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影响我国乡村教师流动的多层次因素研究

2021-09-18张天骄林荣日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农村教师意向意愿

张天骄,易 利,林荣日

(1.复旦大学 高等教育研究所,上海 200433;2.湖南第一师范学院 党委行政办公室,湖南 长沙 410205)

引言

乡村教师是振兴乡村教育的第一资源,是实现城乡教育公平的根本性保障。在我国,乡村教师的流失和离职问题严重,造成了乡村师资不足、乡村教育质量难以提升等困境。随着这些问题越来越受到国内外研究者的重视,与乡村教师流动问题相关主题的研究成果也不断涌现。其中,不乏通过文献计量法等对这些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再分析的综述类研究,如李化树等人运用知识图谱技术对有关我国农村教师和国内教师离职等研究热点问题进行述评[1-2]。此外,也有学者运用叙述性文献研究方法对乡村教师流动问题的研究做了现状梳理、影响路径和研究趋势分析[3-4]。这些都为理解我国乡村教师群体的职业流动等问题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但是受制于知识图谱计量方法对文献的分析缺乏深入性,以及叙述性研究综述对文献筛选标准不严谨等方法层面的天然缺陷,以往对乡村教师“走”或“留”及其影响机制的研究分析在深度、宽度和科学性等方面仍存在不足。基于此,本文从生态系统理论视角出发,运用系统性文献综述方法,试图呈现当下在流动或有流动意向的我国乡村教师的群体特征,并从微观、中观和宏观系统三个层面厘清影响我国乡村教师去留选择的作用机制。

一、研究方法

系统性文献综述法(systematic literature review)是近些年来国际上新兴的一种综述研究法,相比传统的叙述研究法(narrative research),它要求研究者从具体的研究问题出发,采用可以重复的识别、筛选、分析和整合等标准化信息技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研究者主观偏好导致的误差,并且在最大限度的科学性和严谨性保障下实现知识创新[5],因而有着更高的可信度和创造性。目前,该综述研究法已经广泛应用到管理学和教育学等社会学科的文献研究中[6-7]。

(一)数据来源与搜索

实施系统性文献搜索策略之前,首先当厘清拟研究对象的概念边界。具体到本文,主要有乡村教师、教师流动、教师流动意向和教师保留四个概念。乡村教师①的概念,学界目前尚未达成共识。本研究参考郑新蓉的定义,将乡村教师界定为:在乡镇及以下地区的乡村中小学(初中和小学)这一组织中从事教学和学生管理活动的专职教师[8]。教师流动的概念则更为宽泛,本文中的教师流动是指教师的自愿流动(主动流动),包括教师离职(换校)和教师流失(改行)两种形式。故而教师流动意向也即教师自愿流动意向,部分文献也称教师流动倾向或意愿等。教师保留则比较一致,指的是教师继续在当前学校工作的行为或意向等。

有关我国乡村教师流动或保留的研究文献纷繁复杂,质量参差不齐。为了确保所选文献的可研究性,以及尽可能囊括最新最全面的文献数据,本文选取中国知网(CNKI)搜集中文文献且将期刊文献限定在“核心期刊和CSSCI 期刊”来源中,同时对会议论文和硕博士论文进行搜索;而英文文献则选择Web of Science 核心合集获取。通过主题词搜索(见表1),本文得到包括期刊论文、硕博士论文和会议论文等中英文文献共606 篇,其中中文文献561 篇,英文文献45 篇。

表1 文献搜索主题词

(二)数据筛选与编码

1.筛选标准

本研究的筛选标准是:研究对象为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含初中和小学)的乡村教师;研究方法为实证研究,含定量和定性两类;研究主题为乡村教师的自愿流动、自愿流动意向以及留教或留教意愿等;研究问题集中在乡村教师流动、流动意向或不流动(保留),以及影响乡村教师流动、流动意向或保留的因素;发表的时间范围在1990—2020年,以搜索日为截止日期②。

