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团体辅导的大学生党员教育培训模式研究

2021-01-15谢晓生黄晓洁

韩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学生党员团体辅导

谢晓生,黄晓洁

(1.韩山师范学院 党委组织部,广东 潮州 521041;2.韩山师范学院 人事处,广东 潮州 521041)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的重要讲话指出:“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1]因此做好大学生党员的教育培训工作,培养优秀的大学生党员,是落实教育根本任务的重要保证。近年来,高校学生党员教育培训工作取得一定的成效,但还存在一些问题。本研究针对高校学生党员教育培训存在的问题,通过运用团体辅导模式,创新学生党员培训形式[2],提高学生党员教育培训质量,增强大学生党员的综合能力素养,提升学生党建工作水平。

一、当前高校学生党员教育培训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培训制度缺乏连贯性和系统性,党员发展的教育培训工作机制不完善

在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中,存在着“重视党员发展,轻入党教育”和“重入党前的发展,轻入党后的再教育”的现象。认为发展党员是硬任务,党员教育培训是软任务,在严格做好党员发展工作的基础上再来考虑党员的教育培训工作。在学生吸收为预备党员前,对发展学生分别进行入党申请人、入党积极分子和入党发展对象等多重教育培养,加强对教育培训效果考核;在吸收为中共预备党员后,没有组织预备党员专项教育培训;学生预备党员转为正式党员后,对党员后续教育的方式主要为党内组织生活。正是因为这些情况,导致学生党员发展和党员教育培训工作机制不健全,缺乏全面考虑和系统安排,学生党员教育培训成效不明显。

(二)教育培训方式吸引力和渗透力不足,教育方法途径较为单一

高校现行开展学生党员教育培训工作基本采用专题讲座形式,大班式教育,以理论灌输为主,老师讲学生听;或者集中学习,组织讨论。个别培训老师照本宣科,教育方式简单,途径单一,未能改进教育方式和进一步拓展教育平台,忽略与学生党员交流互动,不注重参与性、探究性教育方法的实践,不注意拓宽途径、创新方式,培训的吸引力和渗透力不足。

(三)教育培训内容针对性和有效性不强,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

高校学生党员教育培训工作主要内容有理想信念教育、入党动机教育、党的基本理论教育、廉洁自律教育等等。目前,大部分高校只重点做好学生党员政治素质和思想品质的教育工作,忽视了学生党员能力素养的提升,缺乏对学生党员组织能力、实践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等的教育培养,没有充分考虑学生党员群体的差异性和党员发展过程不同阶段的特点,没有契合新时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身心特点,没有将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形势与学生党员的学习、工作、生活结合起来,达不到预期的教育效果。

二、团体辅导应用于高校学生党员教育培训的意义

团体辅导是在团体情境下进行的一种心理辅导形式,它是以团体为对象,运用适当的辅导策略与方法,通过团体成员间的互动,促使个体在交往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索自我、接纳自我,调整和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增强适应能力,激发个体潜能的过程。团体辅导营造了安全、信任和温暖的气氛,使人更多地开放自己,增进相互了解,在交流中注重成员知识、能力及正向行为的建立,将成员个体的动机需求与团体目标紧密联系起来,使得团体行为深深地影响个体的行为。

(一)团体辅导有助于学生党员将教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团体辅导能够遵循大学生的成长规律、年龄特点、心理特征及内心需求,能突出学生党员的主体性和能动性,增强活动的参与性和体验性,方法技术更是体现自主性和互助性[2]。学生党员对以团体辅导形式开展的教育培训心理接受度更高,党组织可通过设置不同主题的教育培训活动以实现不同的目标,如加强学生党员的党性修养,加强学生党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强化学生党员的理想信念,培养学生党员的爱国情怀,提高学生党员的情绪管理能力和适应能力等等。通过一系列培训使学生党员更好地将理想信念、党的基本理论和党的历史等不断内化于心,不断强化党的意识和党员意识,外化于行,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

