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视域下贵州蜡染工艺的外译与传播
2022-01-22黄霁歆余美贤吴鸿煜
黄霁歆,余美贤,吴鸿煜
(遵义医科大学 外国语学院,贵州 遵义 563000)
一、研究背景
由国家出版基金资助,贺琛、杨文斌编著的《中华锦绣:贵州蜡染》[1],于2009年由苏州大学出版社出版,随后获得了首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图书奖和首届中国出版政府奖等奖项。此书共14万余字,分为五个章节:《中国蜡染历史》《贵州蜡染工艺》《贵州蜡染风格》《贵州蜡染图案》《贵州蜡染文化》,不仅图文并茂地记录了贵州蜡染民族手工艺,还介绍了贵州蜡染中的民俗事象、文化生态等内容,因此该书具有极大的对外传播价值。《中华锦绣:贵州蜡染》以空间作纬,对贵州蜡染的传统工艺、生产历史、主要类别等作了完整且系统的介绍,同时对其中的艺术风格与文化现象也作了详尽生动的描述,是不可多得的反映贵州特色手工艺的科普作品。其中的历史文献记载与乡土特色也体现了中西方的语言文化差异。在《中华锦绣:贵州蜡染》第二章中,极其细致地描写了贵州蜡染工艺的步骤和特点,并且对该文化现象加以解释与说明,因此翻译过程中应根据这一“工艺加文化现象”的特点,对工艺细节进行准确翻译。同时,采用适当的翻译策略和技巧保留文本特色,对其中的文化现象进行解释,确保翻译作品的内容和文化特色能够清晰、准确地向外展示。
(二)研究意义
传播学5W模式在国内外都处于日渐发展的态势,但以该理论来指导民族特色文本的翻译较少,因此这方面的研究潜力很大,其应用能给译者提供一个新颖的翻译视角。作为贵州一种极具代表性的民间传统手工艺术,由于地区与民族间的差异存在,贵州蜡染有着极其丰富的内容和多样的表现形式。在世代相传的过程中,蜡染艺术鲜明的民族与地域特色始终保持着,因此具有极大的传播价值。加强贵州蜡染文化的外译与传播,对于促进贵州民族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提升民族文化的综合软实力,促进贵州区域经济与旅游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基于传播学5W模式探究贵州蜡染的翻译问题,以翻译《中华锦绣:贵州蜡染》为契机,通过实地走访、调研,考察贵州各地蜡染的发展历程、文化内涵、本土价值、制作方式等,从而进一步开展、落实及完善翻译任务。
二、理论依据
(一)传播学5W模式
1948年,美国著名政治学家拉斯韦尔(Lasswell)发表了一篇名为《社会传播的结构与功能》的文章,在文中他最先提出应对人类社会的各项传播活动建立模式,并予以分析,同时按照一定的结构顺序将其排列组合起来,这就是著名的“5W”模式,即Who→Says What→In Which Channel→To whom→With what effects。
Who——谁——传播者研究:“‘谁’指的是传播者,即在整个传播过程中担任收集、加工和传递信息的职责。”[2]14-16;Says What——说什么——传播内容分析:“‘说什么’指的是传播的内容,即由一组或几组有意义的符号(语言或非语言)构成的信息块。”[2]17-18;In Which Channel——渠道——传播媒介研究:“‘渠道’指的是中介或载体,用于承载信息的传递,其体现形式多样:人际间的媒介(电话、信件等)、大众媒介(电视、网络、广播、报纸等)。”[2]19-21“传播可以是多指向的,既可以指大众媒体传播活动(如新闻报道),也可以指个人活动(如写信、旅游访问)、商业活动(如经贸往来)和文化 活 动(如 艺 术 演 出、交 流),等 等。”[3]4To Whom——对谁——传播的受众研究:“‘对谁’,就是受传者或受众。受众是对读者、观众等的称呼,在传播过程中,它既是传播的对象,也是传播的终点。”[2]22-24;With What Effects——效果——传播效果研究:“‘效果’即在受众接收到传播的信息后,其行为、认知等层面因这些信息所引起的变化。作为检测传播活动成功与否,它至关重要。”[2]25-26因此,翻译的成败可由其在各层面所引起的反应来校验。
(二)理论选取依据
