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世事变迁中的坚守与因应
——清末御史赵炳麟研究

2021-01-15刘树先

河池学院学报 2021年5期
关键词:赵氏皇权政治

白 移,刘树先

(梧州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广西 梧州 543002)

赵炳麟(1873-1927),又名浙杭、长荣,字竺垣,号柏岩。广西全州人。赵炳麟算不上一个大人物,但在晚清他却是一个知名人物。他之所以成为一个知名人物,和他御史的职衔及人格分不开,也和他在清末这个社会转折的时代的所作所为分不开。许多学者对于赵炳麟的立宪思想作出了精彩的研究①侯宜杰先生的《评清末官制改革中赵炳麟与袁世凯的争论》(《天津社会科学》1993年第1期)一文对于赵炳麟的立宪思想进行揭示,认为赵炳麟与袁世凯在立宪问题上的分歧“绝不是改革与反改革的斗争,而是真假立宪的斗争”,给予赵炳麟以充分的肯定。刘深的《赵炳麟与清末立宪运动》(《广西社会科学》2007年第7期)一文,也和侯宜杰先生持相同的观点,认为赵炳麟“明确提出立宪的精神在于国会和民主,并要求明定责任制度,确立监督机关,最终实现三权分立,建立君主立宪制度。”胡南的《清末政治变革中的缓行立宪思想》(南京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8年)则对赵炳麟等人的缓行立宪思想进行研究,提出了缓行立宪者立论的依据及其积极意义。袁栋梁的《论清末新政中赵炳麟的官制改革思想》(《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第2期)也进行了类似的研究。李娜的《晚清广西士人赵炳麟研究》(广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年)则对赵炳麟进行了综合的研究。,樊学庆对赵炳麟在晚清政治发展中“亲贵用事”这一现象出现的重要作用做了深入的考察②樊学庆在《赵炳麟与宣统朝亲贵用事政治格局的出现》(《学术研究》2016年第3期)一文认为,赵炳麟奏请设立禁卫军一折,直接导致了亲贵用事局面的出现。,也有学者从其他方面如文学创作等角度对赵炳麟进行了研究。这些研究成果,对于我们认识赵炳麟和那段历史多有增益。历史需要不断反思和重新认识。90多年后的今天,重新探讨这位历史知名人物的政治言行,我们对赵炳麟和那段历史也许会有一些新的认识。

一、对言官职责的践行与突破

赵炳麟出生于官宦之家,其父赵润生,光绪二十年(1884年)进士,以知县分湖南补用。在湖南各任,恪尽职守,为地方兴利除弊,颇有政声。赵炳麟“自七岁从先君受读,日夜依依膝下。”父亲训示他要“学以立身,汝辈其考求古圣先贤修身治世之大经大法,毋徒以科名为念。”[1]121这样的教导,对他的影响是终其一生的。走上仕途之后,赵父也非常关心他的成长,曾先后撰《翰林说》和《御史法戒录》,告诫他“言事须关大局,确有所见,能言能行。专务参劾者隘,摭拾幅议者鄙。汝其慎之。”[1]124良好的家庭教育毫无疑问影响了他人格及思想的走向,而父亲对他的训诫也影响了他在翰林院和都察院的所作所为。在翰林院时期,他就积极向朝廷上书言事。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八月,赵炳麟被任命为福建京畿道监察御史,更给他提供了实现自身政治抱负的机会。从被任命到1911年3月去职,作为御史的赵炳麟恪尽职守,践行着御史的职责。

