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业财融合的管理会计创新与实践探讨
2021-01-14潘禹宏
潘禹宏
一、前言
管理会计是从传统会计体系中分离出来,以会计的角度为企业提供决策支持,改善企业经营管理质量的会计分支。财务部颁发的《管理会计基本指引》对企业的管理会计体系建设提出了以下要求:“应以业务流程为基础,利用管理会计工作方法,将财务与业务融合。”由此可见,企业应当在业财融合的思路下对管理会计展开创新与实践,提升企业管理的质量。
二、业财融合概述
企业的财务管理,是一项系统性、复杂性、综合性很强的工作,涵盖筹资、投资、营运、分配等多个方面,与企业中各方向、各层面的业务活动的联系都很紧密。因此,为增强企业获得的财务信息的准确性,企业应加强实现业财融合。
具体而言,业财融合是当前会计实务界较为流行的一种管理会计理念,其核心内涵要求企业的会计部门,在做好对企业财务信息的核算、分析的基础上,对企业综合性信息展开分析与预判,为企业的经营管理决策提供支持。但在实际的经营中,企业对这一管理会计理念的践行并不理想,业务部门往往只关心业务的实施质量,相关财务知识较为匮乏,无法在熟悉财务政策、财务法规的基础上,结合财务部门对自身的工作展开调整,这就一定程度上为企业正常的生产运营、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以及企业管理会计体系的建设与实践带来了不利影响,甚至为企业带来本可避免的损失[1]。
因此,为提升财务管理所获信息的质量,企业应当对财务活动视角实施一定的延伸,让业务前端与财务活动有机结合,例如从客户、供应商等角度,让财务人员学习并熟悉企业的各项前端业务流程与业务模式,进而在结合企业业务情况的基础上,运用财务信息对企业业务实施指导;同时企业的业务人员也应当具有一定财务知识,熟知企业的财务制度与财务流程,进而保障业务活动的高质量开展,为财务活动提供更高质量的数据。
三、在企业管理会计中融入业财融合的必要性
有效的业财融合,能够帮助企业实现对管理会计方向的把控,保证其符合企业生产运营的实际情况,同时管理会计也会源源不断地为业财融合提供科学合理的思路方法,保证业财融合的顺利实施,提升财务信息的质量,实现对企业各资源的最优化配置,帮助企业规避财务风险与经营风险,推动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具体而言,在企业管理会计中融入业财融合的必要性如下:
(一)促进业务部门与财务部门一体化建设
在业财融合的建设下,财务部门会从业务部门的视角参与企业的各项业务活动,利用财务思维与财务方法,指导企业业务活动向更科学、更合理的方向开展。财务部门可以运用传统记账方式,充分发挥管理会计的作用,为企业带来更多的价值;而业务部门会在利用财务思维、财务方法的基础上,向财务部门提供更及时、更准确的企业生产经营成本、费用、风险、市场形势的变化等信息,为财务部门的进一步工作提供支持[2]。
(二)为管理会计提供更高质量的信息
管理会计工作的实效性,以及管理会计决策的质量,都取决于企业信息的质量。在业财融合的实施下,管理会计会得到更高质量的信息。例如,财务部门会在参与业务活动的基础上,提升财务数据的可靠性与真实性,规避财务信息失真等现象;而业务部门能够借助财务思维与财务知识,为财务部门提供可供转换的更高质量的财务数据,避免管理会计决策失误的发生。同时,业财融合的实施还能够帮助企业实现对生产经营过程中各环节的结合,构建全面、先进的信息共享平台,消除企业内部的信息壁垒,进而提升管理会计信息的质量,让管理会计能够为企业提供更先进的决策。
(三)促进财务人员向管理会计人员的优化转型
业财融合的开展,能够推动企业财务人员向管理会计人员的优化转型。在这个过程中,财务人员会从仅关注财务活动的传统工作思维向更长远的方向升级,在关注财务指标与企业实际的经营情况的同时,关注企业业务的实况以及市场的发展形势,从更全局化、长远化的角度看待企业的经营,全面理解企业的运营模式和经营政策。财务人员可以借助相关的数据分析软件和管理会计工作方法,对企业的财务数据实施更深入的分析,归纳影响企业业务活动的各项因素,进而为企业的业务活动提供一定的帮助,实现向管理会计人才的转型。
(四)提升企业的风险防控能力
业财融合的开展,能够让财务人员在深入了解企业业务活动情况的基础上,分析企业生产经营中的薄弱环节,进而分析出企业可能面临的风险,为企业制定更加科学的风险防控方案,为企业提供防控风险、应对风险的决策,增强企业的风险防控能力,降低风险为企业带来的损失,保障企业的顺利运营与进一步的发展。
四、企业管理会计实现业财融合的困境
