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思政课教学中加强“五个认同”教育的实践与思考

2021-01-14黄木吴之杰

辽宁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思政课教学

黄木 吴之杰

摘要:基于对高校思政课教学在铸牢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五个认同”教育方面的落实情况的分析,梳理出在群体覆盖面、思想嵌入性、文化传导力、“四史”知识学习、改革创新观念五个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落实“五个认同”的对策:扩大课堂讲授覆盖面,注重少数民族学生;提升课堂教学的思想嵌入性,有效链接民族共同体意识与教材内容;增强文化传导力,充分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充实学生的“四史”知识,提高学生党员党性修养;将改革创新观念融入教学过程,深化学生对新时代的体验。

关键词:思政课教学;五个认同;民族工作

中图分类号:D633;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原4496(2021)03原059原06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民族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要求新举措。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之中,“五个认同”是极其重要的内容。高校要培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必须加强“五个认同”教育。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明确要求高校“加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当前,如何推进“五个认同”的教育实践、改进思政课教学、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是具有深远意义的课题。

一、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五个认同”的重要论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相应地也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是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在中国的具體表现形式,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具体指南,为广大高校开展新时代民族观教育指明了方向。

(一)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是马克思主义民族观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根据马克思主义观点,民族是一个历史的范畴。民族的起源、发展、演变、衰落乃至消亡都是历史进程中不可避免的现象。任何一种文明和一个民族,都有其存在的历史性和必然性。有研究提出,“马克思的民族观隶属于他的世界历史理论,但马克思对民族问题研究的深入和他的民族观的创立,在其世界历史的构建和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1]。人类社会具有历史性,在其漫长的演化历程中产生了纷繁多样的民族。独有的文化特征、心理素质、风俗习惯使得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为指导,集中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新时代探索实践中的科学认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民族理论方面的反映,体现着中国共产党人对于民族现象和民族文化本质的探索,是中国共产党人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把握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演化和民族发展融合的最新理论成果。在新时代开展民族工作,进行民族观教育,要始终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指导,充分挖掘“五个认同”的思想内涵,将其贯穿于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中。

(二)“五个认同”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论述的重要内容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五个认同”,即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集中体现了新时代民族工作的基本要求。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现实格局,意味着民族观念首先要体现在维护祖国统一方面。全民认同伟大祖国,无论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都要从内心树立维护祖国统一的责任感,增强对伟大祖国的认同。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落脚点,最终在于“一体”,也就是“认同中华民族”。我国每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文化精神,涵养着特别的文化内容,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印证着人类文明多样性。同时,构筑于多元民族文化之上,起着提纲挈领功能的,是中华文化。中华文化是整个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生生不息传承下来并创新的民族文化,是众多民族集成而来的宏观架构下的文化。对于中国疆域内的每个民族,存在着最基本的要求,那就是“认同中华文化”。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奋斗历程中,中国共产党扮演着民族脊梁的角色,因此要“认同中国共产党”。另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各个民族要站在中华民族的高度开创新时代,推进改革开放,必须树立“四个自信”。认同伟大祖国、认同中华民族、认同中华文化、认同中国共产党、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个认同”在话语逻辑上是层层递进的,在相互关系上是紧密嵌套的。作为统一整体的“五个认同”,体现着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的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五个认同”,立意于民族工作,立足于我国作为统一多民族国家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现实,追求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宏伟目标,也为国史研究指明了正确方向[2]。民族观教育是高校完成“立德树人”任务的重要一环,也是党的民族工作的重要内容。高校民族观教育面对的是56个民族的学生群体,要加强凝聚力,提升创造力,根本在于落实“五个认同”。高校要始终坚持以“五个认同”为目标指向,做好民族观教育,践行习近平新时代民族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铸牢思想根基。