2.筛选过程

在开始正式筛选前,研究团队先将241 篇重复文献删除,得到365 篇基础文献。第一轮筛选,通过阅读标题和摘要,研究团队排除不符合标准的中文文献235 篇,不符合标准的英文文献25篇,首轮筛选后纳入研究的文献为105 篇;在第二轮阅读全文的筛选中,研究团队发现有35 篇中、英文文献不符合纳入标准,其中2 篇无法下载全文。因此,通过标题、摘要和全文阅读,本文最终筛选出有效研究文献70 篇,其中包括中文文献66篇(含5 篇文献综述)和英文文献4 篇。

3.编码规则

为了更好地展开系统性文献分析,本文对70篇符合标准的文献进行统一的编码处理。由于本文侧重于讨论影响乡村教师流动和流动意向的若干因素,因此在编码过程中重点提取了文献来源、研究问题、研究设计(包括研究类型、统计方法、调查样本)和研究层次(个人、组织或社会层面因素)等文本信息。具体编码规则如下:首先,通过深入阅读文献提取以上关键信息;其次,对所提取的关键信息进行主题分析;最后,在生态系统理论的逻辑框架下对所纳入的文献展开述评。

二、研究结果

(一)文献概览③

考虑到拟研究文献的质量,本研究设定的重点分析对象为41 篇期刊文献(含5 篇文献综述)。通过对文献关键信息提取结果的内容分析,本文发现:第一,从研究成果的发表情况来看,我国乡村教师流动问题的实证性研究发文数量呈整体上升趋势。尤其在2017 年之后,研究成果有了较大突破。到2019 年,文献发表量为11 篇,较2007 年增长了10 倍(见图1);第二,就研究方法而言,量化研究仍占主体,2015 年之后,质化研究逐渐增多且混合性研究方法开始出现。其中,占主体的量化研究的分析方法也在不断更新,从早期应用简单的描述性统计和方差分析等方法,逐步走向运用多元回归模型和结构方程模型等更为复杂、科学的计量方法开展研究。最后,从分析的层次上看,研究主要集中在个人层面的异质性分析、组织层面的差异分析和社会环境影响三个层面的因素上。

图1 41 篇期刊文献发表时间及其趋势

(二)生态系统理论视角下影响我国乡村教师去留的因素分析

初步分析70 篇文献的研究结论可知,我国乡村教师队伍的稳定性问题不容乐观。来自云南省的调查发现,乡村教师中近八成有流动(调动)、流失(改行)意愿,而这一比例与一项针对湖北省随州市的调查结果相似[9-10]。对多省份的调查也表明,有六成左右的农村教师存在流动和流失倾向,其中青年教师群体中有将近八成的教师有流动意愿[11-12]。由此观之,农村师资的流动意向强烈,尤其是青年教师群体的保留更是艰难。

生态系统理论强调“人在情境中”,它认为社会对个体的影响可以归纳为以个体心理为圆心扩展开来的嵌套式系统[13-14]。国内学者运用该理论框架讨论了我国教育系统中的青少年素质教育[15]、教师韧性[16]和创新创业教育[17]等问题。本文借鉴已有文献的理论分析框架,试图从微观系统中的内部特征、中观与微观系统中的互动以及宏观系统的外部环境作用于微观系统等三个层次对乡村教师的去留选择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归纳与评述。

1.谁要流动——微系统中的乡村教师特征分析

研究发现,微系统中个体的性别、年龄和身份等对乡村教师的流动产生了较大影响。从性别来看,农村教师的社会流动意愿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其中,农村男性教师表现出更高的流动倾向。在控制了其他因素影响的前提下,乡村男教师流动意愿的发生比是乡村女教师的1.902 倍。对此,社会角色理论认为,由于性别角色的压力,男性更倾向于选择一些富有挑战性的工作来追求更好的个人发展、获得更高的经济收入;而女性则更倾向于有一份比较稳定的职业。比如有研究就指出,在工作价值观中,男教师对物质报酬的关注更多,而对安全稳定的需求则相对较低,且男教师在职业认同各个维度的表现上都低于女教师[18-20]。教师职业中,尤其是乡村教师职业中的“男性危机”逐渐凸显。

乡村教师的年龄与其流动意向大体呈负相关关系,其中,30 岁及以下的青年教师流动意愿最为强烈[20-21]。而教龄的影响效应并不一致,研究发现,乡村教师离职意向随教龄增加而递减且存在显著差异[22-24],但也有研究发现,教龄对农村教师流动意向的影响较为微弱,并未达到统计的显著性水平[25]。这启示后续研究中在讨论时间变量的影响效应时,应当进一步将其细分为本校教龄和从教教龄,否则,可能会夸大或者缩小估计结果。

