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传统“孝”文化在社区治理中的价值

2021-01-14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子女家庭社区

章 玲

(湖南外贸职业学院 湖南 长沙 410201)

中国传统“孝”文化强调尊亲、敬亲、爱亲、承志。“孝”不仅是个人的处世方式和道德品质,还是国家治国安邦的重要伦理基础。因此,要充分挖掘、利用“孝”文化中融入新时代社区建设的思想内涵,推进中国传统“孝”文化以提升家庭美德、促进构建和谐社区关系、营造良好社区环境。

一、中国传统“孝”文化之思辨

在我国古代,由于明确的血缘关系以及当时社会上存在的私有制现象,子女有权直接获取父母的财产,因此祭祀先人称之为孝,常见有“追孝”“孝祀”。“孝”字可追溯于殷商的甲骨文,意为“子尊老”,体现了子辈与父辈之间的应然联系。西周时期,“孝”通过统治者的意志强化表达,奉为圭臬。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道、墨、法等学说秉持不同的孝道观[1],唯儒家将“孝”尊为伦理道德之首,孔子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孝经·开宗明义章第一》),这一思想认为要从生命与生命的血缘纽带出发理解孝的原始含义,对父母的侍奉使人类自然本能的动物行为转化为具有自我意识的“孝”的观念[2]31。与此同时,还有许多有关孝的经典论述,如立身行道、慎终追远,由孝始之。两汉时期,儒家思想成为官方意识形态,《孝经》作为儒家经典,被奉为五经外的辅经之书,孝从家族基础扩大至国家建构,“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事兄悌,故顺可移于长;居家理,故治可移于官”(《孝经·广扬名章第十八》)[2]31讲求移孝作忠,忠籍孝崇,由此形成传统中国的家族国家体制。延续至唐宋,儒释道多元融合,孝依然是社会的核心,唐玄宗《孝经序》强调孝道“因严以教敬,因亲以教爱,于是以顺移忠之道昭矣,立身扬名之义彰矣。”宋朝以朱熹为代表,作《四书章句集注》以此推广宣扬儒家伦理孝道精神,道“皆所以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本”[3],期以孝来实现经世济民的内圣外王理想。明清时期,国家政治体制与儒家理念互为支撑,虽清朝后期大兴文字狱,但依旧遵循儒家伦理治国,孝已然成为治理天下的伦理规范。综上观之,孝作为传统人伦秩序,经历了不断演变过程,通过挖掘孝文化的价值内涵,汲取时代精华,赓续“家国天下”的责任伦理。

“孝”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具有丰富的内涵:

一是奉养。所谓奉养就是赡养,物质养其体,这是“孝”最基本的体现。我们从婴儿成长为人,学习知识,父母无私的养育恩情我们不能忘怀,所以要主动承担赡养的义务。父母对于物质或者情感上的需求,子女要尽可能地满足,不要让父母留有遗憾,要尽职尽责,做好自己的本分之事。更为重要的是敬亲。“孝”有别于养,家中圈养的动物只能称之为饲养,也就是字面意思的喂养,养亲只是对子女最起码的要求,敬亲是对孝更高的体现。敬不是形式口头上的迁就应准,而是要求子女从内心深处真切感悟父母的辛勤劳苦,不论是言语交谈还是行为举止,不论是出门在外,还是长久居家,都要敬重父母。从内心和精神上真诚伺奉和恭敬父母,任何外在形式的表现都不足以体现孝道之要求[4]。这意味着养亲要求子女将关注点深入到父母的精神世界,除了在反哺过程中保证父母的物质需求,还要敬而思之,提前考虑父母的精神需要,及时排忧解难,从而达到身心愉悦的平衡之乐。

二是尊亲。就是尊重、顺从父母。在古代传统封建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时期,人们所获得的生产经验和人的年龄增长是同向发展的,因而年龄越大的人在小农经济时期往往是权威的象征。孟子对父母的养涵盖了“口腹”和“志向”两种思想,如果仅仅是让父母吃得好,而违逆父母意志,这仅是满足了“口腹”的体现,不是真正的孝。让父母的物质条件得到满足只是基础,更重要的是要尊重与理解。孔子认为,要遵从父亲的思想意志,不得擅自更改父亲的规矩。实质上,这是希望子辈可以继承父辈遗风,将这种精神意志通过传承的方式延续下去,这也是孝的一方面。子女长大成人后,要把父亲的志向作为自己的参照。此外,除了要求子女“尊亲”之外,还要“谏亲”。过度“尊亲”会导致负面影响,因而主张“尊亲”与“谏亲”应当并辔齐驱。孔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我们都是普通人,难免会犯错误,父母也不例外,子女应当采取委婉的方式进行提醒,言语要留有余地,倘若父母认真反省自身,诚恳接受并改正,对于子女甚至是家庭而言,都是大有裨益。如父母仍然不听劝告,作为子女仍然要恭恭敬敬,虽有疑虑但不可有怨恨之心。