二、“五个认同”在高校思政课中的落实现状

高校思政课是新时代铸魂育人的主要阵地,也是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基本政治素质和法治思维的一线课堂。在现阶段,高校对各族学生的教育,都能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完成教材规定内容的传授,并且做到因材施教,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随着“90后”“00后”成为高校课堂的主体人群,在带来新鲜教育素材的同时,也使很多从未有过的教育难题逐渐显现。

(一)群体覆盖面不足,对少数民族学生关注不够

以公共课的形式集中讲授是高校思政课的主要模式。因课程安排紧凑、学生民族多样、数量大且来自各院系,授课教师很难在短时间内深入了解每位学生。从授课内容来看,高校思政课的内容是整齐划一的,教材和内容均有其规定性,这是符合意识形态统一标准的。但从授课方式来看,整齐划一的授课方式呈现给学生的,更多的是单一式的内容输出,教师并没有深刻掌握每位学生丰富多样的内心世界,更谈不上有效互动。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课堂讲授的群体覆盖面不足,教师往往潜意识里以“汉族”这一民族作为课堂群体的预设,给予部分少数民族学生的关注不够。关注的缺乏,进一步导致教师授课话语体系的“汉族化”,话语体系对少数民族学生的内心关照缺位。长期身处这种话语体系的内容灌输,很难真正使思想政治理论走入学生心里,灌输也仅停留在表面。高校思政课培育少数民族学生思想认同具有极端重要性。当前国际国内形势错综复杂,境外敌对势力大肆鼓吹“西藏独立”“泛伊斯兰主义”和“泛突厥主义”,利用民族问题对我国进行渗透和分化瓦解活动,制造事端,破坏民族团结,其重要的手段就是在高校争夺少数民族学生的心。[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五个认同”,其中首要的“认同伟大祖国”。然而,在课堂授课话语体系单一、群体覆盖面不足的现实环境中,部分少数民族学生在课堂上未能得到及时关注和回应,不利于加强“认同伟大祖国”的意识。

(二)思想嵌入性缺乏,未将课堂讲授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效衔接

没有体验感的思想教育意味着缺乏温度,没有嵌入性的政治教育则必然缺乏深度。在思政课中强调教学体验感,需要通过实际活动将教材内容灌输给学生。因授课内容的单调,往往需要身临其境的实际体验,方可达到教育目的。在高校思政课的教学实际中,没有嵌入性的教学技巧,试图直接将教材内容输出给学生,无疑是浮于表面,使得课堂教学流于形式。高校思政课教材内容的统一性,并不意味着教学方式的固化;相反,统一的教材内容往往需要教师结合班级学生实际,予以多样化灌输,也就是说运用贴合学生民族现状的教学方式。作为公共课的思政课,在高校中采取大班教学形式,少数民族学生占有相当比重,教师在培育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时候,尤其不能忽视这部分学生,要使他们具备中华民族认同感。课堂讲授往往是最容易被忽视的培养学生民族认同感的途径,面对来自各院系专业的学生,部分教师往往采用“大水漫灌”式的讲授,并未将认同思想嵌入教学中,有的学生“认同中华民族”意识淡化。另外,高校思政课教材内容涵盖“四史”,其中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特定内容,需要思政课教师用心挖掘,将教材内容讲授与有效引导学生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效融合,否则很难提取精要。

(三)文化传导虚弱,不能充分展現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56个民族各有独特的文化传承,在中国历史上呈现百花齐放的姿态,但归根到底同属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华文化是包括各少数民族在内的民族大家庭共同创造的文化内容和文化形式,谈及优秀传统文化也并不仅仅指汉族文化。基于文化传承的视阈,高校思政课即是传播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平台。对于中华民族文化的历史进步,有研究指出,在中华大地上,56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演进中或以战争或以和谈的方式一路前行,尽管其中存在着阻碍甚至某个时期的倒退,但并不能阻碍社会的整体性进步。[4]无论历史风云如何变幻,中华民族文化作为一个整体结构,并未因历史的考验而中断,反而越发兴旺发达。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巨大能动性,助推民族崛起与民族复兴,在新时代语境下,这正渐趋向于现实。高校学生在教师的文化引导下,感受到民族文化的魅力,方能产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有的教师在课堂上单纯讲授教材内容,缺乏展示我国多民族国家独特魅力的环节,无法向学生传递丰富多彩的56个民族文化,从而使得学生无法在课上领略到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深刻内涵。