贵州蜡染是一种民间实用工艺,常用作生活用品的装饰,可称之为“民俗艺术”。传统蜡染艺术蕴含了劳动人民的文化意识,融于蜡染的取料、用料、制作、使用等过程中,蜡染工艺里体现了民众的审美理想、意志和愿望。我们在领略蜡染艺术美、风格美、形式美的同时,应深挖其文化内涵,做到真正意义上的了解。在译介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文化文本时,大部分译者从归化或异化法着手,但笔者认为这样的译本较为片面,并没有涉及整个传播过程的始末,达不到全面的传播效果。笔者认为传播的全过程应包括“谁”“说什么”“通过什么渠道”“对谁”“取得什么效果”,这正好是传播学5W模式的核心思想,因此运用该理论指导本次翻译项目——《中华锦绣:贵州蜡染》将会给译者提供一种新颖的翻译思路。
三、传播学5W模式在蜡染工艺翻译中的运用
(一)Who——谁——控制研究
在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贵州蜡染的过程中,传播者有三,分别是蜡染制作者、《中华锦绣:贵州蜡染》作者以及译者。贵州大多数市、县、乡均盛行蜡染的制作,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民族(苗族、布依族、水族等)具有不同的风格特征,作为第一类传播者,即蜡染制作者,他们根据区域与民族特色来设计蜡染,如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丹寨县苗族地区的蜡染造型粗犷,除用于衣服外,还多用于面积较大的床单、门帘、包片上。蜡染的纹样朴实生动、变化多样,主要取材于自然界的花、鸟、虫、鱼等物,但却不是对自然物的如实摹拟,而是通过对它们的观察、体验、提炼,并融入自己丰富的想象后创作出来的。这些都向人们展示着他们民族地域独特的蜡染风格,为第二类传播者提供了创作的素材;第二类传播者为书作者,即贺琛、杨文斌。贺琛主要从事民族服饰文化及织绣染工艺研究,现为中央民族博物馆副研究馆员,近年来她还出版了《苗族蜡染》和《民间服饰》,在民间工艺研究方面有很深的造诣。贺、杨两人撰写的《中华锦绣:贵州蜡染》涵盖了贵州蜡染的历史、工艺、风格、图案等,不仅能让中国读者领略到贵州蜡染之美,同时也为第三类传播者提供了翻译与对外交流的素材;第三类传播者乃译者。韦努蒂(Venuti)曾在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中指出:“Invisibility is the term I will use to describe the translator’s situation and activity in contemporary Anglo-American culture.”[4]1可见,译者总是处于“隐身”状态,人们眼中只有原作与译作,忽略译者的存在。翻译是一项非常复杂的活动,其 主 线 为:作 者——原 作——译 者——译作——读者,在这条主线上,译者充当着一个中介的作用,其地位至关重要。因此,韦努蒂始终强调译者的显形,也就是让译者在翻译活动中体现自我,强调译者的主体性,尤其体现在处理一些文化内涵较为丰富的词语时,美国翻译理论家尼达(Nida)指出“Language and culture cannot exist without each other.”[5]29-33,也就是说离开文化背景的翻译并不算真正意义上的翻译,因为它不可能达到交流和传播的真正目的。翻译作为不同国家、不同文化间交流的桥梁,其作用不仅仅是文字表面意思的转换,更是将一种文化、一种精神、一种思想、一种现象很好地融入于另一种文化中,使不同文化间达到互通互信、互相借鉴的目的。王佐良曾在《翻译中的文化比较》一文中提出“他处理的是个别的词,他面对的则是两大片文化”[6]。文化乃是一个民族智慧的结晶,一个民族的精神所在,它不仅在本民族得以传承,更可以用来交流与学习,因此在翻译这类文体的过程中,译者自然而然地承担起文化使者的传播责任,这不仅要求译者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文化人”,更要求译者懂得如何恰当地输出本国文化,即适时地体现其主体性。因此,在处理有关文化背景的词汇时,可适当地选用增译法,这样既达到了传播的目的,又可让外国读者接受中国文化。
ST 1:丹寨地区的苗族妇女在起染缸时,常常在染缸外砍一把菜刀,意为“打口舌”。
TT 1:The Miao women in Danzhai Town often stand a kitchen knife outside the dyeing vat when they make the dye solution,which means“Tongue beating①”.
