工作。对于尚未进行考古发掘的遗址遗迹加以发掘或保护,并及时纳入文化遗产数据库。要搞清楚全部家底,形成一个总的数据库。我们收集到的现有遗产情况如表1:

道州 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鬼崽岭祭祀遗址和玉蟾岩遗址,及允山玉井古窑址,此外还有永安关古战场、福岩洞古人类遗址、瑶族迷失的祖居地都庞岭等。文化建筑众多,如:文塔、寇公楼,道州摩崖石刻、道州古凉亭、濂溪书院(濂溪祠)、濂溪故居等。保存完整的古村落、古建筑群如:建于明末清初的田广洞、龙村、千年古村小坪、天然博物馆楼田村等。 孕育了理学鼻祖周敦颐、草书大师何绍基、宋朝名臣寇公等重要历史人物。古民居保存良好,具有宋、元、明、清的历史烙印和文化沉淀。濂溪故里各代名人贤士的题刻,周氏族谱保存完好,遍布村间的碑刻文化等。

江永 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允山玉井古窑址、上甘棠村。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兰溪村等。此外还有村内保存的大量明清时代的古民居、书院、风雨桥、宗祠,还有周氏家族历经1000年不断镌刻下来的,并绵延宋、元、明、清4个朝代摩崖石刻、建于西晋时期的千年石窟女寺。 目前世界现存的唯一一种女性文字,被列入中国非物质性文化遗产名录的“女书”。是女书的发源和流传地。

江华 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阳华岩。此外还有建于清光绪二十四年的西佛古桥,建于明朝万历四年,综合儒、释、道风格的建筑的豸山。始建于清顺治7年的宝镜古居。 瑶族文化积淀深厚,民风民俗浓郁。

钟山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英家省工委旧址、粤东会馆、大田古戏台、莲花古戏台、恩荣石牌坊、状元峰、石龙石桥等。另外还有始建于宋朝的玉坡村、龙道古村等。 各类古遗址、各式石桥、水井、古民居建筑群及摩崖石刻,尽显不同时代的独特风貌。

富川 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灵溪庙。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富川古明城,回澜风雨桥等。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福溪瑶寨、凤溪古瑶寨、秀水状元村等。 瑶族文化积淀丰厚,民俗民风特色浓郁。

贺街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临贺故城古建筑群,包括旧县肚城址、洲尾城址、河西古城、河东古城等四个城址、六大古墓群、两座寺庙及一处宋代营盘,现存有大量古建筑,如文庙、宗祠、会馆、衙门、捕厅、义仓、寺庙、古民居、码头及水门等,为广西已发现唯一保存完好的西汉四大历史古城。 历史脉络清楚,延续时间长达2000多年,文化内涵极为丰富。

除上表收录的之外,大量散落乡野的传统宗祠建筑,也是非常宝贵的重要遗产,是这一地区保存相对完整的民间建筑形式,因其维系了乡村稳定的重要结构,更要倍加呵护。我们认为,如果不是强大的传统文化对乡村的维系,潇贺文化遗产廊道早已消失于历史的尘埃中了。

(二)跨区域合作,联手将潇贺古道整体申报为“国家文化遗产”

潇贺古道起自湖南终于广西,单纯依靠哪一边的力量都不足以完成将古道申报为“国家文化遗产”的工作。这需要两省、区和相邻市、縣加强沟通协调,借鉴跨区域申遗获得成功的经验,共同做好申报工作。虽然现在贺州下面一些县已经注意到这一点,并且有与湖南方面合作的意愿和动作,但这是局部的,只有更高层面的整体合作才能完成这一重要工作。毕竟这样做对双方均有利,如果申遗成功,就完成了明确潇贺古道遗产的身份和地位的工作。这样,下一步的工作就更好做,也就更加名正言顺、师出有名。

(三)融入“一带一路”,提升潇贺古道文化遗产廊道的国际地位及影响

诚如承担海上丝绸之路源流问题研究课题的黄伟宗先生所言,作为沟通中原与岭南乃至世界的重要中介,潇贺古道在数千年的历史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要借力发力,把潇贺古道纳入“一带一路”倡议,让全国乃至世界了解潇贺古道,在国际上扩散它的影响力,提升其知名度。

