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控制有效性对企业价值的影响研究
2021-01-15杨阳江苏大学财务处
杨阳 江苏大学财务处
企业价值是企业实力和地位的重要指标之一,想要让企业价值最大化,就要从企业内部控制出发考虑。因为对内部控制的不够重视,很多原本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企业破产倒闭,在21 世纪初,美国安然,世通等知名企业因破产而被揭露出的财务相关信息资源伪造虚报案,在美国形成市场局势振荡的同时,也引发了世界资本运作市场与社会的巨大震动。资本市场中的投资者们开始感到慌乱,资本市场未来的发展前景也变得渺茫,社会开始思考企业的内部控制是否得到了足够的重视。为了改善这一问题,美国相关政府部门与国会探讨研究后,正式发布《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其中第一项内容即为:“发挥证券法律的权威性,保证企业信息披露的真实准确,以保护广大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内部控制理论从此由理论向现实发生转变。
一、内部控制的理论分析
(一)内部控制的基本定义
在20 世纪的90 年代,石油危机、金融危机、世界经济危机接踵而至,企业面临的风险越来越大,同时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发展开始成为不可避免的主流趋势。COSO 于1992 年发布了一篇著名文章,即《内部控制——整合框架》,该文献是内部控制领域最为权威的文献之一,该文献给了内部控制一个定义:“财务报告的可靠与否,生产经营效果的好坏,企业行为是否合法合规,都是企业管理层实施企业内部控制的必要环节和重要目标。”依据我国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所阐述的,内部控制包含五大关键目标,即如何保证企业行为合法合规,保护企业资产的安全稳定,财务信息披露准确,经营效率飞速提升,企业战略稳步实现。纵观如今众多学者的研究,大多都是在围绕内部控制的三大目标开展研究的,第一是企业的经营目标,即运用内部控制优化企业生产经营的过程,实现企业盈利的目标;第二是企业的财务报告目标,即确保财务报告披露的真实性,避免财务报告使用者被不对称的信息所误导;第三是企业的合规性目标,即任何的企业行为,都不能触碰法律的红线,切实遵守企业的法律原则。
(二)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在整个学术界对于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还没有进行一个科学合理的定义,毕马威颁发的《内部控制:实务指南》中曾给出定义,“内部控制必须同时满足设计有效性与执行有效性的要求才是切实有效的。”这一概念在COSO 报告也有所反应:“企业内部控制真正有效的情境在于,日常经营过程中的各种企业行为都是合法合规的,财务信息及时准确披露,经营目标都会顺利实现。”
从以上机构对内部控制有效性进行有好处的一系列探索,我们就可以把内部控制进行深度的总结,并且把它定义为:企业多方面经营目标实现的过程中,内部控制所能提供保障的预期程度。
综上所述,本文认为有效的内部控制作为企业所有者实施的管理工具,不仅在企业整体层面保证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而且在企业经营的各个过程和环节促进的企业各部分的有机“联动”和“串联”。越是有效的内部控制,在企业管理活动中的作用越是明显,也越是不可或缺。
二、内部控制有效性对企业价值的影响机理研究
(一)理论基础-价值管理理论
价值管理是由美国的管理学者肯·布兰佳(Ken Blanchard)所提出的,他个人认为依照价值理论来管理公司,并且采用适合公司的特定经营方式,才能够实现价值最大化目标。
价值管理方法把是否能给利益相关者带来效益,作为评估价值管理方法的标准。这需要企业在日常运营过程中遵守相关价值法则,通过采用不同方式来评估企业价值,包括托宾Q 值、现金流量贴现法等等。尽管各项指标的计算方式和评价方法都不相同,但只要企业选取一个指标进行连续观察,都可以对企业价值进行评估。