①Tongue beating is to“beat”those people who always make noise around the vat.It is a folk adage in Miao Nationality in Danzhai.
在跨文化翻译中,直译加注释可以使原语的形式和内容呈现在目的语中,从而传达原语和其文化。直译加注释并不是一种完全的词对词的双语对照。它尽可能贴近原文,在保留作品原汁原味的同时,准确再现原文的内涵。可以使读者更接近原文所要传达的意思。同时,它也是翻译中异化方法的呈现,尽可能减少对原文表达的再创造,使读者能够理解作者的表达。“打口舌”是贵州丹寨的一种方言,其中也蕴含着贵州的民俗文化。在丹寨,人们非常忌讳在染缸旁吵闹,因为他们认为这样会打扰“精灵”照看染缸,从而导致染液不好。所以人们会在缸外放一把菜刀,吓跑缸旁想吵闹的人。这里的“口舌”指的是人们在大桶周围制造噪音。而“打”则代表一把菜刀会砍在缸边,以吓唬那些吵闹的人。在译者主体性的指导下,译者认为带注释的直译可以保留原文的原意,使读者更接近翻译对象对应的文化语境和风俗习惯。
ST 2:虽然蜡染包括绘、染、煮等过程,较为繁琐,但比起印染工艺,蜡染更为灵活机动,随时可作。
TT 2:The making procedures of batik are complicated,including:painting,dyeing and boiling.Compared with the printing and dyeing process,batik is more flexible and can be done at any time.
在具体的翻译过程中,完全对等是不可能的。通过句子结构的转换(先说明蜡染制作过程繁琐,再具体介绍是哪些工艺步骤),采用了总—分结构,可以向读者展示更加流畅的语序,这样不仅避免了模棱两可,更体现了逻辑顺序,符合英语读者的阅读习惯。
(二)Says What——说 什 么——内 容分析
在翻译《蜡染制作工艺》这个章节时,应着眼于整体传播的过程,即以传播技艺为导向,以介绍文化要素为目的,以翻译为语言转换与交流的手段,充分利用各种符号(如图1所示),让国外读者既了解蜡染制作的工艺,又了解蜡染文化。
图1 斗纹布(Dou pattern cloth)
ST 3:丹寨和三都的苗族则喜爱用斗纹布。
TT 3:The Miao people in Danzhai and Sandu like to use Dou pattern cloth.
“斗纹”这个词实际上描述了人们编织的交错图案,指贵州少数民族妇女在织造过程中,采用循环变化的纺织工艺,使织物形成变化的图案。这种布料的花纹看起来细密,形成菱形花纹,因此被称为斗纹布。这里采用直译法,因为如果把斗纹的意思解释清楚,表达就会变得很复杂,同时读者也会感到困惑。在异化的指导下,译者刻意保留原文中“斗纹布”的表达方式,这可能会让以英语为母语的读者感到陌生,所以这里以直接的图片作为注解,方便读者更直观感受和体验中国民族文化。
ST 4:宋代《溪蛮丛笑》中记载“点蜡幔”的制作方法是仿照铜鼓纹样刻板,用蜡印在布上,再入靛浸染。
TT 4:In the Song Dynasty(1127-1279),“Xi Man Cong Xiao”recorded that the making method of“Drip wax curtain②”was modeled on the pattern of bronze drum,printed on cloth with wax,and then dyed with indigo.
②One kind of batik:cloth printed and dyed by using templates.The template is usually made of copper,and the characters of Warring States period will be engraved in the template.