“中国是最早建立监察制度,并将其置于国家主要典制地位的国家之一。”[2]373清政权作为满族建立的政权,在很大程度上继承了明朝的政治制度,行政监察制度亦是如此。清朝历代皇帝对于监察制度都很重视,多次发布谕旨,明确都察院及言官的职权,强调其在国家政治体制中的重要性。天聪十年上谕:“凡有政事背谬,及贝勒、大臣骄肆慢上者,许直言无隐。”[3]3303顺治初年规定:“给事中与御史同有进言之责,凡朝廷政事得失,民生利弊,以时条上。百官有奸贪劣迹,亦得据实纠弹。”[4]顺治十一年(1654年)上谕:“凡关政治得失、民生休戚、大利大害、应兴应革切实可行者,言官宜悉心条奏,直言无隐。如果能抒诚有裨政事,朕自不靳懋赏。”[4]康熙十八年(1679年)上谕:“自古设立台省,原系朝廷耳目之官,上之则匡过陈善,下之则激浊扬清,务求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乃称厥职。”[4]乾隆元年(1736年)上谕:“国家设科道官,原以法抒中悃,随时献替为专职。而进谏之道,莫大乎绳愆纠谬,上佐君德。其规切用人行政,指陈吏治民生者次之。此古名臣之所以志在格君而嘉猷硕画,有造于国是民依也。”[4]

韦庆远和管桦在《中国政治制度史》中对监察制度的职能进行了分类,认为监察的职能主要是:(1)对上的谏诤,即对于君主或者上司提出规劝性意见;(2)对下的监督弹劾,即监察督促各级官吏,对于各级官吏的失职、渎职或者其他违法或者违背道德的行为进行检举;(3)对左右的监督牵制,即对于同级官员的监督和权力牵制[2]383-388。从清朝诸帝发布的上谕可以看出清政府所赋予言官的职能也大抵如此。

作为言官的赵炳麟除忠实地履行以上诸职能外,对此尚有突破。笔者把他的履职行为归结为三类:(1)不畏强权弹劾贵戚权臣;(2)维护社会公平正义;(3)建言国家大政。

也许最为时人和后世所称许的是,他作为御史对贵戚和权臣的弹劾。宣统二年(1910年)二月,赵炳麟上疏弹劾奕劻,列举了奕劻的诸如党奸逼主、荐医伤君、通同蚀帑、滥用非人、败坏风俗、归过朝廷、营私蔽贤、浊乱内政、损失外交、排斥异己、势压君主、失政误国等12大罪状。奕劻作为首席军机大臣、外务部总理大臣,位高权重。他置国家利益于不顾,利用手中的权力卖官鬻爵、招权纳贿。赵炳麟所列举的12罪状虽然未必都有实据,但大抵还是离事实不远。疏上,留中不发。弹劾权臣袁世凯是赵炳麟又一惊人的举动。光绪三十四年(1906年)十二月十一日,赵炳麟上《劾袁世凯疏》,以袁世凯“树植私党,挟制朝廷”为理由,认为袁世凯留在军机处,则国本不固,后患无穷。正是因为他“蹈厉奋发,遇事敢言,不畏权贵”[5]186,所以获得了“铁面御史”的称号。

正如许多研究者所指出的,赵炳麟对权臣的弹劾不仅是一般意义上的弹劾,他对奕劻和袁世凯的弹劾更多的是从政治权力分配的角度考虑问题,担心权臣权力膨胀削弱君主的权力,使民间社会遭受压制。他在《论立宪预防流弊第一疏》中所提出的问题,就是如何防止大臣专权以致上陵君而下虐民。

在社会转型时期,国家政治对社会转型有着重要指导作用。赵炳麟积极建言献策,影响国家重大政策的制定,这些建言超出了传统意义上的御史的职责,这也许是他作为御史的过人之处。赵炳麟在谏院时期,正是清政府推行预备立宪的重要时期,如何将一个传统专制的国家政权改造成一个民主的国家政权,这在当时的中国是一个前无古人的事业,在这样一场政治改革中,赵炳麟以他所具有的民主政治知识和对于中国历史的深刻洞见,上书阐述了他的主张,试图防止立宪改革导致国家权威流失和引发激烈的社会抗议。

1903至1904年之间,赵炳麟曾作《读西史偶咏》12首,从这些诗中可以看到赵炳麟对西方式民主政治的理解和赞叹。在《甘德司敦英国自由党魁、狄司赖理英国保守党魁》一诗中,赵氏写道:

甘氏主自由,狄氏主保守。二党相争持,英伦终殷富。良由知有国,宗旨皆不谬。彼进此则退,各视其领袖。事迹虽万殊,爱国同一彀。岂若模棱人,随势为去就。知独不知群,膠膠如逐臭。既无真维新,那有真守旧。万机坠隐微,国败谁能救[6]148-149。