(四)“四史”知识不全,部分学生党员党性修养不够,特别是对中国共产党党史学习不够

习近平总书记希望广大党员特别是青年党员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结合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在学思践悟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奋发有为中践行初心使命,努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5]高校思政课不仅是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还承担着教授学生“四史”知识的重大任务。对于全体学生而言,熟练地掌握“四史”,不仅是作为社会主义合格公民的基本素养,更是完成思政课的必修环节。从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四者的逻辑关系来看,实质是层层递进、高度统一的关系。党史是国史的前提,先有党史而后才有新中国史;新中国史是改革开放史得以书写的保障;党史、新中国史和改革开放史共同服务于中华民族的抗争史和奋斗史,构成了社会主义发展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四史”高度统一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摒弃了消极的多民族观,奉行积极的多民族观,推行平等、团结的民族政策,逐渐消除民族矛盾和隔阂,重塑民族凝聚力,团结各族人民荡除军阀割据,畅通民族区域勾连,结成全民族阵线,取得民族革命、民主革命的胜利,建立了社会主义新中国,并获得令世人瞩目的社会主义建设伟大成就。[6]充分理解“四史”,学清楚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才能更加深刻领悟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在高校学生群体中,对学生党员应更为严格。学生党员不仅要在形式上入党,更应在思想上入党。然而,在高校中,有一部分学生党员在思政课上对于“四史”知识的接受和消化不甚理想,党性修养的水准还不够高。另外,有的对“四史”知识未进行深度思考,往往只是停留于浅表层次的“大概知道”,没有真正做到融会贯通,没有真学真懂真信,这也影响着党性修养的深度。

(五)创新观念灌输不够,有的学生对新时代改革体验不深

高校思政课的有效开展,关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贯彻落实,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重要论述精神的教育落实。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是高校思政课的本质要求。中国能够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靠的就是党领导人民不断深化改革。改革开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语境下要大力倡导的观念,在高校学生教育中,要构建起这么一种理论氛围:全民族携手共进,各民族风雨同舟地推进改革开放,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结构深度嵌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目前,高校对学生的改革开放观念教育引导,除去博物馆参观、实地考察等体验式教学外,更多的还是集中在课堂上的内容讲授与师生互动。但是囿于教材篇幅和课堂时间的限制,教师在传递新时代改革开放伟大成就方面的输出并不太多,形式也不太丰富。其结果是:部分学生特别是来自偏远地区学生对于改革开放给人民群众生活带来的巨大改变难以领会,同时也对现代化建设中翻天覆地的变迁体验不深。部分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自觉还停留在表面,未入脑入心。

三、在高校思政课中落实“五个认同”的对策

高校思政课承担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同时也肩负着对广大学生开展民族观教育,提升民族自信心、自尊心和自豪感的重大责任。基于高校思政课在教育现实中面临的诸多困境和难题,高校教育工作者必须着力从多个维度开展精准施策,探索并实施切实可行的应对之策,以期强化大学生“五个认同”的意识。