(一)企业业务部门与财务部门工作侧重点不同
目标一致性是企业在制定预算时所考虑的重点追求,但在实际的经营管理中,由于责任中心的划分,企业的业务部门往往作为“营收中心”而存在,对其绩效考核的主要指标为收入,管理者仅对本部门的收入负责,对经营中发生的成本则重视不足;在企业中担任“成本中心”的部门为财务部门,对其的绩效考核标准主要为成本,因此在工作中也更重视对成本的节约。在这种背景下,企业业务部门的管理者,在工作中更多考虑的是“开源”,而财务部门的管理者,则更多考虑“节流”,二者的工作侧重点有所不同,自然为企业管理会计实现业财融合带来了困难。
(二)企业业务与财务信息之间关联性较低
在传统财务会计的影响下,企业的财务部门大多都更重视事后核算,但在管理会计的引进下,企业会计的职能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革,由曾经的记录价值,逐渐转变为如今的价值创造、管理,传统的事后职能,也逐渐被事前监督管理职能所取代。但在这种职能转变的背景下,管理会计实现业财融合仍面临着一个问题,就是企业的业务信息与财务信息难以实现良好的数据对接。部分企业的财务系统与业务系统都相互独立,信息交互十分困难,信息孤岛情况突出。因此为促进业财融合的良好实现,企业必须加快改变传统的业务财务分离的管理模式,以企业集团作为一个整体,展开对信息的获取,以及对信息的分析与管理,还有进一步的决策、控制工作,最终促进管理会计目标的整体实现。
(三)实现业财深度融合的成本较高
当前,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以及企业相关部门的重视之下,我国企业的管理会计工作改革已经取得了瞩目的成效,为企业带来了更为精细化的管理模式。但管理会计工作在具体实践中,依然面临着成本较高的问题,对于业财融合,企业不仅需要付出较高的技术、资金支持,还需要对管理会计工作者提出更进一步的要求,提升其知识储备与实务操作水平。对此企业一般会采用设置专门的部门对会计工作者展开培训、引进更为先进的业务、财务系统以促进信息的高质量对接等措施。这一系列的措施,都需要耗费大量的资金,由此可见,实现业财深度融合,对企业的资金实在是一个重大的挑战。因此,考虑到成本效益原则,我国的一些中小企业实际上并未真正落实对管理会计体系的建设,目前我国已经形成十分完善的管理会计体系,大多为一些资金实力较为雄厚的企业集团,或是有着强大技术实力的通信企业,例如海尔集团、中国兵器装备集团、中国移动等。
五、基于业财融合的企业管理会计创新与实践
(一)业务融合
在当前的市场竞争形势下,传统的业务、财务分离的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企业进一步发展的需要,因此,为进一步优化管理会计体系,企业首先应当将业务、财务实施有机融合,消除企业内部信息孤岛的困境,提升企业整体的信息收集能力,强化信息在企业内部的流通,并完善对企业日常经营的管理控制,为企业带来更为高效的决策。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下,企业可以借助互联网技术实现对企业业务与财务的融合,例如设计专门的数据库对企业内部各项业务活动产生的数据展开收集,实现业务信息的实时共享,并借助价值链让企业的生产、分销活动能够及时应对市场供需关系的变化,提升企业开展业务活动的质量。
首先,企业的会计部门应进一步发挥其作为信息中心的作用,将管理会计的信息挖掘优势充分发挥出来,运用大数据技术、区块链技术等先进技术,分析企业的非财务信息,并将其充分提供给企业的业务部门,帮助业务部门及时了解市场动态,以及企业产品在市场中的反馈,从而进一步优化自身的业务;其次,会计部门应加强与业务部门的交流沟通,在一定程度上,为业务部门带来督导推动作用,进而提升企业的运营效率;再次,会计部门也应及时分析我国的相关政策,针对企业能够享受的发展红利,应第一时间告知企业业务部门的相关人员,这一点对于科技创新型企业的发展,尤其具有重要积极意义;除此之外,业务部门应通过与会计部门的合作,了解企业新产品的可行性,进而有针对性地改善业务服务;最后,企业的管理层也应当有意识地结合会计部门与业务部门的深入协同,了解企业业务经营的最新动态,进而有针对性地出台相应的激励措施,推动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但整体而言,企业对上述业财融合管理系统的建立,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且不同企业在业务与财务活动上可能有着较大的差异,企业应当在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建立一套适合自身发展的业财融合管理系统,这其中涉及的成本与效益的权衡,是企业应当首先考虑的问题[3]。
