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林绍年与清末贵州留学教育

2021-01-14

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女学留学生云南

王 珏

(河北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石家庄 050024)

引言

贵州留日学生与中国近代化问题,对研究当代中国欠发达地区近代化的推进有着重要的意义。学术界对“晚清民国时期的留日学生与贵州近代化”相关问题的研究尚处于初始阶段,虽然有学者对贵州的近代化与留日学生的互动关系作了探讨,但是对于做出突出贡献的官员和促进思想传播的人与贵州留日学生之间联系的研究还不是十分完善。

一、派遣留学生之前的贵州发展情况与留日背景

贵州位于中国西南云贵高原的东部,交通相对比较闭塞。书院是宋元时期建立的一种重要教育组织和文化载体,而且当地的教育家、文化名人也众多。清朝时期,贵州书院数量激增。据民国时期的《贵州通志书院表》以及相关资料统计,清代贵州省共建书院140余所,这些书院在推动贵州教育的发展、开启民智、提高民众对西学的接受程度以及传播先进的思想文化等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①张羽琼:《贵州古代教育发展述略》,《贵州文史丛刊》,2000年第2期

19世纪中叶,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的入侵打开了尘封的国门,西学思潮开始吹进中国,但是这股新思潮一开始并没有吹进贵州内陆,直到19世纪末的维新运动时期,在中国其他地方被新思潮充斥着的时候,严修、李瑞棻与吴嘉瑞才为贵州打开了新思想的大门。后来,张之洞的留学理念也传播到了贵州。这些西方思想推动着贵州的一些士人外出学习,或者想办法去接触贵州以外的消息与西方的新思想。

在全球化的留学浪潮下,后知后觉的中国也赶上了一波“留学热”。欧洲在完成了工业革命后,飞速发展,逐渐成为当时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中心。日本在派出使团向西方学习,进行明治维新改革后,开始在东亚圈崭露头角。甲午战争之后,日本已经开始效仿欧洲学制,并且在全国陆续建立了各类大中小学近3万所。日本引入西方的大学制度,成为不断推动其近代化的引擎。在其他方面,日本改革的成就也是十分显著的。面对外来文化的冲击,清廷不得不重提“变法”“新政”,而教育改革理当成为“新政”的重要内容之一。

甲午战后,清政府的战败让一些中国人重新审视日本,他们打量这个隔海相望的国家。这群人中的康有为、梁启超等进步人士就认为应该向日本学习。

二、林绍年与贵州的第一次留学热

其实早在开展贵州留学生的活动前,林绍年于1902年(光绪二十八年)调任为云南巡抚一职。那一时期,林绍年就已经开始积极着手云南的中国留学生实践活动的研究开展。当年云南官府批准选派首批留日学生10名,自此正式拉开云南地区留日学生的历史大幕。

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4月的时候,林绍年在《续遣二批学生并选员出洋游学折》中,提到“窃滇省前经遵旨选派学生出洋游学日本,取定头批学生钱良骏等十名,每名酌给行装、川资银二百两,年给旅费、学费洋银三百元,并自备资斧之广东尽先试用知县恩安县举人王志恕一员,遴委补用游击张贵祚等护送,先后给资遣往。兹于在洋各省举人之贡生监及文学武备、方言、机器各科及堂局各科肄业诸生内外应慎选出洋考试,复须严加检查察看,恪遵谕旨,取得笃定心术品行端正、文理明达之各科举人郭有溶等十名,定为二批一次出洋考试学生,照案每名各发给川资银二百两,旅费、学费各年度均给给川洋银四百元,俾资用度。”林绍年十分关心这些留学生的生活与学习,从如何选拔人才到所用资金,都在奏折中写明。同时还对学生的资质进行考察,据此把他们分配到合适的学堂中去学习。据数据统计,1904年云南省选派赴日本留学的学生就达120多名。

为了广开风气,林绍年令司局开设报馆,于省城高等学堂西偏华国寺内设立报局,刊发《滇南钞报》,“铅字排印,每日四页”。这份由云南总督衙门和云南巡抚行政衙门共同创办的正式官报,是云南历史上的第一张正式报纸。“报局设监督1人、编纂2至3人、校阅1人、负责财会和发行工作的庶务2人,经费全由官府拨给”。《滇南钞报》的报纸承印出版任务由云南督府和新设立的“云南铅印处”衙门负责。云南铅印处为云南第一家官办铅印厂,之后又改名为“云南铅印局”“云南官报局”。云南铅印处先后承担了《云南政治官报》《云南日报》和《云南官报》等印刷工作。报纸所刊内容首先是“谕旨”,即与中央相关的一些时事政策等,版块有《谕旨》《宫门钞》《奏折照录》等。

1904年冬天,林绍年任贵州巡抚,同样十分重视贵州的地方教育,他要想打破贵州的封闭状态,把贵州引向世界潮流,必须发展留学生教育,同时,他还认为留学能够开启学生心智,这些留学生学成回来后也可以成为推动贵州发展的主力军。因此在贵州的留学事务上,林绍年持着十分积极的态度。

“贵州派遣留日学生”这条政策能够上升为贵州省发展大业中的一环,离不开林绍年的努力。在林绍年的推动下,贵州省选派的留学生总人数高居全国第八名。林绍年在《筹办黔省事宜》的奏章中把“兴学育才”列为振兴贵州的“本中之本”,强调“特办事需人,储才为急”,“兴学握庶务之全钢”,这些内容在林绍年的奏折中不断出现,也能够表明他对贵州留学生教育事业发展的执着。