三是“事君”。“孝”的产生及其发展过程都富有浓厚的政治色彩,在早期表现为血缘宗法制度,汉代在以孝治理天下的影响下,“孝”道从伦理范畴上升为政治范畴。在传统礼教当中,君臣父子是全社会推崇的,“君臣父子”的理念在统治阶级的助推下根深蒂固,被奉为政治统治的金科玉律。管理家庭与治理国家是紧密相连的,如果民众都能做到爱敬父母,善待兄弟,个个都安分守己,不去谋害社会百姓,国家也会变得安定。

四是祭亲。孔子在《论语·为政》里说:“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就是说父母逝世后,子女要按照礼节去安葬、祭祀他们。孟子认为承志是对逝者的精神延续,子女作为父母的血脉骨肉,要继承父辈遗风,完成父母生前未尽之事,将父辈的成就发扬光大。《孝经》云:“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要想做到“立身”,首先要做的就是承志,尽孝者要在父母去世后完成他们的遗愿,继承他们未完成的事业。其次,在承志的基础上要将祖辈的基业发展壮大。通过孝来激发子孙后代的进取之心,使其成就一番事业,在社会上备受尊重,这不仅实现了子女自身的价值,还让整个家族因子女成就而光耀门楣,这是对“孝”的最高体现。

二、中国传统“孝”文化的独特地位

随着历史车轮的前进,中国传统孝道文化在批判继承中流传下来,指导着个人道德品质的提升,营造和谐友善的家庭氛围。如今,“孝”文化更是融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

首先,中国传统“孝”文化是增强社区凝聚力的内在基础,以“孝”为核心的伦理学渗透在文明生活的方方面面。“孝”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之一,已经牢固地植根于广大人民群众心中。中国传统“孝”文化强调“事君”如同“事亲”,其内涵中也包含着“家国同构”的思想。古人常常将国家与个人前途命运结合在一起,认为家庭好了,国家自然就会好。荀悦曾说过:“亲民如子,爱国如家”,这是对“国”“家”基本的道德要求。在社区内利用中国传统“孝”文化倡仪每一位居民关心社区公共事务,积极参与到社区活动当中,把社区当作自己的家一样爱护。用传统“孝”文化中孝敬父母、尊老爱幼、宽容礼貌等思想积极广泛宣传真、善、美事迹,进而提高社区居民的自我约束和自我教育的能力。通过多元化的宣传,让社区居民潜移默化地接受“敬爱”“和谐”“宽容”等思想,遵守“爱国守法”“明礼诚信”等公民基本道德规范,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中国传统“孝”文化精髓成为增强社区凝聚力的内生动力。

其次,中国传统“孝”文化是和谐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和道德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5]。传统是在历史的演变中通过社会上的各种媒介传承下来并为现代人所普遍接受的东西。在中国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面临如何看待传统文化的难题,要正确地对待传统文化,充分利用其丰富的历史价值,推动和谐社区的建设。和谐社区在一定意义上是社区内多元的利益主体通过对道德的共同认同以及协调彼此之间的行为,进而促进社区内居民良好的道德关系形成积极健康的氛围。中国传统“孝”文化是人类文明发展历程中最重要的推动力量之一,传统的“孝”文化以其和、信、善、敬、礼、诚、宽等优秀品质以及诸如尊敬父母、家庭和睦、友爱兄弟、忠信礼义等美德融入中华民族精神之中,是维系中华民族走向团结统一的精神支柱之一。面对当今世界多元化思潮的冲击,中国传统“孝”文化对当前和谐社区的实现仍具有普遍指导意义。当然,在现代化背景下,我们应该对传统“孝”文化重新加以审视和批判,在充分挖掘其当代价值的基础上不断赋予其新的时代特色[6],使其成为当前和谐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和道德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实现和谐社区提供不竭的动力。

最后,中国传统“孝”文化是社区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和谐社区形成的标志不仅仅表现在经济上的繁荣,还应该包括精神文明建设、居民道德素质的提升。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仁”与“人”是人的根本特性,它们是相互统一的。在家庭情亲的关系基础上,“仁”是人们产生同情心的源泉。“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钦”,“仁”的另一面反映出来的就是“孝悌”,以父慈子孝、兄友弟恭为基本内容的“孝悌”在道德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并对家庭亲情以及社区稳定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孝梯之情拓展开来就是由己及人,诚恳恭敬。当前,我们提倡构建和谐社区,离不开公民道德水平的提升,因而,在构建和谐社区的进程中要加强对公民的道德建设,传承中国传统美德,夯实公民道德建设的思想基础。

新时代文明实践只有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从家庭中孝敬父母开始。在此基础上,正确处理与邻居之间、社区居民之间的关系,在整个社区逐步形成友爱、互助、温馨的氛围,从而构建和谐社区。

三、中国传统“孝”文化服务新时代和谐社区建设的当代价值

文化是人类发展的重要基石。中国传统“孝”文化历经几千年的沉淀,已经内化为中华民族经典的人文精神[7]。当前,在我国社区建设发展中,中国传统“孝”文化在促进家庭和谐、维系人际关系、稳定社区建设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是促进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内生动力。