“点蜡幔”一词源自《溪蛮丛笑》。作为一个蜡染制作过程中的名称,“点蜡”简单地反映了布料的生产过程。所谓的“点蜡”是指用铜鼓模板将蜡印在布上,然后进行蜡染。“幔”这个字是对面料的一种略显夸张的描述,意味着轻盈柔软。原文对生产过程作了简要说明。这里采用直译和注释,一方面方便读者理解词语的含义,另一方面在内容选择上,如果为了对等而逐字翻译词语,就会失去原有的美感。在直译和注释的形式中,不仅可以保留这种美感,也通过注释让读者理解这个词。
(三)In Which Channel——通过什么渠道——媒介研究
贵州蜡染工艺是神秘且复杂的技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值得对外传播,而国际传播学5W模式本身就是一个全面的传播理论,包括整个传播媒介的始末,因此,译者认为以单一的文本形式无法展现这整个过程,所以在译文中借助多媒体方式(电子杂志)来传达理论精神,最终体现传播学在翻译文化类文本中的重要性。
电子杂志——通过网络出版,使用电脑、平板、手机等设备阅读,运用多媒体技术制作而成的杂志。电子杂志可以结合各种交互手段,如网络、图片、音频、动画、视频等,宛如一本在电子设备上展开的书。电子杂志具有音、图、文并茂的多媒体综合呈现、受众广泛、个性化定制、制作成本低廉、阅读便捷、传播时间长、空间大、安全绿色等多方面的特点。
ST 5:《诗经·小雅》中有“终朝采绿,不盈一掬,终朝采蓝,不盈一襜”的诗句,荀子《劝学篇》中的“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是对蓝染工艺的精辟总结。
TT 5:InXiaoya in the Book of songs③,there is a poem that“I’ve been gathering hispid arthraxon④all day,but I haven’t got a handful.I’ve been gathering polygonum tinctorium⑤all day,but I haven’t got a full pocket.”In Xunzi⑥’sQuan Xue Pian⑦,“The indigo extracted from the bluegrass is bluer than the plant.”is a brilliant summary of blue dyeing technology.
③Xiaoya in the Book of Songsis one of the two elegant poems in it,which is a poem of the pre Qin period.Its content is very extensive and rich,the most prominent of which is the works about war and labor.The work not only describes the rich and colorful social life and special cultural forms of the Zhou Dynasty,but also reveals the spiritual outlook and emotional world of the Zhou people.It is based on the social reality,without vanity and grotesque,with few supernatural myths.Sacrifice,banquets and farming are the products of the social economy and ritual culture of the Zhou Dynasty.The narration of marriage and love can be said thatXiaoya in the Book of Songsis the earliest poem rich in realistic spirit in China,which lays the foundation for the realistic tradition of Chinese poetry.
④It is an annual herb.Its juice can be used as a yellow dye.
⑤The name of a grass.It can be used as a cyan dye.
⑥Xunzi(about 313 BC-238 BC),a famous thinkers,writers and politicians,was born in the state of Zhao at the end of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⑦Quan Xue Pian:quan means persuasion,xue means learning,so it refers to On Learning.In it,Xunzi denies the“genius”of“being born to know”,emphasizes the importance of acquired learning,puts forward the learning method of“being good at things”to conform to the laws of nature,reveals that the internal law of learning is the accumulation of knowledge,and points out that as long as we give full play to people’s subjective function,persevere and concentrate on learning,we can achieve results.These views are worthy of our reference today.
《诗经·小雅》是《诗经》二雅之一,为先秦时代的诗歌。它的内容广泛丰富,其中最突出的是关于战争和劳役的作品。当中的诗句“终朝采绿,不盈一掬,终朝采蓝,不盈一襜”指的是整天在外采荩草,采了一捧还不到。整天在外采蓼蓝,一衣兜也没采满。为了便于读者理解,译者采用意译法,将其译为“I’ve been gathering hispid arthraxon all day,
but I haven’t got a handful.I’ve been gathering polygonum tinctorium all day,but I haven’t got a full pocket.”译文沿用了原文中的排比句式,增加了可读性。但从译文可看出,当中涉及了诗词,故增加了大量的注释,显得篇幅较长。在传播途径的选择上,可将其制作为电子杂志,插入图片、文本等,使表达更加清晰和简洁。当然,也可将其制作为视频,添加背景音乐与诗歌朗读,再在视频下方增加注释,最后插入电子杂志,这样不仅从观感上更赏心悦目,从传播的广度来说也更为深远。
(四)To Whom——对谁——受众研究
翻译应以读者阅读舒适度为标尺,在忠实、准确的前提下,以读者的理解为最终目标,从而避免因翻译不当而引起的交流不畅。由此可见,翻译的终点是停泊在读者身上的,而外宣资料的翻译更是针对于读者。所以,读者在翻译中的地位绝不容忽视。
ST 6:若出现碗中的蓝靛痕迹起丝,则说明已经发酵成功;如果尚未发酵,则再加一些草药、白酒和蓝靛,再搅拌一次,并把缸口盖好。
TT 6:If there are traces of indigo in the bowl,it means that the fermentation has been successful;If not fermented,then add some plants,liquor and indigo,stir again,and cover the vat.
