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视域下古诗教学刍议

2021-01-14孙娟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2021年12期
关键词:文化因素问题驱动古诗教学

孙娟

[摘 要]统编教材非常重视古诗教学,选编的古诗比例明显增加。在教学中,教师应强化诵读积累,注重学生的语言建构;应设计驱动问题,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应聚焦独特价值,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应挖掘文化因素,引领学生传承文化基因。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

[关键词]古诗教学;核心素养;语言建构;问题驱动;独特价值;文化因素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21)36-0001-02

“加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是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的编写亮点之一。统编教材非常重视古诗教学,选编的古诗比例明显增加。而长期以来,教师教学古诗一直沿用“释题目—知诗人—读古诗—解字词—知大意—悟情感—齐背诵”的模式,这种“教师讲,学生听”的僵化的古诗教学模式并不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那么,如何让语文核心素养在古诗教学中落地呢?

一、强化诵读积累,注重语言建构

“语言的建构与运用”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语文素养体系框架的基础与内核。基于儿童立场,并根据古诗的本质特点,教师在语言的建构与运用方面的指导应呈现出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几个层次。

1.学习语文知识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关于阅读教学的具体建议中指出:“在阅读教学中,为了帮助理解课文,可以引导学生随文学习必要的语文知识。”总的来说,教学古诗时,可以适当讲解边塞诗、送别诗、说理诗等古诗的题材分类,讲解五绝、七绝、五律、七律等古诗的结构分类,讲解“二二三”“二二二一”等古诗的节奏形式,讲解对仗、互文等古诗中常见的修辞手法……当然,针对具体的一首古诗,还要学习更具体的语文知识。比如,教学王翰的《凉州词》,教师要关注“葡萄”“琵琶”这两个轻声词语在古诗中的原调读音,要简单讲解曲调名“凉州词”等。这些语文知识的学习,对于学生的古诗学习有促进作用。

2.重视言语实践

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言语实践过程中构建起来的,古诗教学要摒弃不必要的讲解,让学生在语言文字运用的过程中达成目标、提升素养。教学时,教师可以拓展相同题材或内容的古诗,引导学生大量诵读,从而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语言材料,这些积累是形成语文素养的前提,能为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奠定坚实的基础。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注释自己说说古诗大意,或根据古诗留白练习情景对话,也可以查阅古诗创作背景,自己练习说一说诗中蕴含的情感。比如,教学《凉州词》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围绕“葡萄美酒、夜光杯、琵琶、战马、将士”等关键词展开想象,描述自己看到、听到、感知到的画面,引导学生说一说将士们举着酒杯劝酒时的对话,然后拓展王之涣的《凉州词》、王昌龄的《从军行》、卢纶的《塞下曲》等其他边塞诗,引导学生梳理爱国情感的不同表现……这样的言语实践不仅能激活学生的言语智慧,使之形成个体的言语经验,还能促进学生把握诗意、体会情感,促进古诗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

二、设计驱动问题,培养思维能力

思维始于问题,完整的思维过程就是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针对古诗的特点,教师在古诗教学中可以从两个方面通过驱动性问题来发展学生思维。

1.想象画面感知内容,培养想象思维

新课标对古诗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作品的情感。由此可见,想象画面、体会情感是古诗教学的重中之重,而且古诗“诗中有画”的特点也非常适合培养学生的想象思维。朗读《凉州词》,边塞风光和将士们举着酒杯劝酒的场面如在眼前。教学时,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驱动性问题:“诗中描绘了怎样的画面?将士们举杯劝酒时会说些什么?”学生通过想象,能充分感受到酒香四溢的宴席的盛大,感受到将士们欢快畅饮的场面。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情境中的言语表达,实现了与诗人心灵的对话、与将士情感的沟通,学生不仅深入理解了古诗的内容,也进一步感受到了将士们举杯痛饮的豪迈、醉卧沙场的潇洒从容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2.围绕主题整合学习,发展比较思维

“整合”就是将相互关联的两首或多首古诗进行组合。古诗整合教学可以激发学生主动探究、深入思考的积极性,使学生在比较中通过分析与综合形成完整的学科认知。教学《凉州词》时,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驱动问题:“把第一首《出塞》与第二首《凉州词》放在一起,两首诗在抒发情感上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呢?”学生通过比较得知,两首诗爱国情感的表现是多元的:对多年征战的将士的同情是爱国,对良将的思慕是爱国,对外侵民族的憎恨是爱国,对和平的渴望是爱国,英勇杀敌的豪迈是爱国,视死如归的坚贞是爱国……再如,把《送元二使安西》《芙蓉楼送辛渐》《别董大》放在一起,形成“送别诗单元”进行整合教学,教师的驱动问题可以设计为:“这三首送别诗在写法上有什么相同点?(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所表达的情感有什么不同?(或表达依依惜别之情,或表明心志,或对朋友表示劝慰和激励)”学生在主动探究、深入思考的整合学习过程中,极大地改变了原有的机械、碎片、分割的学习方式,建立起系统的思维方式,形成了有关联性的知识结构。