(一)扩大课堂讲授覆盖面,关心关爱少数民族学生,引导全体学生认同伟大祖国

学生群体被教育者重视,则会产生对教育者的认同感,从而衍生出对教育者授课内容的认可。纵观整个思政课教学全程,无论内容是倾向于照本宣科,还是注重体验式教学,只要教师未能确立在学生心目中的位置,那么教学效果将大打折扣。因此,对思政课教师在备课环节提出具体要求,首先要了解所在班级学生的大体情况。特别是少数民族学生的情况,诸如家乡在哪里、属于哪个民族、有哪些民族风俗习惯等。在备课环节做足功课后,教师方能游刃有余地开展教学。要结合所在班级的学生情况,开展课堂讲授,提出个性化的问题,进行有互动性的探索,而不是一味地单向输出内容。通过充满个性化和互动性的课堂讲授,扩大课堂讲授的实质覆盖面,让每一个民族的学生在每一堂思政课中都能感受到重视和关怀。

思政课教师作为培育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的直接责任人,为国家培育合格人才意味着不能让少数民族的学生在思想上掉队。那么,在课堂讲授中不能忽视中华民族大家庭里的任何一个少数民族,同时注意将宏观讲授与微观关怀结合起来,以获得学生的心理认同。这些由科学备课形成的良性循环最终会影响教学目标的达成,使得学生特别是少数民族学生体验到身处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温暖,即使是在课堂上也能体验到教师的重视,对教师输出的“认同伟大祖国”观念形成正向理解,最终深刻认同并形成信仰。

(二)提升课堂教学的思想嵌入性,有效衔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教材内容,引导全体学生自觉认同中华民族共同体

实践中,民族观教育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结合,强调了社会再生产的教育以“文化形式”指涉的“表达性语言”和“根本性对话”,以及在解决民族问题指导原则和解释方案诠释中的具体运用。[7]课堂讲授的“表达性语言”,需要切切实实与社会再生产的教育、劳动的教育结合,创设出教材内容与学生群体内心的“根本性对话”,从而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牢牢扎根于学生心中。

基于高校课堂中普遍存在的讲授内容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联系不紧密、嵌入不牢固的现象,思政课教师应当在备课环节提前做好素材积累,了解所在课堂少数民族学生的状况,特别是历史沿革、风俗习惯以及与其他各民族的互动,方能在课堂上讲好民族故事,传播中华声音,以足够多元的民族素材开展教学,将思政课内容输出打上民族特色的烙印。富于民族性特点的内容灌输,往往会得到学生群体特别是少数民族群体的正向反馈,从而建构起心理认同,形成讲授内容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效衔接,引导学生认同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现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三)增强文化传导力,充分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引导全体学生自觉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文化多姿多彩的内容和形式,是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格局的文化表现。56个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共同孕育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各民族内部长期聚居养成了固定的风俗习惯;同时,在与其他民族的交流交往交融过程中也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内容。也即是说,无论是对于汉族文化或是少数民族文化,它们内部具有自己风俗、习惯、信仰等,它们外部彼此联结形成的文化共同体,以中华文化的整体形式呈现。

在新时代,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不能忽视历史上形成的能够展现民族精神、民族品格、民族风貌、民族智慧的文化。思政课教师承担着向学生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神圣使命,在教學环节尤其不能忽视传统民族特色文化的输出。在讲授过程中,结合班级少数民族学生构成,分配不同的课堂时间给学生,充分展示各自民族的民俗风情、特色文艺等,让汉族学生深入了解少数民族学生的生活,也让少数民族学生深入了解汉族文化的精髓,增进彼此交流、彼此认同。此过程不仅能够提升课堂互动性,让教学更加生动,而且能够达到全景展示中华文化的目的,真正使56个民族学生在课堂内外不分彼此、关照借鉴,从而使学生形成“认同中华文化”的意识,增强文化自信。

(四)充实学生的“四史”知识,增强对中国共产党史的学习和理解,引导全体学生高度认同中国共产党

信仰是最高层次的信念,中国共产党人的信仰是共产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信仰。高校学生群体,有一部分是共产党员,即使暂未入党的学生,大部分也都是入党积极分子或党员发展对象,用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汉族学生和少数民族学生共同构成了学生党员的群体。