一般来说,当提到“草药”,会想到一个对应的英语单词“herb”,但实际上,herb是一种植物,它的叶子被用来烹调食物或作为一种药物。因此,如果选择“herb”这个词来翻译“草药”很容易造成歧义。“草药”这里指的是文章中的“植物、桐树、大节草、谷子、稻草”等植物。“plants”一词的意思是“a living thing that grows in the earth and usually has a stem,leaves and roots,especially one that is smaller than a tree or bush”,即“生长在地球上的生物,通常有茎、叶和根,尤其是比树或灌木小的生物”。在这种情况下,“plants”更为合适。如果这里采用直译,很容易引起读者的误解,与原文背道而驰。意译是用目的语的表达习惯向读者传达原文内在意义的一种好方法,也是增强读者对原文意义理解的一种好方法。两种语言的多样性使得译者不可能使用单一的翻译方法来翻译文本,因为在汉英翻译过程中很难保证两种语言之间文化转换的准确性。在这里,归化的翻译策略是尽可能地向读者倾斜,让读者用真实的语言理解原文的意思。在归化的指导下,意译要求译者找到两种语言和文化的共同点,以便读者以母语的方式更好地理解译文,从而发现语言之间的密切关系和不同语言文化的独特魅力[7]。意译就是要打破源语言形式的束缚,主要是表达词义,使读者在目的语语境中更好地把握文本的内在意义。
ST 7:黔东南的苗族人相信,有一种精灵掌管着蓝的制作,因此制靛或染布时忌讳有人在旁边喧哗,吵闹。
TT 7:The Miao ethnic people in Qiandongnan Miao and Dong Autonomous Prefecture⑧believe that there are kinds of elves which are in charge of making blue color,so when making indigo or dyeing cloth,they should avoid making noise around it.
⑧Qiandongnan Miao and Dong Autonomous Prefecture lies in the southeast of Guizhou Province.It is a minority autonomous prefecture in Guizhou,with 16 counties and cities under its jurisdiction.
英汉两种语言都对修辞手法及其达到的效果有着追求,但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从行文习惯看,为了增加节奏感、音律性,中文常通过重复的词汇提升修辞效果,用以打动或感染读者;但英文则更注重逻辑思维,用严谨的语言、句式结构来说服读者,在词语层面的选择上会更多变,即能不重复就不重复。因此,译者有必要采用省译法省掉多余的词语,即“去修辞”,在不删除原文意思的基础上,使译文结构更清晰,意思表达更流畅,从受众角度上来看,让译文更符合目的语的表达习惯。在汉语里,用“喧哗”和“吵闹”两者都表达了喧闹、无序环境的含义,它们是同义词。因此,在翻译过程中,如果完全按照原文翻译,翻译就会变得重复和繁琐,故运用省译技巧,将两个同义词翻译成一个短语“制造噪音”。在“词汇对等”的指导下,源语言形式可以有效地转化为目的语的表达习惯。翻译实际上是译者对原文的再创造。事实上,省略也被用来增强读者对原文的理解,它可以使源语和目的语衔接起来。
(五)With What Effects——取得什么效果——效果研究
翻译不仅要充分考虑普通受众对蜡染工艺制作的理解和消化程度(To Whom),更要考虑传播的目的和取得的效果,这样可以更好地让国外读者了解蜡染,了解蜡染中涉及的典籍,才可以更好地让贵州蜡染走出中国。
ST 8:起染缸的方法在《天工开物》中就有记述
TT 8:The method of making the dye solution is described inT’ien-kung k’ai-wu.⑨
⑨It is a book in which recorded various handicraft industries and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techniques in ancient China before the Ming Dynasty.Written by Song Yingxing,translated by Ren Yidu and Sun Shouquan,T’ien-kung k’ai-wu:Chinese Technology in the Seventeenth Century.Philadelphia:Pennsylvania State Univ.Press.