诗中,作者揭示了英伦两党制的实质,指出了两党的宗旨都是以国家利益为依归,认为这是英国之所以富强的政治原因。同时,作者也批评了中国政治生活中只知私利而不关心国家利益的现象。在《民会》《政党团结》《民族主义》《民族帝国主义》《共和政治万岁》等诗中,作者对西方民主政治中的民间结社、政党、法制、权利、君民关系等作了深入的描写,既显示了作者对西方民主制度的认识,也体现了作者对民主制度的赞叹和认同。

1906年,朝廷宣布筹备立宪之后,着手进行官制改革。官制改革的核心是实现国家权力的民主化,将君主专制制度改造为君主立宪制度。对于官制如何改革,在袁世凯影响之下编制的改革方案认为,官制改革的当务之急是建立起责任内阁制度。

对于这一改革方案,赵炳麟先后上疏《奏为立宪预防流弊疏》《奏为新编官制流弊太多疏》,发表了反对意见。在第一疏中,赵炳麟说:“凡君主立宪国,其君有统一之大权。一切关于政治之事,不经君主裁决不能施行。而君主之所以巩固其权力者,在有下议院以监督行政诸臣。故政府权虽重,而军政财政议院不承认,政府无从逞其强权。虽有枭雄不敢上陵君而下虐民,群策群力有以制之。”[7]405从此段议论可以看出,赵氏认为君主立宪的精义在于君权和议院,而不在责任内阁。在赵氏的制度设计中,赵氏坚持君主立宪制中君主的核心地位,同时强调议会的重要作用。赵氏在这两封上疏中也系统阐述了立宪政治的次序,那就是先成立代表民意的议会,再组建责任内阁,内阁既对君主负责,也需对议会负责,并相应地成立司法机构和审计机构,以防止行政权力的扩张与滥用。赵氏之所以如此设计立宪制度和立宪的程序,这和赵氏尊君的思想是一致的,也和他对内阁总理的行政权力没有议会和审计院等的制约,将会变得膨胀,从而形成中国历史上类似的大臣专权现象的担忧是一致的,他知道大臣专权带来的将是君权衰落和随之而来的社会混乱。

在推进立宪改革的进程中,赵炳麟还就国家政权建设的重要内容——财政建设提出了具体建议。他于光绪三十二年(1904年)十一月十八日上疏《奏为请旨制定预算决算表整理财政而端治本疏》,批评了中国传统财政制度的弊端,列举各国实行财政预算决算制度的重要意义,建议中国仿照日本,建立财政预算决算制度,建立清理国家财政的基础。应该说,赵氏的建议是切中肯綮的。国家权力赖以运作的基础就是财政,一个强有力的国家离不开财政支持,而清理财政则是建设财政国家的基础①倪玉平先生的《从国家财政到财政国家》(科学出版社2017年3月第1版)对于财政国家问题论述颇详,值得借鉴。。宣统元年(1909年)五月,他上疏《请确定行政经费疏》,深刻指出推行新政当考虑国家财力和民力,提议摄政王饬下各大臣“将九年筹备单内所开各条,某年某事需款若干,从何处筹定,在何项指拨,分年列表,详议具奏……俟明年资政院开会,即将此交该院议员核议,视民力能否担任,分别轻重缓急,次第施行。”[7]486

还值得一提的是,在宪政改革的过程中,赵炳麟看到了急剧的改革所隐伏的危险,指出如果设计不周、操作不当,宪政改革很可能变成扰民的改革,建议重新审视九年预备清单,将行政改革和宪政改革区分开来,将重点放在宪政改革上,行政改革则应该“度力量财,届时酌定”。应该承认,赵氏的建议是很有见地的。

从以上列举约略可以看出,赵炳麟不是一个普通的御史,而是拥有新政治知识,具有政治眼光,深谋远虑,敢于担当的御史,他不仅坚持了传统政治赋予御史这一职位的职责,而且顺应时代变化的潮流,积极拓展御史的职能,推动国家政治向积极的方面变迁。他在立宪政体建设的逻辑顺序问题上的有力阐明,在立宪制度特别是责任内阁构建问题上和袁世凯等人的斗争无不说明了这一点。这也正是他的卓越之处。

