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信息技术的PBL教学法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21-01-14郝敏
摘 要:为推动现代化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使教育信息化得到可持续发展,文章首先对基于信息技术的PBL教学法进行了探索,然后围绕“课前预习、分组任务、课堂互动、课后作业、课程考核和后台数据分析”六个方面开展了研究,使信息化技术贯穿教学全过程,有效地提升了课堂效率、激发了学生课堂参与热情。最后以“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为例进行试验,实验结果表明,该教学法确实有助于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PBL教学法;“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
中图分类号:TP39;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706(2021)12-0177-05
Abstract: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deep integration of moder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teaching, and realiz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education informatization. Firstly,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PBL teaching method based 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then carries out research around the six aspects of "preview before class, group tasks, classroom interaction, after-school homework, course assessment and background data analysis", so as to make informatization technology run through the whole process of teaching, it effectively improves classroom efficiency and stimulates students' enthusiasm for classroom participation. Finally, taking the course of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measurement and calculating cost" as an example,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is teaching method is indeed helpful to obtain good teaching effects.
Keywords: informatization teaching; PBL teaching method; the course of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measurement and calculating cost"
0 引 言
智能手机的普及以及信息化技术的飞速发展改變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改变了大学的教学方式。传统教学的“三一时代”(一根粉笔、一尺讲台、一块黑板)已悄然消失,当代大学生更倾向于接受影像信息,因而信息化教学变得尤为重要。
1 “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教学现状
1.1 课程培养要求
“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是工程造价专业学生的专业核心课,旨在培养学生准确计算建筑工程造价的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有合理地运用建筑产品价格的构成要素来正确计算出建筑产品的价格即建筑工程造价,从而达到降低工程成本、节约建设资金和提高投资效益要求的能力。
1.2 “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难点与不足
课程综合性强,学生前期的基础影响课程学习。“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内容较多,难度较大,需要具备工程识图和施工技术作为支撑,对学生建筑图纸的识读能力要求高。而学生的基础不同,造成统一进度教学难度大。
课程实践性强,单纯的讲授难以达到教学目标。以讲授法为主的教学方法,教师讲授较多,重点在工程量和费用计算方法的讲授,无法满足学生自主学习、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培养的要求,常出现“教师一讲就懂,自己一做就错”的现象,难以达到课程教学目标。
传统作业无法及时反馈,数据分析难度大。传统的作业多为纸质作业,课代表以班级为单位收集全后交给教师,教师批改后再发给学生,周期较长,无法及时将结果反馈给学生,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同时传统作业数据统计分析难度大,教师对学生知识点掌握情况了解滞后。
2 基于信息技术的PBL教学法
2.1 信息化教学平台
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也改变了高校的教学手段,目前常见的信息化教学平台包括雨课堂、云班课、超星学习通、钉钉平台、腾讯课堂等,各有优势,教师可根据需要灵活使用。
2.1.1 雨课堂
雨课堂使用方便。雨课堂是借助PowerPoint(PPT)和微信实现信息化教学。雨课堂除了教师备课制作课件外不需要按装APP。教师备课时在电脑端安装小程序,即可实现PPT中嵌入雨课堂,制作PPT时就可插入随堂测试或者视频等。课堂教学教师可以使用手机的微信,也可以使用有PPT的电脑进行教学。学生仅需在微信中关注雨课堂公众号即可实现同步。
雨课堂互动灵活。雨课堂可以实现课前推送PPT、音频和视频,课中可限时答题、弹幕互动、随机点名等,课后可为教师提供课堂报告,帮助教师了解学生本次课学生学习情况。教师可以通过雨课堂手机端控制电脑端,实现学生端与教师端同步PPT。雨课堂可提前在相应知识点处设置问题,教学中限时答题,限时答题有利于提高学生注意力。
2.1.2 超星学习通平台