(一)中国传统“孝”文化有利于维持和睦友爱的家庭关系

中国传统“孝”文化强调孝的根本是赡养父母。在家庭代际关系中,父母与子女关系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家庭是维系父母与子女之间和谐关系的重要场所,而家庭的友爱和睦直接影响到社区的和谐。设想,孩子在父母的关爱下长大,父母与人和善,礼貌恭敬,孩子必然也会承袭父母的优良品性,心怀怜悯,与他人友善相处。反之则容易形成孤僻、自卑或高傲的极端性格。要维系和谐的家庭关系,首先就应该注意家庭成员之间拥有平等的权利与义务,父母与孩子的爱是互相的。其次要充分尊重家庭成员的独立人格,平等对待家庭成员,强调子女对父母在物质与精神上的责任与义务。最后则是要对家庭成员进行行为教育,要求家庭各成员应当礼敬尊长、互助互济,延续伦理道德、家庭美德,减少家庭代际关系的矛盾摩擦。

(二)中国传统“孝”文化有助于实现社区健康的人际关系

中国传统“孝”文化的本质是一种爱敬与恭顺的双向联动,是实现人与人之间和谐交流的润滑剂,更是构建当前和谐社区建设的重要资源。社会关系是从孝道中孕育而出,从而生根发芽、枝繁叶茂。父母与子女之间和谐关系存在的基础就是孝道的维持,要维持孝道,关键就在于要维护好家庭成员内部之间和谐的人际关系。这种人际关系目的就在于强调“等差之爱”。在孔子看来,爱是一切关系的根基,正是因为爱,才衍生了家庭道德教育。家庭成员在父母的熏陶中感知爱、获得爱并学会爱,由此相应产生权利与义务意识,并将其付诸于社会交往,对于促进邻里和睦、居民互助有着积极作用。当下,我们发现社区的民众大多独来独往,看到熟人甚至是对面的邻居都很少打招呼,面对社区的事情也是事不关己,漠不关心。面对这种淡漠、疏远的人际关系,我们就更应该拓展、升华传统“孝”文化精神,通过爱自己、爱家人扩大到关爱左邻右舍,帮助社会弱势群体,将爱的范围扩大化、无私化,保证人际关系健康有序发展。因而,倡导孝文化,是维持和谐人际关系的重要举措。

(三)中国传统“孝”文化有益于营造良好的社区环境

中国传统孝文化思想,在家庭层面则表现为父辈为子辈做表率,夫妻和睦、兄妹互助。如果说父母的爱是人们得以生存的精神纽带,那么子女的孝就是家庭、社区、甚至社会国家得以发展的基石。因而讲求孝道伦理要从子女开始,从子女尊敬父母,延伸至在社区内谦和礼让,进而推广到社会上的尊老爱幼。这样不仅有利于提高整个社区的文明素质,也有利于安定祥和的社区风气的养成。因此,要用孝文化来引领社区建设,从自身孝顺父母开始,将家庭范围扩大到社区,由爱自己、爱父母延伸至爱社会。将对自己、对家人的爱转换为对他人的爱、对社区的爱、对职业的爱、甚至是对社会和国家的爱,无形之中强化了民众的责任意识。因此,中国传统孝文化在社区精神文明建设、道德建设以及营造积极健康的社区环境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四)中国传统“孝”文化有利于增强社区凝聚力,促进社区协同发展

自古以来,中国传统“孝”文化不仅蕴含对先贤的敬仰、对亲邻的敬爱,还饱含了对家乡的依恋等,能够唤醒民众内心深处的道德之花。通过挖掘“孝”文化中凝聚人心的价值精髓,将其充分运用于社区建设当中,增强社区的凝聚力,促进社区的稳定发展。今年5 月发布的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表明,我国老龄化进程加快,人口老龄化问题不容忽视。据世界银行统计,中国的老年人口中80%是没有养老金的。解决老龄化问题的关键仍然在于家庭,家庭养老问题的处理关系到社区的稳定和社会的发展。在中国传统社会,家庭养老是一种社会共识,不少老人希望落叶归根,子孙萦绕膝下,这是一种反哺回馈的孝道代际传承。传统孝道在迭代更替中延续至今,是服务人口老龄化的重要推手。老有所养、老有所终、老有所安、老有所依是老人的毕生所愿,也是国家的努力方向。通过家庭养老,传承弘扬家庭美德,使孝老爱亲、尊老助老蔚然成风,从而促进社区建设的平稳运行。

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我们要充分利用中国传统“孝”文化的精髓,发扬孝道精神,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实现社区文明的协调发展。

猜你喜欢

子女家庭社区
为子女无限付出,为何还受累不讨好?
与子女同住如何相处?
社区大作战
3D打印社区
农民工子女互助托管能走多远?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家庭“煮”夫
恋练有词
影像社区
寻找最美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