二、对皇权的坚定捍卫

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赵炳麟参加殿试,列为三甲。“德宗以对策言时事,擢置二甲第十一名,得入翰林。”[1]6据赵氏述,状元骆成骧和榜眼喻长霖皆以对策擢鼎甲,康有为与赵氏以对策擢二甲。究其原因,赵氏认为:“是年中日甫讲和,德宗愤甲午之变,欲于临轩求人才,故留心收罗。”[1]6无论如何,光绪的这一抉择成为赵炳麟命运的一个重要节点,德宗的知遇之恩也影响了赵氏以后的人生走向。赵炳麟成为一个皇权的坚定捍卫者。

就近代而言,对皇权的威胁主要来自五个方面:一是权臣植党营私,挟制朝廷;二是政体变更,限制皇权;三是政治革命,推翻皇权;四是官员的贪墨和颟顸,使政治生态恶化,从而威胁皇权的合法性;五是基层社会的反叛,动摇皇权的合法性。赵炳麟在自己的职位上,作了种种努力,以减少各方对皇权的威胁。

弹劾袁世凯就是其维护皇权所作出的努力之一。在晚清最后十余年的政治生活中,袁世凯绝对是一个重量级的人物。美国学者斯蒂芬·R·麦金农评价袁世凯时说:“和李鸿章、张之洞这些上一代参加自强运动的老牌政客不一样的是,袁世凯对正式的政治思想问题不感兴趣,也不太敏感……作为重视行动而又沉默寡言的人,袁世凯最关心的是手中权力的大小。”[8]11确实,从1896年小站练兵起家,袁世凯仅仅用了11年的时间,就步入国家权力中枢,这除了基于他自身的能力以外,和他的实用主义价值观分不开,也和他工于心计分不开,说他是一个政治投机主义者并不为过。

权力的迅速增长及其马基雅维利主义式的处世态度,使他在获得大量追随者的同时,也成为许多人心目中的曹操式的奸雄。赵炳麟视袁世凯为皇权的巨大威胁者之一,而他对袁世凯的看法或起于戊戌变法时。在其所著的《光绪大事汇·戊戌之变》中,他细述了袁世凯在戊戌政变中之行状,如“嗣同因说世凯杀荣禄,兵围颐和园,救护圣主,大行新法”,“世凯诺之……至津,荣禄留之,不得抵小站。聂士成兵齐集,世凯恐。遂背嗣同,以其谋告荣禄”[7]241。对于袁世凯背叛德宗,向荣禄告密的行为,赵炳麟一直耿耿于怀。所以在《劾袁世凯疏》中,其认为光绪戊戌以来,终身郁结,皆是因受袁世凯箝制之故,并且断言袁世凯“树植私党,挟制朝廷”,指责袁世凯“包藏祸心,罔知大义”。赵氏担心袁世凯“久在枢垣,他日必生意外之变……若待羽翼丰满,朝廷欲去之,得乎?他年举为大总统,暗移乾祚,皆在意中。”[7]473遂请求摄政王在袁氏羽翼尚未丰满之时,将其设法罢斥。

