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早期康复护理在脑梗塞患者临床护理中的运用
2021-01-14刘菲
刘菲
摘要:目的:讨论且分析在脑梗塞患者临床护理中早期康复护理的运用效果。方法:抽取我院2020年7月-2021年7月收治的80例脑梗塞患者进行研究,将全部患者划分成40例对照组和40例观察组,两组患者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早期康复护理。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就语言功能和肢体功能评分来讲,干预前两组患者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干预后,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就护理满意度来讲,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脑梗塞患者合理运用早期康复护理,可以满足患者的实际护理需求,提高患者的依存质量,在我国临床上具有极其重要的推广以及应用价值。
关键词:早期康复护理;脑梗塞患者;临床护理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抽取我院2020年7月-2021年7月收治的80例脑梗塞患者进行研究,将全部患者划分成40例对照组和40例观察组。其中,两组患者男性分别是22例、24例,女性分别是18例、16例,最小年龄分别是55岁、57岁,最大年龄分别是82岁、85岁,平均年龄分别是67.1±1.4岁、68.2±1.8岁。对比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患者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护理内容是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要求患者必须要严格按照医嘱正确使用药物,而且指导患者必须要科学饮食,补充营养等等。
观察组患者给予早期康复护理,护理内容具体如下:第一,基本护理。对脑梗塞患者的饮食护理引起重视,对其机体补充丰富的营养,确保营养均衡,要求其最好食用一些低脂肪和高纤维的食物,不能抽烟喝酒[1]。通过摄入大量的高纤维食物,能够迅速排出速度,以免其又一次发生脑梗塞。并且叮嘱患者平时要保持自身卫生干净,让其皮肤始终干燥清洁,帮助其按时翻身,这样可以有效预防压疮的出现。第二,失语护理。结合脑梗塞患者的实际疾病情况,引导其增强语言练习,先开展基本练习,包括吞咽以及伸舌头等等,再鼓励其简单的发音,要求其认真观察护理人员的口型,在循序渐进的基础上,慢慢过渡到长句以及词语等等。第三,肢体护理。帮助患者肢体处在合适的功能位,以免其关节发生变形。并且要求患者采用有效的方法来锻炼患肢,每日三次,每次时间约半个小时。在患者背部位置放一个靠枕,让其体位感觉舒适。每日对患者肌肉进行适当的按摩,科学控制按摩力度,不能过大或者过小,而且严格监测患者的各项重要生命体征,包括心率以及血压等等[2]。第四,心理护理。与患者多沟通,及时掌握患者的心理想法。注重患者的健康宣教,通常包括其疾病的治療方法以及治疗过程等等,使其充分了解自身的疾病,进而有效缓解其各种不良情绪,比如:紧张情绪以及焦虑情绪等等。并且可以将一些脑梗塞患者治疗成功的例子告知患者,这样可以增加其自信心,更加乐观的面对疾病,主动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和干预后的语言功能评分和肢体功能评分,分数越低,说明患者的功能越差,反之,分数越高,说明患者的功能越好;使用本院自制的调查问卷表对参与此次研究的患者进行调查,总分值是100分,大于95分是非常满意,60分到95分之间是基本满意,小于60分是不满意。护理满意度的计算公式是(非常满意患者例数+基本满意患者例数)/总患者例数×100%。
1.4统计方法
对于本次研究收集的临床数据信息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21.0进行处理分析,计数资料的表示方法和检验手段分别是率、t,计量资料的表示方法和检验手段分别是均数±标准差、X2,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结果
2.1比较两组患者的语言功能评分和肢体功能评分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语言功能评分分别是51.34±2.85、52.16±2.93,肢体功能评分分别是38.48±4.73、36.55±5.18;干预后两组患者的语言功能评分分别是62.37±2.15、86.32±3.88,肢体功能评分分别是53.48±3.61、68.45±5.28。由此可以得知,就语言功能和肢体功能评分来讲,干预前两组患者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干预后,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对照组患者非常满意、基本满意和不满意分别是6例、10例、24例,经过计算,其护理满意度是40.00%;对照组患者非常满意、基本满意和不满意分别是18例、17例、5例,经过计算,其护理满意度是87.50%。由此可以得知,就护理满意度来讲,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脑梗塞,又称之为脑卒中,也就是所谓的“中风”,中老年人患上该病的几率较大。脑梗塞患者出现的症状有很多,主要包括失语以及偏瘫等等,对患者平时生活和工作都有直接的影响。根据有关资料现实,患者一旦发病,功能恢复的黄金时间是前三个月。在传统的康复训练中,其训练时间选择恢复期,但是前一个星期到两个星期对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其效果远远优于恢复期,对致残率和致死率都有不错的控制[3]。早期康复护理是新型的护理模式,也是对传统护理模式的不足进行弥补,通过针对脑梗塞患者采用该护理模式,对患者身体康复和治疗是极其有利的。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就语言功能和肢体功能评分来讲,干预前两组患者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干预后,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就护理满意度来讲,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就脑梗塞患者来讲,通过有效运用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可以大幅度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有助于患者身体治疗,值得在我国今后的临床上大力推广以及普遍应用。
参考文献:
[1]谭维霞.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在脑梗塞患者的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体会[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46):104+106.
[2]刘晓辉.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在脑梗塞患者的临床护理中的应用[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42):70.
[3]展辉芹.早期康复护理在脑梗塞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医学食疗与健康,2020,18(10):131+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