英汉两种语言有很大的差异,在英汉翻译中很难找到完全对等的表达方式。两种语言之间的语义差异迫使译者采取适当的翻译方法来保存中国文化,并用目的语准确地传达给读者。翻译不仅是语言之间的转换,也是文化信息的传递[8]。音译和注释可以弥补两种语言的语义缺陷,实现两种语言的语义对等,最大限度地保留汉语方言文化的特点和意义。音译加注释也是跨文化交际翻译项目中的一种常用方法。因此,此处采用音译注释。《天工开物》是世界上首部关于手工业与农业生产的著作。该书记载了纺织、印染、机械、农业、兵器、手工业等生产技术。它描述了当时中国的生产力,也为后世的科技生产提供了参考,具有很大的文化传承和传播价值。因此,许多著名的翻译家对这部作品进行了翻译研究。与Heavenly Creations和Exploitation of the Works of Nature两个英译本相比,任以都、孙守全的翻译“T’ien-kung k’ai-wu”[9]1完美地保留了中国的特色:“T’ien-kung”是指自然和人,“k’ai-wu”是指人类通过自己的智慧和劳动,改造一切由自然运动和变化所创造的事物。在这里,音译加注释的方法实现了“努力创造一个既符合原文意思又体现原文文化特征的译文”[10]53。音译不仅可以较好地保留原语文化,更可以实现跨文化交际。
ST 9:宋代《溪蛮丛笑》中记载“点蜡幔”的制作方法是仿照铜鼓纹样刻板,用蜡印在布上,再入靛浸染;
TT 9:In the Song Dynasty(AD 1127-1279),Xi Man Cong Xiao⑩recorded that the making method of“Drip wax curtain”was modeled on the pattern of bronze drum,printed on cloth with wax,and then dyed with indigo.
⑩Xi Man Cong Xiaowas written by Zhu Fu of Song Dynasty,which recorded many traditional crafts of Chinese ethnic minorities.
《溪蛮丛笑》是宋代朱辅写的。主要记录湘西及周边少数民族地区的产品和民俗。“溪蛮”即五溪蛮(雄溪、樠溪、酉溪、无溪、辰溪),乃东汉至宋对分布在今湘西及黔、川、鄂三省交界地区沅水上游若干少数民族的总称。“丛笑”指在花丛中微笑。如果对这部文史书名采取直译或意译的方式,读者在后期不方便寻找原著。此外,直译后的内容太多,使书名失去了原有的文学美。在音译加注释的方式中,虽然读者在第一眼看到书名时会感到困惑,但在注释中有了简明的解释,读者就可以解除困惑,同时也增强了对书中内容的大致了解[11]。更重要的是,该书记载了中国古代众多的民俗项目和风俗习惯,是一部具有文化传承价值的中国古籍。音译加注释的方法技巧不仅保留了书名的原文化意义,而且实现了汉英翻译中的音韵美。
ST 10:清代《贵州通志》记载的蜡染工艺是先用熔化的蜡在白布上绘出花纹,浸入靛缸,然后去蜡显花。
TT 10:Based onGuizhou Local Recordin the Qing Dynasty(AD 1636-1912),the recorded batik making process was to draw patterns on white cloth with melted wax,immerse it in indigo,and then remove the wax to show the decorative pattern.
“通”这个字有“所有”的意思,意思是覆盖广泛的领域。《贵州通志》主要记录贵州的土产、风俗、名人和行政区划。其实,指的是贵州历史的详细记载。通过意译,“Record”一词可以让读者对这本书的意义有一个简明的认识,使读者对这本书产生兴趣,从而使读者了解记录的一般内容。意译法不仅可以提高读者对译文的熟悉程度,而且可以实现原语和译语之间的相互联系,体现出译文的美感[12]。
译者将第二章译文的电子杂志通过邮件方式发送给外国朋友,他们看完后表示这3个例子中的译文完全能看懂,而且大部分人也对贵州蜡染产生了一定的兴趣,并表示有机会希望能来贵州领略蜡染的魅力,由此可见,译文达到了一定的传播效果。但部分外国友人提出,这3本书是否有英文版本,倘若能将英文版本的链接附在电子杂志上会更好,这样便于对该类书籍感兴趣的朋友进一步阅读。
四、结语
《中华锦绣:贵州蜡染》这部作品细致地描绘了贵州的蜡染传统工艺以及当地的特色民族文化,其中还介绍了贵州蜡染中的民俗、文化生态等,因此该书具有极大的对外传播价值。通过传播学5W模式理论的指导,采用适当的翻译策略与技巧保留源语文化,力争让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蜡染技艺走出贵州,走出国门,走向世界,进而实现跨文化交流,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