近代以来,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势力的入侵和清政府的节节失败,随着西方政治学知识的传播,国人逐渐认识到了传统君主专制制度的种种弊端,要求改革君主专制制度的社会呼声越来越高,这是皇权受到的最大的挑战。最高统治者也不得不适应这种时代的潮流,承诺对于统治体制进行变革。作为具有开明思想和现代政治知识的赵炳麟①赵炳麟在1903年左右曾经写过一些关于西方政治人物及读西方历史的诗作,如《甘德司敦英国自由党魁、狄司赖理英国保守党魁》《月格拿战端》《民族主义》《民族帝国主义》《共和政治万岁》等,显示出赵氏对于西方政治、经济及历史的理解。其在《共和政治万岁》一诗曰:“西史所大书,共和政万岁。观其立法权,无非代议制。贤士定政策,决于相与帝。法律所实行,包含有二义。其一曰权限,其一曰保卫。暴君与暴民,两两防流弊,义务与责任,井井有分际。上下同一心,斯为治平世。”从这首诗中,约略可以看出赵炳麟对于共和制的理解还是比较准确的。从他的奏折中,也可以看到他对于西方政治思想和政治制度是比较熟悉的,如柏拉图、伯伦知理这样的政治思想家曾经出现在他的奏折中,他对日本君主立宪制度及英国君主立宪制度和政党制度的形成历史也曾有比较详细的阐述。,一方面知道历史潮流之不可逆转,对民主政治表示赞成;另一方面,赵炳麟又希望在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过程中,不要削弱皇权,相反地,应该加强皇权。1906年9月,清政府认为预备立宪“廓清积弊,明定责成,必从官制入手,亟应先将官制议定,次第更张。”[9]439派载泽、世续、荣庆、张百熙、徐世昌、袁世凯等共同编订官制,所编官制,大权集于内阁。赵炳麟上疏反对,在《奏为立宪预防流弊疏》中,其开宗明义地指出:“凡君主立宪国,其君有统一之大权。一切关于政治之事,不经君主裁正不能施行。而君主所以巩固其权力者,在有下议院以监督行政诸臣。”[7]405赵氏反对在民智未开,下院一时未能成立的情况下,赋予内阁总理过大的权力,即“请皇太后、皇上力正纲纪,权不下移于大小臣工。信赏必罚,用人惟其才,不必尽谋于臣下。刑人惟其罪,不可偏宽于贵显。”[7]406在《奏为请统一政权,巩固国命疏》中,建议摄政王“运天下于一心,事当机而立断。见理务求确当,大权不可旁移,振起皇纲,整理国政。”[7]471一句话,改革必不可少,但是皇权不可下移、旁落。

官员贪墨是对皇权的又一个威胁。赵炳麟在《请惩贪墨疏》中引《传》说:“国家之败,由于官邪也;官之失德,宠赂彰也。”又引明朝邹元标疏曰:“剥生民脂膏以媚要津,竭公家库藏以充私囊,折费千万,视为箪豆,邮使络绎,遍及列省,赎锾不足,佐之公帑,公帑不足,托之郡县。承顺者,窃曰办事,荐扬恐后;拂志者,窃曰无才,弹罢恐迟。财在天地,止有此数,用之者既如泥沙,取之者安得不尽锱铢?上有盗窃之行,下安得有自殖之民?无惑乎杼柚空而饥饿者众也。”[7]508赵炳麟认为贪墨盛行,一是会导致政治生态败坏,使私利凌驾于国家利益;二是会导致官员对民众的掠夺,使老百姓民穷财尽,走上反抗政府的道路;三是使豪杰洁身远遁,国家无法得到肱骨之臣。而这些都是皇权的潜在威胁。所以赵炳麟请摄政王“明降谕旨,申明典章,以惩墨吏而拯民生。”

细绎赵炳麟捍卫皇权的个中原因,笔者认为约略有如下诸要端。

首先是感激德宗皇帝的知遇之恩。戊戌政变后,赵氏曾作《瀛台恨》①其诗曰:日暮瀛台水不温,秋风吹叶黄满门。曾无季产扶王室,那有安阳护至尊。爱国热心成小梦,维新大业讬空言。不堪月落西钟下,望断觚棱有杜根。,表达对戊戌变法失败的痛心和对光绪帝遭遇的同情。1909年,其作《观德殿行百日礼,哭德宗景皇帝己酉稿》,细述光绪一生的悲情和自己对他的深深追思②该诗最后两句尤见感情:六龙一旦弃尘埃,每读遗诏心惊怵。小臣无才愧杜根,流涕但将遗爱述。风吹瀛台海水寒,千秋万岁声瑟瑟。。1913年,赵氏不远万里,到梁各庄谒德宗陵。赵氏在编辑自己的文集时,将自己殿试策论收入其中,末附言曰:“德宗宾天,纂修《实录》,内阁清查大库,出历科殿试卷,积而焚之。麟卷为四川范中书携出交麟师宋先生育仁,宋师交麟袭存。”最后感慨而言曰:“当风檐寸晷之间,文字不免空疏,列在集中,以志一时知遇云尔。”[1]6清朝覆亡多年之后,赵氏对德宗的感恩依然。