超星学习通资源丰富。超星学习通是集电子图书查阅、电子资源搜索、学校课程学习、小组讨论为一体的移动学习专业平台。超星平台资源丰富,打造了以泛雅网络教学平台为中心,教师端、移动端和管理端“一平三端”的智慧教学系统,实现了资源共享和三方联动,涵盖了课前、课中、课后日常教学的全部过程。
超星学习通便于管理。超星学习通以学校为单位进行线上课程管理,教师通过在电脑端登录超星学习通网站建课,上传教学资源;教师和学生安装移动端APP后进行课堂互动及学习;学校通过管理平台监控本校教师建课、学生学习和课程使用情况。
2.2 信息化教学
信息化教学是指在教学中借助现代信息化平台,利用智慧教学工具对教学知识与内容进行多样化、智能化、数字化的呈现。在教学中熟练利用信息化软硬件工具与资源,结合学科专业特色选用新型教学方式。
2.3 PBL教学法
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教学法就是“问题导向式”教学法,是把课程的知识点与实际问题或任务结合,通过设置问题,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对问题的探究过程中进行学习,掌握问题所涉及的科学知识,培养分析、解决问题和自主学习以及创新的能力,是一种利用设置问题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教学方法。
2.4 基于信息技术的PBL教学法
本文中的基于信息技术的PBL教学法就是在将问题依托任务的形式来体现,每个任务包含一个或若干个问题,教学组织在任务导入,完成任务和成果呈现过程中均使用信息技术,提供大量的线上学习资源,小组将成果传至平台,多方对成果进行评价,最终形成任务完成所得的分数的一种教学方法。
3 教学活动实施
“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综合性和实践性较强,需要学生在准确识读建筑图纸和掌握建筑施工基本流程的基础上,具备准确运用知识对工程的工程量及费用进行计算的能力。课程教学中采用PBL教学法,以工程造价管理过程实际问题为基础,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通过学习理论解决实践问题,再从实践中总结理论知识,最终达到課程教学目标。
3.1 线上教学资源建设
建立课程基础知识库。“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综合性和实践性均较强,对学生专业基础知识要求较高,为了帮助学生巩固专业基础知识,建设了课程基础知识库,将本课程所需的专业基础知识点进行了整理,上传了相应的教学视频,基础差的同学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进行自主学习。
建立任务库。对“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进行重构,将课程在实际工程中出现的问题,以任务的形式呈现,一个任务包含至少一个问题,本课程共设置了8个任务,学生通过完成任务掌握相应知识的应用。
建立分级作业库。按照题目的难易程度进行分级,对不同级别的作业赋分与其难易程度相关,不同层次学生可根据情况选择不同级别作业,满足学生个性需求。
建立工程案例库。与地方建筑企业深度合作,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将企业的工程实际案例引入教学中,按照工程类别和工程量大小建立工程案例库,不同层次的学生选择不同级别的工程案例进行练习,邀请企业技术人员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指导,通过对实际工程的计算训练来锻炼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
3.2 基于超星学习通的课前预习
教师在超星学习通建设“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线上课程,并将课程教学大纲、教学日历、知识点教学视频、规范库等课程学习资料上传至超星学习通,学生课前结合需求自主进行预习,教师可通过平台统计数据掌握班级学生预习情况,如图1所示。
3.3 基于超星学习通的分组任务实施
科学设计分组任务。教师在充分分析学生学情后,将任务分成工程造价计算、技术与管理改进和综合设计三大类任务,每个任务均解决工程造价实际工程问题,每个任务的完成都需要小组合作,查找大量的资料,进行多次研讨才能完成,且任务成果不唯一。
课前发布分组任务。教师在课前利用超星学习通发布分组任务,并设置评价方式、评价时间和任务时长。学生端有任务发布提醒,学生分组开展研讨。
学生自主学习。教师上传了大量的课程教学资源,学生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学习,同时提供给学生一些的专业学习论坛和信息网,学生可从相应网址查找信息完成任务。
学生上传成果。学生学习小组结合教师布置任务进行学习研讨,完成任务并上传至超星学习通,如图2所示。
多元化任务成果评价。利用超星学习通,将分组任务的成绩评定由原来教师的单一评价,改为“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价”的三方评价,其中教师的评价占40%,学生自评占10%,学生互评又分组内互评和组间互评,组内互评占30%,组间互评占20%。评价通过对分组任务多元化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4 基于“雨课堂”的课堂互动
利用“雨课堂”同步教学课件,并保存于微信小程序中,方便学生学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利用教学课件展示当节课程的知识点,学生通过微信扫描教师发布的课程二维码进入课堂,实现教师端教学课件与学生手机同步,教师端统一实行统一管理,避免学生玩手机,同时也解决了由于光线、字体等原因PPT课件看不清的问题。学生在对教师所讲知识点不能理解时可以点“不懂”,教师端实时显示,教师可根据学生情况及时调整教学。
利用“雨课堂”推送测试题,快速了解学生知识点掌握情况。教师备课时精心设置关于当次课程知识点相应的小测试题,将测试题插入教学课件中,在教学过程中,随堂发布,小测试题不易过难过多,可根据课程实际设置3~5个小测试题。“雨课堂”可实现随堂测试限时完成,并能将班级测试结果和正确答案在测试结束后即时反馈给学生,反馈及时,教师根据班级作答情况进行讲解。通过随堂小测试,教师能及时了解学生知识点掌握情况,如图3所示,方便教师随堂调整教学重点;学生能及时了解自己未掌握的知识点,以便学生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学习。
利用“雨课堂”随机点名,进行课堂互动。课堂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是“教与学”的互动,满堂灌不利于人才的培养,所以在教学中有效的课堂互动显得尤为重要。教师设置研讨的题目,学生查找信息组织语言,教师利用“雨课堂”随机点名,通过手机的摇一摇功能随机选定人员回答,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让课堂互动变得更加有趣有效。