职称对乡村教师流动的影响,已有研究结论并不一致。一般认为,职称较低的乡村教师的流动意愿显著高于职称较高的乡村教师,但也有研究结果显示,高职称教师的实际流出率更高,乡村学校优秀师资流失现象严重。比如,安晓敏等人的研究表明,职称越高的教师更愿意留在农村学校,但该研究并未对此结论做出解释。而来自民族地区农村教师流动情况的调查却发现流入乡村学校的主要是无职称的应届本、专科毕业生,而流出的主要是具有中高级职称的教师。一项针对重庆市2505 名乡村教师的调查结果显示,在职称方面,乡村教师的离职意向基本上呈“U”型,高级职称和低级职称教师离职意向最高,但不同职称之间离职意向的差异在统计上并不显著[22,24,26-27]。针对这种研究结论前后矛盾的现象,笔者认为其主要原因在于讨论不同职称间乡村教师流动或者留教意向的差异时,已有文献多采用方差分析等简单的统计方法检验其组间差异,却并没有考虑一些关键变量的影响。比如,年龄和教龄对职称影响非常明显,因此,在估计职称对乡村教师离开或者留任意向的效应时,应当在模型中控制乡村教师的年龄或教龄等时间变量,而已有研究对此的处理上存在不足,进而造成结论不一致等问题,这需要在后续研究中加以改进。

在编制方面,本校在编教师留职意愿显著高于代课教师、特岗教师或支教教师等群体[11,22]。此外,受教育程度与乡村教师流动意愿的关系也一直被关注。在控制其他因素的前提下,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乡村教师职业流动意愿是大专以下学历的2.795 倍[22]。农村教师文化程度越高,其流动意愿越强,其中尤以本科学历的教师流动意向最高[24,28-29]。这些结论再次说明了我国乡村学校存在优秀师资保留的危机。

综上所述,已有文献对微系统中个体变量作用研究的结论并不完全一致,这主要是研究者们所使用的测量工具、所选择的样本框和所应用的研究方法不同所造成的。尽管如此,纵览上述分析结果,我们依然可以得到一个流动中或者有流动意向的乡村教师的群体特征:教龄短、职称低、学历高、非在编的年轻男教师。这启示我们在制定针对乡村教师队伍稳定性问题的相关政策时,必须从乡村教师的主体需要出发,切实解决乡村教师自身专业成长的需要和社会性别赋予的角色需要等微个体系统中的核心问题,否则,留住乡村教师的政策目标恐难以实现。

2.受何影响——微系统和中观系统的交互作用

生态系统理论认为,个体心理和行为不仅会受到家庭结构、家庭环境、家庭氛围的影响,而且会受到同伴、学校或工作组织等小规模群体的影响,故而,个人的心理和行为是微系统和中系统交互作用的结果[30]。有关我国乡村教师的去留选择,以往研究主要关注了其家庭和所在学校组织两个中观系统的交互作用。

(1)家庭影响

家庭对教师是否选择流动起着重要作用,一项针对云南特岗教师的调查数据显示,“家人及家庭生活需要”是影响特岗教师流动及流失意愿的首因[10]。

从家庭结构来看,婚恋状态对教师流动意向有着显著影响。未婚乡村教师的流动意愿显著高于已婚的乡村教师,高达96.2%的未婚教师表示出流动意愿[31-32]。而且,乡村地区青年劳动力外流造成教师难以找到适婚对象的问题又进一步加速了未婚青年教师的流动。

就家庭环境而言,夫妻工作异地的问题是制约乡村教师安心留教的重要因素[28]138。受教育事业单位教师编制的影响,农村教师的异地转校希望较小,配偶在外地工作的农村教师一般都放弃转校希望,因此(被迫)表现出更为强烈的转行意愿[18]。此外,“女性应以家庭为重”的传统观念也使得农村女教师更可能因为配偶异地而考虑离职[33]。所以,解决配偶工作异地问题对乡村教师留校任教有显著正向影响[34]。另外,来自家人的理解和支持也对年轻教师留教乡村学校发挥了积极作用[35]。