其次,捍卫皇权也是对传统伦理和政治秩序的捍卫。在传统社会中,皇权实际上有多个面向,专制甚至暴虐仅仅是其中的一个面向;建构秩序和保障民生同样是皇权的重要面向。《请开讲筵疏》中,赵炳麟认为皇帝必须担负起“敬天保民”的政治使命。在《汇呈朱子论治本各疏》之《乞进德扎子》中,赵炳麟说:“君也者,操整纲饬纪、移风易俗之权者也。人君明而且强,则有功必赏,有过必罚,见贤能举,见不善能退。人皆劝于善而惩于恶,是以纲纪振于上,风俗厉于下,而天下熙熙然跻于治也。”[7]353所以,赵炳麟心目中的“君”不仅仅是有着至尊地位的主宰者,更是一个有着保民责任的国家权力的代表者和政治秩序、社会秩序的维护者。赵炳麟对皇权的捍卫,也就具有了重视民生捍卫社会伦理秩序的意义。御史赵启霖在《与赵竺垣书》中和赵炳麟争辩说:“管见以为,隐遁者,非直为全身保名而已,君臣之意,廉耻之维,澌灭已尽,我辈本此心之不容昧者,窜身山野寂寞之地,明知与世无补,然不得谓与世道人心全无关系。”[10]52赵炳麟自己在辛亥之后也曾感叹地说:“辛亥之变,督抚死节者仅陆钟琦、冯汝骙、松寿、朴寿等数人,余多弃职逃窜,其不肖者括府库金银,逍遥海上。甚有程德全、沈秉坤之徒,朝为疆臣,夕帅北伐,人伦绝矣。”[1]277小民生计日蹙和传统价值的沦丧,不能不说是急剧世变的一种代价。由此可以看到保守传统价值的意义之所在。

再次,捍卫皇权或者说尊君在某种意义上也体现了赵炳麟对国家强大的追求。彼时国家财政的穷困,百姓生计的艰窘,赵炳麟当然是心知肚明的。对于导致穷困与艰窘的原因,他认为除了外人的狡谋久蓄,中央权力的不统一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在《请销党见疏》中,他分析说:“臣观今日,大臣争权,小臣附势,人心险诈,朝纲废弛,不早维持,弊将安极,岂徒开明末党援之习,且恐酿唐季藩镇之忧。推究其原,皆因威福下移,天下知大臣不知天子之所致也。”[7]446所以在不同的场合,赵炳麟提出了“定于一”“正纲纪”的呼吁。认为只有皇权得到尊重,建立起基本的政治秩序,才能为国家的转弱为强奠定一个基础。因为在王朝政治语境中,皇权和国家权力是高度合一的,对统一的、强有力的皇权的追求,实际上也就是对完整、统一的国家权力的追求。

在世变之中,传统伦理的价值及政治价值经常被对君主制度的批判所遮蔽,赵炳麟的阐述向我们提示了世变的复杂性,也为我们重新审视传统政治的价值提供一个契机。

三、保守的改革者

如果说赵炳霖在御史的职责和皇权的认识上,有对传统的坚守,也对基于传统之上的发展有期许,那么在更为广泛的经济社会领域,赵氏则是一位改革的拥护者和推动者。早在1895年,赴北京殿试的赵炳麟就参加了康有为等人发起的“公车上书”。在其殿试策论中,赵氏谈到了西方兵制的优势,并认识到“五洲互市以来,利权多为外人所夺,土货日滞,洋货日通”。策论最后,希望光绪帝能“选拔人才,表彰实学。”[1]51898年,赵炳麟与广西籍京官岑春煊、于式枚、王鹏运等,参加了康有为领导的保国会。总结其在晚清时期的活动,其改革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关注民间社会,关心民众疾苦,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既是御史的职责所在,也体现了一个官员的天地良心。赵炳麟在谏院期间,曾上疏《请缓解广西新案赔款疏》,希望朝廷体恤广西内忧外患逼迫万端,准将30万两新案赔款缓解3年,以便广西地方官能够“从容展布,逐渐振兴实业,推广教育,上舒朝廷南顾之忧,下苏边徼生民之命。”[7]416-417在《请减全州平余疏》中,请求将银钱比价固定下来,将“补底、津贴、斧记”等各项名目的摊派一概删去,以缓和官民矛盾。在《请拨实官捐溢额数目充广西路款疏》中,请求将广西实官捐所得之溢额200多万两,悉数由度支部指拨,作为广西铁路国家补助股,以期广西铁路能早日兴工。这些奏折,既从国家的角度充分考虑到西南边疆的发展,又积极维护家乡的利益,减轻乡民的负担,希望实现地方社会的安定与发展,体现出赵炳麟的国家情怀和桑梓情怀。

