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暮不孤独:生态系统理论视角下留守老人支持系统研究
2021-01-14李月
李月
摘要:留守老人是一个或一个以上子女长期(6个月以上)离开农村居住地到外地务工或从事其他职业而留守在农村家里的60岁以上的具有农村户籍的老年人。随着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的大量涌入城市,农村地区留守老人数量大幅度增加空心村庄中的留守老人需要给予特别关注。社会支持系统是指一定社会网络运用一定的物质和精神手段对社会弱者进行无偿帮助的一种选择性社会行为。本文以陕西省商洛市L村的个案为例,探讨生态系统视角下社会工作者在个案服务中的角色、介入路径以及方法。
关键词:留守老人;生态系统理论;社会支持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经济改革的不断推进,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大量农村青壮劳动力流入城市,在中国城乡二元结构的大社会背景下,产生了大量的农村留守儿童、留守妇女和留守老人。据国家统计局统计资料显示,到2017年,我国已达1632.9万人,而随着一批又一批的农民工涌进城市,留守老人的数量还在急剧增多,据另一份数据显示,2010年到2020年农村留守老人从1794万增加到5000万左右。农村留守老人已经成为一个社会问题,引起了政府和社会的廣泛关注。
一、生态系统理论
1983年,迈耶尔(Meyer)提供了一个综融性的生态系统框架,即所谓的人在情境中。他认为社会工作的实践要立足于以下原则:个人与环境是不可分离的;社会工作者要成为助人过程中的平等伙伴;检视个人与环境之间的互动;评估影响案主适应性的所有层次的系统;实践目标是透过正面的关系和生活体验提高案主的个人责任感;聚焦于寻求解决方法和案主的赋权;干预问题要善用个人的生活体验和非正式支持网络,解决之道应是多元的。
布朗芬布伦纳(Brofenbrenner)认为个体的发展与周围环境之间相互联系构成了若干个系统,即微观系统、中观系统及宏观系统,强调应将聚焦调整至个人所处的生活空间,把人看成持续地与其环境的不同层面进行交换并适应之。微观系统层面,主要指看似单个的个人,也可以理解为个体亲身接触和参加其中并产生体验的与之有着直接而紧密联系的环境。中观系统层面,指个体所处的小规模群体,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微观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取决于微观系统之间发生相互联系的数量、质量及程度。宏观系统层面,指个体成长所处的整个社会环境及其意识形态背景,整个社会长期形成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形态以及社会结构等。
二、生态系统理论视角下留守老人支持系统社会工作个案介入过程
(一)个案基本情况
案主郭爷爷,男,68岁,家庭条件较差,是村里的低保户,住在陕南一个天主教聚集的山村里,他是教会的老会长,他的家是山沟中的土制房屋。在距离住所上坡一个小时山路的地方有几亩田地,由于老人年事已高加之山路坑洼坎坷,耕耘田地时间受到限制,地里收成一般,可以填饱肚子,几乎没有额外的销售收入。家附近还有六棵核桃树,每年夏天会有收核桃的坚果商来村里收购核桃,这便是老人仅存的稳定收入来源。
郭爷爷的老伴于半年前患突发脑溢血去世,事出突然,对郭爷爷打击很大。郭爷爷的女儿是村子里唯一的一个修女,郭爷爷的女儿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神,自从在山西当修女之后便几乎没有回过家。儿子顺利的大学毕业,现在和儿媳在县城创业,虽然离家不远,但因为山路难走交通不便,家里房子简陋,除逢年过节外儿子儿媳也很少回家。