(二)团体辅导是传统学生党员教育培训的有效补充

传统学生党员教育培训主要采用讲座、讨论、榜样示范教育、红色教育基地观摩学习等,具有其不可代替性,在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方面较完整和系统,但学生被动接受理论灌输,积极性不能充分调动起来。团体辅导可作为传统学生党员教育培训方式的有效补充,它以寓教于乐的方式,在充满关爱和支持的人际互动氛围中,以生动活泼、趣味开放的活动,激发学生党员的积极性和参与热情,同时也增加了学生党员态度和行为改变的可能性[2]。传统教育培训和团体辅导培训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丰富学生党员培训的方式和途径,能切实提高学生党员教育培训的质量,强化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三)团体辅导能促进学生党员心理健康

学生党员是大学生群体中的优秀分子,教师及家长对其期望和要求较高,学生党员在学习、生活、工作中感受到的压力相应的也较高,需要采取一些措施帮助学生党员缓解压力。同时,为更好地发挥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也要求学生党员拥有更高的心理健康水平。团体辅导能够遵循大学生身心特点和内心需求,符合学生党员心理发展规律,实现学生党员教育培训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层次有机结合,使学生党员在团体的互动交流中更深入地了解自己、认识自己、接纳自己,宣泄情绪、释放压力,明确生活目标,掌握解决问题的技能,提升人际交往的能力,从而促进学生党员的心理健康水平。已有的研究也证明了团体辅导能有效提升大学生的心理幸福感,显著提高大学生的自主性、环境掌控、个人成长、积极关系、生活目标、自我接纳等方面[3]。

三、团体辅导在高校学生党员教育培训中的应用

以强化学生党员发展质量为着力点,探索将团体辅导应用于高校党员的教育培训,挖掘团体辅导在高校党员教育培训中的意义,找到有效提升学生党员教育培训成效的契合点。

(一)团体辅导教育培训方案的设计和实施

团体辅导活动方案设计遵循的思路是先让团体成员熟悉起来,再通过几个单元的活动了解党的历史、认识自己党员的身份、强化党员的宗旨意识、学习身边的党员榜样,从这四个维度对学生党员进行党性教育。在实践中,我们具体的活动设置如下:以二级学院学生党支部为基本单位,主要对预备党员和新生党员进行全覆盖团体辅导培训。学生党员人数较少的二级学院,可以联合开展团体辅导。

第一单元为“党内一家人”,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党员先熟悉起来,增加彼此的交流与沟通,建立信任的关系,提高党支部的凝聚力。先通过破冰活动活跃团体的气氛,营造轻松愉悦的氛围,增加学生党员之间的互动;再设置“个性名片”“乒乓球的‘万里长征’”“一起学习十九大”三个主题活动让学生党员深入交流,增进了解,在小组活动中互帮互助,既收获快乐,又增强凝聚力。

第二单元为“穿越之旅”,目的是让学生党员重温党的历史,牢记党的初心和使命。先通过热身活动活跃气氛,再通过表演情景剧和重温入党誓词了解党的历史,使学生党员“知史爱党,知史爱国”,深刻认识党的执政使命和根本宗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勇担历史重任,最后合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结束本单元活动。

第三单元为“我是一名党员”,目的是让学生党员对于自己的党员身份有更深刻的认识。主要通过辩论赛使学生党员进行思想火花的碰撞,在不同观点中明确党员的身份,了解合格党员的标准,对照标准,做“四讲四有”好党员。

第四单元为“党在我心中”,目的是强化学生党员的宗旨意识,时刻把党放在心中。以党的知识相关的抢答题作为热身活动,既活跃气氛,又增加对党的了解;再通过“头脑风暴”“为人民服务”“苦恼消消乐”三个主题活动让学生党员畅所欲言,强化党员的宗旨意识,感受为人民服务的快乐。

第五单元为“身边好榜样”,目的是通过发掘身边榜样的事例,向榜样学习,同时发挥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成为身边人的榜样。主要通过回顾抗击新冠疫情中党员发挥的作用以及让学生党员分享身边党员的优秀事迹,了解身边的好榜样,同时让学生党员列出行动方案,向榜样学习,向优秀靠拢。