近代中国的落后,从实质上讲就是经济的落后。王建朗说近代中国主要在做两件事,其中之一就是“中国社会的全面近代化,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11]2洋务运动时期,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在中国发展现代经济的必要性。戊戌变法时期,更多的人认识到了发展实业的重要性。赵炳麟作为著名维新人物宋育仁的学生,也是兴办实业的积极推动者。

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七月,赵氏上《防乱论》条陈,提出了“开利源”的主张,认为“今当兴西北之水利,振兴东南之农桑,大开天下矿冶,使物产茂盛。遍设工艺、制造等局,俾小民各执一业。”[1]57并建议对出新机、制新器者,予以爵赏。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赵炳麟对国家经济基础的认识。在《论立宪预防流弊第二疏》中,论及官制设置时,赵炳麟指出:“立国之本,农工商并重,中土原称农国,工业尤为富源,此农工商部所应设立者也。”[7]414“农工商并重”“工业尤为富源”这样的论述,表明赵炳麟对国家工业化的必要性已经有了明确的认识,难能可贵。

在诸实业中,赵炳麟最重视农林。宣统元年(1909年)二月,赵炳麟受命给皇帝进讲《皇朝文献通考》和《先正事略》,赵氏撰拟了《兴亡汇鉴》一书,作为进讲材料,其第六讲专有一节讲农业的重要性。赵氏认为:“夫富国之本在尽地利。”“重农劝商,民鲜失业。”“善治国者,使其民土地辟,田野治,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百姓足,君孰与不足?”[7]375显然,赵氏是把农业作为立国之本、财政之源来考虑问题的。如果说在这个论述中,赵氏所看重的是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性地位,那么在《奏为请推广农林以拯民生而固国本疏》中,对发展农林的认识则更进一步。赵氏在疏中,首先总结了中国的历史经验,指出“土地辟、田野治,国富民安。”反之,“若民无恒产,斯无恒心,事蓄无资,放辟邪侈无不为,国欲一日治不得也。”接着,赵氏又借鉴外国经验说:“今日英美日本列邦,其所以图富强者,事不一端,而尤以农林为先务。盖农林者,工商之母,财政之源。”[7]423赵氏希望通过设专门之学对农林展开研究,并借助国家的力量,开辟中国西北及西南地区的荒地,绿化荒山,“务使十年之内,国无旷土,野无游民。”赵氏认为,“中国地大人多,倘农林悉力振兴,一切工业、商业亦必俱有起色。扩利权,苏民命,厚风俗,固邦基,舍此必无良策矣。”[7]423-424应该说,赵氏的见解抓住了问题的要害。农业不仅是传统社会最重要的经济部门,在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变的过程中,农业更是具有重要作用①罗斯托在其名著《经济成长的阶段》一书中,曾详细讨论了农业发展在从传统社会到经济增长发动成功过程中,农业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他认为在这个经济突破的关键环节,农业至少有三重重要作用:一是农业必须供应更多的粮食,以供养经济转型期不断增长的城市人口和换取更多的外汇;二是农业的发展本身对工业提出了需求,从而成为工业发展的推动力量;三是农业剩余收入的很大一部分可以供现代部门之用。。从某种程度上讲,清末最后10年所推行的新政失败的原因之一就在于忽视民生问题,使农民成为改革中的利益受损者。新政时期此起彼伏的民变也说明了这一点。