老伴的突然离开,郭爷爷非常郁闷,总觉得自己一事无成,连陪了自己一辈子的人都没能好好的送上一程。每天只在在院子里同木工一起做寿材,地里的农作物也不予搭理。除了偶尔同几个邻居的老汉喝酒外,几乎不再与其他人接触。
(二)案主生态系统评估
描述核心系统:重点关注案主丧偶的哀伤辅导社区内的邻里关怀以子女等家庭成员的互动。
案主当下的压力水平、需要的应对与利用资源的能力:生理需求上,案主需要保持正常饮食作息。心理需求上,需要缓解丧偶的哀伤情绪,重拾自信,厘清配偶去世和自己“没有用”之间的关系,有实现自我价值感的需求;与社区内的邻里以及子女建立关系,恢复正常的社交能力以及心理支撑。作用于案主效能的情境和因素:案主尚有自理能力劳动能力,在心情苦闷时愿意与老友沟通,使悲伤得以缓解。
案主关系或依恋的范围和品质:案主与周围几乎邻居关系不错,生活中互相帮扶;子女不在身边,有孤独感。其社交联系不多,需要家庭与社区的情感支持和心理认同。
宏观系统社会脉络:案主有想要补偿老伴心愿与认同生命意义的需求。社会工作者需承担满足患者灵性需求的任务,引导其回顾人生探寻意义,弥补缺憾,可利用村内组织来一起服务。
(三)服务目标
服务总目标:减轻案主丧偶的伤痛,使悲伤情绪得以纾解,达到心里安适的目的。同时建立并加强案主与子女的联系,使案主不再孤独恢复正常的生活,链接村中资源对于留守老人成立相应的帮扶措施。
(四)干预策略及成效
针对这个案例我们以生态系统理论采取综融性的方法,从微观、中观、宏观三个层面进行了干预。
1.微观层面
针对案主的情况,社会工作者进行了8次家访,提供个性化服务。
第一阶段:创造接纳性和支持性的服务环境。入户与案主接触,相互了解认识,建立专业关系;了解案主及其家庭的基本状况;评估案主健康状况、压力程度、感受支持、生命意义等内容。
第二阶段:评估个人与环境的配合度。我们深入了解案主及家属的背景资料。社会工作者将案主为社区所做的贡献编辑一段生命故事,并在教会以及社区宣传媒介中传播,使案主在完整回顾人生、重获生命意义的同时,向社区弘扬其恪尽职守认真负责的精神状态。
第三阶段:帮助案主家庭应付压力型生活转型。再次来到案主家中,深入了解其个人生活经历。帮助案主联系子女召开家庭会议,商讨老人的赡养方案包括精神陪伴与经济支持。
第四阶段:减少社会工作者和案主之间的人际压力。再次入户探访时约好了在县城的儿子儿媳一起去到家中,有了儿子儿媳的陪伴加之随着这几次入户交流。社会工作者进一步发掘了案主的生命意义,增强其自信心,并提前告知案主个案服务即将进入尾声。
第五阶段:处理结案时的关系。社会工作者总结并巩固案主已有改变,帮助案主回顾个案服务过程。随后,社会工作者与案主告别,处理好案主的离别情绪,并告知案主:社会工作者离开并不是放弃他,而是表示他有能力面对自己的人生,家属也会与他同行。
2.中观(家庭)层面
在生态系统视角下可以看到,案主的女儿,虽身在外地,可以通过电话或者假期时间时常关怀老人,并且与当地神父、修女沟通得到来自组织的支持。也可利自己的职业优势,对附近进行灵性方面的关怀辅导。
在这个山村也存在很多同儿子儿媳一样的青年,将其以小组的形式搭建一个可以连接的支持网络来进行相互支持、帮助、分享,从而减低留守老人子女的压力改善家庭系统的关系,为案主创造良好的家庭支持系统。
围绕留守老人子女所处生态系统,服务团队分别从如何关注生理健康,如何关注情绪问题以及如何获得社会支持等方面开展活动。
3.宏观层面
社会工作者联系村中教会以及县城相关媒介,通过对案主生命故事的展示,加强了案主与社会的互动,使案主的生活丰富起来,也感受到来自各方面的支持从而走出悲伤。在案主所在社区着重营造关注留守老人,关注空巢老人的宣传工作。例如:开展了大型卫生健康社区宣传活动,从饮食习惯、邻里关照等方面倡导“互帮互助互相监督”;向社区居民介绍有关信息的宣传板,使居民了解社会工作者的服务。同时,社会工作者链接资源,邀请案主及子女参加社区重阳节联欢活动,是案主与家人与社区一起过节,相互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