《贵州通志》云:光绪三十一年(1905)“秋七月,始奏请选派学生出洋留学”。全省选派64名,有举人,有廪生,有贡生,有增生,有童生,有附生等等;有官费,有自费。1905年起,林绍年共向清廷呈送《选派学生出洋折》《黔省秋冬两季资送学生出洋折》①林绍年:《黔省秋冬两季资送学生出洋折》,《林文直公奏稿》(二),成文出版社1968年影印版,第563~564页和《高等学堂设立预科并派员出洋考察折》三道奏折。他提出“振兴庶务,全赖人才,而培养人才,必先预储教习。黔省前虽奏明设高等学堂,而成效尚觉难期,推原其故,皆由小学、中学未能遍设,教习非尽学堂卒业之人。若循此不改,通省学堂将无以善其始。是整顿学堂必自广求教习始。”奏折中,林绍年谈到,贵州要发展,全靠人才,而欲培养人才必先从预储教习(即教员)入手。

1905年,林绍年共选派两批贵州的学生到日本留学。上半年学校派出的留学生只有64名。在这批中国留学生中,学习英语和师范速成班的人数达到31名,几乎占到了二分之一。下半年派遣留日学生一共有87名,其中学习完全师范者8名,学习专门学科者5名,学习速成师范者37名。为表示对留日学生的学习生活状况的关心,林绍年在后来还派遣了知府吴嘉瑞等14人赴日考察学务诸事。在1905年,贵州省累计资送官费、公费、自费留学生达151名。

林绍年作为一名地方官员,能够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对于整个贵州的文明开化的风气具有一个引领的作用。如果地方的掌权者是一个蒙昧无知的人,那么对于这个地方来说,接受西方文明并非易事。而在1906年的《为议立宪在开民智尤在能信民心事》奏折中,林绍年甚至提出了“欲开民智,必先开官智”这一说法,从中可见他对于地方官员在兴办教育中的作用的进步认识。

他的指导思想明确,要想兴新学,就要有好的师资力量支持;而培训师资,最好向邻国——已经改革成功的日本学习,所以直接派留学生到日本接受现代知识教育是很有必要的。林绍年要求每一个州县每年能够至少挑选一两个适龄、聪颖的科学人选来上速成班。如果有余,则州县可以再加送上大学专门课的科学一两个人。

1905年,贵州派遣的留日学生数量达到151名,这是贵州省教育史上前所未有的现象。贵州留学教育第一推动者,非林绍年莫属。

林绍年选择日本作为国内留学生出国学习的首选国家,是因为“查教法之完全,欧西尚矣。而日本集各国之长,专门实业,研究极精,其速成师范尤能应我急需”。他认为选择日本的主要原因首先就是要学习西方教法,而日本正是集西方专门教法的精华,学习日本的专门师范以及日本的教学速成专业师范,以便适应贵州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时代需要。

在贵州这批留学生中,学习师范的达76人,这些人回国后,大多成为贵州近代发展教育、经济、文化的中坚力量,不少人还成为辛亥革命前后贵州民主革命的骨干。林绍年在贵州筹款以此来继续派遣留学生,而且他还派官员一同教习,监督留学生的学习,对学生严加管束,照顾留学生的生活。

三、留日学生对贵州教育近代化的影响

留学新式教育的深入实施,本身就是对中国新式传统西学教育培养理念和教学体制的一次突破,这一大批留日学生在学成归来后都主动投身于贵州的新式传统教育教学事业,在新式教育教学实践中大胆探索,积极开拓,充分利用自己的西学文化新知,培育新一代人才,成为贵州新式教育事业近代化的一个关键分支力量。同时这也一定程度上充实了贵州的师资队伍,有些教员就是林绍年派遣速成师范留学生的一员。这些人在推动贵州地方教育的近代化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这群留学生在向西方的学习中,不仅学到了先进的知识,还了解了西方的“男女平等”的观念,他们回到贵州后,也促进了贵州女子教育的发展。但是这并不代表贵州女学的发展是留学之后才开始的。其实早在光绪三十一年九月十一日,也就是林绍年派遣中国留学生的同一年,林绍年上呈《请乘时振兴女学事》一折,向清廷正式提出“振兴女学”的改革建议。他希望通过“振兴女学”推动女子社会地位的转变,对国家的发展产生影响,进而到最后能够实现国家富强。

林绍年认为,国家对于女学教育的不作为,也是中国逐步落后于西方国家的主要原因。所以他大力倡导女学,希望通过发展女子教育来培养女子的独立自主等能力,使她们能够参加社会事务,从而有希望实现国家富强。同时,林绍年认为,振兴女学并不是只有官府去办才行,他呼吁民间也可以兴办女学。因此,他大力倡导民间机构或组织兴办女学,与官府一起发展女子教育,而官府则可以对那些民间办学者有一定的财政支持和奖励。

其他方面,留日学生也推动了贵州的法政教育、农林教育的发展。

结语

留学生的归来为贵州的近代化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开启了民智。

虽然提倡贵州增派留学生,推崇留学生去向西方学习的人不在少数,但是如此不留余力,大力度地去支持,尽心尽力挑选教员去教导留学生们的官员还是少之又少的。在闭塞落后的贵州,林绍年能够进行如此大规模的派遣留学生的活动,简直堪称壮举。他对贵州留学事业的发展与推动是功不可没的。同时这些留学生也反过来用自己的所学继续推动着贵州的近代化发展。

猜你喜欢

女学留学生云南
云南茶,1200年的发现
云南邀您来“吸氧”
云南是你避暑的最佳选择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一图读懂云南两新党建
留学生的“捡”生活
赞乡村女学霸王心仪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从清末新政看四川妇女地位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