(二)团体辅导教育培训的主要功效

1.通过团体压力影响学生党员的行为,使学生党员加深自我了解。团体动力学家认为作为一个整体的团体是具有一致性的,成员的思想和行动很大程度上会受团体的影响,且团体中的成员会倾向于像其他成员一样来行事,有一种求同的压力。在学生党员教育培训中,氛围良好的团体辅导也存在这样的求同压力,当学生党员发现自己的想法或行为跟别的学生党员不同时,内心会产生一种压力,为了缓解压力,为了融入团体,学生党员在团体中就会自觉地按照大部分人的行为方式来行动,行事会符合或趋向团体的规范。另外,部分优秀的学生党员也会在活动中主动去影响他人,试图改变他人某些不符合规范的行为,这也会给他人带来外在的压力,促使他人规范行动。

2.通过团体目标增强学生党员的个人动机,提高综合素质。在一个具有较强凝聚力的团体中,团体选中的目标能够影响甚至决定团体成员的态度和信心,能增强团体成员的个人动机。研究表明,团体目标和个人动机是密切相关的,团体成员如果能够融入团体,感受到接纳与被接纳,那么就会尽心地接受团体的目标,为了达到团体目标而努力工作[4]。在学生党员教育培训中,我们可以通过团体辅导活动明确目标,在每一次的活动中将大目标分解成一个一个小目标,规划目标的实现路径,每达到一个小目标给予学生党员鼓励和强化,以增强学生党员的个人动机和信心,使每一个学生党员为了达到目标都付出努力,同时,在完成目标的过程中出现的阻碍和挑战也能激发学生党员的斗志,形成合力,增强信心,共同应对挑战、克服困难,完成目标。

3.通过团体辅导强化学生党员集体意识,提升学生党支部凝聚力。团体动力学家认为团体内聚力是促进团体内成员参与团体活动的一种合力,是作用于每个成员身上的,这种合力能促使团体成员为了同一个目标付出努力、分担责任、抵制外力。影响团体内聚力的因素有很多,比如成员具有相同的背景,对同一个问题的看法有相似的态度,领导者能在团体中营造一种和谐的氛围,团体成员能友好合作、经常接触,有共同的目标等等。团体内聚力反映到党建工作中就是党组织的凝聚力。在团体辅导中,要求参与者具有同质性,且能够互相尊重,开放畅言。学生党员在大学生群体当中属于较为优秀的群体,且年龄相近,经历大体相同,具有良好的同质性。在支部书记的引导下,党员们能投入参与,畅所欲言,分享感受,提升认识,互相学习。多次团体活动使同一支部不同专业不同班级的学生党员能经常接触交往,加深了解,建立情感联系,增强归属感。每次团体活动都设置一个目标,学生党员为了同一个目标进行活动,发挥团体动力,共同解决问题,增强学生党员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奉献精神。这些都能有效提升党支部的凝聚力。团体动力学家认为提高团体内聚力能够使团体内成员获得安全感,增强团体成员的责任感,使团体内成员的价值取向趋向一致,促使团体内成员相互影响,提高团体的生产力。同时,具有较强组织凝聚力的党支部还能将广大群众凝聚在党的周围,学生党员在团体辅导中获得的成长、锻炼的技能可以迁移到日常生活中,运用到班集体的建设中,身体力行向同学们宣传党的知识,吸引和凝聚广大青年大学生。因此,团体辅导能够提升党支部凝聚力,把党支部建设成为一个坚强有力的党组织,从而使学生党员相互促进、相互影响,提高党支部的战斗力。

四、结 语

团体辅导应用于高校学生党员教育培训能充分调动学生党员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党建工作活力,创新党建工作载体,基层党组织可结合实际对团体辅导方案进行调整和优化,不断增强学生党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培育新时代优秀学生党员。

猜你喜欢

学生党员团体辅导
全面从严治党背景下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路径研究
中国队获第63届IMO团体总分第一名
网络环境下如何发挥高校学生党员在意识形态工作中的作用
中国队获第59届IMO团体总分第三名
高校学生党员党内生活常态化研究
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党员管理工作的措施研究
美团体打广告抗议“中国制造”
和谐班子——团体活力的绝对优势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辅导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