赵炳麟还重视发展铁路事业。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九月,他曾上疏《为陕西甘肃新疆伊犁急宜筹修铁路以浚利源而弥后患疏》,从国防和发展边疆经济的角度建议国家修筑陕甘新伊之铁路。其又于光绪同年十一月上疏,请求朝廷将广西实官捐溢额捐数260万两作为广西铁路国家补助股,以筹修贵县至北海之铁路。

作为一个深受传统儒家政治理想熏陶而又接触了西方政治思想的士大夫,赵炳麟对中国传统政治生态多有批评。戊戌政变后,他写了《朋党恨》一诗,对朋党政治进行批评。进入谏台,赵炳麟更是致力于晚清政治生态的改良。在《奏为立宪预防流弊疏》中,他提出的建立宪政基础的六条建议有五条关乎政治生态的改良①六条建议分别是:正纲纪、重法令、养廉耻、抑倖进、惩贪墨、设乡职。前五条都关乎政治生态的改善,第六条也和政治生态的改良相关,作者自述设乡职的意义在于“情形熟则易见效,声气通则不扰民。”。之后,赵氏又上疏《论各部丞参冗滥疏》《论警官冗滥疏》《请宽开会结社禁令片》《请惩贪墨疏》等,建议朝廷裁剪冗员,堵塞奔竞,肃清贪墨,改良政治生态。

作为一位比较广泛地接触了西学又具有历史眼光的官员,赵炳麟深知教育对于国家的重要性,所以,倡导社会改良是他改革思想的又一个重要方面。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十月,他上疏《请兴办政治官报片》,建议国家公开印刷发行政治官报,实际上也就是政务公开。赵氏认为政务公开最重要的意义在于开启民智及便于民众对政治的监督。1903年,他致书时任广西巡抚的王之春,请停抽收赌规,设法禁止开赌,使盗贼敛迹,地方肃清。1905年,丁忧在家的赵炳麟,致书广西巡抚,请求筹办全州学堂。

细究赵炳麟的诸多建议可以看出,他对底层社会民众的贫困有着深刻的了解,对他们的不幸遭遇有着深刻的同情,对皇帝和皇帝所代表的国家抱有深厚感情,希望通过发展农业和其他实业,改变下层民众的穷困,增强国家的财政实力。赵炳麟是一个受过系统传统文化训练的人,他对传统文化有深刻的理解,对传统文化包括政治文化中的某些价值有深刻的认知与认同,他希望在快速的社会变迁中,这些经历了漫长岁月积累下来的政治经验和价值得到应有和必要的尊重。作为一个传统史学涵养深厚的学人,他对历史的兴亡沉浮有着深刻的把握,所以,他希望政治制度的变革不要那么激进,要考虑到社会各方面在变革中的承受能力和接受能力,稳妥推进政治变革②在《论立宪预防流弊第二疏》中这一段表述,约略可以看出他对于政治变革应该注意约束条件,应该稳步推进的态度。在讨论了立宪中的种种问题之后,他说:“兹事体大,政本所关,断非凭一二人之臆见、数十日之程限所能厘定。亦断不能不论国体若何、人情若何、国民程度若何,遂抄胥各国官制成文,遽将三百年来奉行之成法,一旦尽翻全局。”“臣愚以为,天运以不息而成,时序以积渐而转,审详持重所权实多。”类似言论多有,兹不赘述。。

晚清是中国社会变迁的重大时期,在急剧的世变中,最为引人注目的也许是持有激进或者保守政治观点的人,而那些不那么激进或者不那么保守的人经常被忽视。实际上,在激进与保守的两极之间,存在着广大的中间人士,他们也是社会变迁重要的力量,一方面他们坚守着某些传统,另一方面他们也在努力适应时代,图存求变。赵炳麟等士人的价值或在于,因为他们的存在,社会既实现了变迁,又不至于变得面目全非。

猜你喜欢

赵氏皇权政治
君臣互动与汉代皇权伦理政治特征——以身体及亲缘关系比拟为视角
清华简《系年》所见赵氏人物史事探析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赵氏孤儿
费孝通绅权与皇权的关系研究
药王孙思邈
赵氏的祖先造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