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二级学院“五型”领导班子的创建及其治理运行机制
2021-01-15彭焕彬
彭焕彬
(韩山师范学院 党委办公室,广东 潮州 521041)
高校复杂的组织特性主要体现在二级学院,大量的专家学者和学生聚集在二级学院,高校知识生产、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职能的实现主要依靠二级学院,教学科研矛盾也集中于二级学院。二级学院的治理关乎组织的生机和活力,关乎高校职能的良好实现。
“接不住”权力是高校“放管服”治理存在的问题,也是目前二级学院治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高校事业的发展势必要求推行校院两级管理,但推行校院两级管理就意味着二级学院在接受权力的同时也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处理相关的矛盾。在实践中,有的二级学院将治理权力运用得很好,但是有的二级学院运用得不好,这跟二级学院领导班子组成、能力水平、治理结构、运行机制等方面直接相关。二级学院治理水平不高,学校整体的治理水平就很难提升;二级学院领导班子建设水平不高,二级学院办学活力和治理水平就很难提升。因此,研究探讨高校二级学院治理尤其是领导班子建设问题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二级学院领导班子建设及治理运行必须突出三个特质
(一)治理主体必须具有教育情怀
从事教育管理工作的领导者必须具有强烈的教育情怀,二级学院院长、书记必须是办学治院的政治家、教育家,这是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基本保证。习总书记强调指出:“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1]教育部陈宝生部长在2019年8月与直属高校新任职领导干部集体谈话中提出:“高校领导干部要胸怀教育报国初心使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干事创业中增长履职尽责的政治本领,在担当作为中锤炼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在服务师生中坚守人民立场的价值取向,努力成为社会主义政治家、教育家。”[2]教育家于漪老师也讲过:“教师,一个肩膀挑着学生的现在,一个肩膀挑着国家的未来,今天的教育质量,就是明天的国民素质。”[3]教育管理者必须具有这种为国育才的教育情怀。
(二)治理文化必须以信任为基础
高校是理性科层组织与政治组织的混合物。所谓政治组织,是指高校是“松散耦合的系统”,内部存在着“有组织的无序状态”,无法单纯通过优化治理结构或者科层制度来达成有效治理。作为多元利益存在的政治组织,有效治理需要依靠以信任为基础的组织文化。以伯恩鲍姆为代表的学者认为,单纯改革治理结构并不能带来治理效率的提升,组织信任程度和大学良好的人际关系才是有效治理的关键。①参见李立国:《什么是好的大学治理》,《新华文摘》2020年第2期第111-112页。“学院治理需要以知识为共同基点,搭建互动沟通的平台,消除在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中的相互防备心理,建立学院人行为可预期机制,形成和谐共处的学院环境。”“在我看来,学校和政府机关最大的不同在于,在学校里,人与人之间在任何意义上都是平等的,开展工作主要依靠协商和说服,虽然也依靠行政命令,但效果通常很差。”“学校是生产知识的地方,知识的更新通常源于对权威的挑战。如果人与人之间不是平等关系,不允许挑战权威,知识的生产过程就停止了。”[4]
(三)治理效能必须突出创新开放
教育生产的是未来,考察衡量二级学院的劳动成果、治理效能,必须注重考察二级学院是不是主动适应新技术、新形态、新模式、新产业的需求,推动理念创新、组织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推动高等教育变革由量变到质变,并引领新一代产业革命;是不是以先进教育思想引领大学教育持续改革,推动知识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创新开放,构建更加前瞻、富有创新的人才培养体系,深化产教融合,培养学生的创新力、适应力和就业力。
二、治理运行目标:创建德智体美劳“五型”二级学院领导班子
(一)德:领导班子成员工作必须具有主动性,有担当、讲奉献
实际工作中,主要看两条,一是看班子成员的集体情怀,是主动参与工作,履职尽责,还是沽名钓誉,尸位素餐,遇事就推,把职位当成谋取私利和荣耀的工具;二是看班子成员的教育情怀,是真正热爱、了解教育,真正热爱学生、尊重教师,坚决落实好党的教育方针,以育人为荣,还是热衷于做表面文章,搞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就高校管理工作而言,学校对行政序列中不同位置的干部有不同的期待。对普通职员、科级以下干部可能就是“无过就是功”;对于中层干部来讲,学校更希望要富于主动性、创造性去谋划学校的发展,成就大事。中层干部应该珍惜组织给予的重要“稀缺性”职位资源,积极主动谋事、成事,而非饱食终日、无所用心,耽误事业。
(二)智:领导班子集体运作中必须充满“智慧”,增强协作性、科学性,经常沟通补台、集思广益,团结互信