(二)工具融合
管理会计工具方法的升级,是一个不断吸收、渗透、结合的过程,在应用管理会计工具,例如全面预算、平衡记分卡、作业基础管理时,相关工作人员应当重点考虑业务与财务因素。例如,准确高效的预算工作,通常是企业全体各部门通力合作的结果,预算制定过程中,预算人员应当结合企业财务活动与非财务活动的实际情况制定预算,并将预算管理与企业的绩效考核挂钩;在应用平衡记分卡时,企业应当从自身的战略规划出发,建立能够涵盖企业全部经营活动的评估体系,尤其是应当涵盖企业的客户、企业的财务活动、企业的业务活动、企业的学习与成长这四个评估维度,综合分析影响企业发展的内部、外部因素,找到企业的长期优势并发扬;作业基础管理工具能够在结合企业价值链的基础上,对企业内部所有与企业产品相关的作业实施监控,并综合考虑影响企业发展的多重因素,避免出现传统管理者只关注产品生产环节、忽略价值链其他环节的弊端。总之,在业财融合的推进下,企业应当在考虑多种管理会计工具的基础上,兼顾企业业务、财务活动中的各个方面,以精细化管理的角度实现创新与实践。
(三)信息融合
互联网时代企业的业财融合进程显著地受到企业信息化建设水平的影响。企业应当借助信息技术,特别是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以及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对财务、业务数据的互联,例如应用XBRL 技术让企业不同业务部门的数据能够统一化,进而在企业会计准则分类标准的指导下,让各项数据能够转化为相匹配的文件形式。同时,这样的信息技术应用下的业财融合体系,还能够让财务共享成为企业会计管理工作的主要切入点,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进而借助大数据系统实现更高质量、更高效率的企业业务信息挖掘,为企业管理层的控制与决策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四)人员融合
基于业财融合的管理会计创新与实践,离不开企业员工的支持与参与。因此,人员融合也是业财融合推进过程中不可忽视的着眼点。企业的业财人员融合应当是一个双向的工作,即企业的会计人员应当在具备扎实会计技能的基础上,熟悉企业业务运营的实际情况,并能够结合企业业务活动的情况完善管理会计工作;企业的业务人员应当掌握一定的管理会计知识基础,并能够为企业管理会计活动的开展提供支持。在这样的人员融合中,财务信息与业务信息的流通是企业应当重点抓好的部分。企业应当做好对财务人员以及业务人员的培训工作,推动财务人员与业务人员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与技能,投入到业财融合的管理会计体系建设之中。同时,企业也应当对人员融合建立一定的激励制度,推动企业业务部门与财务部门的深入合作,进而实现业务信息、财务信息的沟通交流,实现业财融合。
此外,打造综合性的管理会计人才队伍,也是企业应当在这一方面落实的工作,属于一项补充性的措施。当前,在业财融合的背景下,我国企业的管理会计面临着广阔的发展机遇,但综合性管理会计人才的供应依然严重不足,优秀的复合型管理会计人才更是稀缺。因此,企业还需从打造综合性管理会计人才队伍入手,解决自身在业财融合过程中面临的人员不足问题。一般来讲,综合性强的管理会计人才应当具有如下特征:其一,分析思路多视角,即对企业各类数据的分析不会只局限于业务层面、技术层面、财务层面中的任意一个,而是能够以更加全面的观点看待问题;其二,运用数据分析工具的能力优秀,具有良好的数理分析能力;其三,沟通能力佳,在业财融合背景下,管理会计更侧重于承担管理职能,因此工作人员必须具有能够与企业多部门展开良好沟通的能力。总之,企业可依据如上要点,展开综合性管理会计人才队伍建设,满足企业在业财融合上的人员需求。
六、结语
综上所述,开展业财融合角度下的管理会计创新与实践,能够提升企业的竞争力,为企业带来更多的价值,推动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企业应当立足于长远的战略目标,从业务融合、工具融合、信息融合、人员融合的四个角度大力开展业财融合,提升企业信息、资源共享的高效性,建立完善的管理会计体系,实现企业的进一步发展。