三、聚焦独特价值,提高审美素养

1.凸显独特价值,享受审美乐趣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关于阅读教学的具体建议有:“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每首古诗都有其独特的价值,“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中蕴含着辩证统一的理趣之美;“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中蕴含着恰到好处的和谐之美;“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中蕴含着离奇夸张的雄壮之美。此外,古诗中还有意象之美、情境之美、节奏之美、韵律之美、语言之美,都是培养审美情趣的重要因素,都值得教师引导学生积极感受和体验。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诵读感受节奏韵律之美,通过品味鉴赏感受语言之美,通过启发想象感受画面情境之美。《凉州词》是一首美诗,精美的夜光杯盛满甘醇的葡萄美酒,马背上急促欢快的琵琶声正在助兴催饮,这一幅幅画面充分表现了边塞独特的风情之美,将士们劝酒畅饮则表现了宏大的场面之美。学生在享受审美乐趣的过程中提高了鉴赏能力,语文素养也得到了和谐发展。

2.紧扣思想感情,培养审美情趣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中提出:“语文课程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使他们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友爱、谦和、勇敢、奉献、坚韧等美好的品格都与高雅健康的审美情趣有关,丑陋的灵魂不可能有高雅健康的审美情趣。咏物诗表现出高尚的品德,边塞诗表达了家国情怀,隐逸诗传达的是淡泊名利的思想,说理诗中蕴含着对世事的思考……教学古诗时,如果紧扣其思想感情,则能培养学生高尚、高雅的审美情趣。《凉州词》中“葡萄美酒、夜光杯、琵琶”都是美好的事物,“战马、沙场、将士”都和战争有关,诗中美好和残酷的强烈反差震撼着读者的心灵,诗中表达的为国捐躯、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向我们传达着悲壮、高尚的情感之美,有利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使之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四、挖掘文化因素,促进传承和理解

1.挖掘文化因素,传承传统文化

古诗积淀着深厚的中华文化,教师在古诗教学中,要充分挖掘其中的文化因素,促进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如从《寻隐者不遇》《渔歌子》到隐士文化,从《十五夜望月》《静夜思》到月亮文化,从《送元二使安西》到柳文化,从《出塞》《凉州词》到盛唐气象,从《卜算子·咏梅》《墨梅》到花中君子……此外,学生还可以通过古诗了解我国古代的政治、历史、礼仪、风俗习惯等各方面的文化知识,这能够激发他们探究优秀传统文化的欲望。教学《凉州词》时,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感受将士们勃发的气度、壮阔的胸怀、必胜的信心和视死如归的英雄本色,去体会浑厚、雄壮的盛唐气象,感受唐朝时期泱泱大国的民族精神。

2.加强深度学习,提升文化理解

提升文化理解就是倡导今人与古人进行创造性对话,对古诗所传达的真善美进行新的诠释,以适应当代社会的文化需求。提升文化理解不可能依靠灌输达成,只能靠自主感知才能实现吸收、内化。教师在古诗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积极合作交流,形成个性化的解读。教学《凉州词》时,教师还可以将其与李清照的《夏日绝句》、陆游的《示儿》《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林升的《题临安邸》、龚自珍的《己亥杂诗》、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整合在一起教学,从边塞诗到一般的爱国诗,从将士到文人墨客,从“视死忽如归”的伟大牺牲精神到普通人“位卑未敢忘忧国”的家国情怀,再到当今我国公民应该践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很好地打通了文化与现实之间的关系,减少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隔离感。

小学古诗教学,对于小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吸收民族的文化智慧,提高文化品味和審美情趣,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等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教师要充分挖掘古诗独特的教学价值,运用恰切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

(责编 刘宇帆)

猜你喜欢

文化因素问题驱动古诗教学
关于高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研究
以计算思维为中心的数据结构教学方法探讨
“问题驱动式”生物高效课堂打造的做法
青春喜剧:欧美电影市场的文化调味剂
古诗教学如何激发情感体验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古诗教学研究
当代大学生微博名的调查归类及社会语言学分析
“问题驱动+能力提升”卓越课程建设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