实际工作中,主要看两条,一是看班子成员是否用“大智慧”而不是“小聪明”处理好彼此之间关系,有进有退,既敢于坚持原则,又互相提醒,谦虚谨慎,不断地增进互信团结,达到共同进步、共同发展的目的。一个矛盾重重、互相告发、一损俱损的班子绝不是一个“智”班子。二是看班子是否集思广益,坚持科学精神,智慧决策,班子成员各自的专业特长、智慧是否得以发挥互补,相得益彰。一个“一言堂”,拍脑袋乱决策的班子也绝不是一个“智”的班子。领导者首先必须是领先者。高等教育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如果不是在尊重教育规律的基础上去建设,搞所谓的创新,那就适得其反、瞎折腾。必须强调的是,“智”的治理和运作,必须增强学院人之间的信任度。“治理能力一方面是量的问题,即大小和强弱;另一方面是质的问题,即能力是否现代、科学和可持续地生成。”“现代治理能力往往不是直接依靠暴力强制,权力的获得往往强调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选择权。”[5]
(三)体:领导班子集体治理具有效能性,表现为会议决策规范高效,班子坚强有力
“体”原是指体格健壮,充满力量。在班子运行中,“体”诠释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主要看两条,一是看决策中枢是否科学高效,领导有力;二是看日常管理工作是否有序,调度有方,运行顺畅,执行到位。治理体系比制度体系的内涵更为丰富。大学制度是静态的,治理体系治理能力是运动的;同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又是相互支撑的,治理体系的作用发挥有赖于能力建设,能力作用的发挥要在治理体系的范畴之内,以治理体系为依托。大学治理要建立有效率的行政系统,注重提升治理能力,从而使静态的治理结构转化为可见的治理效能,充满力量。
(四)美:领导班子文化建设必须注重党建引领性,从严治党,风清气正,公道廉洁,充满美感
“美”在实际中,主要看两条,一是指党建引领作用是否突出,班子成员处事是否公道廉洁,示范带动作用突出,充满正能量;二是指班子搭配结构是否合理,气质、性格、年龄以及学科专业特长甚至性别搭配科学和谐,呈现美感。美的文化要求,必须站在育人高度来认识。大学应该是社会良知的灯塔。二级学院承担着育人的重任,风气的好坏绝不仅仅是关系到一两个人的事情,它直接关系着国家的未来、民族的未来。学生在每一次事情中感受到的公正与非公正,从小的方面讲,会影响到他们对社会正义的信心以及向善的理想;从大的方面讲,这是事关中华民族的前途大事。古语云,“哀莫大于心死”,如果这些处于拔节孕穗期的、风华正茂的大学生,将来的国家栋梁,在年纪轻轻就“看透了”这个社会这个国家,对这个社会国家种种不好不公的现象都习以为常,那我们又如何可以期待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呢?[6]
(五)劳:领导班子集体劳动成果必须有彰显度和创新性,班子成员勇于改革创新,推动质量发展
“劳”一是指“辛劳”,指工作状态,看班子成员是否辛勤劳作,各守一摊,苦干实干,把“老黄牛”精神发挥好;二是指劳动成果的有效性、创造性,要勇于改革创新,不守旧,敢于破除发展瓶颈,在党建、学科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等工作中充分展现出创造性成果,有彰显度。二级学院领导班子必须有一种追求卓越的精神,对自身工作要有一份沉甸甸的责任。高校的实际情况是,学科建立在学院的平台上,学院是学科建设的主体,从而也是人才培养的主体、科学研究的主体、社会服务的主体、文化传承的主体以及国际交流与合作的主体。当前的现状是,二级学院办学的主体性亟需提升,创造性成果必须彰显。
三、二级学院领导班子治理运行的制度、程序设定
(一)强化领导班子成员主动参与的运行机制
这主要抓领导班子成员责任分工制度及领导班子成员牵头重点工作制度的落实。
二级学院党政要分工明确,院长抓什么,书记抓什么,班子其他成员各自抓什么,要清楚明白,责任清晰。以韩山师范学院《章程》为例,第五十三条规定,“院长主持学院教学、科研及行政管理工作”,“主持系主任会议及全体教职工会议”,“负责本学院的教学、科研、师资培养、学科建设、人才引进、行政管理、对外学术交流等工作”。书记则是通过党总支委员会会议发挥政治核心作用。一是“通过党总支委员会会议研究决定干部任免、党员队伍建设”。二是“在干部队伍、教师队伍建设中发挥主导作用”。三是“领导本单位的思想政治工作”“领导本单位工会、共青团、学生会等群团组织和教职工代表大会”。这就要靠领导艺术、靠威望、靠能力。实际工作中,有些院长或书记包揽一切,或党政不分,或党政完全“两张皮”,不注重调动副职积极性,副职形同虚设,主动性根本没发挥;有些院长没有办学治院思路,或当“甩手掌柜”,或忙于自身学术业务,累死副职。实际管理工作的要求是,一个合格的正职应该用好自己的副职,要尽量地让副职独当一面,去处理自己分管那一摊的事务性工作,而正职则应该从全局的高度更多地去考虑日常工作以外的增量,思考处理一些边缘性的工作,以及应对突发性的情况。机关部门是这样,二级学院应该也是同样的道理。
领导班子成员牵头重点工作落实,这个制度是班子在办学治院方面有明确思路方向基础上,工作重点突出,每年着力于破解一些困难,使学院教师能感受到学院事业每年都有新发展新变化。领导班子成员牵头的重点工作,必须定期在党政联席会上做汇报。
(二)强化领导班子成员主动沟通补台的运行机制
这主要是抓好党员领导干部和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制度,领导班子成员重大事项请示汇报制度和定期不定期交流制度的落实。