价值管理的价值在于:第一,价值管理会从企业战略入手,任何投资行为都以企业长远利益为侧重点,避免发展的短期局限性;第二,价值管理理论下企业的机会成本也是尤为重要的,这是与传统的管理模式都不相同的。第三,价值管理并不仅仅关注企业某一方面的行为,而是基于企业多方面的综合,摒弃企业价值的狭隘性观念。第四,企业价值的提升是价值管理理论的最终落脚点,该目标将会指导企业日常经营活动,使得企业行为得以实现合规化和价值化。
(二)内部控制有效性对企业价值的具体影响
基于上述的理论阐述,我们可以发现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与企业价值息息相关,对其影响重大。一方面,在企业内部控制实施有效的前提下,各项活动有序运行,企业价值越易得到提高;另一方面,企业完成了既定的战略目标,实现的企业价值的螺旋式上升,也是企业内部控制得以质变的过程。具体影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内部控制的发展丰富了企业价值理论
内部控制在国内外的演变历程,从企业内部牵制转为内部控制制度,从内部控制三要素增加至五要素,最后形成了内部控制风险管理框架,这是内部控制优化发展的动态过程。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的管理问题逐渐显现,多方面矛盾也逐渐暴露出来,很多企业管理方法都不能有效应对,学者们开始逐渐关注企业价值的各方面问题,试图运用内部控制手段,以解决企业的管理难题,继而企业价值研究领域“百花齐放”,相关理论研究层出不穷,企业价值理论也日趋科学化和标准化。
2.内部控制为企业带来价值飞跃
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摒弃了“利润最大化”的观念,将发展目标集中于如何在未来五至十年,甚至在更长的时间里,保证企业价值的稳步提升。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企业各方面要素包括供应商、顾客、人力资源、财务管理等如何实现有效契合对于企业来说将是极为关键的,而内部控制就是与生俱来的“润滑剂”,合理整合企业资源,发挥资源的内在作用,长此以往在企业内部形成一个有效机制,企业管理水平就会实现大为提升。在这样的情况下,企业会持续良性发展,企业价值必然会得到提高,盈利也是必然。
3.内部控制渗透于企业价值管理的各方面
企业价值是价值管理理论研究的范畴,如何提高企业价值也是价值管理的具体表现和追求目标。而内部控制活动作为价值管理的有效工具之一,是企业价值管理的必经过程,企业从采购活动、生产经营、销售回款至日常管理活动等,都可见内部控制的影子。内部控制已和企业日常经营密不可分,难以想象没有内部控制的企业能够生存下去。同样,内部控制也以企业价值的提升为出发点,企业价值的高低也是内部控制有效与否的“检验尺”,只有企业价值得到了提升,才说明企业内部控制活动是有效的。
4.内部控制全方位把控企业价值活动
内部控制并不仅仅是企业管理层的工作,需要企业所有部门的配合参与,需要得到企业全体员工的积极响应。企业作为各项资源的整合体,发展也是综合的,其内部控制并不会仅仅局限于某个方面或者环节,因为即使该环节管理优异,一旦其他环节出现缺失,内部控制也会出现漏洞,企业管理就会出现“失控”的情形。因此,企业管理层是内部控制的发起者和主导者,他们会从企业整体的高度出发,运用一定的管理方法将所有部门和员工联合起来,全方位、多层次地实现企业内部控制。
三、对策和建议
首先,从国家法律层面保障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促进内部控制不再停留于纸面,在资本市场日益活跃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财务造假行为得到曝光,应在处罚企业的同时将完善内部控制作为配套处理意见,使得企业“想要内控”。其次,组织学者研究如何实现企业内部控制与企业现行其他管理制度的有效契合,避免因实行内部控制而影响了正常生产经营,使得企业“可以内控”。再次,对企业管理层和企业员工进行定期宣传,让他们了解内部控制的理念和精髓,以案例形式呈现出内部控制的优越性,使得企业“理解内控”。最后,内部控制需得到监督才能有效开展并完善,相关部门应明确规范内部控制信息的披露方式、披露主体和具体内容,使得企业“披露内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