由于来自不同地域不同省份,各个地区教育资源分配不均、教学水平参差不齐,高校学生对于“四史”及中华民族史并不都能够娴熟掌握。学生未能娴熟掌握这些历史知识,意味着他们并没有获得信仰赖以建立的知识体系,从而导致崇高的信仰无从构建。就学生党员而言,其共产主义信仰、党性修养等方面,必须是建立在完整全面地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的基础上的;否则,信仰就会瞬息万变、摇摆不定。思政课教师作为宣传党的理论方针政策的直接责任人,要深化“四史”认识,夯实“四史”知识基础。要充分运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实现教学目标,比如推广“学习强国”平台在党员教育中的运用,充分挖掘其思想政治教学资源,让学生从思想上有收获,促进学生“认同中国共产党”的意识深化发展。

(五)将改革创新观念融入教学过程,深化学生对新时代的体验,引导全体学生自觉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探索出来的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选择。各民族的幸福生活,离不开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新时代的全面深化改革以及创新发展,需要高校学生拿稳接力棒并一以贯之。因循守旧、故步自封的思政课教学,必然不符合新时代要求。相对于改革开放前的思想政治教育,新时代的思政课因其所属时代、依托工具、教学理念等不同,内容和形式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尽管如此,在教学中依然存在着未融入改革创新理念的现象,未能实现教学过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导向化。对此,应当制订“体验式”教学计划,充分利用当地特色资源,特别是体现改革开放成果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文物资源,让学生在实地探访中深化认识,切身感受到改革开放、创新发展的优势,领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此外,发挥课堂讲授的直接输出作用,将改革创新观念融入教材内容,引导学生确立改革创新意识,在学中悟透,在悟透中践行。积极探索课堂讲授与课外体验良性互动的教学模式,从而铸牢学生“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意识。

四、结语

“五个认同”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重要论述的重要内容,是历史逻辑与辩证逻辑的高度统一,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民族工作领域的集中体现。思政课教师要以讲好用好教材为基础,认真参加教材使用培训和集体备课,深入研究教材内容,吃准吃透教材基本精神,全面把握教材重点、难点,认真做好教材转化工作,编写好教案,切实推动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8]思政课教师要基于教材,不断解放思想,精心教研,使“五个认同”的旗帜牢牢屹立在教学活动第一线,让广大学生都能做到“五个认同”。

参考文献

[1]叶险明.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与他的民族观[J].天津社会科学,2015(5):4-11.

[2]蒋红,张含.国史研究应注重引导和增进“五个认同”[EB/OL].[2021-03-25].http://theory.people.com.cn/n1/2019-07-10/c40531-31224292. html.

[3]畅军亮.习近平民族观与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教育培养[J].思想教育研究,2016(12):22-25.

[4]何亚娟.论习近平的民族观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耦合性[J].贵州民族研究,2017,38(9):8-11.

[5]习近平给复旦大学青年师生党员回信勉励广大党员[EB/OL].[2021-03-25].http://www.gov.cn/xinwen/2020-06/30/content_5522847.htm.

[6]于衍学.从毛泽东到习近平———中国共产党人多民族观的演化视角[J].贵州民族研究,2017,38(9):1-7.

[7]詹小美,李征.民族观教育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J].思想理论教育,2019(1):19-25.

[8]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新时代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规定[EB/OL].[2021-03-25].http://www.moe.gov.cn/srcsite/A02/s5911/moe_621/202002/t20200207_418877.html.

责任编辑:赵洪波

猜你喜欢

思政课教学
问题意识导向下的思政课教学创新与实践
社会多元文化思潮冲击下的高校思政课教学探讨
推进以现代教育技术为支撑的思政课教学供给侧改革
高校思政课教学案例库共享社区化模式探索
职业教育背景下应用本科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创新路径思考
孟子学说中的教育思想探析
思政课教学中加强抗战教育的思考
在思政课教学中创建课堂学习共同体的可行性分析
通识教育视域下独立学院思政课教学模式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