领导班子之间沟通补台是战斗力的基础,也是制度要求。如《韩山师范学院章程》明确规定,“学院坚持集体领导、党政分工合作、协调运行的工作机制”。院长为什么要与书记主动沟通?《韩山师范学院章程》第三十五条规定,“院长与书记协商制定并落实副院长和系主任、办公室主任等岗位目标管理责任”,“涉及办学方向、教师队伍建设、师生员工切身利益等重大事项,应由党总支委员会会议研究再提交党政联席会决定”。书记为什么要与院长主动沟通?因为党总支是学院的政治核心,履行政治职责。政治本身就是利益的协调、沟通。党总支领导工、青、学生会,思想政治工作,这些领导的实现本身就需要沟通,需要共识。必须强调的是,书记与院长沟通,很重要的目的就是为了达成共识,形成工作合力,步调一致,共同推进学院事业发展。因此,无论是领导、保证、监督、宣传、教育、管理、指导,都是要建立在一个正方向上,如果书记与院长,党建与行政工作互不相干,互唱反调,南辕北辙,那么党的作用就形同虚设。
党员干部和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制度是我们党的先进制度,我们要利用好。通过这个制度,真正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坦诚相见,从事业发展、帮助同志和自己提高的角度出发,从思想灵魂上做交流,这是一项必须努力坚持的制度。重大事项请示汇报制度,既是对领导干部的制度要求,同时也可以反映和检验一个干部的规矩意识。多请示汇报是对彼此的一种尊重,也是交流的一种方式。我行我素,特立独行,毫无组织纪律性观念,必然容易破坏团结。班子成员定期不定期交流,在不断沟通中强化信任,增进了解,相互补台,必然有利于班子的团结统一。
(三)强化领导班子会议决策效能的运行机制
这主要是抓好党政联席会议前党政主要领导碰头制度,“三重一大”问题论证制度,以及党政联席会会议决议督办制度。
党政联席会议是一项制度,制度化程序化运行就是机制。如何开好党政联席会?一是重大议题党政主要领导要有充分沟通,不成熟的不上会。二是重大议题要有充分的论证和听取意见过程,比如召开教学委员会、学术委员会会议,听取教职工代表、学生代表、法律顾问等的意见,发挥民主参与和民主监督作用。某些议题还必须经过党总支会议研究后,才能提交党政联席会决策。三是会议实效最终体现于执行和落实。会议要形成决议和纪要,党政领导共同签发,明确责任人,形成督促办理的常态化机制。
(四)强化党建引领作用发挥的运行机制
这主要是抓好党总支会议研究讨论联席会议议题制度,领导班子成员定期汇报党建责任制落实制度。
学院党政领导班子必须认真履行党建、意识形态、党风廉政建设、办学治院主体责任,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抓班子、带队伍、保落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办学治院根本指导思想,着力构建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育人体系,把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贯彻到学院工作各方面,切实加强党的全面领导。高校党建引领作用的发挥,关键在于“领头雁”的示范带动作用,必须切实抓好党总支书记、党总支委员会自身建设,抓好党建和学科“双带头人”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从严从实着力提升党建质量,党建引领运行机制才能畅通。
(五)强化领导班子改革创新推动质量发展的运行机制
这主要是抓好二级学院年度工作重点任务和工作台账落实情况汇报制度,定期召开各类改革创新会议,推进高质量发展制度的落实。
治理效能的最终成果体现在发展。总体看,目前高校二级学院层面在大学的各项改革发展中的主体地位未能得到切实尊重和发挥,很多时候二级学院成了改革和发展的客体,担当执行、配合、服从、接受评价等角色,对于大学改革本身“尊严感”和“获得感”不强。这更加迫切要求二级学院班子要增强工作主动性,强化督促落实,处理好落实执行学校党委决定与自身特色发展的关系,使教学、科研、学科建设等工作实现高质量发展。
四、二级学院领导班子治理运行效果的考核
领导班子治理运行效果必须建立考核机制。每年年终,学校应成立考核工作小组,对各二级学院领导班子建设情况进行考核,考核结果列入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绩效,并对考核结果靠后的二级学院进行约谈或组织调整。其中,领导班子的“德智体美”这4 项可考虑各占15%,共60分,由党委组织部、党委办公室、纪检监察部门等组成考核小组,根据运行制度落实情况、群众意见等综合评定;第5 项“劳”的成果占40%,主要看教学、科研、学科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等工作实绩,由相应职能部门评定。
五、余 论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高校办学的落脚点,文章借用德智体美劳这五字要求,提出“五型”二级学院领导班子的创建目标并做出诠释。“五型”内涵必然随新时代发展要求而不断丰富。围绕“五型”创建目标而创设的运行机制,其运行成效如何,顺畅与否,根本取决于高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落实到位;关键在于领导干部的能力素质的提升,干部干事创业的激情和能力缺一不可;而目标的达成,取决于各高校在实践中能否围绕这五个测评点设计并执行一套科学的考核方案,定量与定性结合,并注重结果的运用,这是一项需要不断探索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