(四)实行点面结合,真正实现廊道式保护

对于这条聚集着珍贵文化遗产的廊道的保护,我们应有所创新,实现点线面全面结合,把潇贺古道作为线索,把周边的众多文化遗产单体串联起来。像珍珠项链一般,把那些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遗产纳入廊道遗产区,从而实现总体保护的目标。这就要求各级政府在以往卓有成效的保护基础上,进一步转化思路,在廊道式保护上多做文章。对潇贺古道文化遗产廊道的理念、原则、格局层次和保护战略均做出科学可行的理性规划。建议永州市和贺州市政府首先协商拟定文化遗产廊道构建总体规划,然后各自分段拟定工作计划,提出切实可行的保障措施。

(五)全社会共同参与潇贺古道文化遗产廊道的保护

潇贺古道文化遗产廊道的保护,单纯依靠政府治理是不够的,这需要各方面共同参与。当然各方面对于潇贺古道的保护工作都已经做了不少工作。贺州市政府近几年连续斥数亿元开展文保工作,举办相关论坛和活动,推动潇贺古道文化遗产保护和旅游开发。同时以旅游带动各方面发展,可以说有不小成绩。贺州高校与企业加强合作。2020年2月,贺州学院与贺州市潇贺古道特色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签署共建贺州潇贺古道研究院合作协议,从而在产学研相结合方面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三、结语

潇贺古道作为传承两千余年的重要线性历史遗迹,有着独特的地位和影响。虽然潇贺古道沿线古村落以及各种族群文化的保护很受重视,但仍然有很多不足之处。一是在古道的一些地段,荒草已经湮灭了青石板路。二是整体规划保护还远远不够。文化遗产廊道观念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思路。这里面特别需要古道沿线民众的参与,尤其是调动沿线各姓氏宗祠社群的积极性,因为他们才是这一独特时空的主体。唯有如此,潇贺古道文化遗产廊道保护方能取得实效,也才能通过科学合理规划使其成为新时代凸显原生文化价值的“新道”。

参考文献:

[1]王志芳,孙遗.遗产廊道——一种较新的遗产保护方法[J].中国园林,2001(5).

[2]贺俏毅,江凯达,郭大军.杭州京杭大运河遗产廊道保护规划探索[J].中国名城,2010(8).

[3]张锋.东南亚华人宗亲文化与宗祠建筑特色研究[J].广西社会科学,2017(5).

[4]周去非.岭外代答[M].北京:中华书局,2006.

[5]黄伟宗.珠江文行[M].广州:广东旅游出版社,2015.

[6]赵后振.太平天国钱币新考[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

[7]蒋勤,骆怡.展现“潇贺文化”古韵之美[N].广西日报, 2016-09-14.

作者简介:张锋(1972—),男,汉族,河北张家口人,澳门科技大学人文艺术学院博士,贺州学院设计学院院长、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传统宗祠建筑艺术与保护。

通讯作者:张桂红(1976—),女,汉族,河北张家口人,贺州学院设计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城市设计与更新改造、景观文化。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岭南地区农村传统宗祠文化空间与乡村振兴研究”(编号:19XSH011)、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目“‘一带一路’下东南亚华人宗祠建筑艺术研究”(编号:18YJA760078)、广西哲学社会科学题“文化强区:广西传统宗祠建筑艺术保护与创新研究”(编号:17FMZ030)的有关成果

猜你喜欢

宗祠规划
新加坡的庙宇宗祠会馆建筑
发挥人大在五年规划编制中的积极作用
庄严隆重的祭祀仪式与不可预知的祭祀效果*——论《红楼梦》的除夕宗祠祭祀与《儒林外史》的泰伯祠祭祀
湖南桂阳县魏氏宗祠舞台题记考述
规划引领把握未来
快递业十三五规划发布
慷慨宗祠祭先贤
多管齐下落实规划
十三五规划
迎接“十三五”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