3.5 基于超星学习通的课后作业管理
课后作业是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情况的重要手段,課后作业结果的分析显得尤为重要,教师通过结果分析发现错误较多的原因和知识点,组织有针对性的指导。学生通过教师的评语查找问题与不足,及时改进。基于超星学习通的作业管理是教师发布作业,学生查看并提交作业,教师批改作业,结果反馈给学生,后台数据统计,具体操作如图4所示。
基于超星学习通作业管理可以实现教师刚批改完作业,学生端就能接收到,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作业情况插入相应的讲解语言、讲解视频或者参考书籍等帮助学生学习,进行针对性强的作业指导。超星学习通作业管理后台会将学生作业情况进行统计,如图5所示,方便教师进行作业分析。
3.6 基于超星学习通的多元化的课程评价
基于超星学习通发布阶段测试。教师结合课程教学目标设置阶段测试,每个阶段测试题均包含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三类题型,每套试卷满分为100分,教师在知识点学习完成后,利用超星学习通发布阶段测试,结合实际需求完成发放设置和考试设置,学生在指定时间内完成测试,教师线上批改,教师批改完成学生即可在手机端查看分数。教师全部批改完成后,学生端可查看试题解析,不懂的可利用学习通与教师交流。
通过超星学习平台的在线评价,从评价构成、评价主体、评价内容和评价方法等方面进行设计,构建相对完善、科学的评价体系。一是评价全程化。将学生的课前预习情况、阶段测试、分组任务完成情况等纳入课程评价体系,实现课程评价的全程化。二是评价主体多元化,将原有的“教师评定”改为“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价”的三方评价,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课程的性质,确定评价主体,分配评价权重。三是考核重过程、重能力,真正做到突出能力和素质,注重过程。
3.7 后台数据分析
3.7.1 “雨课堂”后台数据分析
课堂教学是基于“雨课堂”开展的,从其后台能准确地进行成绩排名,统计出优秀学生和“预警”学生,如图6、图7所示,同时会对教学课件和随堂测试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相关数据可帮助教师分析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对学生学习情况的了解为教师后期的教学提供数据基础。
3.7.2 超星学习通后台数据分析
课前预习、分组任务、课后作业和阶段测试都是基于超星学习通完成的,超星学习通可以细化到每个学生学习的时间点与学习时长。教师可通过超星学习通后台数据对学生学习习惯进行分析,并对未按时完成的学生进行督促。
4 课程教学效果分析
4.1 学生学习积极性显著提高
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习热情非常高涨,形成了相互讨论、相互帮助、共同研究的课堂氛围。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有了很大提高。通过对学生的调研发现,学生均认为信息化教学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同时线上教学资源方便反复学习,分级的作业满足了学生学习的多样化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2 学生成绩有所提高
本次试点班级为专升本学生,该班级学生专业基础薄弱,识图能力较差,但经过锻炼,学生能正确识图,并具备了造价管理人员的基本职业素养。与同期未进行教学改革的其他班级综合分析成绩对比发现,如图8所示,学生对于“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学习效果比较理想,课程改革基本达到预期目标。
4.3 学生能力有所提高
信息化教学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线上课程教学资源,学生能随时随地用手机进行自主学习,自主学习能力有所提高;随堂“雨课堂”测试实时的成绩排名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的分组任务要求小组分工合作完成任务,经过8个分组任务的训练,从单人完成任务到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完成任务,完成任务的时间逐渐缩短,质量显著提高,通过训练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有所提高;随堂研讨要求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查找相关知识,并组织语言进行表达,学生的沟通表达能力明显增强。
5 结 论
从“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教学效果可以看出,基于信息技术的PBL教学法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训练学生的科学思维,增强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提升教学质量,可以将这种方法推广到其他课程中。
参考文献:
[1] 吕静.新工科背景下课程信息化教学改革实践——以“三维扫描技术及应用”课程为例 [J].现代信息科技,2020,4(20):193-195.
[2] 张春燕,韦克脉.“互联网+”课程开启MOOT时代——以“电子商务”课程实训教学实践研究 [J].现代信息科技,2020,4(23):188-191.
[3] 杨淑惠.“PBL+CBL”教学法在课程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以物流管理课程为例 [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4):78-80.
[4] 武帆.团队合作式PBL教学法在Java编程基础课程中的实践应用 [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35(2):74-77.
[5] 张林静,朱敏.线上线下“三位一体”的教学实践——以“Linux操作系统”课程为例 [J].现代信息科技,2021,5(1):189-192.
[6] 马廷魁.新文科背景下“PBL式教学”的探索与实践——以《传播学概论》课程为例 [J].西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21(4):63-66.
作者简介:郝敏(1984—),女,汉族,山东德州人,副教授,本科,研究方向:教学改革、造价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