与此同时,对于有子女的教师来说,他们更有可能为了照顾孩子或为了追求更好的教育资源而选择流动,尤其子女所在教育阶段越低,其跨校流动意向就越高,其流动次数也相对较多[18,28]。由此,中观系统家庭因素对微系统中乡村教师流动的影响值得引起重视。

(2)学校组织环境

从学校组织环境视角出发研究乡村教师队伍的稳定性问题,已有文献重点关注了组织的外部条件(如学校地理位置和学校规模等)、组织的内部环境(如组织氛围和组织成员的行为特征等)以及个体与组织的互动等三个维度的影响因素。

①学校组织的外部条件

第一,学校地理位置对教师离职意向的影响效应表现出较强的稳定性,离县城或乡镇中心越远,教师的整体流动和流动意向就更高[31,36]。这种因位置劣势所产生的单向流动问题,单纯通过津贴等经济补偿方式并不能弥补[28]。此外,“学校所在地经济发展水平”与教师流动及流失意愿的人数分布之间存在显著关联,学校所在乡镇经济发展水平越差,想要调动或改行的教师就越多[10,37]。

第二,教师所住地到学校的距离对教师是否愿意留任有着显著影响。数据显示,家校距离越远,教师的跨校流动和跨行流动意愿就越高。农村教师的家校距离每增加10 公里,其流动意向会增强21.3%[25]。家校距离在10 公里以内和家校所在地位于同一乡镇的教师更愿意留在农村学校任教[22]。有趣的是,研究发现城市与农村两地通勤的状态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教师暂时留在乡村学校。不过研究者也指出这种状态会给教师的工作和生活平衡带来诸多挑战,长期来看,反而不利于其留教乡村学校[38]。

第三,学校的规模等组织特征。农村学校的硬件条件和学校办学规模显著影响教师的流动意愿,规模较大(在校学生数量>1500)学校的农村教师社会流动意愿要比中小规模学校的强[18,39]。教师所在班级学生群体特征,对退教和改行两类教师流失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而这种影响在教师退教意愿上更加显著。教师所在班级留守儿童数量越多,教师就更倾向于退教改行[28,40]。

第四,教师待遇。乡村教师的收入水平对教师流动意愿存在显著的负效应,教师薪资水平越高,其职业流动意愿越弱,而薪资收入越低,流动及流失意愿越强[24-25,37]。在控制了其他因素之后,教师的月收入每增加一个等级,其流动意愿的发生比将减少29.7%[20,26]。教师的初职薪水对教师行业内职业变更存在非线性影响,仅当职初工资到一定阈限后,才能有效降低农村教师主动流动概率并延长教师在首份工作上的停留时间[41-42]。

②学校组织的内部环境

首先,学校内部的管理与教学风气会显著影响乡村教师的流动意愿,而且这种影响对男教师更强烈[10]。此外,乡村教师与校领导、本地教师之间的合作关系以及教师所感受到的组织支持感对其离校意向存在显著的负向关系,构成了乡村青年教师留任的重要内源性因素[20,32,35]。

其次,教师在专业发展状况显著影响其留职意愿。工作资源方面,以培训次数为观测点,研究发现组织对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支持度越大,乡村教师培训机会越多,其流动意愿就越低[24,32]。工作压力方面,尤其是除教学任务外的其他工作所产生的负担显著增加了教师的离职意向,总的来看,乡村教师的离职意向随着周工作量的增加而增强[24,43]。

再者,教师的组织行为能有效预测教师的职业结果。比如,农村教师的工作价值观与流动倾向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教师职业认同对流动倾向也存在负向效应。研究进一步发现,教师职业认同是工作价值观与流动倾向的中介机制[44]。对补充政策下的乡村教师调查发现,教师职业认同度越高,其逃离感产生的频率越低[32]。

