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文化产业新业态视角下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路径分析
2021-01-15厉丽沈阳科技学院刘雅静沈阳大学
厉丽 沈阳科技学院 刘雅静 沈阳大学
红色文化不仅是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还是一项极为重要的教育资源。在我国高校大力开展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社会背景下,红色文化自然而然的就成为一种思想政治理论教学资源。
一、红色文化的定义
红色文化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文化形式,诞生于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的革命战争年代,诞生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历史实践中。红色文化是由中国共产党人、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并极具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
二、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融入辽宁红色文化资源的路径
(一)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辽宁红色文化资源完美衔接
1.在《中国近代史纲要》教学中融入辽宁红色文化资源。在进行《中国人民奋起抗击日本侵略者》教学时,教师可以因地制宜地选择一些辽宁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到课堂教学中,这可以让教学鲜活起来,拉近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与学生的距离。如教师可结合东北抗日联军的重要领导人赵尚志、李兆麟的故事,生动再现从1931 年开始的、长达14 年之久的东北抗日战争艰苦历程,再现无数英烈慷慨殉难的壮烈,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抗日英雄的英勇奋战、不怕牺牲、不畏一切艰难困苦,坚决捍卫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的辽宁红色精神。
2.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融入辽宁红色文化资源。在进行《向上向善、知行合一》教学时,针对“向道德模范学习”这一环节,教师可以借机融入辽宁人民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涌现出来的杰出人物的事迹,用这些代表人物的事迹组成一个辽宁红色人物专题。这些人物都来自人民中,是平凡的劳动者,如立志航空报国的罗阳在岗位上连续奋战八天七夜,倒在航母舰载机成功试飞之后;蒋新松研制智能机器人,填补了我国的一项技术空白,被誉为“机器人之父”。这都是在新的历史时期辽宁涌现出的道德模范,通过讲述这些发生在同时代的道德模范的故事,促使大学生产生自发向他们学习的意识。
3.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中融入辽宁红色文化资源。在进行《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课堂教学时,可以融入全国劳动模范、辽宁省凤城市大梨树村原党支部书记、原村委会主任毛丰美的先进事迹,毛丰美在30 年中带领村民攻坚克难,将一个破败不堪的落后农村建设成为“辽东第一村”,用实干和坚守铸就了一座永远的丰碑。在他身上表现出来的共产党人踏实耕耘、敢为人先的家国情怀,可以激励着当代大学生,树立建设伟大祖国的责任感、使命感。这种来自辽宁本乡本土的红色文化资源能够让大学生产生熟悉感、亲近感,更为感人。
(二)在专题教学融入辽宁红色文化资源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如果没有生动的、能够激发学生产生共鸣的事例去支撑,课程就很容易变得僵化生硬,甚至空洞。故而就可以采用学生熟悉的事情、人物加以融合,恰当地运用辽宁红色文化资源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从而产生强大的感染力,让学生更容易理解,更容易产生求知欲。如在讲述日军对东北人民的残暴统治时,可以用“平顶山惨案”这一典型案例建立专题。1932 年9 月16 日,日军为报复东北人民的抗日斗争,以“通匪”为名疯狂屠杀平顶山村民3000 多人,焚毁房间800 余所,并试图焚尸灭迹,以此教育大学生牢记历史,铭记国耻。通过利用辽宁红色文化资源建立专题教学,将二者有机地连接起来。
(三)有效运用虚拟现实技术
虚拟现实技术是当前计算机技术和其他相关技术高度发展融合的结果,是用计算机模拟、创设地三维空间,用户通过佩戴某种设备,可以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与现实世界一样的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感受。在辽宁红色文化资源进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堂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用虚拟现实技术可以重现东北人民的14 年抗日斗争史,以此加深大学生对抗联事迹的了解和感受,亲身体会东北抗日联军的艰难斗争历程。虚拟现实技术的使用,可以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显现出鲜明的时代感。
三、结语
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融入辽宁红色文化资源,是当前辽宁高校应充分重视的一项任务,这既可以传承红色基因,又可以进行党史、军史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教育,让大学生牢记历史,传承先辈的宝贵精神财富,更好地建设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