最后,部分研究从职业心理视角出发讨论农村教师的流动问题。结果显示,农村教师的个人从教动机对其长期从教意愿有显著的积极作用,其中,个人的职业兴趣与职业回报可显著预测农村小学教师的长期从教意愿[45]。农村教师自尊水平的高低对其职业承诺和组织公民行为具有部分预测作用。而且,教师的自尊既可以通过职业承诺影响其组织公民行为,也可以直接影响其组织公民行为[46]。此外,农村教师的情绪疲惫是教师组织自尊感与离职意向之间的中介机制。而且,性别在情绪疲惫与离职意向间发挥调节作用,相比农村女教师,男性教师的情绪疲惫对离职意向的正向预测作用更强[47]。另有研究发现,教师组织政治知觉与其离职意向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不仅如此,组织公平和组织认同在组织政治知觉对乡村教师离职意向的影响中起双重中介作用,即组织政治知觉会降低乡村教师的组织公平感,进而降低对学校的组织认同,最终增强乡村教师的离职意向[48]。

③乡村教师与学校组织的互动

从微观个体与中观学校系统的互动来看,教师职业期待与实际获得不匹配以及组织环境与现实需求不对应成为影响乡村青年教师流动意愿的主要因素[49]。而且,教师与学校组织和学校所在周边社区的匹配性较弱等组织嵌入性因素也影响着新生代乡村教师的流动[50]。另有研究发现,农村教师的归属感可通过直接和间接两条路径影响农村教师的离职意向:首先归属感可以负向预测教师的离职意向,其次,这一负向效应中存在着情绪耗竭这一中间机制[51]。相应地,针对民族地区农村中小学“特岗教师”的调查发现,“特岗教师”流动与否的决定因素是教师的使命出逃感[33]。

综上,已有研究从微观与中观系统作用出发研究乡村教师流动问题的成果比较丰富,尤其是对学校组织内外部环境特征的影响关注更多。从外部环境来看,越是条件艰苦的学校,其教师流动的概率越高,而且单纯的经济刺激似乎并不总是奏效。从组织内部来看,乡村教师的职业培训机会缺乏、教师归属感和认同感偏低等仍是造成教师流失的主要影响因素。由此,我们不得不重新思考如何通过政策引导来增加偏远或落后地区学校的师资供给,提高教师的保留率,以保障家庭处境不是很好的儿童的基本权益。

3.因何流动——宏观外部系统的影响

宏观外部系统的因素,研究者主要从教师的地缘、工作环境、自身职业社会地位等社会环境和制度环境两个层面探究教师流动的影响机制。

就地缘结构而言,本地教师相比外地教师的流动意愿更低[40]。从教师来源地看,与父母所居地在同一乡镇的教师更倾向于留在农村学校[22]。对此现象,有学者认为是本地教师的乡土情结与血缘连结以及乡村生活的融入感降低了其流动意愿[52]。因此,教师对所在的社区环境适应程度越高,其逃离意向就会变低[32]。

微系统与宏观外部系统的互动影响个体身份和地位感知,社会对农村教师的地位认可度和社会压力显著影响教师对自身经济社会地位的感知,进而影响其流动意愿[21,27]。具体来看,农村教师对自身职业社会地位的主观评价越高,其职业流动意愿就显著变低,反之亦然[18]。因此,营造“尊师重教”的社会氛围将有助于提升乡村教师积极的社会评价感知[35]。相反,若学校所在地区教育观念淡薄,父母教育参与意识不强等则会催化乡村教师产生流动的意向[43]。

从人际互动来看,农村教师与所在社区的关系影响教师的流动意向。研究发现,教师对所在社区的人际关系及社区态度的满意度越高,其离职意向就越低[54]。此外,乡村教师与家长、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等社会网络资源对乡村教师留教意愿有着显著的积极影响[55]。

最后,制度性的城乡教育资源配置不均所造成的农村基础教育经费投入不足、教育设施明显滞后等问题催生了农村教师渴望外流的意愿[21]。乡村教师社会地位低、社会资本和文化资本匮乏,与教师对社会资源、社会声望追求之间的落差,也进一步加速了乡村教师单一的向城流动[56]。另有研究从培养制度入手,发现高校在公费师范生的培养过程中,存在明显的城市中心性导向。另外,由于缺乏对师范生乡村文化和乡土意识的价值引导,造成了师范生不愿去农村学校任教等问题,与培养计划的初衷形成了强烈的冲突[57]。

三、研究结论与讨论

综上所述,本文运用系统性文献综述法对国内外有关我国乡村教师队伍流动和流动意向的70篇实证性文献进行梳理和评述。研究发现,我国乡村教师流动问题的相关研究成果在数量呈上升趋势,在质量方面也有显著提高,并不断有新的成果发表在国内外的顶级刊物上。而且,研究方法类型的多样性逐渐显现,尤其是近五年来,质化研究逐渐增多且混合性研究方法开始出现,打破了单一量化研究的局面。此外,统计方法也在不断更新,研究从开始简单的描述性统计转变为运用多元回归模型和结构方程模型等更为复杂、科学的计量方法,这也使得相关研究得以从早期的描述现象走向解释现象甚至探索现象背后的影响机制,进而推进了乡村教师流动研究的深度。与此同时,相关研究主题也逐渐多元化和系统化,学界对影响教师流动的因素进行了多层次地讨论,为认识我国乡村教师流动现状及其背后的作用机制提供了重要的经验证据。基于此,本研究从生态系统理论的视角出发,进一步梳理了影响我国乡村教师去留选择的多层次因素,并得出如下几个主要结论:首先,从微观个体特征来看,教龄短、职称低、学历高、非在编的年轻男性乡村教师流动意向更高;其次,中观系统中组织层面的内外部环境对教师流动的影响机制是当前学者们关心的热点问题,但是,微观和中观系统交互作用机制复杂多样,以往研究仍比较零散,值得进一步探索;最后,外部宏观系统主要在社会环境和制度环境两个层面影响着微系统的乡村教师流动意向和行为。因此,本文认为,我国乡村教师队伍的稳定性问题仍然较为严重,影响我国乡村教师流动或流动意向的发生机制并非单一的,而是多重系统综合作用的结果。这要求教育研究者、决策者和实践者必须充分考虑乡村教师群体的特征与差异,联动多方力量,从乡村教师保留危机的根本性矛盾着手,为教师安心留教乡村学校提供基本的物质、制度和文化保障。

除此之外,已有研究仍存在理论层面的分析缺少深度和实证方法不够科学、严谨等问题,尤其对乡村学校组织内外部环境究竟如何相互作用进而影响乡村学校教师职业流动以及宏观系统中的制度如何影响乡村教师流动行为及意向等问题的解释仍不够,值得继续挖掘。由此,未来研究可能还需要重点关注:(1)微观系统中乡村教师的主体需求,如教师婚恋问题、家庭问题和专业成长问题;(2)微系统与中观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比如,组织层面基于工具理性的经济刺激(如工作补贴)与非工具理性的情感激发(如乡土情怀)、价值引导等因素究竟是如何作用于乡村教师流动,以及这两种机制的效应差异如何等值得更深入地探讨;(3)宏观外部系统中我国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问题与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乡村教师面临的多重挑战如何作用于乡村教师的职业流动等问题都亟待更进一步地探究。而且,在研究的数据方面,学界和教育相关行政部门应当继续加强深度合作,通过建立长期追踪的动态数据库来探索我国乡村教师流动的内在逻辑和因果机制,并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政策改革和教育实践提供更全面、更科学和更有效的证据支撑。

注释:

①乡村是一个地域概念。2011 年,国家为了统一教育统计口径,将原来的“城市、县镇、农村”调整为“城区、镇区、乡村”,农村教师也相应地更替为乡村教师,但在一些研究中仍会出现乡村教师和农村教师混用的情况。本文研究使用的是乡村教师,谨出于对原作的尊重,在部分文献的引用中也会使用农村教师的概念。

②搜索截止时间:2020 年4 月12 日。

③鉴于篇幅限制,本文未展示文献的梳理流程图和文献概览表,如读者有需要,可向作者索取。

猜你喜欢

农村教师意向意愿
健全机制增强农产品合格证开证意愿
供应趋紧,养殖户提价意向明显
汪涛:购房意愿走弱是否会拖累房地产销售大跌
农村教师心理健康现状及对策
东方留白意向在现代建筑设计的应用解析
基于UTAUT的个人云存储用户使用意向实证分析
农村教师的课改观
报告显示:超六成农村教师希望流动到城市任教
An Analysis on Deep—structure Language Problems in Chinese
近期主要农作物种植意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